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助力历史教学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助力历史教学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50
2
/50
3
/50
4
/50
剩余4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康熙御笔雍正御笔 清军入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尼布楚条约》《权利法案》设立军机处“一口通商”删销焚毁书籍马嘎尔尼访华出版《论法的精神》发表《独立宣言》万能蒸汽机应用法国大革命爆发;华盛顿宣誓就职164416401689172917481757177617891793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习要求:1、了解清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2、了解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的发展,客观辩证地看待清朝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及社会转型的影响。3、了解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康乾盛世2、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1)密折制度——中央与地方(2)军机处——中枢机构(3)文字狱——思想控制 1、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长达100多年,帝王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出现了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康乾盛世”(1662-1795年)。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帝曾就政治传统作出总结: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清高宗实录》卷323乾隆十三年八月辛亥*史料阅读当时人形容皇权笼罩下的政治气氛: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上有忧勤之圣,下无翼赞之贤,此其所以逊于唐、虞也。——齐周华《名山藏副本》附录《唐孙镐讨诸葛际盛檄君主专制强化 2、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1)奏折制度(密折制度)——中央与地方“康乾盛世”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官员上级官员皇帝官员皇帝上级官员单线联系把群臣变成特务 A、特点:迅速、机密B、评价:①便于皇帝直接获取信息;提高决策效率;强化对官僚控制②抑制了地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1)奏折制度(密折制度)“所谓奏折,系臣工所上之报告……此类奏折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旁人不得与闻……故可称之为奏折政治。” *清朝中央权力结构演变:皇太极清初: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初年由满洲贵族组成的商讨和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权力机关,它决策的事皇帝也难以更改。康熙帝:设南书房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皇权扩大 (2)军机处——中枢机构材料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雍正帝A、设置目的:①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直接②加强君主专制,消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的限制——根本 材料2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隆宗门军机处外景B、军机处的特点:简、速、密机构人员简单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廷,决策封闭性 材料3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材料4军机大臣例司缮写谕旨,其权一归于上。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大抵天下之权,惟皇上可以操之,非臣下所宜也。——《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C、职能:跪受笔录,传达政令军机处内景D、评价: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强化了君权,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文字狱——思想控制为了打击异己分子,镇压对自己统治不利的思想,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顺治帝施文字狱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又降一世夏秋冬,一把心肠论浊清。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 《南山集》案翰林院编修戴名世通过访问明朝遗老和参考文字资料写了一本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康熙五十年,被人告发,因为书中用南明年号并涉及多尔衮不轨之事,康熙帝十分震怒,下旨将戴名世凌迟处死,戴氏家族凡男子十六岁以上者立斩,女子及十五岁以下男子,发给清朝功臣家作奴仆。由《南山集》受到牵连的有三百多人,后来康熙帝心存不忍,改戴名世凌迟为斩刑,本来应处斩刑之人如戴家、方家都流放黑龙江,方孝标已死,但仍被发棺戮尸。*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冤狱 "维民所止"案雍正年间,查慎行的弟弟查嗣庭去江西做考试官,他出了一道作文题"维民所止",源出《诗经·商颂·玄鸟》,大意是说,国家广阔土地,都是百姓所栖息、居住的,有爱民之意。但是,当时盛行文字狱,雍正听说后,觉得"维止"两字是"雍正"两字去了头,这岂不是要杀自己的头吗?这一下不得了,雍正下令将查嗣庭入狱。结果使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A、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3)文字狱——思想控制B、影响:①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明清两朝封建专制统治的顶峰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随着封建专制达到顶峰,文人士大夫彻底被皇权所压迫,成为真正的奴才。中国社会日益暮气沉沉,究其根源就在于科举制度的僵化、死板。——《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发展论析》①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小结:总结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认识①皇权极度膨胀,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进步②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和贪污腐化之风 二、疆域的奠定(1)东南——收台湾(2)东北——阻沙俄(3)北部、西北——平准噶尔(4)西南——安西藏、改土归流1、清朝前期对边疆的管辖2、边疆治理的特点3、清朝疆域 1、清朝前期对边疆的管辖(1)东南——收台湾1624年,荷兰入侵台湾;1642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1662年,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康熙二十三(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东北——阻沙俄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 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国领土。 (3)北部、西北——平准噶尔A、明朝末年,鞑靼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瓦刺被称为漠西蒙古。清军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遣使进贡。B、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势力强大,占据大山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与喝尔丹及具后继者进行了长期斗争,最终在1757年彻底击败。 乾隆二十二年(1757),彻底平定准噶尔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驱准保藏”雍正初年,平罗卜藏丹津在青海的叛乱 西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兄弟发动的叛乱。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 (4)西南——安西藏A、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来京朝贺,清政府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另一位格鲁派领袖五世班禅,在康熙时被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B、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C、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金瓶掣签”转世灵童又称为金瓶鉴别,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历史上,第十世、十一世、十二世达赖喇嘛和第八世、九世、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以及第五世、六世、七世、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经由该仪式产生。 *西南——改土归流元代开始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是由封建王朝中央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点,即世袭的政治统治权。明代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和内地相同。改土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打破了原有土司制度"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民族禁锢,推动了民族融合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版图开拓与巩固的重要政策。 2、边疆治理的特点清朝政府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事务,地位与六部等同。对于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取得了较好的统治效果。①军事与政治手段相结合②设置机构,用法律手段明确管辖权③既尊重民族风俗,又突出中央权威④措施灵活开明、富有实效 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18省,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治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喜马拉雅山脉伊犁将军盟旗制度总督—巡抚①18个行省(汉族)②东北、北部、西北5个将军辖地③2个办事大臣辖区(藏族)④内蒙古蒙旗制度3、清朝疆域 三、统治危机初显1、内部危机——农民起义2、外部危机——闭关锁国 (马嘎尔尼使团语)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过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屋,茅草盖顶……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思考:下列材料反映清朝统治面临着哪些危机?下层民众生活贫苦,贫富差距扩大“毕如蝙蝠,身不动摇,惟吸所过虫蚁。福如狼虎,虽人不免。陈如鼠蠹,钻穴蚀物,人不知之”。(注:三人分别为湖广总督,湖北巡抚,湖北布政使)——昭连《啸亭杂录·湖北谣》政治腐败 年代面积(顷)人口(人)人均实有土地乾隆18年(1753)78011421836782584.25乾隆31年(1766)78071562080957963.75嘉庆17年(1812)79139393616000002.19道光13年(1833)74200003899420361.86*思考:下列材料反映清朝统治面临着哪些危机?清代人均土地变化表(单位亩/人)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压力巨大、人地矛盾尖锐 1、内部危机——农民起义(1)背景人地矛盾尖锐、政治腐败、贫富差距扩大等,阶级矛盾激化(2)表现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领导的。四川、湖北、陕西3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10年之久。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 又称为川楚教乱或川楚白莲教起事。嘉庆年间爆发于四川达州直隶州以王三槐与徐天德为首、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教徒武装反抗清政府的事件。从1796年到1804年,历时九载,是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白莲教起义 癸酉之变,或称天理教起事、八卦教起事,清朝嘉庆十八年,即1813年,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以"奉天开道"为旗帜,于九月份发动起义。攻入紫禁城东华门、西华门,直捣清廷皇宫重地。为响应林清的京城起义,直、鲁、豫三省的天理会教徒在华北十几个州县相继起事,声势浩大,震惊朝野。但是因双方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在半年内便宣告失败。*天理教起义天理教攻入紫禁城打斗所留下的痕迹 1793年,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关系,派马戛尔尼访华。乾隆帝十分高兴地接见了马戛尔尼,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他的条件是: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至于英国所提出的通商要求,乾隆帝的回答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英国国书开放宁波、舟山、天津为贸易口岸;得到舟山附近一个岛屿,以便储存货物;得到邻近广州的一块地方,以便转运。中国的回复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尔国距中华过远,遣使远涉,良非易事;且来使于中国礼仪不能谙习,重劳唇舌,非所乐闻。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人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母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俾尔永遵,故此敕谕!——《清仁宗实录》卷320嘉庆ニ十ー年七月乙卯清朝统治者以传统天朝上国的思维,视外国为“四夷” 2、外部危机——闭关锁国(1)背景(2)表现①将人民与外界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②防范西方殖民侵略③自然经济(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影响——根本④清朝统治者具有民族狭隘性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严格限制绝对禁止 清朝时期广州十三行,是唯一允许与外商打交道的机构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3)目的(4)影响积极: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对外来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消极:①助长了统治阶级妄自尊大的心理,盲目排外,不思进取,保守愚昧。②妨碍了我国开拓海外市场,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君主权力强化、大兴文字狱、实行八股取士等,表明依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难以维持统治了,君主专制的强化势必走向反面,更加证明了封建制度的腐朽。*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虽未发展到危及封建统治的地步,但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从经济基础上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文化上: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和市民文学产生,这是封建制度衰落在文化上的反映。*对外关系:从明中叶后,西方侵略者不断侵扰中国,中国实行消极的闭关政策,这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各方面表现: 课堂小结君主专制加强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疆域开拓巩固统治危机初显强大但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清朝措施特点意义实行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制造文字狱内忧:社会矛盾激化外患:落后世界潮流措施作用 1、14~15世纪,东西方不少国家进入封建社会末期,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在封建母体中孕育。然而,在这关键时期,中国却采取了与欧洲国家截然不同的政策,导致中国由先进转为落后。中国采取不同政策的根源是()。A.“天朝上国”观念的束缚B理学思想的日益僵化C.近代科技发展的落后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小试牛刀D 2、为限制和管理外国商人,清政府特设公行制度,规定外商来华贸易和办理其他事务必须通过政府特许的公行来进行。清朝官员不能直接会见外商,外商原则上也不许会见清朝的官员,一切事务均需由公行居中传达,否则就是“有失国体”。由此可见()。A.清政府外交政策向近代转变B.公行兼具商业和政治功能C.闭关锁国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D.清政府重视对外贸易发展B 3、有学者认为:“军机处的崛起并没有支持迄今被认为是日益增长的18世纪皇帝专制统治,而是创立了一个能够有效运行的政府。军机处尽力去影响决策,并约束皇帝的专制意向,皇帝和军机大臣之互相制约关系,军机大臣同样能够限制皇帝的自主行动。”对材料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军机处已成为运行有效的政府机构C.军机处设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D.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帝专制独裁C 谢谢观看!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助力历史教学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7-31 10:05:33
页数:50
价格:¥3
大小:10.75 MB
文章作者:王贵娥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