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试卷(人教山西)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人教山西)一、读·书(12分)【书法 笔墨浓淡里的博雅气韵】1.历史悠久的三晋大地名胜古迹不胜枚举。山青水秀的风光能够激发文人泼墨挥毫的热情,展现书法的魅力,演绎山水之神韵。请赏析下面四幅书法作品,选出评价不恰当的一项(  )(2分)A.关于“恒山”的书法作品,其书体为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规矩有法度。B.关于“壶口瀑布”的书法作品,笔法古朴,笔画圆匀,所以书体是篆书。C.关于“太行山”的书法作品,其书体为草书,狂放不拘,飞扬飘逸,笔省意存。D.关于“晋祠”的书法作品,用笔轻盈,行笔巧妙,点画灵动,所以书体是行书。【诗文 盛世中华览大美河山】2.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拥抱山水,唱响志趣”为主题的云研学活动。下面是同学们规划的研学路线,请你将各项活动的解说词补充完整。(10分)登上幽州台独立于悠悠天地间,顿生“念天地之悠悠,①____________”的孤独寂寞之感。登临泰山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能体会到青年杜甫“②________,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纵步向山下原来,下山也没那么轻松,这才真正领悟到杨万里15 “③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的深意。夜泊秦淮河船上四望,“④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朦胧水色尽收眼底。走进陋室“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清幽环境,让人神清气爽。登上飞来峰看远山如黛,方知“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意,不禁想起王安石的两句诗“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歇脚农家品尝农家美味,不由想起陆游《游山西村》中“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村民的热情好客。二、读·思(38分)(一)七年级(3)班以“酷读书·勇求索”为主题开展读书分享会,请你到成果展示现场,与同学们一起共度一段难忘的阅读之旅。【成果展示一:浪漫想象之旅】读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时,大家不要站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而是要回到作品创作的那个年代,①去感受作品非凡的优秀的不同凡响的想象力,②去感受凡尔纳对科学超前的预见性,③去感受那令读者如痴如醉的瑰丽世界!阅读下面的资料,你一定会有别样的体验。PPT展示:A________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自问世以来,被译为多种语言,风靡世界,丰富了各国读者的精神世界,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想象的种子。B现实的科技发展☆世界上第一艘潜水艇由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尔于17世纪初制造。☆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886年,英国建造了一艘使用蓄电池动力推进的潜水艇,取名“诺第留斯”号。15 3.以上是启智组同学分享的部分内容,画横线的句子语言不简明的是(  )(填序号)(2分)4.根据PPT展示的内容,请为A处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填在横线上,使之与B处的标题短语结构一致。(2分)【成果展示二:惊奇探险之旅】5.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技巧。《海底两万里》一书篇幅较长,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可以让读者迅速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下面是小桃同学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后,梳理出的“诺第留斯”号航行路线图,请你帮她把相关的情节补充完整。(2分)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成果展示三:思辨探究之旅】6.求知组同学的展示别具一格。他们将自己阅读小说后对灵魂人物——尼摩船长的评价作为主题,组织了现场讨论会。你更倾向于哪种观点?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看法。(4分)观点一:一个善良正义的海洋守护者观点二:一个冷酷无情的复仇者(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__________________鳑鲏是一种淡水鱼,在野生环境下,鳑鲏无法保证鱼卵15 的安全,因此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繁衍后代。于是,它们把养护鱼卵的任务交给了河蚌。每年的春夏之交,是鳑鲏繁殖的季节。这时,雌鱼和雄鱼会结伴游到河蚌的栖息地,寻找合适的“产房”。雌鱼在腹下拖着一条长长的产卵管,一旦物色到合适的河蚌,便会在河蚌张开蚌壳时趁机把产卵管插入河蚌的进水孔,把鱼卵产在河蚌体内。进水孔是河蚌呼吸和进食的通道,那里有极为丰富的氧气供给。在这样的条件下,鳑鲏的鱼卵孵化率非常高,孵化出的小鳑鲏会在河蚌体内继续生长,而进水孔带来的大量藻类和有机碎屑,就成为幼鱼的食物。在河蚌的保护下,小鳑鲏安全地成长。大约一个月后,小鳑鲏便可离开河蚌独立生活了。不过,借河蚌育儿的鳑鲏并非只是坐享其成,它也是河蚌的后代——钩介幼虫的“养母”。原来,当鳑鲏出现在河蚌附近,向河蚌的进水孔产卵时,河蚌也会迅速挤压蚌壳,使钩介幼虫通过出水孔游出来(附着在鳑鲏的鱼鳍或鱼鳃上。鳑鲏的身体受到附着物的刺激,会生成一个个被囊,把这些钩介幼虫包裹起来。就这样,钩介幼虫靠着吸食鳑鲏体内的营养存活,半个月后,钩介幼虫长成幼蚌个体,就会从被囊里脱落,离开鳑鲏。鳑鲏与河蚌这两种跨物种的生物,只因共同的需要而充分发挥各自所长,成为互利互惠的“忘形之交”,这也说明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永远是生物生存的智慧之道。(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23年第4期,有删改)7.阅读完上面的文章,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填写在文前的横线上。(3分)8.自然界中动物的生存法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阅读上文,你获得的最深感悟是什么?请以此为观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10分)提示与要求:①观点要明确;②论证要合乎逻辑;③不少于100字。(三)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3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陶后鲜有闻”中“鲜”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鲜艳夺目       B.生动鲜活C.寡廉鲜耻       D.屡见不鲜10.结合语境,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理解:在孔子看来,诸葛亮的草庐和扬雄的屋舍,因其主人品德高尚而不显得简陋。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理解:周敦颐借世人对三种花的态度,感叹爱莲者少,表达自己的独立坚守。11.类比和衬托是文章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读完【甲】文后,小凯对该文所用的表现手法做了梳理,请参照他的思路,对【乙】文也进行梳理。(6分)【甲】文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15 ,指出自己的陋室可以与古代名贤的居室比美,有引这二人为楷模、同道的意味,意在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甘于淡泊、不为物役。【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以永平末始给事①宫掖②……伦有才学,尽心敦慎③……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④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⑤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⑥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节选自范晔《后汉书》)【注释】①给(jǐ)事:官名。②宫掖(yè):指皇宫。③敦慎:勤勉谨慎。④秘剑:皇室专用的剑。⑤书契:契约一类的文字凭证。⑥缣(jiān)帛:一种质地细薄的丝织品,作书写用。⑦造意:想出一个主意。12.“敝”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几种解释:①破旧,破烂;②疲惫,困乏;③战败,失败;④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谦称。文中“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中的“敝”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2分)13.读完上文,你会发现“帝善其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三、读·写(70分)14.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整理错题并加以记录会收获良多。李林在介绍学习数学的经验时,出示了一张关于如何整理错题的思维导图,请你认真观察,写一段话,说明你对这幅图的理解。(6分)提示与要求:①注意介绍顺序;②80字左右。1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5题。父亲是一棵树佚 名①母亲偏瘫那年,父亲整60岁,满头黑发,仍然那么英俊潇洒。在我们的记忆里,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能难住他。他就是那棵参天大树,无惧风霜。②父亲拒绝和我们进城,他说:“我就是一棵树,离开地就没处扎根,何况你妈看病吃药的钱,还要在地里刨呢!”③那时,弟弟漂在外地,我也在离家30多千米的县城租房住,父亲毫不犹豫,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④每天,父亲用三轮车带着母亲,收拾完家里那几亩地,就到处转悠。方圆十几里,田间小路,村中大小广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瞧瞧庄稼的长势,感受村镇的变化,赶集、看秧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⑤一晃,就是十多年!父亲的乐观、幽默、豁达,让我们忽视了他的年龄,减轻了自责和内疚。⑥直到有一天,父亲带着母亲,到镇上的照相馆,各自照了一张放大的单人照,父亲炫耀地给我看:“你看,我们这照片照得多好,以后骨灰盒前,就放这张了!”我才猛然发现,父亲的头发,越来越稀疏,已经变得花白;背,明显地驼了……⑦我的心一沉,父亲却笑着说:“人老了,总有一天会走的,免得到时候,你们手忙脚乱!你看,现在照出来年轻,多好!”⑧有关生死的话题,从此打开,因为父母的淡定,谈起来似乎也没了忌讳。⑨那年冬天,趁我们姐弟都在,父亲指着河岸上的两棵大柳树说:“这是我和你妈的棺材,二十多年前,我就种下了!”那两棵大柳树的枝干,在寒风中刺向苍穹,龟裂、干冷、生硬,扎得我们的心隐隐作痛……15 ⑩母亲病了十六年后,带着她那张大照片,住进了大柳树做成的棺木。我们决定带父亲走,可是,父亲近乎悲怆地大喊:“我哪儿也不去,就守在家里!”再三劝说,父亲竟抹起眼泪。⑪远远望去,河岸上那棵大柳树的枝干向空中伸展,在找寻?还是在挽留?没有了身边的同伴,它显得那么孤寂、落寞。雨落下来,我分明听到大柳树在呜咽……⑫我们只好隔三差五回家一趟,给父亲洗洗晒晒,做顿饭菜,再匆忙离去。⑬忽然有一天,父亲叫来叔叔婶婶和左邻右舍喝酒,说以后要随我们进城。他满脸自豪地说:“以后,我要好好去享儿女的福,要当个城市里的人了!”⑭我们欣喜不已,忙为父亲打点行装。婶婶送我们时说,大哥(指我父亲)有一阵子,老念叨,说你们工作忙,来回跑,又累又费钱,还问我,他是不是太自私了?⑮我明白了,这段时间父亲柔肠百结,既难舍那一院子的情愫,又心疼儿女疲劳奔波,几经煎熬,才做出了他的决定。⑯车上的音乐响起来:“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我潸然泪下……15.在美文推荐课上,大家对《父亲是一棵树》这篇美文进行了品读。(1)这篇文章首尾段耐人寻味,请谈谈你的理解。(5分)(2)这篇美文语言质朴而饱含深情;主题突出而意蕴丰富;人物平凡而伟大。请从上面这句话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和同学们交流分享。(不少于150字)(10分)1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6题。班级开展“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常伴左右”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各小组搜集的资料。【材料一】去年读完几本书?当注意力成为流量游戏的核心,现代人的注意力早已被撕扯得支离破碎。碎片化时代,“×分钟读完一本书”在短视频平台盛行,而随着ChatGPT的到来,又出现了让AI帮忙读书的新形式。为了一窥新时代的读书生态,某机构发起名为《2023年,你还亲自读书吗?》的问卷调查,共收集到1265份有效问卷。根据读书数量的多寡,将受访者划分为青铜、白银、黄金和钻石四个读书人群,结果显示,去年读完了1~10本书的人数最多,占比超六成;读完30本书以上的“钻石读者”只占了9.2%;而没读或一本书都没读完的占到14.4%。……我们发现,不同读书群体有不同的读书偏好,从他们最近读的一本书就可见一斑——青铜和白银读者的读物更15 偏向大众化,而黄金和钻石读者的涉猎更广泛,既有小众的《荒原狼》,也有大众的《活着》。【材料二】什么因素影响着不同读书群体读书的多少?我们试图从受访者调研数据中寻找阅读的秘诀,发现怎么读书、怎么挑书是其中的关键之处。数据显示,对于几乎不读书的青铜读者而言,有针对性地看感兴趣的章节,是他们的读书常态。此外,尽管受访者选新书的时候通常是出于个人兴趣或自身需求,但在其他选书方式上,不同群体会有不同倾向。比如青铜读者容易受热点的驱动,去选择打开一本新书。而钻石读者由于涉猎比较广泛,会有自己独到的阅读口味及情感价值观,在选择新书上往往会更关注特定作者的书。学会选书,可以让我们的阅读之路事半功倍。读书越少的人越认为他们读书失败的原因往往是不知道该从什么书开始读起。另一方面,读书越多的人越觉得“阅读是一种习惯,不存在读书失败”,而造成他们阅读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自己选到了一本“烂”书,难以投入状态,一直看不进去。不过,无论是青铜读者,还是钻石读者,在读书的道路上,现代读者最大的对手或许还是手机。超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之所以读书失败,就是因为被手机吸引,无法静心阅读。【材料三】15 怎样读书才算亲自阅读?在短视频平台,“×分钟读完一本书”的视频成为新的流行。如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一则10分钟讲完95万字巨作《基督山伯爵》的视频获得了102.3万次的观看量,而在某读书软件上,译林出版社2018年推出的《基督山伯爵》仅有7833人标记“读过”。上述短视频将《基督山伯爵》描述为“爽文鼻祖”,某网友在评论区就建议观看者自行阅读原作,认为视频只是起到了安利作用,“和现在爽文不一样的就是它不止爽,还有很大的可读性、可探讨性。”这正是目前此类解说类短视频存在争议的地方——原作复杂、丰富的细节和情感被极大地压缩,二手信息又容易让读者放弃思考。新兴“阅读”方式的出现,向这个时代抛出若干疑问:怎样才算亲自阅读?亲自阅读还有意义吗?在此次调研中,多数人对亲自阅读的定义止步于有声读物,认为书摘/书评/读书笔记、“×分钟读完一本书”等新兴方式属于亲自阅读的人数断崖式减少。在此次调研中,多数人的常用阅读介质仍然是纸质书或电子书。当把目光聚焦到受访者常用的新兴阅读方式,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常听有声读物的占比逐渐增高,00后则会更常体验广播剧、动漫、游戏等阅读方式。什么样的人会更拥抱新兴的阅读方式?答案是为了社交娱乐而阅读的人,他们更能接受让音视频形式的AI帮读、体验广播剧/动漫/影视剧/游戏等内容、听“×分钟读完一本书”等。观念上的分歧或许来自他们对不同阅读方式的评价。超七成的受访者认为,看纸质书、电子书等传统的阅读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带来一种真实的阅读感受,其次是能锻炼思维、自主思考。而对于“看有声书”“看书摘/书评/读书笔记”“听×分钟读完一本书的音视频”等非传统的阅读方式,约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它们的优点是省时省力、解放双手双眼,其次是能快速获取信息。16.(1)活动中,图表数据组的同学向大家展示了关于平时怎么选择新书的图表(见材料二),仔细读图,通过观察“网络图书榜单(畅销书榜/新书榜)”这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关注特定作家的书”这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②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活动中的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怎样做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更多的书呢?有的同学说,在阅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和非传统的阅读方式呢?你作为组长,针对以上组员的发言,该说些什么?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10分)提示与要求: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50字。17.请你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5分,含书写分5分)题目一:许多东西都有保质期。肉罐头会过期,酸奶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永不会过期的呢?请你以《永不过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题目二: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科技发展迅猛如飞,现代化生活多姿多彩……在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未来将会是怎样的?请以“2049年1月1日”为开头,展开丰富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署名一律用“小艾”;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15 15 15 1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2-13 23:55:02 页数:15
价格:¥3 大小:269.5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