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6 《哈姆莱特(节选)》(教学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0

2/60

3/60

4/60

剩余5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6课窦窦哈姆莱特(节选) 激趣导入《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的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别林斯基“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鲁迅 素养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哈姆莱特》的相关文化常识。2.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品味戏剧语言,分析剧中人物性格特点。3.通过独白认识理解哈姆莱特的矛盾与冲突,进而理解戏剧主题。4.通过对白认识哈姆莱特与奥菲利亚二人的戏剧冲突与爱情悲剧。 01.知人论世02.初读感悟03.深度探究04.思考延伸课堂环节 01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莎士比亚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他是欧洲乃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的悲喜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优柔寡断导致的悲剧《奥赛罗》妒忌猜疑导致的悲剧《李尔王》世态炎凉中真情的悲剧《麦克白》没有节制的野心导致的悲剧莎翁悲剧的突出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他专写“高贵”的英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可悲的毁灭。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拓展西方戏剧的起源——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戏剧以成就最高的悲剧和喜剧作为代表。其起源与庆祭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活动有关,大都采用说、唱、演、舞、化装和置景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形式。(一)古希腊悲剧古代希腊每年春冬两季都要举行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大典。在春季举行祭典时,有人化装成酒神的伴侣羊人萨提洛斯,众人载歌载舞,颂赞酒神的功绩,称为“酒神颂”。在冬季举行祭典时,人们化装成鸟兽,狂欢游行,称之为“狂欢队伍之歌”。 到公元前6世纪末,阿里翁在表演酒神颂时,临时编唱诗句以回答歌队长的问题,主要内容是叙述酒神的事迹。泰斯庇斯则开始在酒神颂的歌舞中加进一个演员,由他轮流扮演几个人物,并与歌队长对话,这可以认为是最初的戏剧因素。古希腊悲剧的创始人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前456)把演员增至2人,逐渐减少了歌舞叙事的因素,增加了戏剧的因素,并使之在演出中居于主导地位。至此,戏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已经成型。古希腊悲剧的内容,基本取材于神话和传说,荷马史诗和史诗系列是悲剧诗人们的创作源泉。古希腊悲剧一般具有深远的历史、宗教和人文背景,探讨形而上问题,把探索的触角指向伦理观的终端,考察生活的意义,把人的生存看做是对智能和意志的挑战。在艺术形式上,悲剧由话语和唱段组成。布局一般包含开场白,入场歌,场,场次之间的唱段,终场。 (二)古希腊喜剧在公元前6世纪,“狂欢队伍之歌”在希腊本部的墨加拉发展成滑稽戏,可以看作是原始的喜剧。公元前487年,雅典在祭祀大典上正式上演喜剧。当时的喜剧只有3个演员,歌队的作用亦不像在悲剧中那么重要,在希腊喜剧的发展过程中,歌队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喜剧代表作家有阿里斯托芬等。歌舞与戏剧有血缘关系,但是在欧洲戏剧(以古希腊戏剧为开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歌舞成分逐步减少,而戏剧性的因素却逐步增强并成为主导因素,最终发展成以外部形体动作和对话为基本手段的戏剧形式。 《哈姆莱特》内容概述第一幕主要是哈姆莱特的父亲、丹麦老王的鬼魂来告诉王子哈姆莱特他的死因:哈姆莱特的叔父谋害了他,然后和哈姆莱特的母亲结婚。这就是哈姆莱特身上的双重悲哀:父亲的死和母亲的改嫁。第二幕中哈姆莱特开始变得郁郁寡欢并装疯,他与叔父克劳狄斯互相试探,哈姆莱特准备证实鬼魂的话后再实施复仇计划。第三幕中哈姆莱特把鬼魂所讲的谋杀老王的情节编成戏演给新国王、自己的叔父克劳狄斯看。果然叔父没看完戏就愤然离开,两人都知道对方已经知道真相,对立的冲突暴露:哈姆莱特要报仇,而克劳狄斯要杀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还没有想到具体的复仇计划,克劳狄斯就安排了一系列计划,想借英王的手杀死哈姆莱特,被哈姆莱特识破,更使他对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怀有满腔仇恨。哈姆莱特进内宫见母亲时,路遇叔父克劳狄斯独自跪在神像前忏悔。这对身带佩剑的哈姆莱特是一个复仇的好机会,他却开始犹豫。因为按西方的基督教观念,人在临死之前忏悔,无论他犯了什么罪行,灵魂也会得到宽恕和拯救。想到父亲因为没有进行临终忏悔就被叔父谋害,所以灵魂永远在地狱受煎熬;为了不让叔父的灵魂进天堂,哈姆莱特一时犹豫,放过了克劳狄斯,反而使叔父有机会谋害自己。 第三幕中,哈姆莱特在宫内和母亲谈话。证实父亲是被叔父害死后,他不禁激动地谴责母亲,在母亲面前大发雷霆,哈姆莱特的母亲惊恐不已。哈姆莱特情人奥菲莉娅的父亲、躲在帷幕后的大臣波洛涅斯以为哈姆莱特要杀死王后,一时多事,大喊“救命”,被哈姆莱特当作其叔父误杀。哈姆莱特与叔父克劳狄斯之间有杀父之仇;到了第三幕结尾时,哈姆莱特又误杀了波洛涅斯,与其子莱欧提斯之间有了冤仇。第四幕,这两个冤仇进一步发展。哈姆莱特识破叔父要借英王之手加害于自己的阴谋;而莱欧提斯听说父亲被杀害,因父亲被恋人杀死而发疯的妹妹奥菲莉娅又落到河里淹死,令他非常痛苦。至此剧本中出现双重的仇恨纠缠在一起。第五幕中,两个仇恨的年轻人相互比剑,而真正的罪人克劳狄斯却在旁边观战。等到真相大白,身中毒剑的莱欧提斯临死前说出克劳狄斯的奸计,哈姆莱特终于杀死克劳狄斯,报了父仇。但他的母亲已无意中替他喝了毒药而死,哈姆莱特自己也与仇人同归于尽。整个悲剧在舞台上的一片悲哀中结束。 相关背景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本剧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 解题①哈姆莱特,男主人公。 02初读感悟 1.明确字音。鞭挞(tà)忏悔(chàn)罪孽(niè)嫁奁(lián)延宕(dànɡ)创痛(chuānɡ) 任务活动整体把握,理清结构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思考1:梳理剧中人物关系人物身份人物身份哈姆莱特丹麦王子克劳狄斯现任丹麦国王,哈姆雷特叔父乔特鲁德王后,哈姆莱特之母波洛涅斯御前大臣奥菲利娅波洛涅斯之女雷欧提斯波洛涅斯之子霍拉旭哈姆雷特之友罗森格兰兹朝臣吉尔登斯吞朝臣奥斯克里宫廷大臣 思考2:梳理节选剧情结构第一部分(开头至“我听见他来了;我们退下吧,陛下”)写国王与侍臣密谋试探哈姆莱特的疯病是不是“因为恋爱上的苦闷”第二部分(“生存还是毁灭”至“变作今朝的泥土”)写奥菲利娅被狡猾的国王和父亲利用,前来试探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第三部分(“恋爱!他的精神错乱不像是为了恋爱!”至结束)写国王与波洛涅斯试探哈姆莱特后的密谋。 03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一抓住情节,概括形象任务说明: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把握住了关键的情节,有利于我们概括人物,总结主旨。而对形象的鉴赏包括鉴赏人物形象与特定物象,其中人物形象又分为主要人物形象与次要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通常只有一个,是作品刻画的核心对象,往往用来揭示作品的主题;次要人物形象往往用来衬托主要人物形象,一般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思考1:选文展现了哪些矛盾冲突明确①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②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冲突。③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 思考2:分析整个剧本,归结起来看,全剧主要是围绕什么冲突进行的?剧本中所展示的冲突的作用是什么?明确①全剧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课文节选的这场戏,将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放在主要冲突的位置上。剧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及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②课文中的冲突都是当时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在当时来讲,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社会过渡时期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从表面来看,冲突是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的,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通过冲突,塑造了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等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通过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 思考3: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说话时有何特点?他为什么要这样说?明确①哈姆莱特故意坐在奥菲利娅身边装出一副因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样子,胡言乱语。②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莱特已经因为恋爱失意而疯癫了,从而放松对王子复仇的警惕。 思考4:剧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哈姆莱特也只得装疯卖傻。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刻画了一个划时代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哈姆莱特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思考5:哈姆莱特的大段独白,主要思考了什么问题?反映了他怎样的个性特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生死选择问题,二是思考和行动的关系。第一个问题:选择生存,则必须等待时机,忍受眼前的折磨与煎熬;而选择马上复仇,则很可能毁灭自己,结果的不确定性让他顾虑重重。第二个问题:父亲给他的责任是复仇,现实要求他采取行动。但这样的责任实在太沉重,所以他不敢当机立断,一直在思索、一直在等待时机,一直在延宕。 思考6:综合全剧来看,你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明确(示例一)明智、富有理性的形象。哈姆莱特是一个明智的、富有理性的人,他并没有任由感性支配,冲动地为父亲报仇,而是反复思索,先是确定叔父是否杀了自己的父亲,然后才考虑如何去复仇。(示例二)忧郁、带有感伤主义色彩的形象。哈姆莱特是一个忧郁的、带有感伤主义色彩的人。他时常沉浸在自己的思索之中,为人类和自己的命运而感叹万分。(示例三)悲观绝望的虚无主义者、富有斗争精神的革命者。哈姆莱特既是一个悲观绝望的虚无主义者,也是一个富有斗争精神的革命者。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绝望的“世纪末”各种各样文学和文化思潮的烙印。 思考7:如何看待王子复仇过程的犹豫、延宕?明确外部障碍:敌人太过强大,困难重重,因此不免顾虑;内部障碍:性格缺陷,试图彻底改变世界却连自己也改变不了,想的太多,行动太少。补充:歌德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美丽、纯洁而又道德高尚的人,但他又是一个天性软弱,意志薄弱的人,所以当“一件伟大的责任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身上”悲剧就不可避免;别林斯基认为,哈姆莱特的延宕主要是来自外部环境和个人心性,即一个人文主义者想要彻底改变世界、消灭罪恶而在行动上的审慎选择所致。 思考8:在本场中,奥菲利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明确天真柔弱,单纯多情。她既真心爱着哈姆莱特,又甘心做波洛涅斯的工具。 思考9:分析几个次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原文性格克劳狄斯“你们不能用迂回婉转的方法,探出他为什么这样神魂颠倒,让紊乱而危险的疯狂困扰他的安静的生活吗?”虚伪、言不由衷、阴险毒辣波洛涅斯“可是我相信他的烦闷的根本原因,还是为了恋爱上的失意。”“我就找一个所在听他们说些什么。”昏庸老朽、自以为是乔特鲁德“你们有没有劝诱他找些什么消遣?”爱子心切、无知、温柔顺从奥菲利娅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天真柔弱,单纯多情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很有礼貌”“可是不大自然”举止恭敬,处境尴尬 任务活动二品读内涵,把握真谛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把语句拿来细细揣摩,品味,才能够更加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内心。 思考1: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有哪些方面?明确主观原因: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过于悬殊,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思考2:哈姆莱特形象意义明确作者创作哈姆莱特这一形象,其真实用意是承载着新兴资产阶级宣扬的人文主义主题,他身上集中体现着文艺复兴运动中带有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优缺点及他们在与腐朽现实斗争中的幼稚、迷惘、矛盾和痛苦,反映着16~17世纪初,封建腐朽势力的强大,以及人文主义思想传播危机的现实。哈姆莱特的精神苦闷具有超越时空、超越个体的意义,他已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 思考3:《哈姆莱特》一剧的最后,哈姆莱特掉入克劳狄斯设计的比剑圈套,最后敌对双方同归于尽。对于这种结局,你认为能否避免?明确综合全剧来看,哈姆莱特做事没有计划性,草率而且冒失,他总是被事件推着走,不能事先做好周密的安排和准备。他的对手克劳狄斯高居王位,老奸巨猾,善于耍阴谋诡计;和他相比,哈姆莱特势单力孤,鲁莽草率,不善于制定周密的计划主动进攻敌人。剧中,他答应比剑,就意味着克劳狄斯的阴谋已成功了一大半。只是在比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变数”,如王后喝下毒酒、雷欧提斯也被他用毒剑刺中等,才使他有机会在临死之际用毒剑向克劳狄斯发出致命的一击。所以说,哈姆莱特是很难避免这种厄运的。 《哈姆莱特》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含蓄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总结 任务活动三锤炼语言,曲径探幽任务说明:一千多年来的中国诗坛尽管新旧更替,但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却是不同时代的诗人都企盼达到的艺术高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要内涵即是“炼字与炼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赋以一字见工拙”,品鉴诗词的语言,是鉴赏诗歌之美,品鉴诗人之情的重要方法。 思考1:理解下面两段台词的含意。(1)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明确这段台词是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的高度评价和由衷的失望,表现了奥菲利娅对爱情的真诚和心灵的单纯。 (2)我说,我们以后再不要结什么婚了;已经结过婚的,除了一个人以外,都可以让他们活下去;没有结婚的不准再结婚,出家去吧,去。明确这段台词是哈姆莱特的暗示,表达了对叔父和母亲结婚的反对,特别是对现任国王克劳狄斯的痛恨。 思考2:本场台词中有很多独白和旁白,这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明确在剧情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关键时刻,剧本都安排独白或旁白来表现主人公的思想矛盾,表现他的思考、认识、自责与怀疑。 任务活动四分析特色,学以致用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 思考1:结合课文分析,话剧主要是通过什么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试举一例说明。明确个性化的语言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如:“国王:(旁白)啊,这句话是太真实了!它在我的良心上抽了多么重的一鞭!涂脂抹粉的娼妇的脸,还不及掩藏在虚伪的言辞后面的我的行为更丑恶。难堪的重负啊!”这段台词真实地揭露了国王的内心世界,把国王的虚伪、丑恶和内心的不安展现得淋漓尽致。 思考2:文中多次运用了借喻的手法。借喻指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借喻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请指出下面三个句子的喻体和本体。①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②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③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明确①喻体:睡眠。本体:死亡。②喻体: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本体:死亡。③喻体: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本体:哈姆莱特。 思考3:以哈姆莱特的台词和奥菲利娅的台词为例,谈谈莎士比亚的台词语言有哪些特点?明确①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如课文中哈姆莱特时而高雅、时而粗俗、时而晦涩难懂的语言,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他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他的这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②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③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哈姆莱特这段著名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莎土比亚语言深沉含蓄,极富于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④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 任务活动五比较阅读,拓展延伸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 雷雨(节选)曹禺鲁贵你知道这屋子为什么晚上没有人来,老爷在矿上的时候,就是白天也是一个人也没有么?鲁四凤不是半夜里闹鬼么?鲁贵你知道这鬼是什么样儿么?鲁四凤我只听说到从前这屋子里常听见叹气的声音,有时哭,有时笑的,听说这屋子死过人,吊死鬼!鲁贵鬼!一点也不错,——我可偷偷地看见啦。鲁四凤什么,您看见,您看见什么?鬼?鲁贵(自负地)那是你爸爸的造化。鲁四凤您说。鲁贵那时你还没有来,老爷在矿上,那么大,阴森森的院子,只有太太,二少爷,大少爷住,那时这屋子就闹鬼,二少爷小孩,胆小,叫我在他门口睡,那时是秋天,半夜里二少爷忽然把我叫起来,说客厅又闹鬼,叫我一个人去看看。二少爷的脸发青,我也直发毛。可是我是刚来的底下人,少爷说了,我怎么好不去呢? 鲁四凤您去了没有?鲁贵我喝了两口烧酒,穿过荷花池,就偷偷地钻到这门外的走廊旁边,就听见这屋子里啾啾地像一个女鬼在哭。哭得惨!心里越怕,越想看。我就硬着头皮从这门缝里,向里一望。鲁四凤(喘气)您瞧见什么?鲁贵就在这桌上点着一支要灭不灭的洋蜡烛,我恍恍惚惚地看见两个穿着黑衣裳的鬼,并排地坐着,像是一男一女,背朝着我,那个女鬼像是靠着男鬼的身边哭,那个男鬼低着头直叹气。鲁四凤哦,这屋子有鬼是真的。鲁贵可不是?我就是乘着酒劲儿,朝着窗户缝,轻轻地咳嗽一声。就看这两个鬼飕一下子分开了,都向我这边望:这一下子他们的脸清清楚楚地正对着我,这我可真见了鬼了。鲁四凤鬼么?什么样?(停一下,鲁贵四面望一望)谁?鲁贵我这才看见那个女鬼呀,(回头,低声)——是我们的太太。鲁四凤太太?——那个男的呢?鲁贵那个男鬼,你别怕,——就是大少爷。鲁四凤他?鲁贵就是他,他同他的后娘在这屋子里闹鬼呢。 鲁四凤我不信,您看错了吧?鲁贵你别骗自己。所以孩子,你看开点,别糊涂,周家的人就是那么一回事。鲁四凤(摇头)不,不对,他不会那样。鲁贵你忘了,大少爷比太太只小六七岁。鲁四凤我不信,不,不像。鲁贵好,信不信都在你,反正我先告诉你,太太的神气现在对你不大对,就是因为你,因为你同——鲁四凤(不愿意他说出真有这件事)太太知道您在门口,一定不会饶您的。鲁贵是啊,我吓了一身汗,我没等他们出来,我就跑了。鲁四凤那么,二少爷以后就不问您?鲁贵他问我,我说我没有看见什么就算了。鲁四凤哼,太太那么一个人不会算了吧。 鲁贵她当然厉害,拿话套了我十几回,我一句话也没有漏出来,这两年过去,说不定他们以为那晚上真是鬼在咳嗽呢。鲁四凤(自语)不,不,我不信——就是有了这样的事,他也会告诉我的。鲁贵你说大少爷会告诉你。你想想,你是谁?他是谁?你没有个好爸爸,给人家当底下人,人家当真心地待你?你又做你的小姐梦啦。你,就……鲁四凤(突然闷气地喊了一声)您别说了!(忽然站起来)妈今天回家,您看我太快活是么?您说这些瞎话——这些瞎话!哦,您一边去吧。鲁贵你看你,告诉你真话,叫你聪明点。你反而生气了,唉,你呀!(很不经意地扫四凤一眼,他傲然地,好像满意自己这段话的效果,觉得自己是比一切人都聪明似的。他走到茶几旁,从烟卷筒里,抽出一支烟,预备点上,忽然想起这是周公馆,于是改了主张,很熟练地偷了几支烟卷同雪茄,放在自己的旧得露出黄铜底镀银的烟盒里。)鲁四凤(厌恶地望着鲁贵做完他的偷窃的勾当,轻蔑地)哦,就这么一点事么?那么,我知道了。[四凤拿起药碗就走。] 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鬼魂及哈姆菜特(上)哈姆莱特你要领我到什么地方去?说,我不愿再前进了。鬼魂听我说。哈姆莱特我在听着。鬼魂我的时间快到了,我必须再回到硫磺的烈火里去受煎熬的痛苦。哈姆莱特唉,可怜的亡魂!鬼魂不要可怜我,你只要留心听着我要告诉你的话。哈姆莱特说吧,我自然要听。鬼魂你听了以后,也自然要替我报仇。哈姆菜特什么? 鬼魂我是你父亲的灵魂,因为生前孽障未尽,被判在晚间游行地上,白昼忍受火焰的烧灼,必须经过相当的时期,等生前的过失被火焰净化以后,方才可以脱罪。若不是因为我不能违犯禁令,泄漏我的狱中的秘密,我可以告诉你一桩事,最轻微的几句话,都可以使你魂飞魄散,使你年轻的血液凝冻成冰,使你的双眼像脱了轨道的星球一样向前突出,使你的纠结的鬈发根根分开,像愤怒的豪猪身上的刺毛一样森然耸立:可是这一种永恒的神秘,是不能向血肉的凡耳宣示的。听着,听着,啊,听着!要是你曾经爱过你的亲爱的父亲——哈姆莱特上帝啊!鬼魂你必须替他报复那逆伦惨恶的杀身的仇恨。哈姆莱特杀身的仇恨!鬼魂杀人是重大的罪恶:可是这一件谋杀的惨案,更是骇人听闻而逆天害理的罪行。哈姆莱特赶快告诉我,让我驾着像思想和爱情一样迅速的翅膀,飞去把仇人杀死。鬼魂我的话果然激动了你:要是你听见了这种事情而漠然无动于衷,那你除非比舒散在忘河之滨的蔓草还要冥顽不灵。现在,哈姆莱特,听我说,一般人都以为我在花园里睡觉的时候,一条蛇来把我螯死,这一个虚构的死状,把丹麦全国的人都骗过了:可是你要知道,好孩子,那毒害你父亲的蛇,头上戴着王冠呢。哈姆莱特啊,我的预感果然是真的!我的叔父! 思考:法国戏剧家阿尔托提出“残酷戏剧”理论,他认为:宇宙本身是残酷的,人性中隐藏着残酷的因素。而戏剧通过对这一切的表现把观众暴露在自己隐藏的罪恶面前,以此洗涤净化观众内心深处的罪恶感。请结合《雷雨》与《哈姆雷特》,思考:哪一部更接近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的创作理念?请你借助剧本中具体的剧情闸释你的理由。明确《雷雨》更接近阿尔托的“残酷戏剧”创作理念。自然宇宙是残酷的,周萍和四凤的相爱本是无辜纯洁的,却因他们同母异父兄妹的自然身份而注定悲剧;人性是残酷的,鲁贵作为四凤的父亲,本应爱女儿,然而他卑鄙而贪婪,只把四凤当做摇钱树,毫不在意向坠入爱河的女儿揭露其恋人的不伦之恋,唯其父亲身份而做残酷之事,更让人感到残酷;欲望是罪恶的,繁漪与周萍的不伦之恋缘于罪恶的欲望,她试图永远掌控周萍,才会有最后或死或疯的残酷结局。残酷的人性驱使着他们推动悲剧的发展,又让他们承受了这些悲剧,令观众十分震撼。 04思考延伸 莎士比亚传在英国中部、伦敦西北面的沃里克郡,有一个普通的小镇,名叫斯特拉特福,莎士比亚就是诞生在这个小镇上。7岁那年,莎士比亚进了镇上的文法学校。除了在学校读书以外,少年时代留给莎士比亚深刻印象的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茂密荒凉的亚登森林从北方一直伸展到斯特拉特福镇周围,莎士比亚在童年时就听说过有关这个森林的许多故事。后来,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这部喜剧里特别提到故事里的英雄罗宾汉。莎士比亚在童年的时候还听过一些可怕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讲到有几个极其丑陋的巫婆,她们能预言人的未来。后来,莎士比亚在悲剧《麦克白》中生动地描写了三个巫婆的形象。1575年7月,伊丽莎白女王到离斯特拉特福镇不远的肯尼沃斯城堡做客,在欢迎仪式上,许多人装扮成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牧神、海神、河神和其他各种神怪,走在游行的队伍里。11岁的莎士比亚也见到了这次欢迎仪式的盛况。 当时,英国已经有不少流浪的剧团多次到过斯特拉特福镇。少年时代的莎士比亚有很多机会观看戏剧演出。少年莎士比亚对演戏很感兴趣,也许这正是他把毕生贡献给戏剧的最初的原因。后来,他在戏剧《哈姆莱特》里满怀亲切之感地描写了流浪剧团的演出情况。16世纪是文艺复兴时代,那个时代的精神是进取的、开放的,许多年轻人都不安于现状,想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莎士比亚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气氛中离开他的故乡小镇,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的。1587年左右,莎士比亚来到伦敦,开始了他的新生活。他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11年)以写历史剧、喜剧为主,写了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第二时期(1601~1607年)以写悲剧为主,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第三时期(1608~1613年)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莎士比亚已经逝世300多年了,几百年来,不同的民族都用各自的语言赞扬过莎士比亚,历代的大作家们几乎都将莎士比亚视为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他们都认为莎士比亚是不朽的。 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戏剧家本·琼生评价他:“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17世纪英国伟大的诗人、一个真正的清教徒——弥尔顿也对莎士比亚推崇备至。17-18世纪的一些古典主义作家,如德莱顿、蒲柏等人不得不赞美莎士比亚“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德莱顿语)。到了19世纪,莎士比亚更是风靡全欧洲。雨果、司汤达等人在与古典主义做斗争时,都高举莎士比亚的大旗。18、19世纪的许多大作家如伏尔泰、雨果、屠格涅夫、罗曼·罗兰等都曾或多或少地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模仿,在作品中留下了莎士比亚的影子。到了20世纪,莎士比亚在国际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更加突出,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莎学批评流派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莎剧舞台艺术。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新兴的学科都以莎士比亚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使莎士比亚的作品在新的时代产生了新的价值。 现在全世界有众多的莎学研究机构,每年都会举行世界性的莎士比亚研究会议,全世界还有各种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刊、莎士比亚图书馆等。在电影和电视出现以后,莎士比亚的戏剧更是不断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世界文学史上那些不朽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总体上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莎士比亚的戏剧常常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性的某些本质特征。莎士比亚的创作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真实性是他遵循的根本原则。莎士比亚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源于生活的材料写进作品,必然会唤起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又是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他常常以诗人般的激情、抒情的笔调和浪漫的风格,歌颂人文主义者理想中的社会和人际关系。这一点在他的喜剧创作中尤为突出。莎士比亚把现实的世界与幻想的世界相对照,以此鼓励人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摘编自《莎士比亚传》) 相关链接①莎士比亚独自来到伦敦后,最初是给到剧院看戏的绅士们照料马匹,后来他当了演员,演一些小配角。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开始独立创作。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下。(《莎士比亚的故事》)②莎士比亚曾说:“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奋斗一生,可永远长眠”“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莎士比亚经典名言》) 思考:莎士比亚为什么能成为不朽的大家?请结合材料分析探究其原因。明确①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少年时,见闻丰富,进入社会后从事过多种平凡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②对戏剧充满深厚的兴趣。③自强自立,面对冷嘲热讽矢志不渝。④勤劳一生可得永眠。⑤生活在良好的时代氛围中,在进取、开放的文艺复兴时代受到较好的熏陶。 作业完成同步资源的《分层作业》 结束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8-01 00:00:01 页数:60
价格:¥3 大小:8.70 M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