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四名著阅读(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项训练四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求学、去日本留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2.阅读下面内容,分别写出《朝花夕拾》中的相关人物。(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2)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3)她生得黄胖而矮。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3.名著阅读。(1)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颈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一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一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      ,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       》里。 (2)《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名著阅读。(1)从《朝花夕拾》中,你看到的童年时期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结合内容简要作答。(2)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王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西游记》1.下列对《西游记》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B.美猴王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玉帝便派二郎神等将其擒住,太上老君将美猴王投入八卦炉中,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烧炼,美猴王炼得了“火眼金睛”。C.唐三藏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在流沙河又收服沙悟净。从此,师徒四人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3 D.为了翻越火焰山,孙悟空前往南海向观音菩萨借到了芭蕉扇。2.《西游记》中的人物个性鲜明。请从A、B语段中任选其一,判断话是谁说的,并说明理由,再补写一个与人物相关的情节。A.“太师,切莫要‘口里摆菜碟儿’。既然我们许诺,且教你主先安排一席,与我们吃钟肯酒,如何?”B.“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选择:        人物:      理由: 补写情节: 3.走进“西游”,重温经典。(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听说,愁促眉尖,闷添心上,止不住两泪交流,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          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       ,从中可以看出八戒              的心理。 (2)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请你结合《西游记》相关情节举一个“神魔”或“精魅”具有“人”的特性的例子。4.阅读《西游记》第十四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答案:《朝花夕拾》1.B 解析《五猖会》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重盛大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有再写五猖会的盛况。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强权教育扼杀孩子天性的强烈谴责。文中并未涉及对“正人君子”的嘲讽。2.(1)范爱农 (2)藤野先生 (3)长妈妈3.(1)迎神赛会(或“五猖会”) 五猖会(2)示例①《父亲的病》中,衍太太让“我”在父亲临终之际大声呼唤父亲,表现出她的迷信与愚昧。②《琐记》中,衍太太怂恿我们在冬天吃冰、打旋子以及怂恿“我”私拿母亲的钱并散播流言,表现出她的虚伪阴险(或“狡诈、心术不正”)。4.示例(1)在《朝花夕拾》中,童年时期的鲁迅是一个性格活泼、身心健康的孩子。他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想得到神奇的《山海经》,可以看出他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有丰3 富的想象力;他喜欢小动物,为了隐鼠仇猫,和长妈妈闹意见,可以看出他爱憎分明,充满同情心;他在私塾里画绣像,为了看五猖会无奈背书,可以看出他天性自由,活泼好动,有点顽皮。(2)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长妈妈的怀念。长妈妈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鲁迅解决难题。《西游记》1.D 解析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有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所以孙悟空是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不是向观音菩萨借。2.示例(1)A 猪八戒 从人物语言中可以看出他贪吃的特点,所以判断是猪八戒。 偷吃人参果。(2)B 孙悟空 从人物语言中可以看出他无惧、不羁的特点,所以判断是孙悟空。 三借芭蕉扇。3.(1)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或“一调芭蕉扇”“一借芭蕉扇被骗”“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不走西边(或“不往西天取经了”“拣无火处走”) 意志不坚定,畏难(2)示例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里借走了定海神针,当龙王知道定海神针是宝物时又反悔,百般刁难,可以看出龙王的虚伪、吝啬。4.示例选段通过“按不住心头火发”“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等语句,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或“急躁、率性”)的性格。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8-02 13:48:01 页数:3
价格:¥1 大小:26.7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