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案1.2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1)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并能初步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教学过程一、由问题引入新课问题:小明放一个线长为125米的风筝,他的风筝线与水平地面构成60°的角,他的风筝有多高?(精确到1米)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在Rt△ABC中,AB=125米,∠B=60°,求AC的长。(待同学回答后老师再给予解答)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假如把上题的∠B=60°改为∠B=63°,这个问题是否也能得到解决呢?揭示课题:已知锐角求三角函数值二、用计算器求任意锐角的三角函数值1、同种计算器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探讨计算器的按键方法。教师巡视指导。2、练一练:(1)求下列三角函数值:sin60°,cos70°,tan45°,sin29.12°,cos37°42′6″,tan18°31′(2)计算下列各式:sin25°+cos65°;sin36°·cos72°;tan56°·tan34°3、例1如图,在Rt△ABC中,∠C=90°,已知AB=12cm,∠A=35°,求△ABC的周长和面积.(周长精确到0.1cm,面积保留3个有效数字)4、做一做:求下列各函数值,并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2)cos27°12′,cos85°,cos63°36′15″,cos54°23′,cos38°39′52″问:当α为锐角时,各类三角函数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做怎样的变化?小结:sinα,tanα随着锐角α的增大而增大; cosα随着锐角α的增大而减小.三、课堂练习课本第13页课内练习第1、2题.四、小结1.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求出任意锐角的三角函数值2.我们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1.2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2)教学目标:1、会用计算器求由锐角三角函数值求锐角。2、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从而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教学重点:会用计算器求由锐角三角函数值求锐角教学难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为了方便行人,市政府在10m高的天桥.两端修建了40m长的斜道.这条斜道的倾斜角是多少?要解决这问题,我们可以借助科学计算器.怎样使用计算器由锐角三角函数值求锐角?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二、 进行新课,探究新知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度,要用到sin,cos,tan的第二功能键“sin-1,cos-1,tan-1”键  例如按键的顺序1按键的顺序2显示结果∠A的值sinA=0.9816ShiftSin0.9816=2ndfSin0.9816=Sin-1=0.9816=78.99184039∠A≈78.99184039°cosA=0.8607Shiftcos0.8607= 2ndf cos0.8607= cos-1=0.8607=30.60473007∠A≈30.60473007° tanA=0.1890Shifttan0.1890=2ndftan0.1890= tan-1=0.1890=10.70265749∠A≈10.70265749°tanA=56.78Shifttan56.78=2ndftan56.78= tan-1=56.78=88.99102049∠A≈88.99102049°由于计算器的型号与功能的不同,按相应的说明书使用.2、如果再按“度分秒键”,就换成度分秒 例如按键的顺序1按键的顺序2显示结果∠B的值sinB=0.4511ShiftSin0.4511=°///2ndfSin0.4511=2ndf D°M′S′Sin-1=0.4511=26°48′51.41″∠B≈26°48′51″cosB=0.7857Shiftcos0.7857=°///2ndfcos0.7857=2ndf D°M′S′ cos-1=0.7857=38°12′52.32″∠B≈38°12′52″tanB=1.4036Shifttan1.4036=°2ndftan1.4036=2ndf D°M′S′ tan-1=1.4036=54°31′54.8″∠B≈54°31′55″3、练一练:课本第16页第1、2题4、讲解例题例1如图,工件上有一V型槽,测得它的上口宽20mm,深19.2mm.求V型角(∠ACB)的大小(结果精确到10).             例2、一段公路弯道呈圆忽形,测得弯道AB两端的距离为200m,AB的半径为1000m,求弯道的长(精确到0.1m)分析:因为弧AB的半径已知,根据弧长计算公式,要求弯道弧AB的长,只要求出弧AB所对的圆心角∠AOB的度数。作OC⊥AB,垂足为C,则OC平分∠AOB,在Rt△OCB中,BC=1/2AB=100m,OB=1000m,于是有Sin∠BOC=1/10。利用计算器求出∠BOC的度数,就能求出∠AOB的度数。 请同学们自己完成本例的求解过程。5、练习:(1)解决引例(2)一梯子斜靠在一面墙上,已知梯子长4m,梯子位于地面上的一端离墙壁2.5m,求梯子与地面所成的锐角.(3)第16页课内练习第3题三、课堂小结:1、由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反求锐角,该注意什么?2、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个角的度数(逆向思维)四、 布置作业:练习卷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3-04-07 19:00:01 页数:4
价格:¥3 大小:458.41 KB
文章作者:U-34438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