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略识之无
拼音:

注音: ㄌㄩㄝˋ ㄕˊ ㄓ ㄨˊ

词性: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才疏学浅

反义词: 博学多才

拼音的词语

词语解释

指识字不多(“之”和“无”是古汉语常用字)。

引证解释

⒈ 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生下来七个月时,就认得“之”、“无”两个字,百试不误。事见《新唐书·白居易传》。后遂称稍为认得几个字,读过几天书的人为“略识之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

国语词典

唐代诗人白居易生六、七个月时,即可辨识之、无二字,百试不差。见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后用略识之无来指人识字不多。

网络解释

略识之无

  • 略识之无,这成语的意思是说,“所以后来人们在谦逊地称说自己所识别的东西不多抑或知识有限时,便往往会用上这典故,说是‘略识之无’。”其原典则出于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