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市2018-2022年近五年中考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1

2/41

3/41

4/41

5/41

6/41

7/41

8/41

9/41

10/41

剩余3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2分)1、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CO2B.O2C.NaClD.NaOH2、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O4B.Al2O3C.NO2D.P2O53、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油污净(12~13)B.西瓜汁(5~6)C.洁厕灵(1~2)D.橘子汁(3~4)4、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A.AgB.FeC.ZnD.Al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6、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A.Cl2B.2Cl2C.2ClD.2Cl7、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B.CO2C.Fe2O3D.NaCl8、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2中得到H2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10、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⑤11、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①<②B.溶液质量:②<④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12、氨催化氧化是制小时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会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3分)(生活现象)13、补齐连线。从12-A或13-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13-A计分。14、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下图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2)从微粒的角度分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15、H2O2可作增氧剂。常温下,用4%H2O2溶液进行实验,研究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右图。 (1)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分析右图得到的结论是。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由上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右图。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骑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复合热点薄膜电池中Bi2Te3由种元素组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17、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焦炭、空气等,转化过程如下:高温(1)②中,反应为CO2+C2CO,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2)③中,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钡(BaCO3))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BaSO4)。主要流程如下:已知:BaSO4难溶于水,氯化钡(BaCl2)可溶于水。(1)粉碎钡渣的目的是。(2)反应釜1中的气体X为。(3)反应釜2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填序号)。A.酒精燃烧B.蜡烛熔化C.火柴燃烧20、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木炭遇O2燃烧时,现象为。21、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CO2。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22、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1)设计B、D的目的是。(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填序号)。23、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产生气泡的是(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24、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H2O+Cu【进行实验】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高温(1)配平化学方程式:□C+□CuO□Cu+□CO2↑。(2)实验1—2中,证明产生CO2的现象是。(3)实验1的目的是。(4)实验2的结论是。【反思与评价】(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 参考答案1、A2、B3、A4、A5、D6、B7、B8、D9、C10、C11、D12、D13、A:干冰升华降温,可以冷藏食品;熟石灰呈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14、(1)水/水蒸气;(2)分子间间隔。15、(1)2H2O2=2H2O+O2↑(2)在常温下,当pH值在8-12之间时,随pH值增大,溶氧量先增大后减小,且在pH值在10-11中间时,溶氧量达到最大值。16、(1)常规能源煤炭、石油等比例降低(2)CO化学;(3)两(或2);(4)ABD。17、(1)C或碳元素;(2)。18、(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2)CO2;(3)BaCl2+H2SO4=BaSO4↓+2HCl。19、(1)蜡烛熔化,掉落(或火柴燃烧);(2)AC。20、(1);(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21、(1)CaCO3+2HCl=CaCl2+CO2↑+H2O;(2)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其他其他反应。22、(1)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3)A。23、(1)BD;(2)红色溶液变为无色;(3)Cu的活动性排在氢后,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24、(1)1221(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探究木炭与氧化铜的受热面积对其反应的影响(4)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2是恰好反应,因此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12(5)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3时,氧化铜已过量(6)稀硫酸。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B.ZnC.ClD.Ag3.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B.红磷C.甲烷D.氢气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取固体粉末D.检查气密性6.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D.H2O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天然气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气焊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OH有腐蚀性B.H2O2能分解C.H2O是常用的溶剂D.Al在常温下不能与O2反应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干冰—CO2B.消石灰—Ca(OH)2C.纯碱一NaOHD.小苏打一NaHCO310.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1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2.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3分)每空1分。【生活现象解释】13.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投入有右图标识的垃圾箱中。14.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1)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2)ClO2属于____________(填序号)。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 15.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1)右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______(填“1”或“2”)。(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科普阅读理解】16.(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蛋白质/g脂肪/g淀粉/g钙/mg磷/mg维生素C/mg11-6015-6820-40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表1中的“钙”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2)由图1可知:60min内,_________(填序号,下同)。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生产实际分析】17.利用生锈废铁屑和钛白废酸(含硫酸、硫酸亚铁)制备硫酸亚铁的主要转化过程如下(1)Ⅰ中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Ⅱ中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利用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MgO]制备硫酸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己知:MgO难溶于水;MgSO4易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1)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有MgO+H2SO4=MgSO4+H2O和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1.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向“明”字上滴加CuSO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1)“明”字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1)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请从A~D中任选三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三个计分。如下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实验。补全实验方案序号目的步骤A探究_______________①加入NaOH溶液;②滴加酚酞溶液;③加入适量盐酸B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①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③加入__________C验证KCl不能无限溶解20°C时①加入100g水;②加入18gKCl;③加入___________(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 D配制________________①加入2.5gNaCl;②加入47.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科学探究】24.右图“黑面包”实验中,蔗糖(C12H22O11)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提出问题】改变糖的种类、浓硫酸的体积、水的滴数和温度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呢?【进行实验】分别取5g糖粉进行实验,根据前2min的现象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分,记录如下:表1实验记录实验糖浓硫酸体积/mL水的滴数温度/℃效果得分1蔗糖4522652蔗糖51030813蔗糖61550934冰糖41050915冰糖51522886冰糖a530757葡萄糖4153008葡萄糖555009葡萄糖610220【处理数据】分析表1,计算效果得分均值,结果如下:表2效果得分均值因糖浓硫酸体积/mL水的滴数温度/℃素蔗冰葡萄45651015223050糖糖糖均79.84.052.056.356.046.757.360.351.052.061.3值77依据均值推断最佳实验方案,均值越高,效果越好。 【解释与结论】(1)蔗糖变成黑色的炭,发生了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推测放出的气体含SO2,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6中,a为_____________mL。(4)根据表2推断,“黑面包”实验最好选择5g冰糖、5mL浓硫酸、_____滴水和50℃【反思与评价】(5)表2中,22℃对应的均值为51.0,,计算该值所依据的3个数据分别是________。(6)综合分析,使实验3的效果得分高于实验4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2.C3.D4.A5.B6.A7.A8.D9.C10.A11.D12.C13.能。14.(1)+1;(2)BC。催化剂15.(1)1;(2)2H2O22H2↑+O2↑。光照16.(1)元素(2)ABC(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4)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5)ACD。17.(1)Fe2O3+6HCl=2FeCl3+3H2O(2)置换反应。18.(1)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反应更充分(2)Ca(OH)2+H2SO4=2FeCl3+3H2O;(3)过滤器和洗涤槽。19.(1)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2)分子在不断运动。△20.(1)2KMnO4K2MnO4+MnO2+O2↑;(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1.(1)“明”字位置逐渐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2)Zn+2HCl=ZnCl2+H2↑。22.(1)NaOH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3)2HCl+Na2CO3=2NaCl+H2O+CO2↑。23.A.探究盐酸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B.稀盐酸和稀硫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C.超过16g的氯化钾(答案合理即可)D.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24.(1)化学;(2)浓硫酸中有硫元素和氧元素,蔗糖中含有氧元素,则生成物中也会有硫元素和氧元素;(3)6;(4)15;(5)65:88:0;(6)浓硫酸的体积和水的滴数。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为了防骨质疏松,人体需要摄入的元素是A.钙B.铁C.锌D.碘2.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CO2B.H2C.O2D.N23.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B.P2O5C.AgNO3D.H2O4.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放出热量B.产生大量白烟C.火星四射D.生成黑色固体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D.取用固体粉末6.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A.CuB.ZnC.AlD.Mg7.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2C.H2CO3D.SO2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于制作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赤铁矿用于炼铁9.氯化钯(PdCl2)可用于检测CO。PdCl2中Pd的化合价为A.+1B.+2C.+3D.+410.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3040溶解度/g31.645.863.9A.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C.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11.利用右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12.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C.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3分)每空一分。【生活现象解释】13.垃圾分类是新时尚。补齐废弃物与垃圾桶的连线。14.二氧化氯(ClO2)是安全消毒剂,杀菌能力优于Cl2,可由NaClO2与Cl2反应制得。(1)配平化学方程式:NaClO1Cl2ClONaCl。222(2)71gCl2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ClO2的质量为g。15.我国大力推广在盐分高,pH>9的土壤中种植海水稻。(1)pH>9的土壤呈(填“酸性”或“碱性”)。 (2)大米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3)稻壳可用于制纳米SiO2,SiO2属于(填序号)。A.氧化物B.化合物C.混合物〖科普阅读题理解〗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1所示。催化剂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水煤气变换反应:COHOCOH,是化石资源制氢过称中222的重要反应之一。北京大学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运而生。我囯“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年4月,“东方超环”实现了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取得重大突破。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2)图2中,催化剂为2%Au/a-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3)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氘111氚12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a-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B.水电解制氢的不足是造价高昂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D.“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生产实际分析〗17.CuO是某种无机胶黏剂的组分之一,制备的部分流程如下图。已知:CuO难溶于水。 (1)反应釜中发生的反应有:①2NaOHCuSONaSOCu(OH)②Cu(OH)CuOHO424222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属(填“①”或“②”)。(2)过滤器分离出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18.从氯碱工业产生的盐泥中回收BaSO4,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已知:①盐泥的主要成分为BaSO4、NaCl、Mg(OH)2和CaCO3。②BaSO4难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1)除去NaCl,利用的性质是。(2)酸溶槽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过滤器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是。〖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19.请从19-A或19-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19-A计分。19-A氧气的制取与性质19-B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0.下列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1)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实验1,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B.实验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C.实验2,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21.补全实验报告。装置及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1)向1中滴加铁片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Fe的金属活动性_________溶液颜色变浅比Cu的强(2)向2中滴加盐化学方程式:固体减少,得到黄色溶液酸________(3)向3中滴加足Ca(OH)2能与盐酸______________量盐酸反应22.从下图选择仪器,配置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1)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g。(2)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写名称)。(3)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3.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步骤及现象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別浸入80℃热水中(如左图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1)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2)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科学探究〗24.丙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用于制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和防霉的效果。I.探究丙酸钙的性质【进行实验】用下图裝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序号12装置现象试管内壁有水雾注入酸后,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解释与结论】(1)②中现象说明有CO2产生。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由实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Ⅱ.探究丙酸钙防霉的效果【进行实验】分别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8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组别第1组第2组序号1②③④⑤⑥⑦⑧面粉/g5050505050505050酵母/g0.750.750.750.750.750.750.750.75配方蔗糖/g000055x5丙酸钙/g00.060.100.1500.060.100.15开始发霉时间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 【解释与结论】(3)设计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4)第2组,⑦中x为。(5)对比第1组、第2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反思与评价】(6)某同学认为“制作面食、糕点时,丙酸钙用量越大越好”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答案ACCBBAA题号89101112答案DBDDC13.鱼刺、菜叶——厨余垃圾;空矿泉水瓶——可回收垃圾14.(1)2:2(2)13515.(1)碱性(2)糖类(3)AB16.(1)化石资源制氢(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范围在50℃~400℃之间,CO转化率随温度增大先上升再下降(3)氘和氚的质子数为1,属于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都属于氢元素(4)BCD17.(1)①(2)Na2SO418.(1)NaCl可溶于水(2)Mg(OH)22HClMgCl22H2O(3)BaSO419.19—A(1)2KMnOKMnOMnOO(2)木炭燃烧,发白光,放热4242219—B(1)CaCO2HClCaClHOCO3222(2)湿润紫色石蕊纸花变红通电20.(1)2HO2HO(2)AC22221.(1)CuSO4或CuCl2(其他答案合理即可)(2)Fe2O36HCl2FeCl33H2O(3)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2.(1)6(2)100mL量筒、胶头滴管(顺序可变)(3)1:923.(1)白磷未与氧气接触(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4.(1)COCa(OH)CaCOHO2232(2)丙酸钙受热后产生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3)探究丙酸钙的质量大小是否对于丙酸钙防霉效果有影响(4)5(5)在加入面粉质量相同,酵母质量相同时以及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对丙酸钙防霉效果无影响。(6)不同意。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 2021年北京中考化学试题一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以下物质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B.镁条C.蜡烛D.铁丝3.将CO2通入以下液体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水B.稀硫酸C.食盐水D.澄清石灰水4.以下物质能用作氮肥的是A.KClB.K2CO3C.NH4ClD.Ca3〔PO4〕25.以下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CaOC.H2SO4D.KMnO26.以下仪器不.能.加热的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燃烧匙7.以下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Ca〔OH〕2B.H2CO3C.H2O2D.H28.以下物质能除铁锈的是A.盐酸B.植物油C.NaOH溶液D.食盐水9.电解水实验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试管1中得到H2B.水由H2、O2构成C.水发生了分解反响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10.以下元素中,人体摄入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碘C.锌D.钙11.如下图的图标表示A.禁止吸烟B.禁止燃放鞭炮 C.禁止带火种D.禁止堆放易燃物12.以下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难溶于水B.无色气体C.能燃烧D.熔点低13.下表列出了某果仁的营养分,其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工程每100g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216mg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无机盐14.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3〕B.酱油〔4-5〕C.西瓜汁〔5-6〕D.洗发水〔8-9〕15.以下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NaClB.NaOHC.HClD.CH4我国冶炼金属的历史悠久、答复16-18问题。16.远古时期火法炼铜的原料是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组成Cu2〔OH〕2CO3的元素种类为A.3种B.4种C.5种D.6种高温17.块炼铁以炭和铁矿石为原料,反响之一为Fe2O3+3CO2Fe+3CO2,该反响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A.铁元素B.碳元素C.氧元素D.铁元素和碳元素一定条件18.冶炼钛〔Ti〕的反响之一为2Mg+TiCl4Ti+2MgCl2,该反响属于A.化合反响B.分解反响C.置换反响D.复分解反响制作景泰蓝的釉料中常含钴元素。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以下图。答复19-20问题。 19.以下有关钴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序数是27B.属于非金属元素C.元素符号是CoD.相对原子质量为20.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27B.32C.59D.86用MgCl2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防尘。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答复21-23问题。序号①②③④MgCl2的质量/g3040506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21.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是A.①B.②C.③D.④22.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23%B.30%C.35%D.43%23.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①B.②C.③D.④24.用以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以下现象能说明O2含量的是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25.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以下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实验装置序号其他试剂100s时O2的含量①枯燥剂21%②10滴水15%③10滴水和食盐8% A.②③中O2含量减少说明铁已锈蚀B.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C.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D.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二26.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假设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ANaHCO3的用途之一是______。BNaHCO3的俗名是______。27.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2〕以下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______〔填序号〕。A.天然气B.氢气C.肼〔N2H4〕〔3〕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响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响生成碳酸镁,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8.H2O2溶液常用作的消毒剂。〔1〕H2O2溶液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洁物〞〕。〔2〕H2O2不稳定,易分解。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用3%的H2O2溶液对不同金属进行腐蚀性实验,结果如下:金属种类不锈钢片铝片铜片腐蚀速度〔mg/h〕以下金属制品用该溶液浸泡消毒时,最易被腐蚀的是______〔填序号〕。A.不锈钢锅B.铝盆C.铜火锅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分为无定形碳、过液态碳和晶形碳三大类,如图1。石墨是制铅笔芯的原料之一,在16世纪被发现后,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直到18世纪,化学家将石墨与KNO3共熔后产生CO2,才确定了它是含碳的物质。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质特性,又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综合性能优异。目前,我国已形成碳纤维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应用等产业链,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城分布如图2。科学界不断研发出新型碳材料,碳气凝胶就是其中一种。碳气凝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在环境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三种碳气凝胶样品,比拟其对 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他们在不同压强下测定了上述样品对混合气体中CO2吸附的选择性值,实验结果如图3。图中选择性值越高,说明碳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碳材料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应用领城越来越广泛。依据文章内容答复以下问题:〔1〕金刚石属于______〔填序号〕。A.无定形碳B.过渡态碳C.晶形碳〔2〕石墨与KNO3共熔,能发生如下反响,配平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高温5C+4KNO3______K2O+______N2+______CO2。〔3〕由图2可知,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______。〔4〕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石墨是一种含铅的物质______。②碳材料其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展前景______。〔5〕比照图3中三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30.真空热复原法生产钙的主要转化过程如下:〔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2〕Ⅱ中反响有两种产物,固体X一定含有氧元素和铝元素,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______。〔3〕装置中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1.高纯CO可用于半导体领域某些芯片的刻蚀,利用甲酸〔HCOOH〕制取高纯CO的主要流程如下:〔1〕甲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2〕反响塔中甲酸分解的微现示意图如下,在方框中补全另一种产物的微粒图示____。 〔3〕反响塔中发生副反响产生微量CO2。洗涤器中参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中和未反响的甲酸蒸气,并除去CO2,NaOH与CO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2.根据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加热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收集O2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假设观察到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O2。33.用以下图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研究铁的性质。〔1〕实验1,观察到蜡片熔化,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______。〔2〕实验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4.以下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1〕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2〕B中,用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35.用以下图装置研究酸、碱的性质。〔1〕向1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向2、3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______〔填序号〕;再向3中滴加NaOH溶 液,NaOH与盐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6.用以下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白磷的着火点为40℃。〔1〕实验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2〕实验2,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37.用如图实验验证CO2的性质。〔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3〕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响〞的结论,理由是______。38.硬水加热时易产生水垢,很多工业用水需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小组同学利用1.5%的肥皂水比拟水的硬度。〔查阅资料〕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Ⅰ、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参加CaCl2和MnO2的混合溶液,配制两种不问硬度的硬水。用蒸馏水和两种硬水完成三组实验,记录如下:组第1组第2组第3组别实验操作实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验 序号混合溶液0001x1222用量/滴肥皂水用510205102051020量/滴产生泡少多很多无少多无无少沫量〔解释与结论〕〔1〕比照②和⑧可知,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______。〔2〕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⑤中x应为______。〔3〕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4〕由上述三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Ⅱ、比拟不同水样的硬度〔进行实验〕用四种水样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实验操作水样肥皂水用量/滴 市售纯洁水2煮沸后的自来水6自来水9湖水14〔解释与结论〕〔5〕硬度最大的水样是______。〔6〕由上述实验可知,能将自来水硬度降低的方法有______。〔7〕继续实验,发现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来水的硬度,其实验方案为______。39.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金属的冶炼技术。在锌的冶炼方法中,主要反响之一为高温ZnO+COZn+CO2。假设制得65kgZn,计算参加反响的Zn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参考答案1.A2.D3.D4.C5.B6.C7.D8.A9.B10.A11.B12.C13.C14.D15.D16.B17.A18.C19.B20.A21.C22.A23.D24.D25.D26.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27.石油BCMgO+CO2=MgCO328.混合物2H2O22H2OO2C29.C225工业应用错对温度越低,压强越大,碳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30.碳酸钙反响前有钙元素、氧元素和铝元素,产生了钙,所以固体X中一定有氧元素和铝元素物理31.3:8CO2+2NaOH=Na2CO3+H2OΔ32.酒精灯2KMnO4K2MnO4+MnO2+O2B木条复燃33.导热性Fe+2HCl=FeCl2+H2↑34.ACB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3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NaOH+HCl=NaCl+H2O36.①中白磷不燃烧,②中的白磷燃烧水吸收了局部的热量,未到达纸片的着火点37.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没有排除二氧化碳使纸花变红的可能,没有对照试验38.产生泡沫多少1第2组实验以肥皂水为变量,探究肥皂水多少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硬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少,软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多湖水煮沸另取相同量山泉水,滴加肥皂水记录产生泡沫所需肥皂水量,大于自来水所需肥皂水量,说明山泉水硬度大于自来水39.81kg【解】:设参加反响氧化锌质量为x。高温ZnO+COZn+CO28165x65kg81x=6565kgx=81kg答:参加反响的ZnO的质量81kg。 2022年北京市中考化学第一部分1.下列自行车构件及配件所用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塑料车筐B.橡胶车胎C.钢制车圈D.棉布座套2.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A.铁锅B.铜导线C.铝箔包装纸D.金饰品3.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橘子汁(3~4)B.西瓜汁(5~6)C.牛奶(6~7)D.鸡蛋清(7~8)4.垃圾分类人人有责。香蕉皮属于()A.可回收物B.其他垃圾C.厨余垃圾D.有害垃圾5.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A.元素B.单质C.分子D.原子6.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A.K2SO4B.CO(NH2)2C.NH4ClD.Ca(H2PO4)27.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乙醇D.天然气8.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用于工业炼铁。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3B.-2C.+2D.+39.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回答10~13题。10.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78%B.21%C.0.94%D.0.03%11.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2-A.O2B.2OC.OD.2O212.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沸点低C.能支持燃烧D.不易溶于水 13.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气焊B.食品防腐C.供给呼吸D.医疗急救14.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取用固体粉末1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泥土C.面粉D.花生油1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A.浓盐酸B.大理石C.浓硫酸D.氢氧化钠1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能与氧化钙反应B.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能分解B.千冰用于人工降雨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D.熟石灰用于改良碱性土壤19.下列方法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昧B.观察颜色C.伸入燃着的木条D.倒入澄清石灰水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回答20~24题。20.火箭推进剂涉及的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HB.NC.OD.Al21.下列火箭推进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N2O4C.N2H4D.NH4ClO422.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使用了星载氢原子钟。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氢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HA.元素符号为HB.原子序数为1氢1.008C.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g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123.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为2Li2O2+2CO2=2X+O2,X的化学式为()A.LiB.Li2OC.Li2CO3D.LiOH24.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CO2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C.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25.右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C.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D.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第二部分本部分共13题,共45分。〖生活现象解释〗26.(2分)从26-A、26-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26-A计分。26-A26-B75%的乙醇(C2H5OH)溶液常用作消毒剂。3%的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1)C2H5OH属于(填“有机化合物”或“无(1)H2O2属于(填“纯净物”或机化合物”)。“混合物”)。(2)C2H5OH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2)H2O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为。。27.(2分)吸附和冷凝是两种从空气中取水的方法。(1)吸附取水。制备吸附剂时,需要用到氯化理溶液,该溶液中的溶质是。(2)冷凝取水。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其分子间隔(填“变小”或“变大”)。28.(4分)周末,雯雯同学为家人做午餐。(1)买食材。购买的食材有:土豆、油菜、西红柿、牛肉、鸡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2)做主食。做馒头时用到小苏打。小苏打的化学式为。(3)做菜。打开燃气灶做菜。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4)清洁。做完菜,清洗铁锅,擦干故置。擦干的目的是。〖科普阅读理解〗29.(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 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原文作者邹才能、林忠华等,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燃料燃烧(填“吸收”或“释放”)CO2。(2)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3)用NaOH溶液吸收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增强。②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5)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生产实际分析〗30.(3分)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过程如下图。(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2)蒸发池中,水蒸发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下列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A.过滤B.溶解C.蒸发31.(3分)硼(B)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原料。镁还原法生产硼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1)脱水炉中,硼酸发生分解反应,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BO3====1B2O3+H2O(2)还原炉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3)酸煮罐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32.(5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ABC(1)A中,仪器a的名称是;KMn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B中,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3)C中,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将带火星的木条放b口处,打开活塞,观察到,说明有O2生成。33.(2分)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瓶中依次加入Na2CO3。(1)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观察到干纸花不变色,湿纸花变红。湿纸花变红的原因是。34.(3分)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3)热水的作用是。35(.3分)如下图所示,向井穴板的孔穴1~3中滴加稀盐酸,4~6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1)1中所得溶液的颜色为。(2)从2、3中任选一个,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4、5、6中无明显现象的是(填序号)。36.(3分)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金属的性质。①②③④(1)①中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为。(2)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下列实验组合中,能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填序号)。A.①④B.③④C.①②④〖科学探究〗37(.6分)絮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查阅资料】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硫酸铁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进行实验】I.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配制水样:向10L水中加入25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 Ⅱ.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水样的体积加入絮凝剂溶液静置时间/min浊度去除率/%序号/mL的体积/mL①20002012.48②2000.22076.54③2000.32084.60④2000.4564.45⑤2000.41070.85⑥2000.41581.04⑦2000.42086.02⑧2000.52088.15⑨2000.62086.49【解释与结论】(1)配制絮凝剂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ABCD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B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2)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3)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4)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填序号)。【反思与评价】(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实际应用定计算〗38.(3分)钙在冶炼工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钙的方法生产钙,反通电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Ca+Cl2↑。若制得40kgCa,计算参加反应的CaCl2的熔融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CBACAACDBBBC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BAACDDABCCDD26.26-A:有机化合物6:126-B:纯净物1:1627.(1)氯化锂(2)变小28.(1)牛肉、鸡蛋(2)NaHCO3(3)甲烷(4)防止铁锅生锈29.(1)释放(2)碳替代(3)NaOH+CO2=Na2CO3+H2O4.①错②对5.氨基乙酸甲的二氧化碳脱除率最高,二乙醇胺的二氧化碳脱除率最低。30.(1)氯化钠(2)物理(3)BAC31.(1)2H2BO3====1B2O3+3H2O(2)置换反应(3)除去氧化镁32.(1)试管2KMnO4===K2MnO4+MnO2+O2↑(2)四氧化三铁通电(3)2H2O====2H2↑+O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3.(1)Na2CO3+H2SO4==Na2SO4+H2O+CO2↑(2)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34.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提供热量,隔绝氧气35.黄色2HCl+CaCO3=CaCl2+CO2↑+H2O或2HCl+Ca(OH)2=CaCl2+2H2O4、536.(1)氢气(2)Fe+CuSO4=FeSO4+Cu(3)BC37.(6分)【解释与结论】(1)C、D、A、B加快溶解速率(1)加入絮凝剂(3)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4)②③④⑦⑧⑨【反思与评价】(5)⑧⑨中静置时间相同,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体积越大,浊度去除率越高38.参加反应的CaCl2质量为111kg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2-14 16:22:02 页数:41
价格:¥20 大小:1.58 MB
文章作者:送你两朵小红花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