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课件(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2

2/32

3/32

4/32

剩余2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五章第5节 1.学习使用显微镜、望远镜,掌握它们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2.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人类可以看到很小很小的细菌,也可以看到遥远的太空。这是因为人类多了一双更神奇的“眼睛”,这一双更神奇的“眼睛”是什么呢? 显微镜作用显微镜下植物细胞显微镜下金属之美借助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微的物体或物体上的细微部分,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金属的结构、细菌等。知识点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显微镜的构造如图所示。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片1.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2.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能将物镜所成的实像进行再次放大。显微镜构造 显微镜的结构3.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照亮被观察的物体。反光镜通常一面是平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当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会聚更多的光,当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反光即可。4.载物片:承载被观察的物体。 成像原理1.物镜: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2.目镜: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第二次:正立、放大的虚像第一次:倒立、放大的实像 如图所示:被观察物体放在物镜的f与2f之间。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落在了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物镜所成的像再次放大,得到正立(相对于前一个像来说)、放大的虚像。经过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 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在镜头上标有“n×”字样(比如n=5,即放大5倍)。放大倍数被观察的物体通过显微镜,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第二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正立”是相对于第一次所成的像而言的,所以人眼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物体倒立的像。 常见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手持数码显微镜手术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片上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都起放大作用 望远镜的作用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物体的一种光学仪器。开普勒望远镜的构造望远镜的种类很多,有一种望远镜(比如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如图所示。知识点2望远镜 1.物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一组凸透镜,焦距较长。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远处的物体经物镜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凸透镜,焦距较短。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物体(物镜所成的实像)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和目镜的特点及作用如下: 开普勒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如图所示,由于望远镜所观察的物体极远,即物体到物镜的距离远大于物镜的2倍焦距,所以被观察的物体可以在物镜的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落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经过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第二次:正立、放大、虚像第一次:倒立、缩小、实像 1.被观察的物体通过望远镜,第一次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第二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正立”是相对于第一次所成的像而言的,所以人眼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2.不要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否则会损伤眼睛,甚至导致失明。 望远镜的种类1.开普勒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看到倒立的像。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2.伽利略望远镜: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看到正立的像。 3.反射式望远镜物镜是口径很大的凹面镜,目镜是凸透镜,光从物镜到目镜是由其中间的平面镜反射而来的,主要应用于天体物理方面的研究。 视角1.定义:视角是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向人眼所引两条直线间的夹角,如图所示。2.我们感觉到的物体的大小取决于被观察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的大小。我们看物体时,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小,看到的物体就越小,甚至可能看不清楚物体;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看到的物体就越大,对物体观察得就越清楚。 3.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当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大,视角越大;当物体的大小定时,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一定物体的大小一定 做一做: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把焦距较短的凸透镜放在靠近眼睛的位置时,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大了;两个放大镜位置对调后,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小了。 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___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的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倒立、缩小焦距内虚远视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2020·常德中考)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相当于放大镜远视眼近视眼相当于放大镜 1.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是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人。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2.1846年,科学家用望远镜观测到“海王星”。海王星的发现为万有引力定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用望远镜探索宇宙的历程知识点3探索宇宙 3.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4.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约130亿光年外的宇宙空间情况,但仍没找到宇宙的边缘。太阳系“哈勃”太空望远镜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拥有上千亿个星系,银河系是其中的一个,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银河系有几千亿颗恒星,太阳是其中的一员。我们的宇宙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按照物体的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地球→太阳系→宇宙→银河系B.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C.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D.银河系→字宙→太阳系→地球C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工作原理:两次成像,两次放大主要结构:反光镜、载物片、物镜、目镜显微镜主要结构:物镜、目镜望远镜工作原理:两次成像,先缩小,再放大 1.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D.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望远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2.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近远虚都是凸透镜,都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对象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A.使物镜远离被观察对象,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被观察对象,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被观察对象,目镜靠近物镜些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B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要想使像变大则物距要变大(即物镜所成的实像离目镜大一些)并且物镜成的像也要变大(即物镜要离观察对象近一些) 4.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3-07-22 06:06:02 页数:32
价格:¥3 大小:5.2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