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单元测试题1(附答案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崇尚法治精神(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表明(B)A.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B.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C.自由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D.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2.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规定,携带犬只出户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传播疫情。该规定一出,引发网友热议。下列网友观点正确的是(B)①网友甲:遛狗是个人自由,不应受到限制 ②网友乙:狗绳不仅是公众安全的防护线,还是规范饲养人的职责线 ③网友丙:遛狗拴绳入法实属良法善治、民之福祉 ④网友丁:遛狗不拴绳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3.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如图是公交车、地铁上的爱心专座标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C)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B.爱心专座是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的集中体现C.平等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D.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建议拆除爱心专座4.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体现不平等的是(B)A.男女具有平等的就业权B.企业拒绝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C.在全国人大,各个民族都有代表议席D.我国高校招生设有农村专项5.随着国家反腐行动的不断深入,一批国级高官“落马”,多名省部级官员被查,无数“苍蝇”被惩治,这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特征。下列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错误的是(A)A.法律只惩治位高权重者,对老百姓来说无所谓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C.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D.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等,情节严重,应当负刑事责任。下列建议能够劝导青少年远离违法犯罪,珍视自由的是(D)①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②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③要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④要远离违法犯罪,就要回避社会生活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7.漫画《就业之路》告诉我们(B)①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不平等现象 ②歧视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③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个人是无能为力的 ④践行平等,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公平实现了新跨越: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差距加快缩小;“择校热”降温了、“大班额”瘦身了;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推进教育公平是因为(C)①教育发展需要绝对公平 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③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④可以彻底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从公平的内涵来看,下图漫画中的做法不符合________的要求。(B)A.机会公平B.规则公平C.权利公平D.义务公平10.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实现公平(D)①就要让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②需要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③必须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公平 ④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公平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1.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要做好失业人员生活保障工作,最大化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岗位、促进就业的作用。我国继续实行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是因为(A)①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②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 ③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④平等是指同等情况同等对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下列做法中属于正义行为的是(C)①向偏远地区捐赠零花钱 ②网上考试用QQ传答案 ③发现网络谣言马上举报 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拆除隔离设施4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八年级学生小琴在偏僻的小路上遭到社会青年的敲诈,无奈之下,她将身上的零花钱全部交出。事后,小琴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小琴的做法说明她(C)A.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B.敢于用司法手段制裁违法犯罪行为C.懂得自我保护,敢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D.践行平等,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14.对漫画中违规违法企业行为的“零容忍”(B)①就能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②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 ③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15.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人民法院依法惩治腐败犯罪,审结贪污贿赂等案件2.3万件,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违法所得无处隐匿。这说明了(B)①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反对特权就是反对腐败 ③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社会 ④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2年5月13日,秦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有人因疫情防控封闭小区跳楼”的虚假言论,造成社会恐慌,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秦某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1)结合材料,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角度说明,为什么秦某有言论自由,却受到了法律的制裁?(8分)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③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④秦某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如何珍视自由?(6分)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1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材料二 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1)我国多部法律都有关于平等的规定。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平等的认识。(8分)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③任何公民,4 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请你列举为追求平等,我国采取的两项措施。(4分)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老人、儿童、孕妇和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高考取消一些加分项目,等等。(3)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请你谈谈生活中我们怎样践行平等。(6分)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18.(23分)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八年级(2)班召开了一次以“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互动。【活动一】班会课上,同学们就“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展开激烈争论。有同学认为:真正的自由就是不受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1)该同学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7分)该同学的观点错误。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③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④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活动二】班会课结束前,主持人发出了“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的倡议。同学们纷纷围绕“如何践行平等,共建平等有序的社会”畅谈自己的打算。(2)请你也来谈谈自己的打算。(6分)①要反对特权。②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④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等等。【活动三】在班级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出示了一份针对“公平与正义”的相关问题对全校1290人所进行的调查报告。结果如下:调查问题自己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能够予以维护能够同破坏社会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非正义行为能够奋起抗争能够做到见义勇为、匡扶正义调查结果90%15%88%10%(3)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现象?(2分)说明大部分同学能够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和非正义现象作斗争,但是缺乏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责任感。(4)从个人的角度看,我们能为维护公平正义做些什么?(8分)①我们要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③我们要守护正义。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④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4-02-10 14:25:01 页数:4
价格:¥2 大小:570.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