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4.1 糖类(精讲)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一隅三反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4.1糖类(精讲) 考点一单糖【例1】(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列有关葡萄糖与果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②二者都易溶于水③二者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④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而果糖不能⑤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六元醇 ⑥果糖是最甜的糖,而葡萄糖无甜味A.①②③B.④⑤C.④⑥D.⑥【答案】C【解析】①葡萄糖与果糖都是单糖,分子式都是C6H12O6,二者分子式相同,但而在的分子结构不同,①正确;②葡萄糖是多羟基醛,果糖是多羟基酮,二者都是单糖,它们都易溶于水,②正确;③果糖是多羟基酮,虽其分子中无醛基,但果糖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产生含醛基的有机物,因此也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③正确;④葡萄糖与果糖分子中都含有羟基,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④错误;⑤葡萄糖与果糖分子中都含有羰基,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二者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六元醇,⑤正确;⑥果糖是最甜的糖,葡萄糖也有一定的甜味,⑥错误;综上所述可知:有关葡萄糖与果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④⑥,故合理选项是C。【一隅三反】1.(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是果糖的同系物B.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还原反应,释放能量C.葡萄糖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D.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A.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果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OCH2OH,二者结构不相似,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A错误;B.葡萄糖在人体中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选项B错误;C.葡萄糖分子中醛基能被氧化为羧基,能与氢气加成被还原为醇,因此葡萄糖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选项C正确;D.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与水不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C。2.(2022秋·陕西宝鸡·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葡萄糖能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在一个熟透的苹果片上分别滴一滴碘水和银氨溶液,颜色变化如图所示。根据这些实验现象,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熟透的苹果中含有淀粉B.熟透的苹果中不含淀粉C.熟透的苹果中含有葡萄糖D.向熟透的苹果切片上滴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有砖红色物质生成【答案】B【解析】A.滴加碘水后变蓝色,说明熟透的苹果中含有淀粉,选项A正确;B.滴加碘水后变蓝色,说明熟透的苹果中含有淀粉,选项B不正确;C.滴加银氨溶液变黑色,说明有单质银生成,可推断熟透的苹果中含有葡萄糖,选项C正确;D.熟透的苹果中含有葡萄糖,所以向熟透的苹果切片上滴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有砖红色物质生成,选项D正确;答案选B。3.(2022·高二课时练习)在葡萄糖溶液中有一种环状结构的葡萄糖分子,分子式也是。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平衡中的环状结构(乙)的分子是通过链状结构(甲)分子中的_______之间发生_______反应而生成的。(2)根据(1)中的反应原理,现要制备一种羟基醚,试写出由两种简单的有机物合成该羟基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答案】(1)    羟基、醛基    加成(2) 【解析】(1)给甲中碳原子编号为,对比甲、乙的结构简式,甲分子中的醛基和5号碳原子上的羟基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了乙;答案为:羟基、醛基;加成。(2)根据(1)中的反应原理,可由CH3CH2OH和CH3CHO发生加成反应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HO⇌;答案为:CH3CH2OH+CH3CHO⇌。考点二二糖【例2】(2022春·江西抚州·高二校联考期末)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中,其α-D-(+)-麦芽糖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麦芽糖是一种常见的寡糖B.如图麦芽糖分子结构中无醛基,因此属于非还原糖C.麦芽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水缩合形成D.将麦芽糖水解液调至碱性后,可发生银镜反应,证明部分麦芽糖发生了水解【答案】A【解析】A.1分子麦芽糖能水解出2分子单糖,麦芽糖是寡糖,故A正确;B.麦芽糖是还原糖,故B错误;C.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故C错误;D.麦芽糖和葡萄糖均为还原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故D错误;选A。【一隅三反】1.(2022春·山东菏泽·高二菏泽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与麦芽糖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B.蔗糖与麦芽糖均能发生银镜反应C.用溴水不能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 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答案】A【解析】A.蔗糖与麦芽糖水解都能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故A正确;B.蔗糖不含醛基,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错误;C.溴水和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三溴苯酚;溴水和2,4-己二烯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溴水和甲苯不反应,用溴水能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故C错误;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故D错误;选A。2.(2021·高二课时练习)下列有关双糖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1mol蔗糖水解生成2mol葡萄糖B.麦芽糖和蔗糖的分子式均为C.双糖为多羟基酮D.常见的双糖有蔗糖和果糖【答案】B【解析】A.1mol蔗糖水解生成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故A错误;B.麦芽糖和蔗糖均为双糖,分子式均为,故B正确;C.麦芽糖为多羟基醛,蔗糖为多羟基酮,故C错误;D.果糖是单糖,故D错误;答案选B。3.(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是一种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2倍B.向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不发生银镜反应C.向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进行水浴加热,观察不到有银镜生成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蔗糖变黑【答案】A【解析】A.两分子单糖脱去一分子水形成二糖,故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葡萄糖的2倍,A错误;B.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B正确;C.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应先加NaOH溶液至碱性后再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才能观察到有银镜生成,C正确;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炭化,D正确;故选A。考点三多糖【例3】(2022陕西汉中·高二统考期末)淀粉在人体内被转化成葡萄糖为机体提供能量,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③的反应为人体提供能量B.④的反应是水解反应C.淀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答案】B【解析】A.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产生CO2、H2O,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故③的反应为人体提供能量,A正确;B.④是葡萄糖在人体内在酒化酶作用下反应产生乙醇和CO2,反应过程中没有水参加反应,因此不是水解反应,B错误;C.淀粉化学式是(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因此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正确;D.麦芽糖是二糖,其分子式为C12H22O11,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一隅三反】1.(2022·高二单元测试)淀粉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检验淀粉在稀催化下得到的水解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未涉及的操作是A.B. C.D.【答案】A【解析】A.淀粉在稀酸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该反应需要加热但所用仪器不包括蒸发皿,A选项中仪器错误;B.在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前应加入适量NaOH溶液将水解液由酸性调至碱性,保证检验试剂(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能稳定存在并与醛基反应),B选项中操作正确;C.检验淀粉是否水解生成葡萄糖,因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加入能检验醛基新制氢氧化铜试剂,C选项所用试剂正确;D.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需要加热,D选项操作正确;故选A。2.(2022·高二课时练习)关于纤维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棉可以表示为B.铜氨纤维和黏胶纤维都属于纤维素C.纤维素的吸水性较强与其结构中含羟基有关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且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D【解析】A.火棉是是一种白色的纤维状物质,学名纤维素硝酸酯,可以表示为,A正确;B.铜氨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是人造纤维的主要品种,二者都属于纤维素,B正确;C.羟基为亲水基团,纤维素中的羟基越多,吸水性越强,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因为聚合度n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D错误;故选D。3.(2022秋·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检验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如下:步骤1: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 ,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取少量水解液于一支试管中,向试管加入碘水,溶液显蓝色。步骤2:另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1如果不加入稀,淀粉就不会发生水解B.步骤1中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C.步骤2中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氧化性D.步骤1和步骤2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部分发生水解【答案】D【解析】A.硫酸是淀粉溶液水解的催化剂,所以步骤1加入稀H2SO4,目的是为了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并不是不加入稀淀粉就不会发生水解,A错误;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又淀粉遇碘变蓝,可能是因为淀粉部分发生水解,则步骤1中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B错误;C.氢氧化铜变为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即铜元素被还原,所以步骤2中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C错误;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且葡萄糖能和氢氧化铜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变蓝,所以步骤1和步骤2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部分发生水解,D正确;故选D。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08-04 06:24:01 页数:11
价格:¥3 大小:1014.43 K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