古诗 > 古诗诗词

诗词工具全集 查诗词 查诗人

完善 生成钢笔字帖

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

sāotòngyǐn
xiàorénshēngjiāchù
néngxiāo
dāngniánchéngshì
kōngxiǎngyányán
cāngyān
qiūhán
suìwǎnyōufēngxuě
西zhōubìng
zhìjīnbēigǎnqiánjié
mèngbozhùxiāoxián
juéláiyánguì
shíyōuxiāng
wéikuíxiōngzhōngbīngtàn
zhuóchūnfēngdōumiè
shèngshénjiāo
yōurán
hènháo
jīntóngzhì
yǒngniányuè

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译文

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注解

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赏析

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的介绍

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赏析

这首词表现词人对现实不满和对官场的厌倦,以及由此引发的隐居避世的向往。词人的上片主要表达了对现实和官场黑暗的不满。开头三句“离骚痛饮”是说人生得意无过于饮酒、读《离骚》。一“痛”一“笑 ”,激越旷放,但隐含避世之心。“皇甫当年”二句,用麦甫故事。麦甫是东晋名士王衍,其字麦甫,人称“岩岩清峙,壁立千仞。”(顾恺之《麦甫画赞》)王衍才气过人,处事异于常人,崇尚老庄之道,后为石勒所害。死前犹言:“呼呜,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不可至今日。”表现其对现实的回避。“王亩苍烟”三句用二典故,“五亩苍烟”化用白居易《池上篇》中退老之地曰:“十亩之宅,五亩之园。”“一丘”化用《汉书·叙传》中“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在此一丘也指退居之地。“西州扶病”二句,引谢安故事。谢安为东晋名臣,文武兼备,有天下之志,淝水大捷后乘胜追击,一度收复河南失地。然终因位高风大招人忌,被迫出镇广陵,不问朝政。太元十年,谢安扶病舆入西州,不久病逝。此处用谢安故事表达作者对成就大业的向往。上片引用王衍与谢安故事,一出世一入世、两种情怀,表现作者犹豫徘徊,只能发出“岁晚忧风雪”的忧患之句。

这首词用典巧妙,言志涤远,用韵清雄顿错,别有铿锵之意 。张宗橚《 词林纪事》引范文白语曰:“此公乐府中最得意者”,确实不假。

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译文及注释

①追和赤壁词:即步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②《离骚》痛饮:《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③江左:长江以东,晋使南渡,东晋及宋、齐、梁、陈相继建都金陵,占领江左一带。

④岩岩青壁:指西晋王衍(字夷甫)。《世说新语》刘孝标注:“顾恺之《王夷甫画赞》曰:“夷甫天形瑰特,识者以为岩岩秀峙,壁立万仞。”王位居宰相,崇尚清淡,不理国政,导致西晋覆灭。其兵败临终曾曰:“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晋书·王衍传》)

⑤寒玉:喻寒竹。

⑥风雪:喻忧患。

⑦前杰:指谢安。谢安求隐退而不果,被迫出镇广陵(扬州),后还都,以病躯入西州门,未几病卒。

⑧卜筑:择地而建房舍。

⑨萧闲:词人为丞相时在镇阳别墅筑“萧闲堂”,并自号“萧闲老人”。

冰与炭:冰炭一冷一热,不能同器,喻水火中骚乱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