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年级上册15快乐过新年 说课稿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5快乐过新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家一起过春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道德与法制》第一册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第三课《快乐过新年》中的内容。本单元的前面两课都在讲述冬季到来时生活的变化,这一课话锋一转,向学生展示了冬天的节日习俗,本课主要指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家历新年了解不同习俗,如亲人团聚,贴春联,包饺子,走亲访友等。借助绘本故事〈〈团圆〉〉,讲述了农村儿童的新年故事,其中暗含了很多传统习俗。绘本中浓浓的团聚亲情和淡淡的离别思绪。给学生带来了独特的春节感受。本课不仅有节日文化的学习,还培养学生与小伙伴交流、合作、分享的能力。感受寒冷冬季里家庭节日生活的温暖。可见这一课在本单元中地位举足轻重。二、设计理念, 《道德与法制》是引导学生向生活学习,在活动中领情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教材以学生最熟悉、喜庆的节日——春节为切入点,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明天的追求。 这节活动课,我努力创造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然,学得快乐,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体会家乡过春节时的习俗对生活的影响。我将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中体现。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小伙伴交流、合作、分享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此目标我将在本课的两个活动中来体现。3、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向学生渗透重视亲情、友情的美好情愫。对于本目标我将在教学过程的第一、二环节中来展现。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挖掘过年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五、教学教法制订了主体教学目标,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后,关键问题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法与学法来达成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和课标要求,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预设的基本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活动式、合作探究等等。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各种活动,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让学生用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六、学习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方面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辨别能力,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具体指导。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如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过新年》片段,让学生聆听熟悉的旋律《新年好》,一下子教室里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我随机引出话题:“同学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喜欢过年?”这节课就让我们欢欢喜喜大家一起过新年(板书揭题)。这样,既明确本课内容目标又使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2、畅谈春节,明理激情。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我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活动中的感受、体验、领悟,让其获得多元发展的机会。课前,我让孩子们收集过年用过的小饰物、用具、照片等,活动中让他们展示交流,同时将音像教学资源引进课堂,给学生营造出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静能动的情境氛围,再通过资源中的《过新年》图片的介入,激发学生畅谈在过年的众多风俗习惯和庆祝活动中,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同学们在交流中全面地了解了当地过春节时的习俗,挖掘出过年的文化内涵。七嘴八舌说春节  例如:1、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孩子,老师今天要把我亲手做的小礼物送给你,这个礼物是什么?你们认识吗?这就是家家户户迎接春节的时候,帖在门窗上的“福”字,而且人们在贴福字的时候还喜欢倒着贴,意思是“福到了,福到了”,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的美好愿望。   2、春节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人们往往为了庆祝春节的到来,除了要贴福字还会做许多准备,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家以前在迎接春节时都做了哪些事情?  (1)年夜饭(说到吃年夜饭啊,你们家在过年时都吃过什么?〈生〉像大家所说的那样,过年的时候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都会吃很多的好吃的东西。它们有的还代表不同的含义呢!比如:过年时吃鱼表示“年年有余”;吃汤圆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吃橘子表示“大吉大利”;吃年糕表示“人们的水平一年比一年高”  (2)挂灯笼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大红灯笼,是不是很喜庆啊,上面还写了“喜迎新春”四个字呢!)  (3)贴春联。老师也准备了一副春联,一会儿我们就来贴上它  (4)换新衣服(说到换新衣啊,于老师就穿了一件过年时买的新衣服,大家看漂亮吗?谁还带来了过年的新衣服,穿上它怎么样?  (5)放鞭炮 你放鞭炮还要注意一些安全问题呢,你呢   (6)除夕守岁(除夕是春节的前一天,在这一天全家人彻夜开灯,等待春节的到来。  (7)拜年(说到拜年,你在过年带亲戚家串门时,都是怎样向长辈拜年的?)图—说  (8)舞龙、舞狮、看花灯、逛描绘(其实南方人过春节时有的习俗和我们北方人不一样,像舞龙、舞狮、逛花灯就是他们的喜欢在春节期间做的事情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出一些辩论题供学生辩论:过年要不要放鞭炮?收压岁钱好不好?从而体会到家乡过春节时的习俗对生活的影响。 3、主体参与,多向互动。 《道德与法制》课程与学科课程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它倡导动态的、建构性、过程性的知识观。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不再是监督,控制学生活动的人,是学生可信赖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这节课我打破学科界限,以全身心活动为载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情节,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多向互动贯穿课的始终。 生生互动: (活动一)祝福热线 学生自由分角色扮演其亲人、朋友等,让他们之间相互赠送祝福。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社交能力,有利于他们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群体互动:(活动二)特别行动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模拟过年的活动,如:“帮妈妈布置房间”、“访亲拜友”、“采购年货计划”、“春节慰问活动”、“有趣的游艺活动”等,让他们分组讨论,确定主题,再进行准备,制定计划或排练小短剧。这一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4、培养能力,拓展延伸。 借助绘本故事〈〈团圆〉〉,讲述了农村儿童的新年故事,其中暗含了很多传统习俗。绘本中浓浓的团聚亲情和淡淡的离别思绪。给学生带来了独特的春节感受。在作业设计上,为了让学生化知为能,迁移应用。让学生回家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对亲朋好友相互赠送祝福,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  八、 板书设计                        挂    图    一 迎新春              挂    图    二  过新年的图片  总之,本课的教学思路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在生活中体验,到生活中实践,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然,学得快乐,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道法
发布时间:2023-02-14 14:41:02 页数:8
价格:¥3 大小:18.74 KB
文章作者:U-34438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