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北师大版
>
四年级下册
>
五 认识方程
>
方程
>
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方程说课稿
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方程说课稿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6
2
/6
剩余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方程说课稿一、说理念在本节课中,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教学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发展而教!首先,为满足学习需要而教。面对不同的课堂、不同的学生,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需要,激发认知内驱力。如:课始,提出问题:关于方程,你想知道些什么?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其次,为发展数学思维而教。通过天平直观演示,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并讨论如何用式子表示。然后,脱离天平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发现相等的数量关系,尝试用式子表示。接着,学生自主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并用式子表示。层层递进,从直观到抽象、由扶到放。最后,通过观察、分析、合作分类,自主建立关于方程的数学模型,揭示方程的意义,在主动获取新知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二、说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规律是由“感知——表象——概念”形成的过程,因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因此,本设计尽可能地通过直观演示、观察分类、建立模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三、说教材方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课时,方程是学生认知的一个飞跃,是学生今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问题的基础。从列算式解决问题到列出方程解决问题,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为了使学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产生学习方程的欲望,教材设置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这些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相等的数量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然后尝试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表示各个相等的数量关系。教材非常重视对相等数量关系的挖掘和描述,为后面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2、使学生经历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建模的数学思想和符号化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类、抽象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3、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 我们知道,用算术方法解题,列算式时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隔裂,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通过已知数量的运算得到未知数量。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共同参与运算。学生从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思维转向列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必然会有困难。基于以上思考,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总结,准确地从生活情境中建立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示,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是本节课要掌握的重要内容、新的知识点,所以我确定为教学重点。而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准确进行判断则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将其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四、说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通过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五、说学法为了使学生获取“方程的意义”这部分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六、说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部分。(一)问题激趣,引入新课。 好的开头,能让学生产生渴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所谓“善始者,事半成”,也是这个道理。课始,我鼓励学生说说“关于方程,你想知道些什么?”,到底什么是方程呢?把问题“抛”给学生,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能动的心理状态,自然引入新课。(一)启发引导,感知方程。活动1: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天平的平衡状态。 借助天平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的含义,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首先让学生感受等式的含义,是从等式到方程的有效链接。活动2:尝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生活情境中的相等关系。 该活动分为3个环节,(1)借助天平的直观演示,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找出“糖果的质量+50克砝码的质量=200克砝码的质量”的相等数量关系,并讨论如何用式子表示。(2)脱离天平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每袋饼干的价钱×4=26元”的相等数量关系,尝试用式子4y=26表示。(3)学生自主找出“2枝钢笔的价钱+16元=50元”的相等数量关系,并用式子2Z+16=50表示。教学内容的高度抽象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就是利用直观,通过天平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多观察,参与到各类问题情境的思考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意义。这三个环节各有侧重点,层层递进,其等量关系逐渐复杂,得到的方程难度逐步加大。这样既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又有利于知识的顺利迁移。总得来说,活动2是从直观到抽象、由扶到放的学习过程。旨在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总结归纳,揭示方程。本环节分为两步:1、观察分析,合作分类,揭示方程的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构建信息的意义,这种构建不可能由他人代替。在学生分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合作分类,自主建立关于方程的数学模型,揭示方程的意义,主动获取新知。2、即时练习,加深理解。即时练习环节分为判断和变式练习,在此主要谈一谈“变式练习”的设置。在判断方程的基础上,设计“淘气、笑笑写方程”这个环节,即:χ− =7和6+ =10。学生利用所学新知进行辨析,在认知冲突中,引导学生从“抽象——类比——辨别”,强化方程的概念,更深层次地感受了方程的意义。(二)史料链接,拓展视野。 专业知识与历史知识总是互补的。著名数学家外尔认为:“如果不知道远溯古希腊各代前辈所建立和发展的概念、方法和结果,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近50年来数学的目标”。实践证明,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生平或者历史上数学进展中的曲折历程,以及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历史上真实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方程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方程历史,增长见识,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是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文化魅力。(三)双向练习,巩固提高。 本环节设置的双向练习包括巩固练习和逆向训练两部分。巩固练习即根据情境写方程,通过巩固练习,加强对方程意义的理解;而逆向训练是指根据方程找生活情境,此项训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整个练习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实际运用,既加深了对所学新知的理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一)谈话交流,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成功的一节课,小结起到了重要作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进行一次梳理,通过总结概括再次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新知的乐趣。总之,本节课让学生在愉快的观察中发现数学、在积极地思考中学习数学、在快乐的生活中找到数学,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第4课时方程课件(北师大版四下)
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第3课时方程教案(北师大版四下)
第五单元方程第3课时认识方程课件(西师大版五下数学)
第五单元方程整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方程第5课时认识方程课件
第五单元方程第6课时解方程(1)课件
第五单元方程第7课时解方程(2)课件
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第3课时方程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第4课时解方程(一)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第5课时解方程(二)教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小学 - 数学
发布时间:2023-06-05 02:48:02
页数:6
价格:¥1
大小:32.0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