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粤教版选修九课件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7

2/37

3/37

4/37

剩余3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单元今朝风流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必备知识·素养基础 从文虽然笔下洋洋洒洒,却不健谈,见了人总是低着头羞答答的,说话也是细声细气。关于他“出身行伍”的事他从不多谈。他在十九年三月写过一篇《从文自序》,关于此点有清楚的交代,他说:“因为生长地方为清时屯戍重镇,绿营制度到近年尚依然存在,故于过去祖父曾入军籍,做过一次镇守使,现在兄弟及父亲皆仍在军籍中做中级军管。因地方极其偏僻,与苗民杂处聚居,教育文化皆极低落,故长于其环境中的我,幼小时显出生命的那一面,是放荡与诡诈。 十二岁我曾受过关于军事的基本训练,十五岁时随军外出曾作上士。后到沅州,为一城区屠宰收税员,不久又以书记名义,随某剿匪部队在川、湘、鄂、黔四省边上放纵野蛮过约三年。因身体衰弱,年龄渐长,从各种生活中养成了默想与体会人生趣味的习惯,对于过去生活有所怀疑,渐觉有努力位置自己在一陌生事业上之必要。因这憧憬的要求,糊糊涂涂地到了北京。”这便是他早年从军经过的自白。从文一方面很有修养,一方面也很孤僻,不失为一个特立独行之士。像这样不肯随波逐流的人,如何能不做了时代的牺牲?(梁实秋《忆沈从文》) 作者介绍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湖南凤凰人。1924年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1938年11月,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 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本陆续出版了70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至20世纪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背景解读一个朋友准备在上海办个新书店,开玩笑要我来“打头阵”,约定在一个月内必须完成。这种催促下出题交卷,对我并不习惯。但当时主观设想,觉得既然是自传,正不妨解除习惯上的一切束缚,试改换一种方法,干脆明朗,就个人记忆到的写下去,既可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也可以让读者明白我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活过来的一个人。 特别在生活陷于完全绝望中,还能充满勇气和信心始终坚持工作,我的动力来源何在。因此仅仅用了三个星期,写成后重看一次,就破例寄过上海交了卷。过不久印成单行本后,却得到些意外好评。部分读者可能觉得“别具一格,离奇有趣”。只有少数相知亲友,才能体会到近于出入地狱的沉重和辛酸。可是由我说来,不过是还不过关的一本“顽童自传”而已。——《从文自传》 词语释义①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向神佛表示悔过,请求宽恕。②辜负:对不住(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③牵制:拖住使不能自由活动(多用于军事)。④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⑤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别,另外。⑥自食其力:凭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⑦以逸待劳:指作战的时候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后再出击。逸,安闲。劳,疲劳。⑧过屠门而大嚼: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只好用不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屠门,肉铺。近义词辨析(1)顽劣 顽皮顽劣:顽固无知,顽皮不顺从。如:秉性顽劣。顽皮:(儿童、少年等)爱玩爱闹,不听劝导。如:顽皮的小孩。 (2)颓丧 颓废颓丧: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如:他的脸色惨白,神气十分颓丧,已经失去漂亮的光彩。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如:颓废的日子会消磨人的意志。(3)疏忽 忽略疏忽:粗心大意;忽略。如:疏忽就可能造成事故。忽略:疏忽;没有注意到。如:一些很有意义的论点被忽略了。 1.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主要有哪些见闻?提示:(1)奇人趣事的社会生活:逃学到城外庙、看街景、看杀人场面、涨水时看热闹。(2)生机盎然的大自然:逃学去游泳、抓蟋蟀、斗蟋蟀、听大自然界中各种奇特的声音。2.课文的标题是“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请说说这本“小书”是指什么,“大书”指的又是什么。提示:“小书”指的是课本知识。“大书”指的是大自然和人间生活。 关键能力·素养培优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本文通过描述传主自己从上私塾到小学时的逃学生活的种种经历,表现了他在阅读“小书”的同时,睁大好奇的双眼,尽情地感受人间生活,写出了他在与大自然的亲近和社会生活的熏陶中得到的快乐和知识。 1.写自传要善于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人和事,请把有关的细节描写找出来,并谈谈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对应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提示】在文章中找出与作者逃学相关的趣事,并分析这些人和事对作者的影响。 【答案】这样的细节描写有很多,和逃学相关的细节描写主要有:①一个老人磨针。②铁匠铺,一个小孩子打铁。③落过大雨以后的水中玩耍。④落过小雨以后的捉蟋蟀、斗蟋蟀。⑤偷桃子、枇杷等。作用: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把逃学中所经历的人和事富有情趣地展示出来,使读者可以深刻地领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对作者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体会到“大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2.从文章中的描写来看,小时候的沈从文是一个常常逃学的孩子,由此来说,他是一个调皮而又不愿意读书的坏学生,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文中有没有可以说明他不是坏学生的内容?【对应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提示】先回答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找出支撑自己观点的语句。 【答案】不同意。他的逃学和我们所说的逃学是不同的,他的不学是为了更好地学。从文中的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来:“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朗朗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种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 3.赏析下面这段话。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对应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提示】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与大自然的亲近和熏陶分不开,尤其是水,在他的生活中不可或缺。 【答案】这段话旨在说明沈从文和水的关系,以及水带给他的影响。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我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5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这一段经历可以说在沈从文的一生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以至“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15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沈从文爱水,而水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具有一股粗犷豪迈的雄性和清冷冷的柔性,这水上的人与事,便也都有了水一般的柔情。 对接高考传记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都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 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和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鉴赏能力。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一个人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其所处的特定时代及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原文见P7第2课“典型例题”)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答案】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 【解析】解析此题要结合语段具体内容,并联系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由文章第4段“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可知,顾炎武将生民、国事当作自己的责任,忧国忧民,具有强烈的家国意识; 由“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可知,顾炎武认为身在国家中的每个人都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知,在我们生活的当下,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今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仍有重要意义,教育后人要承担自己对于国家的责任,热爱自己的国家。 美文赏读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汪曾祺沈先生的血管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湘西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人大都有一股蛮劲、狠劲,做什么都要做出一个名堂。沈先生瘦瘦小小,但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他少年当兵,漂泊转徙,很少连续几晚睡在同一张床上。吃的东西,最好的不过是切成四方的大块猪肉。行军、拉船,锻炼出一副极富耐力的体魄。二十岁冒冒失失地闯到北平来,举目无亲。 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经常为弄不到一点东西“消化消化”而发愁。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我1946年到上海,因为找不到职业,情绪很坏,他写信把我骂了一顿,说:“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他在信里说了一些他刚到北京时的情形。同时又叫三姐从苏州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安慰我。他真的用一支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了。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 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对别人的称赞,也常说“要算耐烦”。看见儿子小虎搞机床设计时,说“要算耐烦”。看见孙女小红做作业时,也说“要算耐烦”。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他年轻时常常夜以继日地写。他常流鼻血,血液凝聚力差,一流起来不易止住,很怕人。有时夜间写作,竟至昏倒,伏在自己的一摊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发现。我就亲眼看到过他的带有血迹的手稿。 他的作品看起来很轻松自如,若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是在《国文周报》上连载的,每期一章,共二十一章,他告诉我,写了半年。这篇东西是他新婚后写的,那时他住在达子营。巴金住在他那里。他们每天写,巴老在屋里写,沈先生搬个小桌子,在院子里树荫下写,巴老写了一个长篇,沈先生写了《边城》。沈先生称自己的小说为“习作”,并不完全是谦虚。有些小说是为了教创作课给学生示范而写的,因此试验了各种写作方法。为了教学生写对话,有的小说通篇都用对话组成,如《若墨医生》;有的,一句对话也没有。 《月下小景》确是为了履行许给张家小五的诺言“写故事给你看”而写的,同时,当然是为了试验一下“讲故事”的方法。同时,也为了试验一下把六朝译经和口语结合的文体。这种试验,后来形成一种他自己说是“文白夹杂”的独特的沈从文体,在四十年代的文字(如《烛虚》)中尤为成熟。他的亲戚,语言学家周有光曾说“你的语言是古英语,甚至是拉丁文”。沈先生讲创作不大爱说“结构”,他说是“组织”。我也比较喜欢“组织”这个词。“结构”过于理智,“组织”更带感情,较多作者的主观。他曾把一篇小说一条一条地裁开,用不同方法组织,看看哪一种方法更为合适。沈先生爱改自己的文章。 他的原稿,一改再改,天头地脚页边,都是个性的字迹。沈先生的作品写得最快最顺畅,改得最少的,只有一本《从文自传》。这本自传没有经过冥思苦想,只用了三个星期,一气呵成。……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选自《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有删改) 【赏析】“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是对沈从文文学成就和为人的高度赞扬。他心地明净,热爱家乡,将个人的得失荣辱置之度外;他敢于拼搏,锲而不舍,对作品苦心雕琢,精益求精。他用微笑看这个世界的一切。本文看似结构平朴,语言素淡,却是巧蕴于朴,浓藏于淡,细读来情真意切,淡远悠长。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3-18 15:50:02 页数:37
价格:¥3 大小:337.23 KB
文章作者:U-34438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