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粤教版选修四课件第7课 寒风吹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9

2/39

3/39

4/39

剩余3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单元 融入自然 品读生命第7课 寒风吹彻 必备知识·素养基础 “感悟生命”名句诵读1.谁虚度年华,青春就会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雨果)2.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地延长了。(鲁迅)3.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车尔尼雪夫斯基)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5.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孟德斯鸠) 背景解读《寒风吹彻》写于1996年,是刘亮程的早期作品。那年作者独自在乌鲁木齐,独自感受冬天的寒冷。在寒风中,他想到了许多人和事,感悟了生命的冬天,于是写下此文。 知识链接《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是真正的作家,也是真正的农民。作为农民,写作只是他业余的事情。学者林贤治评价说:“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不是站在一边以“体验生活”的作家的身份来写,而是写他自己的村庄,他眼中的、心中的、生于斯长于斯亦必葬于斯的这一方土地。作品中“我”扛着一把铁锨在田间地头闲逛,偷偷观察着村里的人,以及驴、兔、飞鸟、蚂蚁、蚊子、风中的野草落叶,甚至村东头以及村西头的阳光……令人感动温暖,也令人怅然若失。 四、近义词辨析1.融化·溶化词语融化溶化例句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冰雪开始融化。每个学生都知道,要是把钙质碳酸盐(比如石灰岩)放进酸里,它就会溶化。辨析都发生了状态转变。融化:(冰雪等)变成水。溶化:溶解。 2.懊悔·懊恼词语懊悔懊恼例句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为没有赶上火车而感到懊恼。辨析都有烦恼后悔的意思。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五、重点词语蜗居:比喻窄小的住所(常谦称自己的居所);指居住在窄小的住所。凛冽:刺骨的寒冷。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对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悄无声息: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燃烧着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或东西太少,解决不了问题。 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将现在与过去生命中的点滴回忆串联起来的?【答案】文章以冬天里寒冷的风雪为明线,以人生四季中的寒冷冬季、艰辛生活为暗线。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将作者的遐思漫想、人生感悟、回忆中的点点滴滴联系在一起。 关键能力·素养培优 结构图解 主旨探微作者以30岁的“我”作为叙事的起点,在一个冬天,围抱炉火,抚摸自己的一生。现在的“我”、过去的“我”、未来的“我”相互交织,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特殊理解:可怕的生存状态驱散了人们之间的温暖,每个人都要面对透骨的严寒和孤独冷漠的煎熬,最后在孤独中死去。 问题1:本文语言含蓄委婉,请分析下面几个句子的含意。(1)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降临到生活中。(2)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尔后整个人生。(3)我围抱着火炉,烤热着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对应考点】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提示】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要注意结合文本语境和时代背景,从语句的表面含意出发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答案】(1)“我”已经习惯了冬天一年年地来临,“我”已经习以为常了。“我”深深地感悟到,不仅自然界有冬季,每到冬季,万物凋零,一些生命会相继死去;人生中也有生命的冬天,人总是要因疾病或衰老而死亡,“我”虽然人才到中年,可“我”分明感到生命的冬天已经悄然来临。 (2)困难与挫折,先是从肉体上对人进行摧残,接着再对人的精神进行摧残,尔后直到摧垮一个人的斗志,夺去一个人的生命。(3)“我”的亲人们的生存状态,现在还没有完全改变,他们还是孤独地生存着,依然经历着寒风吹彻,他们还需努力,他们还需帮助,他们还需反省,才能走过冬天。 问题2:全文以“寒冷”贯穿始终,你认为这种“寒冷”在文中有哪几层内涵?面对“寒冷”,我们能怎样做呢?【对应考点】概括散文主题【提示】概括作品主题,要从作品实际出发,结合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 【答案】文中的“寒冷”,一方面源自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物质的极度匮乏,使生命裸露于寒风的淫威下,无法抵御寒冷的摧残;另一方面,低劣的生存状态也最大限度地驱散了人际的温情,使生命饱受冷漠和孤独的煎熬。也许我们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无法体会那遥远地方艰难的生存处境,也很难理解那种弱小而又卑微的个体在残酷的生命历程中的不由自主和无可奈何,但我们必须直面这样的凄冷和悲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对生命的感悟也不可能相同,面对这样的困顿与孤独无助,我们也需要一点温暖,而这温暖来自我们自己。 技法镜鉴时空交错结构时空交错结构,指突破按客观时序反映生活的局限,通过多层次、多变化的时空组织,表现人物隐秘复杂的内心生活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时间跨度大,空间转换广,可以回忆过去,可以叙述今天,也可以涉及未来,使文章内容丰富,转换自然巧妙,前后对比串联,更有力地强化作品中对于生命的体验。 《寒风吹彻》一文中,作者在童年、少年、青年等各个生命时段中不断跳跃、闪回,用姑妈与母亲的人生经历来做比附、关照、透视,有意识地造成叙事时间的颠倒错乱,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既写出了“我”对不同的人生阶段的深切体悟和持续思考,又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达力度和涵盖度。 【即时小练】请用时空交错结构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话。【答案】上大学,头一次离家那么远,父亲却只送我到校门口,没同我一起进学校。上幼儿园的第一天,父亲把我架在他脖子上,路上见人就打招呼。高中开学,父亲本想陪我一起去,我却以自己已长大成人为由,坚持自己一个人去。始终记得父亲当时失落的样子,喃喃道:“是啊,长大了!”此刻,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我一阵心酸,明白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急忙拖着行李追上父亲。和父亲一起踏入校门的一刻,父亲笑了,我的眼眶却红了。 对接高考分析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2)【考点解读】1.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能使被象征事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2)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做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的特点或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3)对比(类比)。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出事物(道理)的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道理的某种感情。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4)渲染。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的特点、表现文章的主题。(5)白描。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起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6)想象。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运用想象可以提供更多的素材,拓展作者的思路,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7)联想。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的事物或事理。联想可使文章思维更活跃,内容更充实。(8)以小见大。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不起眼的人或事,来透视一个人的灵魂,体现一个深刻的哲理。由平凡细微的事物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2.散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1)比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或深奥的事理变得浅显易懂,化平淡为生动,使人产生美感。(2)排比。能增强文章气势,增强感染力、说服力。结构整齐匀称,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3)借代。能起到突出特征、强调重点,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4)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5)夸张。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6)比拟。把无形抽象的事物描绘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使叙述生动形象。(7)设问。引人注意,引发思考,强调观点,加深印象。(8)反问。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引起思考和共鸣。(9)反复。有气势,增强表达效果,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主旨。 【典型例题】(原文见P4“典型例题”《湖殇》)第①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答案】第①段用“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来比喻“站在干涸的湖底”,表现出痛感的切身、剧烈;用“骨头”突出湖的干涸;骨头是身体的一部分,隐含湖与人不可分割的意思。比喻贴切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指出该段比喻的本体、喻体及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然后结合文本主旨分析其作用。 美文赏读冬 天朱自清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 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 赏析:朱自清的这篇散文超前地运用了当今摄影艺术手法,用变幻的镜头摇出了三幅冬日的大特写,主画面中又重现出若干连动的小画面,大中套小,大小衔接黏合,主次相间补充,形成一组冬天里独有的不同景观,别有一番韵味。【好书推荐】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晒晒黄沙梁的太阳》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3-18 13:50:02 页数:39
价格:¥3 大小:936.77 KB
文章作者:U-34438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