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9 那个星期天教学课件1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2

2/62

3/62

4/62

剩余5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1课时 同学们,你们曾经盼望过什么吗?当你盼望着某件事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在今天要学的课文当中,主人公的盼望是什么。谈话导入 史铁生(1951—2010),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著名小说家、文学家、电影编剧。作者简介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灵魂的事》《答自己问》《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扶轮问路》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小说《我与地坛》是他的散文代表作,激励了无数人。《那个星期天》选自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文章,多写到对母亲的无尽思念。 初读感知(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1)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语句多读几遍。自读提示: 明媚蚁穴念叨绊倒原谅绞碎空空落落急遽一声不吭永无休止耽搁揉搓绽开惆怅惊惶依偎xuéniàndaobànchóuchàngjiǎoɡēhuánɡwēiluòjùróucuō词语认读liàng 我会写媚蚁叨绊耽揉绽搓惶吻mèiyǐdāobànjiǎodānróuzhàncuōhuánɡwěn绞mò沫砖zhuān偎wēi “义”的第一笔是点。“刀”的第一笔是横折钩。书写指导蚁 蚂蚁搬家吓唬耽搁缥缈急遽蚁穴惆怅明媚泡沫词语认读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本文主要写了一件怎样的事?能否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整体感知 0102合作探究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什么?时间顺序,从早到晚“我”的心情文章主要写了“我”一天的心情变化。合作探究 03第1自然段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第2-6自然段细致描写“我”从满怀期望到最终彻底失望的过程。第7自然段“我”的情绪郁结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文章脉络。 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品读感悟 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交代时间“第一次盼望”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2)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对比朗读,说说表达上有什么不同?(1)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将时间点一一罗列,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你能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吗?读出作者内心的期盼。 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心情变化的?请同学们课后反复阅读课文,体会幼小的“我”心情变化的同时,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细微而又深沉的变化表现出来的。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缥缈(piǎopiāo)急遽(jūjù)蚁穴(xuèxué)明媚(mèiméi)一、给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急遽——()孤独——()惆怅——()漫长——()短暂热闹舒畅缓慢二、填写反义词。 《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课文按照()顺序,写了作者在某个星期天里从()到()一直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史铁生时间早上晚上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2课时 作者盼望着出门玩耍,但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心情也不断变化,那么作者是怎样变化心情的呢?谈话导入 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用[]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画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合作共读 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你从哪个字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满怀期待的心情 为什么如此令“我”期待的一天,“我”却记不清去哪儿?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 (1)母亲之前一直答应带“我”去,却没有兑现,“我”一直盼望,以至于忘记了目的地。(2)“我”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那个星期天由于期望的落空,失望的伤痛超过了一切,以至于忘记了具体去哪儿。(3)作者第一次盼望的重点只是母亲答应带“我”出去,至于去哪里,也许一直都不是作者所在乎的。 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通过描写天气、“我”的动作,体现了“我”的愉快心情。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读一读,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怎么来体现“时光不好挨”的?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等母亲 院子很大,为什么说是“空空落落”?融情入景,写出“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等待的过程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可见“我”是多么盼望这次和母亲的外出!融情入景“景”可以是社会环境,可以是自然景物。就是将景物的特色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同身受。 对比朗读:这几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3)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2)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1)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 以孩子的视角来写,真实而富有童趣。“我”紧跟着母亲,亦步亦趋,为的是等母亲停下来带“我”出去。急切的心情不言而喻。“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侧面表现出母亲一刻不停地忙碌。归纳小结 第2—5自然段写了“我”等待的过程,整个上午“我”的心情变化。你能用词语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吗?期盼无聊无奈雀跃急切讨论交流 整个上午“我”的心情变化期盼急切雀跃无聊无奈“我”盼着母亲兑现在礼拜天带“我”出去玩的承诺,由开始盼望中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了焦急心理。(课后第一题) 请大家自由读第6—7自然段,体会人物感情,想想作者的心情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品读感悟 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心理描写,表现了自己的自责和懊悔。 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动作、心理描写,把作者期盼的心情推到了极致。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读一读,想想几个“看着”说明了什么。表明了作者的无比专注和心存希冀,他希望衣服快点洗完,他希望太阳慢点落山,他希望母亲能兑现诺言。 这段话中哪几个词最能表现作者的心情?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希望破灭,无限伤感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读下面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 写出“我”因为母亲没能带自己出去而感到伤心失望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用光线的变化和声音的“永无休止”,写出了“我”在等待过程中的孤独、时间的漫长,以及等待无果后的失望和悲伤。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从侧面体现出“我”执着盼望的心情。 这个句子有什么特色?拟人句,融情入景,烘托出了作者希望落空后的忧伤和怅然。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第一次盼望的落空给作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将“希望越大,失望越深”的心理落差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了。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母亲为什么惊惶?从哪里看出她的惊惶?讨论交流 因为母亲看到“我”在无声地流泪,她没有想到她也许是敷衍的一句话竟然寄托了孩子这样大的期望,所以她赶紧甩干手上的水,把“我”拉进怀里,边亲吻边道歉。母亲何尝不在乎孩子,疼爱孩子呢?然而生活的压力和重担,往往使她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和对孩子的陪伴。 你能用词语概括下午“我”心情变化的过程吗?懊恼失望沮丧难过归纳小结 自由探究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01(1)对孩子感受的疏略。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2)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始终没有拒绝孩子,看到孩子伤心流泪时惊慌失措并道歉。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02文章通过追忆“我”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自己出去玩的经历,表现了人生第一次盼望留给“我”的深刻印象,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深切缅怀。自由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本文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主要得益于心理描写。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如“焦急又兴奋”之类的直接描写并不多,更多的是间接表现人物心理。“我”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我”出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惶恐,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我们感同身受。写作特色 01运用“繁笔”表现人物心理。“繁笔”是相对于“简笔”而言,如“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换成“简笔”可以是“从早晨到天黑”几个字,但这样一来,“我”等待的焦急以及母亲忙前忙后的劳碌情形又如何能深深烙进读者心里呢? 02借助行动表现心理。“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写的是“我”的急切;“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表现的是等待的落寞、孤寂。 03通过景物描写映衬心理。“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这不仅是为了交代一天的结束,主要是表现自己的希望眼看就要破灭的失望。 04通过人物描写传达心理。文中“您说了去!”“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怎么还不走啊?走吧……”等等,俨然就是“我”等待中的心理轨迹图。 05运用细节描写凸显心理。“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这无疑是在表现一种无聊、孤独。 《那个星期天》与《匆匆》都写了时间的流逝,读读看,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两篇文章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写到了时间的流逝,都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法来表达心里的感受。回顾全文 不同点《匆匆》一文围绕着“匆匆”二字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那个星期天》则将所有的等待和盼望浓缩在一天的时间里叙述,通过一个个场景的转换(街门口、院子里、家里、母亲腿下、洗衣盆边),一件件事情(街门口——等母亲,跳房子——等母亲,拨弄蚁穴——等母亲,看母亲洗衣服——等母亲)的行进表现时间的流逝,心情的跌宕。 可爱的(冰心)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和他说话不必思索,态度不必矜持。抬起头来说笑,低下头去弄水。拓展延伸任你深思也好,微讴也好;驴背山,山门下,偶一回头望时,总是活泼泼地,笑嘻嘻地。 一、仿写词语。空空落落()()翻箱倒柜()()整整齐齐··纷纷扰扰翻天覆地摇头晃脑随堂检测 二、仿写句子。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示例:我感觉到会场里的气氛渐渐热起来,渐渐地活跃起来愉快起来,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欢腾。 9那个星期天期盼雀跃无奈急切懊恼沮丧失望委屈难过心理描写板书设计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3-13 16:55:01 页数:62
价格:¥3 大小:5.6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