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件(人教版九上)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2

2/42

3/42

4/42

剩余3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七单元课题1九年级上册RJ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1.理解燃烧的概念,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2.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3.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的一般方法。 火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新知导入 火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特点: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知识点1燃烧及燃烧的条件新知探究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一些常见的燃烧反应 下列物质都能燃烧吗?纸张木材水煤块玻璃小石子酒精棉布 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让燃烧顺利地进行?燃烧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比较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产生的不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燃烧的条件。实验原理:白磷红磷铜片热水白磷 实验一:向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红磷。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实验二: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实验一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铜片上的红磷、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实验分析: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达到了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故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故均不燃烧。 实验现象: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起来。实验分析:热水中白磷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通入氧气(或空气)后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也燃烧起来。实验二 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氧气(或空气)可燃物 物质白磷红磷木材木炭无烟煤着火点/℃40240250~330320~370700~750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着火点。 典例1奥运圣火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乃至奥林匹克精神的一大象征。传递圣火的火炬燃烧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有可燃物②有足够的氧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④使用铝合金作外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A (1)罩上烧杯的作用是。(2)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3)热水的作用是什么?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提供热量,使铜片上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绝。典例2李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在铜片上罩上烧杯,请回答: 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蜡烛熄灭,并讨论采用这些方法为什么能灭火。知识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新知探究 分析这些灭火方法的原理隔绝空气或氧气带走热量,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 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灭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原理满足其一 一些灭火事例采用的灭火方法及原理事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森林着火将大火前面的树木砍掉液化气罐起火关闭阀门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吹灭蜡烛用嘴吹灭住宅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清除可燃物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探究”——灭火器的原理装置正立时放在小试管中的浓盐酸与放在吸滤瓶中的碳酸钠溶液不接触,当装置倾斜倒置时,两种药品接触,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产生的二氧化碳使装置中的压强增大,喷出的混有二氧化碳的液体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探究”——灭火器的原理 常见的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火场逃生要点 典例3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D.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D 典例4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号内。A.隔绝空气B.移开可燃物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①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②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③将沙土铺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④草原着火时,在着火点周围除草,打出防火道()BACA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知识点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新知探究可燃性气体(如天然气、煤气或石油液化气)、面粉、煤粉等在有限空间内,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很有可能发生爆炸。 注意: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有些爆炸是物理变化(如自行车胎爆炸);由燃烧引起的爆炸是化学变化。 氧化反应、自燃、燃烧与爆炸间的联系氧化反应(放热)缓慢氧化剧烈氧化自燃平静燃烧爆炸热量积蓄温度达到着火点开放空间有限空间 粉尘爆炸实验 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也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典例5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爆竹集中在一个市场出售以便于管理B.面粉厂、纺织厂、加油站均要严禁烟火C.在实验室点燃氢气前无需检验氢气的纯度D.发现煤气泄漏马上打开排风扇B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燃烧和灭火灭火的原理1.可燃物2.氧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爆炸原理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3.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满足其一缺一不可课堂小结 1.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C.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隔绝氧气D.釜底抽薪——撤离可燃物A解析:粮库失火用水浇灭是将温度降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课堂达标 A2.(2020•湘西州中考)你认为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错误的是()A.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应先关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3.(2020•朝阳中考)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解析:B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无关。ABCDB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贮存:为节约空间,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4.(2020•长沙中考)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发生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07-18 04:40:02 页数:42
价格:¥2 大小:44.5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