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学校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1.(3分)如图,下面图中的骨针和装饰品应属于下列哪一远古人类?(  )A.北京人B.元谋人C.大汶口人D.山顶洞人2.(3分)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史实的推论或评价。其中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史实推论(评价)A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人工取火B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C黄帝发明养蚕缫丝和文字“人文始祖”D尧舜禹禹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夏初,他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A.AB.BC.CD.D3.(3分)在我们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了距今3万年前的原始人类遗迹,考古人员依据的是(  )①历史教材②考古发掘③网络视频。 A.①②B.①③C.②D.③④4.(3分)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其进步表现在(  )①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②掌握了人工取火③会用骨针缝衣服,懂得爱美④可以个人单独生活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5.(3分)下列各项在我国古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骨针缝衣②采用天然火③制作黑、白陶④用麻纺成织品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6.(3分)原始社会结束的根本原因是(  )A.部落议事集体的决定B.部落联盟成员的谦让C.禹有私心D.社会生产力发展7.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山顶洞人遗址 ②元谋人遗址 ③北京人遗址 ④河姆渡遗址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③①④8.如右图所示,在北京西南的这个博物馆里,收藏的历史文物包括(  )A.捕猎用的弓箭、长矛B.打制方法制作的尖状石器C.红底黑纹有图案的彩陶D.动物肩胛骨制成的骨耜9.如果要拍摄一部反映禅让制度的电视连续剧,剧中可能出现的情节有(  )①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大禹治水的工作 ②年老的尧走访各部落,选拔继任者 ③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④禹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梁启超曾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形成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A.错综复杂B.多元并立C.接触交融D.征服扩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10分)11.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通过对     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的规律;     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以上三种原始人类都使用    石器。(4分) 12.      大量人工栽培水稻,还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         ,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他们使用    石器。(3分) 13.传说中,炎帝教民      ,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等。他们生活在五六千年前的      ,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     。(3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计15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这一时期发生的两次较大的战役。战争结果如何?(6分)(2)为什么海内外的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3分) 材料二 在尧当首领的时代,洪水横流,中原大地上泛滥成灾,百姓居无定所。尧寻找能治水的人,群臣都推荐鲧。尧用鲧治水9年,没有成功……舜举荐他继续鲧的事业,终于获得成功。(3)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他是如何化解“洪水泛滥成灾”这一难题的?我们应该学习他哪些优秀品质?(6分)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45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在北京人居住的岩洞里,考古学家们发掘的大量化石和石器,为古人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价值极高的研究资料,因而有助于我们较为清楚地了解北京人的劳动和生活。材料二 (1)请将下列相关史实填入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只填序号,6分)①河姆渡原始居民 ②元谋人 ③黄帝 ④半坡原始居民 ⑤北京人⑥炎帝 ⑦山顶洞人 ⑧尧舜禹洞穴中的祖先定居时代的祖先传说中的祖先(2)结合上述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外貌方面说说北京人进化的状况。(2分) (3)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典型代表,通过考古发现,我们知道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业文化。请你结合具体史实,举例说明这两种文化的不同点及原因。(6分)(4)结合上述探究,请你归纳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2分)16.某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前往周口店探寻北京人的历史遗迹,完成了一次文化体悟之旅。(9分)【空间上了解北京人遗址的分布】(1)观察《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写出代表本次活动目的地的字母。(1分) 【实地参观周口店遗址博物馆】(2)同学们在博物馆中看到了如下图所示有关北京人的复原头像、遗存、化石等。请你任选三张图片,说明图片蕴含的历史信息。(6分)【听导游讲解了解重要意义】导游:在北京人发现之前,虽然德国的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爪哇的直立人等人骨化石相继被发现,但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即使是持进化论的学者,对于人类的起源问题和人骨化石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地位,也莫衷一是。自从北京人头盖骨以及大量石器和用火遗迹发现以后,直立人的存在才得以确认,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3)根据上述导游讲解,你认为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2分)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困扰着长江,使长江染上了两大重病:面呈黄色富含泥沙;性情暴躁洪水泛滥。同黄河流域一样,植被的严重破坏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遭受水土流失的土地,不仅庄稼长不好,连野草也不愿在这里扎根。初中语文三年制自读课本《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几大文明之一。同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印度文明一样,我国……发生的文明也是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它们的伟大成果共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世界历史》第一册请完成:(1)文中提到的中华文明的两大发源地是什么?(2)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都诞生于大河流域?(3)读了上述材料后,结合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谈一谈你的感想。参考答案一、1.D2.D3.C4.C5.D6.D7.D 8.B 9.C 10.C二、11.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打制12.河姆渡人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磨制13.开垦耕种 黄河流域 人文初祖三、14.(1)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阪泉之战中,炎帝失败,归顺黄帝;涿鹿之战中,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2)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3)禹。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最终消除水患。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等。四、15.(1)洞穴中的祖先②⑤⑦定居时代的祖先①④传说中的祖先③⑥⑧(2)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具备早期人类的体质特征。(3)不同点:在房屋方面,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在农作物种植方面,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原因:由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不同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4)化石和考古发现。16.(1)A。(2)图A: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图B: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图C:北京人会制作打制石器。图D:北京人会猎取动物。(任选三张图片进行解读)(3)北京人的发现,证明了直立人的存在(或有助于认识人类进化的进程,或证明了从猿到人的进化论观点)。17.(1)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大河流域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有利于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人类的定居、生活,从而产生了文明。(3)我国境内早期的原始人类大都生活在大河流域。如元谋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等。这充分说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水源;生态环境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人类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保护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8-06 04:18:01 页数:8
价格:¥5 大小:219.42 KB
文章作者:135****156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