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梅岭三章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 梅岭三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丛莽(mǎng) 旌旗(jīng)B.阎罗(yán)国门悬(xuán)C.有涯(yá)当纸钱(dāng)D.遍种(zhòng)血雨腥风(xīng)2.对下列诗句中的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旌旗十万斩阎罗”中的“斩”字寓指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强烈抒发了作者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决心。B.“此头须向国门悬”中的“须”是“必须”的意思,写出了作者的无奈、伤悲之情。C.“捷报飞来当纸钱”中的“飞”字暗含轻快、欢欣、联翩而至之意,富有生命力和感情色彩,抒发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D.“取义成仁今日事”中的“取义成仁”可理解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作者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前小序说明作者在身临险境时用诗的形式留下了自己的遗言。B.小序和三首诗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艰难环境中一气写成的。C.三首诗可看成一个整体,又各自表达不同的意思。D.作者虽处于危难之中,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很坚定。4.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断 头 今 日 意 如 何?创 业 艰 难 百 战 多。此 去 泉 台 招 旧 部,旌 旗 十 万 斩 阎 罗。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7题。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5.“断头今日意如何”从全诗看起什么作用?6.分析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7.“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两句紧扣“ ”(填写诗句),表明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至死不渝的心迹。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10题。无 题①陈 毅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注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②三十六:指36年(即36岁),因为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围梅山,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8.联系全诗,解释“大地红”的意思。9.这首诗表现出陈毅同志怎样的革命精神?10.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达的信念一致?是什么信念?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1~12题。潭 上 作
张 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注①翠微:青山。1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1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3.回望历史,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少仁人志士共赴国难,浴血坚持,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传唱不衰的壮丽诗篇和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中学拟开展有关“革命文化”的系列活动。为了更好地宣传本次活动,学生会决定向全校师生征集有关“革命文化”的标语,请你拟写一条标语。(要求:内容明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5字)14.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系列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1)【观点论述】以“爱国”为主题,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要求写明观点、理由和结论,80字以内。(2)【故事链接】右图是一位著名的现代作家,请概述他“弃医从文”的故事。60字以内。(3)【对联续写】根据上联,结合(2)的故事材料,续写下联。
上联:朝花夕拾书写和蔼师长下联: 答案:1.C “当”应读“dàng”。2.B “此头须向国门悬”中的“须”是“必须”的意思,说明诗人即使死了也要一心关注革命,想亲眼看到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表现出诗人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和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3.B 小序中的“旋围解”表明小序不是当时写的。4.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5.起总领全篇的作用。6.“招”字旗帜鲜明,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者的浩大声势;“斩”字表现出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的特点,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写出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必胜信念。7.断头今日意如何8.“大地红”是指革命取得胜利,反动统治被推翻,全国人民翻身得解放。9.表现出陈毅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看轻个人生死的伟大精神。10.解析“魂兮归来大地红”与“人间遍种自由花”都表达了革命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参考答案与第三首表达的信念一致;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11.描绘出了绿水青山中野鸟遨游的优美闲逸的场景,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12.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13.示例(1)走近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2)铭记革命历史,重温红色经典,争当时代先锋14.(1)解析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齐全,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围绕“爱国”这一主题,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的角度,摆明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答案示例①个人与国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努力,可以推动国家稳定发展;国家稳定发展,则会给个人带来幸福感、安全感。因此,自觉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是爱国的具体体现。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族危难需要千千万万人力挽狂澜,国家发展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奋斗。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是一个人最大的爱国表现。(2)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这个人物是鲁迅,要概述的是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根据平时的积累概括作答即可。答案示例鲁迅早年留学日本仙台,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使他看到了比体魄更需治疗的是国人的灵魂,于是他下定决心弃医从文。(意思对即可)(3)解析围绕“故事材料”的中心“弃医从文”和上联的提示拟写下联即可。拟写时注意对联要求。答案示例弃医从文唤醒麻木国民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