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舟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精诚联盟适应性联考高三历史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1(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图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某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该文化是()A.仰韶文化B.红山文化C.大汶口文化D.龙山文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遗址点位于辽河流域,遗址点分布在内蒙古和辽宁等地,可知是红山文化遗址,B项正确;仰韶文化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排除A项;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排除C项;龙山文化位于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2.《黄帝内经》只论述“热病之常而不及其变”,而《伤寒杂病论》则认为热病有热症,也有寒症,有实症,也有虚症。这说明张仲景的学说()A.重经验轻理论B.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C.重视辨证施治D.奠定中医临床学的基础【答案】C【解析】【分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的中国。材料表明张仲景认为热病也得辩证的看有热症也有寒症,有实症也有虚症,可知张仲景重视辩证施治,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经验和理论问题,排除A项;材料只是张仲景对热症的解读,不能说明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排除B项;对热症的辩证分析和中医临床学基础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3.唐玄宗于开元初设置翰林院,“密迩禁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道、书、画、琴、棋、数术之工皆处之,谓之待诏”,后又于开元二十六年另设学士院,安置翰林学士,逐渐掌禁内诰命。上述变化说明,当时()A.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B.内阁大学士成为宰相C.科举考试日益规范化D.崇文抑武的风气盛行【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翰林院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后来逐渐演变成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反映了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A项正确;内阁是明朝设立的,此时还未出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翰林院职权变化,未体现科举考试日益规范化,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抑武等相关内容,D项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4.王安石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它不是一个行政机构、财务机构或军事机构,而是一个超越“政府、枢府和三司”之上的机构,“掌经画邦计”。王安石意在()A.废除三司财权B.削弱地方的权力C.精简机构提升效率D.加强对变法的领导【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期间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变法的领导结构,负责筹划与制定新的财政经济政策,变更旧法,议定新法并颁布施行,有利于新法的实施和推广,D项正确;制置三司条例司是一个超越“政府、枢府和三司”之上的机构,统辖和领导三司,并没有废除三司财权,排除A项;制置三司条例司属于中央机构,并不会削弱地方的权力,排除B项;王安石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属于增设机构,不符合“精简机构”,排除C项。故选D项。5.“18世纪50年代,乾隆帝出兵西陲平定新疆割据势力,结束其自元末以来 封建割据局面,新疆自此永入中国一统版图。”清朝为巩固这一成果的重要举措是()A.建行省以加强管辖B.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C.设理藩院进行统治D.改土归流以强化对各族管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50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朝平定新疆割据势力后,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B项正确;清朝在平定新疆割据势力后,设立伊犁将军而不是设立行省,排除A项;理藩院是清朝设立的管理蒙、藏地区的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排除C项;改土归流是在西南地区实行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6.晚清一位思想家指出,传统的君主专制国家中,人民缺乏权力,被统治者肆意驱使,不会真正热爱国家。日本能够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中国,很大程度是因为民主议会制度使得人民能够参与政治,与国家共命运。只有允许人民通过合法途径参政议政,才能达到富国强民、救亡图存的目的。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李之藻B.魏源C.康有为D.徐继畬【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日本能够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中国,很大程度是因为民主议会制度使得人民能够参与政治,与国家共命运。只有允许人民通过合法途径参政议政,才能达到富国强民、救亡图存的目的”可知,甲午战后,中欧民族危机加深,为了救亡图存,以康有为代表的进步人士倡导建立君主立宪制,让人民能够参与政治,C项正确;李之藻是明朝万历进士和科学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倡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未涉及政治制度,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徐继畬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并不主张变革政治制度,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7.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采纳周恩来提出的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守点打援,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指导方针,集中67个师(旅)45万余人的兵力,以两个集团军分别攻击山东济宁及邹县日军,歼敌数千人。上述战斗发生在()A.淞沪会战时期B.忻口会战时期C.徐州会战时期D.武汉会战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采纳周恩来提出的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分别攻击山东济宁及邹县日军”可知,该战役为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在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周恩来、叶剑英等向第五战区建议,利用山地的有利地形,守点打援,以达各个击破的目的。中国将士为保卫徐州,同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日军在台儿庄地区战败后,调整了进攻徐州的作战计划。会战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为部署武汉保卫战赢得了时间,C项正确;根据材料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战斗发生在徐州会战时期。淞沪会战主要发生在上海地区,中国军队投入73个师,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A项;忻口会战属于太原会战的一部分,是平津失陷、淞沪会战开始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第二战区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B项;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D项。故选C项。8.能耗强度就是创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量。阅读下表:“我国三种交通方式的能耗强度变化(单位:Kgoe/ton-km)”。由此可知,我国()1980年1985年1990年2000年铁路0.01370.0110.00970.0081公路0.12340.07040.057900675航空2.4511.16761.06640.6686A.铁路成为效率最高的运输方式B.公路运输的成本不断下降C.交通所用能源的结构变化明显D.交通运输注重可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0至200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1980至2000年,我国三种交通方式的能耗强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反映了我国注重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着力提高运输能效,D项正确;材料为我国三种交通方式的能耗强度变化,材料没有体现三种交通方式的效率情况,排除A项;从1990年到2000年,公路的能耗强度有所上升,B项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材料为我国三种交通方式的能耗强度变化,未涉及交通所用能源的结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9. 2023年2月,《清东陵文物保护规划(2022-2035年)》公布,除了“2.4平方公里核心区”外,主陵区76平方公里全部设为保护区,4平方公里的陪葬区也被纳入保护。这说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A.注重历史遗址完整性B.禁止对遗产资源的开发C.强调与自然环境协调D.实行分类分级差异管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23年(中国)。陪葬区属于陵区的一部分,《清东陵文物保护规划(2022-2035年)》将主陵区和陪葬区都视为保护区,这体现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注重历史遗址的完整性,A项正确;材料内容并未体现我国禁止对遗产资源的开发,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遗址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陪葬区被纳入保护,没有体现出分类分级特征,排除D项。故选A项。10.在希波战争(公元前499-449年)中,波斯帝国“不仅把自己的文化向西方输送,而且把从巴比伦、埃及、爱琴海及克里特岛等地吸收来的远古文化(这些文化都属东方系统)也向西方输送”。由此可见()A.文化差异引发了区域性战争B.西亚成为西方文化起源地C.帝国扩张促进区域文化发展D.希腊和波斯文化同源共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99—449年(世界)。据材料“波斯帝国‘不仅把自己的文化向西方输送,而且把从巴比伦、埃及、爱琴海及克里特岛等地吸收来的远古文化(这些文化都属东方系统)也向西方输送’。”,可见帝国的扩张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希波战争是侵略扩张战争,不是文化差异引起的,排除A项;西方文化起源地是古希腊,排除B项;希腊文化源于爱琴文明,波斯文化源于雅利安人的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11.日本大化改新后,律令规定“位田、赐田、及口分田、垦田等类,是为私田”,但又规定它们不许自由买卖。这一规定意在()A.模仿唐朝均田制B.稳定小农经济C.发展庄园制经济D.限制幕府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据材料可知,大化改新期后,土地属于私人所有,但不允许买卖,限制了土地兼并,稳定了小农经济,B项正确;材料中土地属于私人所有,不属于均田制,均田制属于国有制土地,排除A项;庄园制经济是指封建主凭借土地占有及超经济强制等权力形成的剥削农民实体,与材料中的私田不符,排除C项;大化改新时期还没有幕府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12.英国人笛福(1660-1731)在对约克郡的考察中写道:“我们看见在这些屋子里到处都是精力强盛的男子汉,有些人在照料染缸,有些人在管理纺车,另一些人在修整布匹;女人们和孩子们则在梳棉或纺纱;从最年轻的到最年老的全都是雇佣来的。”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工厂制挖掘了工人的劳动潜能B.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出现C.工业革命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D.棉纺织业已经实现工业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有些人在照料染缸,有些人在管理纺车,另一些人在修整布匹;女人们和孩子们则在梳棉或纺纱;从最年轻的到最年老的全都是雇佣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手工工场分工的场景,以及雇佣关系的特点,这说明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出现,B项正确;工厂制出现于18世纪下半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启于18世纪60年代,时间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C项;棉纺织业已经实现工业化应该在工业革命后完成,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20世纪初某国的法官们接到案件后,一般首先想到的是,该案属于哪一个法律部门,在该部门中有哪些有关的法律条文。然后他们找出这些法条为依据,实行判决,便大功告成。至于同类案件以前作出过哪些判决,可以在所不问。该国最有可能是()A.英国B.美国C.印度D.法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依据材料“该案属于哪一个法律部门,在该部门中有哪些有关的法律条文。然后他们找出这些法条为依据,实行判决,便大功告成”可得出法官作出判决依据的是成文法,而法国属于大陆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故选D项;英国属于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排除A项;美国也属于英美法系,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B项;印度法律继承于英国,属于英美法系,排除C项。故选D项。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联规定由先进国家(即受任国)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属地“予以行政指导和援助”,直至这部分属地“自立”为止。国联对受任国的管理行使管辖权、监督权和行政权等权力。这主要可以说明一战后()A.国际法的适用范围扩大至亚洲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C.对部分殖民地尝试国际化管理D.民族自决原则得以普遍实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联对战败国的殖民地或属地实行委任统治,国联对受任国的管理行使管辖权、监督权和行政权等权力,反映了一战后国联对部分殖民地尝试国际化管理,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一战后国联推行的委任统治,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一战后国联推行的委任统治,不代表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排除B项;“普遍实施”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5.“跨国并购”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股权或资产发生兼并和收购的商业行为。阅读下表:“不同地区跨国并购销售值”单位:百万美元。该表数据反映出这一时期()国家或地区199019911992199319941995发达国家132664711838130597391128531161310发展中国家17964984528986533937279863589美国542122389013789351615592860022英国250061225016746120341446935028中国193729885201151852014612971印度5213261212628803235A.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规模扩张B.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C.全球财富分配的不平衡性加剧D.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0——1995年(世界)。根据材料可知,1990年以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美国、英国、中国、印度的“跨国并购”销售值均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B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全球财富分配的不平衡性加剧,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6.公元91年,北匈奴西迁,南匈奴降汉,鲜卑族乘机向西、西南迁徙,占据了原匈奴领有的漠北草原。当时遗留在漠北约十万余户的匈奴,“皆自号鲜卑”,自此鲜卑族更为强大。由此可知,当时()A.北魏国势不断增强B.内迁民族主导政局C.游牧民族融合发展D.胡汉文化交流互鉴【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公元91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公元91年,北匈奴西迁,南匈奴降汉,鲜卑族乘机向西、西南迁徙……‘皆自号鲜卑’,自此鲜卑族更为强大。”及所学可知,东汉时期,鲜卑族逐渐占据了原匈奴所在的漠北草原,推动了鲜卑族与匈奴之间的融合,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魏建立及国势增强的相关信息,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鲜卑民族内迁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胡汉之间的文化交流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7.古人在特定空间内活动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文明。对下图所示地域古代文明的解读正确的是()A.①地居民发明了由22个字母组成的文字B.班图人在②地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C.大月氏人曾在③地建立了贵霜帝国D.《伊戈尔远征记》是④地重要的文学成就【答案】A【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000年——3世纪。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这里地处埃及和西业文明的交汇点,商业比较发达。为方便记录,人们发明了由22个字母组成的文字,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A项正确;班图人在南非地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与图示位置不符,排除B项;大月氏人曾在南亚地区建立了贵霜帝国,与图示位置不符,排除C项;《伊戈尔远征记》是12世纪俄罗斯的文学作品,与图示位置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8.12世纪,法国许多城市常常是高级审判权归领主,低级审判权归自治市,与此同时,还存在着教会法庭,王室法庭也向自治市伸出它的触角,这反映出当时法国()A.城市与王权激烈对抗B.封君封臣制度趋向瓦解C.民族国家逐渐兴起D.政治权力主体的多元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的法国。材料表明12世纪的法国,领主、自治市、教会法庭和王室法庭都有一定的审判权,可知这是政治权力主体的多元性,D项正确;材料涉及到的除了城市和王权之后还有教会法庭等,排除A项;根据材料12世纪是中古西欧的前中期,作为中古西欧政治基础的封君封臣制度在当时不可能趋向瓦解,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民族文化的东西,不涉及民族国家的兴起,排除C项。故选D项。19.1934~1935年,英国“国际联盟协会”在国内发起了“和平投票”。该组织成立于1918年,属于国际主义的和平主义派别,主张仲裁和全面裁军。这次投票有1100多万人参加投票,其中绝大部分人支持该协会的和平主义主张。这可用以说明当时()A.国际联盟大力推动构建集体安全体制B.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加快C.绥靖政策在英国有其实行的民意基础D.英国国内的政治危机深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4~1935年(英国)。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大肆扩张,根据材料可知,1934年至1935年,英国国内的和平主义派别主张仲裁和全面裁军,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支持,英国接受民意测验的大多数选民主张“努力维护和平”,这说明当时英国国内的和平主义派别占据了上风,表明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有一定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材料是“国际联盟协会”,没有涉及国际联盟,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材料内容与民主化进程无关,排除B项;材料提及的是国际局势及绥靖政策,没有体现国内的政治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20.1958年,日本通过出台《农机化促进法》,长期提供农机购置补贴;建立“农业机械银行”,解决农机化资金不足问题;鼓励农户联合购买,独立经营管理,统一集中协调。该法案()A.强调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B.体现了政府对农业的干预C.旨在应对经济“滞胀”现象D.引导农业走集体化的道路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8年(日本)。根据材料可知,日本通过出台《农机化促进法》,通过各种手段帮扶农业,体现了政府对农业的干预,B项正确;该法案旨在推动日本农业的发展,未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该法案旨在推动日本农业的发展,并不是为了引导农业走集体化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21.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有意淡化苏联在打败纳粹德国中作用。为了保持西方的团结,欧美学术界对纳粹大屠杀问题保持一种心照不宣的“沉默”。联邦德国史学界甚至出现了纳粹主义只代表一小撮犯罪集团的罪行,大多数德国人与之无关,且是受害者的论调。这表明()A.多元视角完善历史叙述B.史学研究必须围绕热点问题C历史解释折射时代特征D.历史评价应采用辩证分析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以来,两大阵营对峙,西方国家为了保持西方的团结,有意淡化苏联在打败纳粹德国中的作用并对纳粹大屠杀问题保持“沉默”等等,这些反映了西方国家以意识形态看待历史问题,表明历史解释折射时代特征,C项正确;西方国家“曲解”历史不属于多元视角,也不会完善历史叙述,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史学研究不一定围绕热点问题,排除B项;西方国家“曲解”历史不属于辩证分析,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第22题20分,第23题20分,第24题12分,共52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时期的大商人认为土地是不忧水火,不惧盗贼,百年常新的恒产,因此,他们将大量资本投资于土地。这些大商人为谋得厚利还不惜重金结交官府,取得经营特权。两淮的盐商,云南的铜商等从事的都是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只要取得了封建的经营特权,其他商人就无法插手。厚利也吸引着商业资本转化为高利贷资本,高利贷的利率极高,河南地方放债,八折出借,滚算月利,不到一年,利过于本。清朝还可以出钱买官,称为“捐班”。大商人为了改换门庭提高身价,不惜重金买官。而且当官后也是有利可图的,“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摘编自吴量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贸易的发展》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后,上海出口货值常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一半左右,进口贸易亦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在进口洋货中,70%由上海转销内地。内地运来的土货,大部分也是转销外洋的。与此同时,为外贸服务和为出口农副产品服务的加工厂陆续出现。20世纪以后,大量工厂生产的国货开始分销内地。据统计,近代上海商业计有204个行业,23个大类,还有面粉、纱布、证券、杂粮油饼等交易所。就是同一行业内部,也有分类。上海的各种商店经营各地土产,“统办全球货物”,永安百货力争做到“凡是名牌产品,只有顾客叫得出,在公司里几乎都可以买得到”。——摘编自陈立仪、潘君祥《试论上海近代商业的特点及其发展原因》材料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大陆的封锁禁运。1950年8月,周恩来指出,“对外贸易要加强计划性,避免盲目的出口和进口,要减少对美贸易,逐步摆脱美国的影响”,“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执行良好,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贸易协定》,对苏贸易在中国整体外贸中的占比也由1950年的29.8%上升至1955年的57%。由于中苏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稳步提升,在建国初的十年间扩大了3倍以上。——摘编自余振、王净宇《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的回顾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大商人资本的投资流向,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投资流向形成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述近代上海商业经济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上海商业的繁荣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初期对外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析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答案】22.投资流向:购买土地;经营高额回报的垄断性商业(或从事盐、铜等最有利于可图的行业);投放高利贷;买官。主要原因:地租剥削的稳定性(土地的收益比较稳定或土地是恒产);获取高额回报的企图(或谋求厚利);政府抑商政策的影响;当官的社会地位高及官僚体系的腐败(或政治腐败)。23.表现:商业门类齐全,分工较细;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及货物转运中心(或进出口贸易或国内贸易的中转中心);新的商业经营形式纷纷出现;商品种类丰富。影响:破坏了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传统农耕经济);使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加深经济的半殖民化;促进区域市场成长;助力民族工业发展(工业或近代工业等)。24.特点:强调计划性;服务于发展生产;总量猛增,结构上弱化对美国的贸易,强化对苏联贸易(或贸易结构的变化)。历史背景:新中国初期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民经济的恢复及工业化的起步);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封锁政策;新中国确立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解析】【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第一小问投资流向,据材料一“他们将大量资本投资于土地”可知,购买土地;据材料一“这些大商人为谋得厚利还不惜重金结交官府,取得经营特权。两淮的盐商,云南的铜商等从事的都是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可知,经营高额回报的垄断性商业(或从事盐、铜等最有利于可图的行业);据材料一“厚利也吸引着商业资本转化为高利贷资本”可知,投放高利贷;据材料一“清朝还可以出钱买官”可知,买官。第二小问主要原因,据材料一“认为土地是不忧水火,不惧盗贼,百年常新的恒产”和所学可得出,地租剥削的稳定性(土地的收益比较稳定或土地是恒产);据材料一“两淮的盐商,云南的铜商等从事的都是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只要取得了封建的经营特权,其他商人就无法插手。厚利也吸引着商业资本转化为高利贷资本,高利贷的利率极高,河南地方放债,八折出借,滚算月利,不到一年,利过于本”和所学可得出,获取高额回报的企图(或谋求厚利);据所学可得出,政府抑商政策的影响;据材料一“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和所学可得出,当官的社会地位高及官僚体系的腐败(或政治腐败)。【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近代上海商业计有204个行业,23个大类”可知,商业门类齐全,分工较细;据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后,上海出口货值常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一半左右,进口贸易亦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在进口洋货中,70%由上海转销内地。内地运来的土货,大部分也是转销外洋的”可知,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及货物转运中心(或进出口贸易或国内贸易的中转中心);据材料二“还有面粉、纱布、证券、杂粮油饼等交易所”可知,新的商业经营形式纷纷出现;据材料二“上海的各种商店经营各地土产,‘统办全球货物’”可知,商品种类丰富。第二小问影响,据所学可得出,破坏了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传统农耕经济);据材料二“在进口洋货中,70%由上海转销内地。内地运来的土货,大部分也是转销外洋的。与此同时,为外贸服务和为出口农副产品服务的加工厂陆续出现”所学可得出,使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加深经济的半殖民化;据材料二“20世纪以后,大量工厂生产的国货开始分销内地”所学可得出,促进区域市场成长;据材料二“为外贸服务和为出口农副产品服务的加工厂陆续出现”所学可得出,助力民族工业发展(工业或近代工业等)。【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初期(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三“对外贸易要加强计划性”可知,强调计划性;据材料三“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可知,服务于发展生产;据材料三“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执行良好,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贸易协定》,对苏贸易在中国整体外贸中的占比也由1950年的29.8%上升至1955年的57%。由于中苏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稳步提升,在建国初的十年间扩大了3倍以上。”可知,总量猛增,结构上弱化对美国的贸易,强化对苏联贸易(或贸易结构的变化)。第二小问历史背景,据所学可得出,新中国初期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民经济的恢复及工业化的起步);据材料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大陆的封锁禁运”和所学可得出,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封锁政策;据材料三“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贸易协定》”和所学可得出,新中国确立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据材料三“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所学可得出,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朱熹对那些专心学术的士子重点培养,在福州讲学时得黄直卿,南康得李子敬,非常高兴。朱熹率门人与张栻会讲于岳麓书院,陆九渊及门人也来到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会讲,阐释“君子、小人”、“义、利”。书院会讲,双方到会的门人弟子众多,针对不同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问难。朱熹以传播理学为己任,稍有松弛懈怠便感到心中愧疚自责。以至于朱熹去世前还手书其子和门人范念德等人“拳拳于勉学及修正《遗书》为言”。——摘编自王晓龙《略论宋代理学教育传播的特点》材料二在德国,所有早期建立的大学,包括维也纳大学和布拉格大学,以及15世纪反映学校的世俗和教会捐助人文化和政治愿望的新建大学迅速发展。许多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如希腊文学、修辞学、诗歌、历史和柏拉图哲学,实际上取代了旧的经院式课程。年轻的英国人、德国人、荷兰人、斯堪的纳维亚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造访大量位于博洛尼亚和帕多瓦、帕维亚、锡耶纳和比萨以及少量位于费拉拉和佩鲁贾的意大利大学,对这些文化源泉进行智力上的朝圣之旅。——易红郡《近代早期西方教育演进的逻辑》材料三1916年2月,新文化人士易白沙《孔子平议》一文中指出:“不知汉高帝、武帝、魏文帝、皆傀儡孔子,所谓尊孔滑稽之尊孔也,典礼愈隆,表扬愈烈,国家之风俗人心学问愈见退落,孔子不可复生,安得言词拒绝。”当袁世凯亲率百官到孔庙祭孔,到天坛祭天时,其伎俩立即被人们识破,被指为“借祀孔子之名,为收抬人心之具,行帝制复活之实”。当时从康有为、辜鸿铭到林琴南,都极力推崇孔孟之道,反对革新。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给予了有力的抨击。他们肯定康、林在思想文化上的贡献,但对康、林等人尊孔守旧,抱定孔子学说不放,则认为是极端错误的。——摘编自魏宏运《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朱熹传播理学思想的举措。指出朱熹身上所体现的传统士大夫的优秀品质。(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5世纪欧洲大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文化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批判的对象,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批判”产生的政治与文化背景。【答案】23.举措:收徒重点培养;编撰儒学书籍(答:编写儒学基础读物,如“四书”,《小学》《家礼》,均可得分);主持书院教育;开展会讲,进行学术争鸣;重视基层教化。 优秀品质:求知反思(或答“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24.变化:新建大学数量增多;人文课程纷纷设立;意大利大学吸纳欧洲各地学生。影响:传承了古典文化;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促进社会思想解放。25.对象:孔子的学说(孔子);具有封建思想的统治者(袁世凯);封建思想的维护者(康有为、辜鸿铭等)。政治与文化背景: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中国传统封建守旧思想仍根深蒂固(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近代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近代中国社会思想不断解放。【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列举、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宋时期。第一小问举措:由材料“朱熹对那些专心学术的士子重点培养”可得出收徒重点培养;由材料“朱熹率门人与张栻会讲于岳麓书院,陆九渊及门人也来到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会讲,阐释‘君子、小人’、‘义、利’。”及所学可得出编撰儒学书籍;主持书院教育;由材料“书院会讲,双方到会的门人弟子众多,针对不同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问难。”可得出开展会讲,进行学术争鸣;结合所学可得出重视基层教化。第二小小问优秀品质:由材料“朱熹以传播理学为己任,稍有松弛懈怠便感到心中愧疚自责。”及所学可得出求知反思;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世纪的欧洲。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在德国,所有早期建立的大学,包括维也纳大学和布拉格大学,以及15世纪反映学校的世俗和教会捐助人文化和政治愿望的新建大学迅速发展。”可得出新建大学数量增多;由材料“许多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如希腊文学、修辞学、诗歌、历史和柏拉图哲学,实际上取代了旧的经院式课程。”可得出人文课程纷纷设立;由材料“年轻的英国人、德国人、荷兰人、斯堪的纳维亚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造访大量位于博洛尼亚和帕多瓦、帕维亚、锡耶纳和比萨以及少量位于费拉拉和佩鲁贾的意大利大学”可得出意大利大学吸纳欧洲各地学生。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许多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如希腊文学、修辞学、诗歌、历史和柏拉图哲学,实际上取代了旧的经院式课程。”及所学可得出传承了古典文化;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由材料“对这些文化源泉进行智力上的朝圣之旅。”及所学可得出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促进社会思想解放。【小问3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5年的中国。第一小问对象:由材料“不知汉高帝、武帝、魏文帝、皆傀儡孔子,所谓尊孔滑稽之尊孔也,典礼愈隆,表扬愈烈,国家之风俗人心学问愈见退落,孔子不可复生,安得言词拒绝。”可得出孔子的学说(孔子);由材料“当袁世凯亲率百官到孔庙祭孔,到天坛祭天时,其伎俩立即被人们识破”可得出具有封建思想的统治者(袁世凯);由材料“当时从康有为、辜鸿铭到林琴南,都极力推崇孔孟之道,反对革新。”可得出封建思想的维护者(康有为、辜鸿铭等)。第二小问政治与文化背景:由材料“当袁世凯亲率百官到孔庙祭孔,到天坛祭天时,其伎俩立即被人们识破”及所学可得出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由材料“当时从康有为、辜鸿铭到林琴南,都极力推崇孔孟之道,反对革新。”及所学可得出中国传统封建守旧思想仍根深蒂固(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结合所学可得出近代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近代中国社会思想不断解放。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漫画:《被英国征税人强迫喝茶的波土顿居民》(1773年)备注:图中的茶叶为中国茶,由英国公司输往北美示意图:《“可憎法案”投票表决结果分布图》 备注:1828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将美国平均关税从20%提高到40%以上,被时人称为“可憎法案”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18-19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论题:关税政策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在没有限制的竞争下,一个不发达的国家不论在生产上存在什么自然优势,如果不加以保护,工业就不会取得有效的发展和完全的独立,因此必须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而关税是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关税成为治国重器的政治思想主要来自于独立后的美国。美洲殖民地因反抗英国对茶叶进口实行差别关税而发起“波士顿倾茶事件”。美国诞生后,《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授予国会征收关税的权利。在首任财长汉密尔顿贸易保护主张影响下,美国建国即选择高关税政策,理由是美国国内新工业尚处早期,发展效率不髙,需要用关税壁垒进行保护,直到可以在免税基础上与外国同类商品进行竞争;汉密尔顿同时提出一项意义深远的发展制造业计划,建议将保护性关税作为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杠杆。1828年第三次《关税法案》出台,上调棉花和棉纺织品、羊毛和羊毛制品、以及钢铁和钢铁制品关税率,进一步阻止欧洲尤其是英国同类商品的竞争,同时保护国内农民利益,因其进口关税平均超过25%,被称为“可憎的关税法案”,为后来南北战争埋下政治导火线。随后,支持高度贸易保护的政策成为美国商业和政治生活的主导特点之一。综上所述,结合美国的关税政策演变以及其工业化的发展,说明关税政策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18—19世纪(美国)。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首先,提炼论题,根据材料“《被英国征税人强迫喝茶的波士顿居民》、《可憎法案》表决分布图”,结合美国在18—19世纪的发展情况,可以提炼出论题为:关税政策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其次,围绕提炼的论题“关税政策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结合美国的发展历史,从关税作用、美国对关税的运用、美国关税目的、“可憎法案”的颁布等角度进行说明,如:在没有限制的竞争下,一个不发达的国家不论在生产上存在什么自然优势,如果不加以保护,工业就不会取得有效的发展和完全的独立,因此必须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而关税是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 关税成为治国重器的政治思想主要来自于独立后的美国。美洲殖民地因反抗英国对茶叶进口实行差别关税而发起“波士顿倾茶事件”。美国诞生后,《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授予国会征收关税的权利。在首任财长汉密尔顿贸易保护主张影响下,美国建国即选择高关税政策,理由是美国国内新工业尚处早期,发展效率不髙,需要用关税壁垒进行保护,直到可以在免税基础上与外国同类商品进行竞争;汉密尔顿同时提出一项意义深远的发展制造业计划,建议将保护性关税作为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杠杆。1828年第三次《关税法案》出台,上调棉花和棉纺织品、羊毛和羊毛制品、以及钢铁和钢铁制品关税率,进一步阻止欧洲尤其是英国同类商品的竞争,同时保护国内农民利益,因其进口关税平均超过25%,被称为“可憎的关税法案”,为后来南北战争埋下政治导火线。随后,支持高度贸易保护的政策成为美国商业和政治生活的主导特点之一。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2-01 04:25:02 页数:17
价格:¥3 大小:1.0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