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7.溜索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7 溜索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铃铛(dang)捏紧(niè) 滇西(diān)B.鬃毛(zēng)锱铢(zī)驮子(duò)C.拽起(zhuài)盘桓(huán)嗖的(sōu)D.扭绞(jiǎo)黏汗(zhān)兢兢(jī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喧声 寻思 俯身 千钓之力B.顷刻雄壮残叫飘飘悠悠C.脑髓迟疑哑声娟娟细流D.斜移撒泄眼纹万丈绝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华山以险闻名天下,走在山梁上,就是再胆大的人也难免战战兢兢。B.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少跌跟头。C.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歇斯底里,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D.老师傅生性暴戾,脾气古怪,对弟子时而拳打脚踢,时而关怀备至。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B.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C.几个汉子也望那鹰,都说:“是呢,蛇。”D.猛地耳边有人笑:“看脚底板!”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A.⑤⑥⑦①④③② B.④⑥⑦①③②⑤C.④①⑦⑥⑤③②D.⑤⑦⑥①②③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牛们如商量好的,不例外都是一路屎尿,皮肉疯了一样抖。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那海慢慢一旋,无波无浪,却深得令人眼呆,又透远得欲呕。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6.选文中对牛的描写有什么作用?7.作者在对牛的描写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8.文中画线句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9.“我”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萨拉的夏天[美]朱利·布罗森·卡瓦奇车子在白色灯塔脚下停了下来,车上的两个人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湖,波浪轻轻拍打着湖岸,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就是这里了,萨拉。北风灯塔,我们的新家。”那天晚上,萨拉和爸爸就在他们的新家住下了。爸爸领着她经过一个弯曲的楼梯,上到一个四面都是玻璃窗的小屋。萨拉把手放在玻璃上,紧张地看着下面的湖。她数了一下,至少有20艘渔船在湖面上,但她看不到湖的对岸。在屋子中间,萨拉看到了那个巨大的玻璃罩子,它看起来就像一个蜂房,几乎有她那么高。爸爸把手伸进去,给里面的一盏小灯注满煤油。“千万不能碰这盏灯。”爸爸说,“但你可以帮助我。因为这盏灯必须在日落时准时点亮,到时你可以给我发出指示。”萨拉看着太阳慢慢沉入湖里,湖面上镀上了一层金光。当她再也看不到一丝光亮时,她转过身说:“爸爸,点灯!”爸爸擦亮了火柴,当火柴点燃灯芯的一瞬间,整间屋子顿时亮如白昼。微弱的灯光经过放大镜瞬间变得巨大,透过窗户,向漆黑的水面蔓延。萨拉认为爸爸的工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每天黄昏,她跟着他来到灯塔,专注地看着太阳,在该点灯的那一刻给他发出指示。每天晚上,爸爸都守着灯光直到天亮,确保它不会熄灭。一天早上醒来时,萨拉发现天阴沉沉的。那天,爸爸一整天都待在悬崖上,一直盯着湖面上的那些渔船。“爸爸,你为什么不到屋里暖和暖和?”“我不喜欢这种天气。等所有渔船上岸后,我再休息。”爸爸答道。下午,湖面开始变得波涛汹涌。雨点落在萨拉的额头上。波浪变得更高时,渔船相继回到了避风港。突然,爸爸叫了起来。他跑到灯塔脚下,迅速解开救生艇的绳子。这时,远处响起了轰隆隆的雷鸣。萨拉焦急地问:“出什么事了?”“一个渔民遇到麻烦了。”爸爸说道。“但是,爸爸,你不能出去。暴风雨就要来了!”萨拉大喊。“我会没事的,萨拉。你在屋里等我。”说完,他把救生艇推进湖里,跳上去,开始划动双桨,朝湖的深处迅速划去。萨拉恐惧极了。她跑上灯塔,通过望远镜,看到那艘渔船正在波涛中挣扎。爸爸的救生艇快要靠近它了,但巨大的波浪又把它们分开了。
萨拉的心在战栗。暴风雨在屋外怒吼,而且天空很快暗下来了。萨拉几乎无法看到爸爸的救生艇以及那艘渔船了。萨拉大惊,她意识到太阳已经完全躲到雷雨云后面去了。爸爸不在家,无法亲自点灯。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现在,萨拉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爸爸在哪里?如果他的救生艇翻了怎么办?如果他无法游回岸边怎么办?如果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萨拉抓起火柴。当亮光穿透黑暗时,萨拉的泪水涌了出来:“我必须让它整晚都亮着!”接近黎明时,雷声停止了,雨也停了,灯火还在燃烧着。萨拉走下灯塔,来到湖边,爬上爸爸观察渔船的那个悬崖。突然,远处的两个黑点引起了她的注意。是爸爸的救生艇和那艘渔船!一个小时后,爸爸和那位渔民回到了岸边。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点亮了灯,我想你也许找不到回家的路。”“我很高兴你点亮了灯,萨拉。我们整晚都跟着它。”“爸爸,你还好吧?”“没事。暴风雨把我们吹到了对岸,但我们最终回来了。”顿了顿,爸爸又说,“萨拉,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夏天你长大了许多。”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冷,萨拉的身体在轻轻发抖。爸爸把外套披到她肩上,笑道:“我想我再也不需要向上级申请一个助手了!”萨拉裹紧爸爸的外套,心里充满了自豪感。10.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从萨拉的角度补全情节。跟随爸爸来到北风灯塔安家(开端)→ (发展)→ (高潮)→得到爸爸的肯定和赞许(结局) 11.结合语境,揣摩句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1)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2)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2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13.萨拉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14.爸爸为什么认为萨拉能做自己的助手了?请分点作答。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 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荀子》)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③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韩非子》)④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材料二 “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该网站于2015年6月上线运行,2017年10月改版升级。新版分区设置更合理,更加突出权威性、及时性、互动性和可读性。2018年4月,该网站开通了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信用中国”网站自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该网站日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网民浏览、查询已累计突破9亿次。材料三 漫画(见下图)(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0字左右)(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16.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话“人活着就得有盼头”,从这句话看,盼望已然成为人生命大厦的支柱和基石。如果没有了盼望,人的生存也就没有了理由,理想和信念就会顷刻间灰飞烟灭,了无痕迹。苍茫大地,芸芸众生,因为有了盼望,柔弱的臂膀才变得更加坚强;因为有了盼望,婆娑的泪眼才放出坚毅的光芒;因为有了盼望,脚下的道路便越走越长,越走越宽广。盼望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情怀;盼望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A ;盼望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望眼欲穿;盼望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B 。 盼望与生命如影随形,如果说生命是一粒种子,盼望就是阳光雨露;如果说生命是一艘航船,盼望就是高扬的白帆。(1)写出文中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 。 (2)在文中A、B两处各填写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3)仿照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答案:1.C A项,“捏”应读“niē”;B项,“鬃”应读“zōng”;D项,“黏”应读“nián”。2.D A项,“千钓之力”应为“千钧之力”;B项,“残叫”应为“惨叫”;C项,“娟娟细流”应为“涓涓细流”。3.C “歇斯底里”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用于句中夸大了程度,且感情色彩不当。4.B B项,顿号应为逗号。5.A ⑤为总起句,应排在最先,排除B、C两项。⑥与⑦的排序根据①可得,⑥(“深思”)在前,⑦(“遐想”)在后。据此可得出答案。6.作者逼真地描写出牛溜索前后惊恐失态之状,烘托出峡谷的险恶;而这些牛又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勇敢。7.寄寓了作者对平庸、畏难人生态度的厌弃。8.画线句写首领提醒“我”溜索时不要看下面,体现了首领对他人的关爱。9.“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我”在过溜索时的表现,与首领及汉子们形成对比,反衬出首领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
10.解析文章写了一位父亲和女儿一起守护塔灯的故事。故事的开端(第1、2段):萨拉跟随爸爸来到北风灯塔并住下,观察日落时的湖面船只。故事的发展(第3~5段):萨拉观察日落的时间,准时指示爸爸点灯。故事的高潮(第6~16段):爸爸去营救遇险船只,萨拉点亮塔灯,指引爸爸和渔船返回。故事的结局(第17~22段):萨拉受到爸爸的表扬,心中充满自豪感。参考答案观察日落准时指示爸爸点灯 点亮塔灯指引爸爸和渔船返回11.(1)写出了萨拉想要点亮塔灯又记起爸爸的叮嘱时,内心的焦急、犹豫和矛盾。(2)写出了萨拉看见爸爸安全返回时兴奋、激动的心情。12.解析画线句子写萨拉在日落时观察湖面的情形。内容上,“至少有20艘渔船”点出船只多,“看不到湖的对岸”交代湖的广阔,暗示了爸爸来到北风灯塔的工作与守护这些船只有关,突出爸爸工作的重要性。结构上,写船多,为下文写一只渔船遇险、爸爸外出营救的情节埋下伏笔;写湖广,为下文爸爸和遇险渔船久久未归、靠塔灯的指引才能安全返回做铺垫。参考答案①间接地写出了爸爸守护塔灯、指引渔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②点出渔船多,为下文写爸爸营救遇险渔船埋下伏笔;③交代湖巨大,为写爸爸和遇险渔船在塔灯指引下安全返回做铺垫。13.解析分析萨拉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从他对工作的态度和对女儿萨拉的态度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情节,然后结合文中对人物的具体描写组织语言作答。参考答案①萨拉的爸爸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人。他每天准时点亮、守护塔灯,为渔船指引方向;他认真观察天气,冒着生命危险营救遇险渔船。②萨拉的爸爸是一个爱孩子、教导有方的人。他让女儿每天指示自己准时点亮塔灯,有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他得知萨拉独自点亮塔灯整夜守护时,能及时肯定孩子的表现和成长。14.解析从爸爸的工作及萨拉的相关表现来分析概括,分条作答。首先,“每天黄昏,她跟着他来到灯塔,专注地看着太阳,在该点灯的那一刻给他发出指示”,可见萨拉能持之以恒地做好爸爸交代的事情。其次,当爸爸冒险营救渔船的关键时刻,萨拉能独立做出正确的决定,可见她勇敢而有主见。另外,在危急时刻,萨拉能承担起责任,守护塔灯,直到天亮,可见她有毅力,敢担当。参考答案①对待爸爸交代的事情,萨拉能专注地做好,并能持之以恒;②她既能遵守爸爸的叮嘱,又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定,勇敢,有主见;③在孤立无援的处境下,她能承担起爸爸的工作,经历了磨炼,变得坚强、独立。15.(1)自古以来,诚信都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2)该漫画中一个人被禁锢在笼子里,旁边放着被禁的原因“失信”二字,笼子上方贴有“限制贷款”“禁止乘坐飞机”“禁止……”字样。该漫画寓意:一个人若失信,将寸步难行。16.(1)比喻 排比 引用(任选两种即可)(2)示例手足之情 归心似箭(3)示例如果说生命是一场远足,盼望就是前方的风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