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12月)地理(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秘密★启用前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度第一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高2026届)【命题学校:开州中学命题人:王平审题人:任大兵祁胜】(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及科类名称。2.请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右侧的[考生条形码粘贴处]的方框内。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图1“十字连星”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是指太阳、月球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排在相互垂直的直线上,地球处于十字的中心,构成“十字架”形结构,图1示意“十字连星”。读图完成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行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存在小行星带B.②行星无昼夜更替现象C.④行星距太阳最近,表面温度高D.⑤行星自身能发光发热2.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级别共有()A.1级B.2级C.3级D.4级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培育出第一株棉花嫩芽,但相隔不久又枯萎凋零。“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罐子”里面有棉花种子、蚕卵、土壤、水、空气及科研设备等。着陆月面后,控制系统向土壤中放水,9天后进入月夜期,完成3—4题。3.“月面微型生态圈”与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相比(   )A.空气、水分更足   B.重力较大、辐射较弱C.重力较小、辐射较强   D.土层更厚、肥力更强4.棉花嫩芽最终未能存活,其原因最可能是(   )A.夜间温度太低B.土壤条件不适宜C.水分条件不足D.紫外线辐射较弱 图22022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夸父1号”卫星,主要用于观测和研究太阳的“一磁两暴”,“一磁”指太阳磁场,“两暴”指的是太阳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图2为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完成5—6题。5.“夸父1号”主要观测的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分别位于太阳大气层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①6.“一磁两暴”带来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断无线电短波通讯B.赤道地区产生极光图3C.产生“磁暴”现象D.对气候产生影响读地质年代示意图(图3),完成7—8题。7.下列是重要的造煤时期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③⑤8.下列有关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时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出现两栖动物B.③时期裸子植物繁盛,大型爬行动物盛极一时C.④时期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开始出现D.①时期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图4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6月16日,在斐济群岛附近海域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130公里,图4为地震中心位置及周边区城示意图。完成9—10题。9.此次地震震源所属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正确的是()A.平均厚度约33千米B.位于古登堡面以下C.由固体金属组成D.其上部有软流层存在 10.此次地震发生后()A.海上船只受纵波影响而上下颠簸B.经过古登堡面时纵波完全消失C.两种地震波通过莫霍面时速度先快后慢D.纵波后于横波到达斐济群岛地面上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5”,完成11—12题。图511.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A.中纬度的对流层B.低纬度的平流层C.中纬度的平流层D.低纬度的对流层12.该层大气()A.以对流运动为主B.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C.以平流运动为主,不利于飞机飞行D.能反射无线电波茶树是一种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多年生的经济作物。杭州周边西湖龙井茶产区的茶农在不同季节为茶树穿上不同的“外衣”,以保证茶树不“受伤”。图6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13—15小题。 图613.夏季茶农往往为茶树盖上黑色透气遮阳网,其目的是()A.削弱①B.削弱③C.增强②D.增强④14.冬春季节寒潮爆发时,茶农为茶树覆盖上较厚的“外衣”,其主要作用是()A.增加太阳辐射B.加速地面散热C.减少热量散失D.减少茶树蒸腾15.为了减轻寒潮造成的影响,除了为茶树穿“外衣”,茶农还可以采取经济可行的方式是()A.临时搭建温室B.燃烧秸秆熏烟C.大量购置加热设备D.临时修建挡风墙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图7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16—18题。图716.华北地区“霜打洼地”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A.5∶30左右,晴朗无风B.11∶30左右,大风呼啸C.18∶00左右,浓云密布D.24∶00左右,雨雪交加17.造成“霜打洼地”的是图示气流()A.①B.②C.③D.④18.该地“夜雨”较多,其直接原因是该地区()A.夜晚①上升气流B.夜晚②山风影响C.夜晚③谷风影响 D.夜晚④下沉气流图8为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值图。读图完成19—20题。图819.该时刻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近地面容易形成降水天气B.甲地近地面为高气压中心 C.乙地近地面一定形成降水D.丙地近地面气流垂直运动显著20.该时刻丙地的高空风向为()A.正南风B.东南风C.正东风D.西南风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不同季节湖泊面积变化巨大。2022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出现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导致鄱阳湖水域面积大幅减小。图9示意鄱阳湖位置与区域水循环。据此完成21—23题。图921.右图中水循环环节表述正确的是()A.①植物蒸腾B.②下渗C.③地表径流D.④地下径流2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修建水库可以减少①环节的水量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③环节的水量C.目前人类对环节④施加的影响最大D.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⑤的水量23.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使()A.长江入海口蒸发量减少B.长江流域地表径流减少C.长江流域地下径流增加D.鄱阳湖湖区下渗量增加图10为常年某月长江入海口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24—26题。图1024.图示海域盐度变化趋势是()A.向外海减小B.向外海增大C.向南增大D.向北增大25.乙—甲海域等盐度线向东弯曲凸起明显,主要原因是()A.洋流性质B.海水温度C.海水深度D.陆地径流26.一艘货轮驶入上海港,从甲到乙航段,货轮的吃水深度() 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再变大D.先变大再变小图11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11,完成27—28题。27.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B.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大D.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小28.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没有任何影响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递减C.表层海水的密度分布规律是随纬度增高而增大D.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图12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29—30题。  图1229.洋流()A.①②均是暖流B.①②均是寒流C.①是暖流,②是寒流D.①是寒流,②是暖流30.受图示洋流影响()A.A海域地热资源丰富B.B沿岸冬季降温明显C.C群岛降水量较丰富D.D海域存在大型渔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13。 图13材料二:青藏高原上的西藏拥有世界上最蓝的的天空,晴天时,这里的天空清澈湛蓝,纤尘不染,拉萨(29°36′N)被称为“日光城”,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区域。藏区人民为了适应这种独特的气候,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藏装文化。藏装是藏族居民年内的日常衣着,基本特点是袖子宽长,多以耐寒的羊皮作为成衣材料,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左右盘扎于腰间,兼顾了美观漂亮与温暖实用的统一。(1)写出①~④对应的地理事物。(4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拉萨有“日光城”美誉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藏民穿藏袍的原因。(4分)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14为“某地高空的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15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图14 图15(1)图14中点A、B、④、⑤的气压由低到高的排序为。(2分)(2)图14中,在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B地空气(受热/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下沉)运动,而A地正好相反,至此在A、B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形成热力环流。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3分)(3)若图14中的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填白天或夜间)。(1分)(4)结合材料及图15,请在下图中画出夜晚时山林与石质路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2分)(5)该同学研究发现,白天晴天时“穿堂风”的风力比阴天大得多,简析其原因(4分)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圣劳伦斯湾是圣劳伦斯河入海口附近大陆架上的一个浅海海湾,平均水深127米,北美大陆及周边半岛与岛屿将其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域,冬季完全冰封,5月底开始解冻。纽芬兰岛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佳地点之一,每年春季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漂浮到该岛附近海域,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驻足观赏。下图16为圣劳伦斯湾附近海陆分布与洋流分布图,图17为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的照片。图16图17(1)甲处海域渔场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原因。(6分)(2)圣劳伦斯湾冬季海湾水温大约-1.6℃左右,水温低且完全冰封,请分析其原因。(4分)(3)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简述其对附近表层海水性质可能带来的影响。(2分)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度第一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高2026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5CBCAD6—10BBDDA11—15CBBCB16—20ABABC21—25DDBBD26—30BDCD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6分)(1)①太阳辐射、②大气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地面辐射(每空1分,共4分)(2)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大气污染小,透明度高;年降水量较少,全年晴天多;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每点2分,共8分)(3)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每点2分,共4分)32.(12分)(1)④⑤AB(2分)(2)冷却下沉水平气压梯度力(每空1分)(3)白天(1分)(4)(2分)(5)屋前石质地面白天晴天比阴天增温更快,气温更高,和屋后山林的温差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更大,故风力更大。(每点2分,共4分)33.(12分)(1)寒暖流交汇会使海水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每点2分,共6分) (2)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寒流流经,使得海水温度降低。(每点2分,共4分)(3)水温降低;盐度降低。(每点1分,共2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4-02-05 13:20:02 页数:10
价格:¥2 大小:1.33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