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课件(人教版九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9

2/29

3/29

4/29

剩余2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溶液的形成九年级下册RJ初中化学第九单元课题1第2课时 1.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及乳化现象的原理;2.探究几种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热量的变化;3.了解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4.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学习目标 新知导入 怎么样才能将鸡蛋塞进细口瓶呢? 实验目的测定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实验步骤知识点1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新知探究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记录水中加入的溶质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202020溶解现象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固体溶解固体溶解固体溶解=20<20>20 实验结论氯化钠溶解时温度变化不明显;硝酸铵溶解时温度降低,说明吸收了热量;氢氧化钠溶解时温度升高,说明放出了热量。 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现象举例溶解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固体溶解或稀释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生石灰(与水反应)有些物质在溶解时热量变化不明显,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氯化钠固体 物质溶解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微观解释物质溶解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克服分子(或离子)间的作用力,扩散到水中]吸收热量(Q吸)水合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Q放)Q吸<Q放,溶液温度升高;Q吸=Q放,溶液温度不变;Q吸>Q放,溶液温度降低 典例1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加入的物质可能是()CA.食盐B.硝酸铵C.氢氧化钠D.碳酸钙 日常生活中,衣物上的油污是如何除去的呢?为什么用洗洁精能去除盘子上的油污呢?洗发水是怎么使头发变得干净呢? 知识点2乳化现象新知探究实验一:(1)向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植物油。(2)倾倒液体后用水冲洗,观察内壁是否清洗干净。实验二:(1)向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植物油和洗涤剂。(2)倾倒液体后用水冲洗,观察内壁是否清洗干净。 油分散在水中的系列小实验 实验一:振荡静置液体变浑浊,试管内壁沾有油滴分层分层实验结论:油与水不能互溶,不能形成溶液,振荡后形成乳状浑浊的液体,静置后分层,用水不能冲洗干净。 实验二:振荡静置液体变浑浊,有大量泡沫分层不分层实验结论: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振荡后可得到较稳定的乳状浑浊液体,这种液体能被水冲洗干净。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如水中加入油形成的是乳浊液。特征: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密度小的在上层,密度大的在下层 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乳化现象乳化和溶解都是分散,但乳化作用=溶解吗? 乳化作用溶解是将大颗粒的油珠变为小颗粒的液滴,最终形成乳浊液溶解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溶剂中,最终形成溶液乳化作用和溶解的比较 乳化的应用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纺织印染、石油开采、污水处理工业生活乳化作用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农药、医药制剂的合成日常洗涤剂、化妆品及乳制饮品的配制农业、医学 ①用汽油等溶解油污;②利用洗洁精等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去除油污;③把厨房中的碱面(即苏打)用热水溶解后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生活中去除油污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原理各不相同。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常见混合物有溶液和浊液两大体系,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你能总结归纳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吗?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征实例相同点均一、稳定浑浊、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分层浑浊、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分层食盐水、碘酒泥水牛奶都是混合物 典例2下列洗涤污物的方法属于乳化的是()D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D.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溶解 课堂小结吸热:硝酸铵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溶解与乳化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无明显热现象:氯化钠乳浊液乳化剂应用乳化作用 1.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某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课堂达标DA.生石灰B.烧碱C.食盐D.硝酸铵溶解吸热 2.(2021•怀化中考改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用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D.硝酸铵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B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碘酒的溶剂是酒精如水吸收 3.将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g分别放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回答问题:(1)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吸热现象的是(填名称)。氯化钠、硝酸铵 3.将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g分别放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回答问题:(2)对NaOH而言,a点右侧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降低溶液热量散失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07-17 18:10:01 页数:29
价格:¥2 大小:30.0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