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晨读第三十四周(热点素材 古代文化常识之祭祀、婚冠之礼 专有文言实词归纳)-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晨读记背积累(统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晨读记背积累(统编版)编著:赵红飞8月晨读精粹第三周(A)热点素材+古代文化常识之祭祀、婚冠之礼+专有文言实词归纳【热点素材】做理性网民,莫让网络网住灵魂网络出现,信息发布生态迈入新世代,其中自媒体的出现,是最为突出的特征。人人可以成为一个即时发布的媒体,信息遂呈开放式、自审式呈现。只是,一旦其中任一人或缺乏自审能力,或故意散布虚假信息,就可能造成对他人和社会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因此误入违法的泥潭——此类因发布虚假信息而触犯法规者,并不鲜见,像秦火火等受到法律惩处者,也非孤例。写作立意:1.趋利避害,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2.传播正义,沟通你我,做有节有智的网民。3.趋利避害,理性使用网络。4.做理性网民,莫让网络网住灵魂。5.做互联网的“驯火者”,让网络属于正义。6.传播真相,传递温馨,拒做网络看客。7.网络传播真相,不明真相者请勿喧哗。一、相关法律法规“清朗”专项行动 1.2021年,网信办开展“清朗”专项行动,从整治网上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算法滥用行为,打击网络水军、流量造假、黑公关,整治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等8个方面发力,持续深入开展专项网络整治行动,不断探索网络空间治理监管手段,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空间。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2022年1月25日,网信办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借热点事件挑动对立,人肉搜索、辱骂攻击等网暴行为。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普及率为59.2%我国在线办公用户规模达3.8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3506万,网民使用率为37.7%。《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推动社会治理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覆盖”“保障公民依法安全用网”。网民维护网络文明的意识加强2021年11月,全国各级网络举报部门受理举报1375.4万件,环比增长5.3%、同比增长14.5%。全国主要网站受理举报1239.3万件,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15.7%。二、典型事例与人物明星“一亿转发”事件2018年,“某明星一条微博转发量过亿”事件引发舆论对流量造假的关注。对此,人民日报评论称:你们也真敢刷。2019年,事件幕后推手“星援”APP被查,其开发者因涉嫌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逮捕,后被判有期徒刑五年。2021年3月,人民日报发文再提“微博转发过亿”事件,提出要整顿无底线追星,严惩流量造假。“蜡笔小球”诋毁英雄2021年,某平台大V“蜡笔小球”在网上诋毁贬损英雄精神,侵害英雄烈士名誉。最高检认真贯彻英雄烈士保护法,责令行为人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用法律手段筑牢社会道德底线。豆瓣等平台传播禁止消息相继被罚2021年12月,豆瓣、新浪微博因传播禁止消息相继被罚款150万元、300万元。据统计,2021年1月至11月,豆瓣被处置20次,共计罚款900万元,部分功能更是直接下架整改;新浪微博被实施44次处置,累计罚款1430万元。网红直播蹭热点乱象1.全红婵奥运夺冠后,无数扎堆打卡、无底线蹭热度直播的网红涌入其老家,遭全网唾弃,不少网友认为当地应及时跟进措施,保障家人正常生活。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2021年夏天河南遭遇暴雨灾害时,一些网红主播为了博取流量,不听劝阻闯入灾区直播,有的甚至连救生衣都没穿,伪装成家属混入灾区现场,给专业救援工作增加了负担,受到不少网友的批评。优秀网络视听节目推选2021年国家广电总局推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主题优秀网络视听节目,87部正能量作品入选:音频节目《那座城,那些人》表现了团结无畏疫情精神;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揭开敦煌的神秘面纱;短视频《唐宫夜宴中的国宝》让博物馆里的文物鲜活、生动起来……。“科学姥姥”吴於人从2018年开始,同济大学退休物理教授吴於人和团队开始通过短视频科普物理知识。短短几年,她在某短视频平台的账号积累了一百多万粉丝。她成为了大家熟悉的“科学姥姥”,让昔日遇冷的科普走红网络,也让越来越多的网友喜欢上物理。“张同学”某视频平台博主“张同学”通过精心剪辑的快节奏短视频展示独特的农村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农村。短短几个月粉丝就破了千万。从内容到拍摄到剪辑到成品,全是他自己一个人努力完成。三、精选时评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不修复网络生态,任凭一些人否定英雄烈士、恶搞重大事故、煽动人群歧视……后果不堪设想。长此以往,对未成年网民就会造成不良影响,荼毒他们的正确价值观,也会污染社会风气,放大民众人性中的幽暗因子。——央广网《涵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我们都已生活在两个“宇宙”之中。一个是原子构成的物质世界,另一个则是数字化数据结构的虚拟世界。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中国网民已超9亿人,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3%。去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间达27.9小时,日均近4小时。人们在线上世界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断增加,互联网深深嵌入日常生活,虚拟与现实的界线日益模糊。——新民晚报《网络安全需要生态治理》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在热点事件面前,想要保持理性,首先要问真假,站在事实高地上,注意排除信息迷雾。其次,在事实不完整的情况下,不做评论,或不作超越事实的判断。还有就是去除封闭思维,保持可能被说服的谦虚以及开放的心态,不要人云亦云。【古代文化常识之祭祀、婚冠之礼】古代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1)吉礼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2)嘉礼:有关个人成长和交往以及王位承袭的礼节。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笄礼:古代女子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的礼仪,又称“及笄”“笄年”(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媵:陪嫁的人;青庐:用青布搭成的帐篷,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文定:订婚;【专有文言实词归纳】与京城有关的词语:禁、阙、畿、京、京畿、京兆。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与皇帝有关的词语: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祚:福;帝王。践祚:即位。表朝见的词语:朝、觐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表刑罚的词语:大辟(死刑)、髡kūn(剃去头发)、凌迟、笞、磔zhé 、刖、膑、劓yì刑、族、杖、流(流放)、墨刑(黥刑)、车裂、腐刑(宫刑)、汤镬、炮烙、赭zhě衣(古代囚衣以赤土染成赭色)、弃市(暴尸街头)、枭首(把人头砍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械(桎梏,脚镣和手铐)表死亡的词语:(驾)崩、山陵崩、薨(诸侯)、卒(大夫死)、不禄(士)、死(庶人)、没(殁)、终、逝、殇、殂、夭、圆寂、坐化(佛教)、驾鹤西去、归于极乐、撒手人寰表时间变化词语:旦⽇:第⼆天。“旦⽇,卒中往往语,皆指⽬陈胜”(《陈涉世家》)尔来:从那时以来。“尔来⼆⼗有⼀年矣”(《出师表》)素:⼀向,平素。“吴⼴素爱⼈” 既:已经。“既克,公问其故”秋:时候。“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岁:年。《捕蛇者说》:“盖⼀岁之犯死者⼆焉。”期年:满⼀年。《邹忌讽⻬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可进者。”积年:好⼏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焉。”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久之:很久。《狼》:“久之,⽬似瞑,意暇甚。”良久:很久。《琵琶⾏》:“感我此⾔良久⽴。”异⽇:将来。《⻩⽣借书说》:“⽇姑俟异⽇观云尔。” 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旦⽇:第⼆天。《陈涉世家》:“旦⽇,卒中往往语,皆指⽬陈胜。”⽇:⼀天天。《捕蛇者说》:“⽽乡邻之⽣⽇蹙。”翼⽈:明天。《促织》:“翼⽇进宰.宰⻅其⼩,怒呵成。”翌⽇:次⽇。《(指南录)后序》:“翌⽇,以资政殿学⼠⾏。”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河边。”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林中。”亭午:正午。《古⻛》:“⼤⻋扬⻜尘,亭午暗阡陌。”宵:晚上。《⾬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暝:天⿊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忽已暝。”即⽇:当天。《鸿⻔宴》:“即⽇因留沛公与饮。”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且狼藉。”⽆何:没有多久。《促织》:“⽆何,宰以卓异闻。”’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岁。”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思矣。”素:⼀向,平素。《陈涉世家》:“吴⼴素爱⼈。“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既望:阴历⼗六。《观潮》:“⾃既望以⾄⼗⼋⽇为最盛。”适:刚才。《孔雀东南⻜》:“适得府君书。”⼏: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四⼗年矣。”初:刚开始。《⾚壁之战》:“初⼀交战。”未⼏:没多久。《⼝技》:“未⼏,夫驹声起。”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已⽽:不久。《醉翁亭记》:“已⽽夕阳在⼭.⼈影散乱,太守归⽽宾客从也。”遽:⽴刻、⻢上。《察今》:“遽契其⾈。”瞬息:⼀眨眼。《活板》:“瞬息可就。”顷刻:⼀会⼉。《狼》:“顷刻两毙。”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少顷:⼀会⼉。《⼝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下。 ⻝顷:⼀顿饭⼯夫。《促织》:“⻝顷,帘动..⽚纸抛落。”卒:同猝” ,突然。《⾚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如何半⽇上倏尔⼜变了?”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朔:阴历每⽉初⼀。《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望:阴历每⽉⼗五⽇。《五⼈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之望。”晦:阴历每⽉最后⼀天。《登泰⼭记》:戊申晦,五⿎,与⼦颍坐⽇观亭。”今者:现在。《⻬桓晋⽂之事》:“今者,有⼈语此,⼒⾜以举千钧。”夜阑:夜深。《⼗⼀⽉四⽇⻛⾬⼤作》:夜阑卧听⻛吹⾬。”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3.用事:掌权,主管。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5.听事:办公的地方。6.逆旅:旅馆。7.部曲:私家军队。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01 10:39:01 页数:8
价格:¥3 大小:50.18 K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