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题及答案(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学校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3分)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白渠D.灵渠2.(3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2年B.公元后221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9年3.(3分)假如你生活在秦朝,你如果去逛街,那么你应该带哪种货币才行?(  )A.圆形方孔钱B.蚁鼻钱C.铲形币D.刀形币4.(3分)公元前210年,在辽东守卫长城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南方家乡的兄长。他应该用什么字书写呢?(  )A.金文B.甲骨文C.楷书D.小篆5.(3分)秦朝时建立的哪项制度开启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A.分封制B.禅让制C.郡县制D.世袭制6.(3分)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基本否定的是(  )A.推行郡县B.统一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D.统一文字7.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三公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皇权制、中央集权制、法家思想C.三公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皇权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8.秦统一后,为改变币制混乱的状况,由政府统一铸造通行全国的货币(如右图所示)。这一举措(  )A.加强了各地的行政管理B.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C.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D.有利于各地的文化交流9.右面是我国汉朝某一工艺的流程图。这一工艺(  )A.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开辟B.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促进了亚、非、拉美之间的贸易往来D.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10.下列史实中,通过阅读《史记》不能了解到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B.汉武帝兴办太学C.“光武中兴”D.百家争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10分)11.秦朝创立了      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爆发了。(2分) 12.西汉的建立者是刘邦,其后继者继续实行      政策,出现了“      ”局面。(2分) 13.秦汉两朝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补全下列表格。(2分)类别秦朝措施西汉措施实质政治      汉武帝颁布“    ” 削弱地方权力思想文化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货币统一货币为秦半两统一铸造      有利于经济统一与交流14.东汉的建立者是    ,他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到其统治后期,出现“      ”局面。(2分) 15.    派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汉朝时已开辟了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    的海上丝绸之路。(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计1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统治区域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边疆之地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材料二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1)据材料一,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作用。(2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央政府”所辖机构的职能分别是什么,并分析郡县制推行的历史作用。(5分)(3)材料三中,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4分)(4)材料一中“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的“一统”和材料三中的“大一统”有何本质区别?(4分)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45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中图A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是如何巩固北方边防的?分析其意义。依据材料一中图B,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8分)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家形态和民族意识角度,指出秦汉时期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我国能长期保持大一统的主要原因。(4分) (4)通过以上对秦汉历史的探究,你能得出怎样的感悟与认识?(2分)18.某中学开展“人文陕西”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10分)材料一 研学参观地点材料二 在三座大型兵马俑葬坑里,埋葬着8000件陶制武士俑,还有上万件兵器,100余辆木质战车。……一号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秦兵马俑至少有朱红、枣红、紫红、粉红、深绿、粉绿、粉紫、粉蓝、中黄、橘黄、黑白等十几种颜色。材料三 霍去病墓陪葬茂陵(汉武帝陵墓)。霍去病因功高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死时仅24岁。为了纪念霍去病,汉武帝特为他修建了外形如祁连山的墓,并在神道两侧安置许多大型石刻,其中尤以“马踏匈奴”最为著名。(1)请写出材料一中研学参观地点所反映史实的具体朝代。(4分)(2)依据材料二,从历史、军事、文化艺术价值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谈谈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看法。(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对霍去病如此重视的原因。(2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迁、蔡伦的重要贡献。(2分)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偃说上日:“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于是,上从其计。﹣﹣《汉书》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准?“上从其计”的具体做法是什么?(2)材料二中董仲舒向皇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起到什么作用?(3)“上”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出现了什么局面?参考答案:一、1.D2.C3.A4.D5.C6.C7.D 8.B  9.D 10.C二、11.大一统 陈胜、吴广起义12.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 13.郡县制 推恩令 加强思想控制 五铢钱14.刘秀 光武中兴15.汉武帝 锡兰三、16.(1)使西周王朝的王畿和边疆地区紧密地联为一体(或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2)职能:丞相掌管行政,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太尉掌管军事。历史作用: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根本上消除了春秋战国以来地方与中央对抗的隐患,巩固了秦朝的统治;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3)焚书坑儒。儒家思想。(4)西周的“一统”指分封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政治地位;秦汉的“大一统”是说国家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都是统一的,不容分割的。四、17.(1)做法: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修筑关中到北方边疆的驰道;移民戍边;等等。(任答两点即可)意义:有效抵御了匈奴的袭扰,保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扩大了秦朝的疆域范围;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任答两点即可)措施: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任答两点即可)意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任答两点即可)(2)做法: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收外廷权力到内廷;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任答两点即可)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皇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强化了思想统一。(3)变化: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成为中华民族不懈的追求;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原因:思想文化上的统一措施,形成了社会文化认同;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统治者不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使国家统一不断得到巩固;积极的民族政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符合题意,任答两点即可)(4)言之有理即可。18.(1)秦朝、西汉、西汉、东汉。 (2)历史学价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有助于我们了解秦朝强大的史实以及秦统一全国的原因。军事学价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有助于我们了解秦朝军队结构,作战实力。文化艺术价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有助于我们了解秦朝高超的泥刻技艺,丰富的绘画色彩。(3)霍去病北击匈奴,功勋卓著,因此受到汉武帝的重视。(4)司马迁撰写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蔡伦改进了造纸术。19.(1)“上”指汉武帝;具体做法: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也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并一次削去当时半数的侯国。(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名派人物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作用:有利于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3)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8-06 04:24:01 页数:9
价格:¥5 大小:391.87 KB
文章作者:135****156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