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微考点08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及实验探究-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易混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微考点08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及实验探究易混易错聚焦聚焦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1.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取决于物质本身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取决于一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2.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剂,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不一定是还原剂,应视具体反应而定。3.对同一元素而言,一般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e3+>Fe2+>Fe;价态越低,氧化性越弱,如S2-<S<SO2。4.常见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氧化性:MnO>Cl2>Br2>Fe3+>I2;还原性:S2->SO(或H2SO3)>I->Fe2+>Br->Cl-。5.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只是其变化的一种“趋势”,但氧化性、还原性“能力”强弱不一定。如Na+中钠的化合价是钠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具有氧化性,但是氧化性很弱。6.已知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关系,判断某一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时可采用假设法:(1)先假设反应成立;(2)然后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的规律,列出假设反应中的上述关系;(3)结合题干条件判断该结论是否符合事实。符合事实,则反应成立;反之,则不成立。7.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最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最强的物质。8.由于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或还原剂并没有全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在求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质量或两者的比例时易发生错误。9.H2O2中氧元素尽管处于中间价态,但H2O2主要表现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是H2O,故H2O2,又被称为绿色氧化剂。10.并非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在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事实上HClO的氧化性比HClO4强,HClO有强氧化性;再如浓硫酸和Na2SO4溶液中,硫元素均为+6价,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Na2SO4溶液无氧化性;再如HNO3、KNO3溶液中,氮元素均为+5价,但HNO3溶液有强氧化性,而KNO3溶液无氧化性。易错典例分析易错典例1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已知下列氧化还原反应:2BrO+Cl2===Br2+2ClO,5Cl2+I2+6H2O===2HIO3+10HCl,ClO+5Cl-+6H+===3Cl2↑+3H2O,则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ClO>BrO>IO>Cl2B.ClO>BrO>Cl2>IOC.BrO>ClO>Cl2>IOD.Cl2>BrO>ClO>IO【答案】C【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知,在反应2BrO+Cl2===Br2+2ClO中,物质的氧化性:BrO>ClO,在反应5Cl2+I2+6H2O===2HIO3+10HCl中,物质的氧化性:Cl2>IO,在反应ClO+5Cl-+6H+===3Cl2↑+3H2O中,物质的氧化性:ClO>Cl2,则相应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rO>ClO>Cl2>IO,选项C正确。易错典例2已知:①A+B2+===A2++B ②D+2H2O===D(OH)2+H2↑ 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和B-2e-===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E2+>B2+>A2+>D2+B.氧化性:D2+>E2+>A2+>B2+C.反应E+A2+===A+E2+能够进行D.提取某废水中含有的少量A2+时可以选用D【答案】A【解析】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①A+B2+===A2++B,该反应中氧化剂是B2+,氧化产物是A2+,氧化性:B2+>A2+;②D+2H2O===D(OH)2+H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H2O,氧化产物是D(OH)2,氧化性:H2O>D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E2++B===E+B2+,所以氧化剂是E2+,氧化产物是B2+,氧化性:E2+>B2+。所以各离子的氧化性大小为E2+>B2+>A2+>D2+,A正确,B错误。根据氧化性的强弱顺序可知C、D选项中反应不能发生。举一反三1jYFs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C.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D.2Fe3++2I-===2Fe2++I2【答案】A【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判断B中Cl2>I2;C中Co2O3>Cl2;D中Fe3+>I2,这些结论与题给信息一致。对于A,由于I-的还原性强于Fe2+,所以Cl2应先氧化I-,而不应先氧化Fe2+。举一反三2jYFs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微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淀粉遇单质碘变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O>I2B.一定条件下,I-与IO反应可能生成I2C.途径Ⅱ中若生成1molI2,消耗4molNaHSO3D.向含I-的溶液中通入Cl2,所得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不一定变为蓝色【答案】C【解析】由途径Ⅰ可知氧化性Cl2>I2,由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2<NaIO3,由途径Ⅲ可知氧化性Cl2>NaIO3,故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O>I2,A正确;一定条件下,I-与IO反应可能生成I2,如酸性溶液中5I-+IO+6H+===3I2+3H2O,故B正确;根据转化关系2IO~I2~10e-可知,生成1mol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被氧化的亚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5mol,故C错误;根据图示转化Ⅲ可知氧化性:Cl2>NaIO3,则氯气能将碘氧化为HIO3,故向含I-的溶液中通入Cl2,所得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不一定变蓝,D正确。举一反三3jYFs已知X、Y、Z、W、Q均为含氮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换关系(未配平):①X―→W+O2②Z+Y+NaOH―→H2O+W③Y+SO2―→Z+SO3④Q+Y―→Z+H2O⑤X+Cu+H2SO4(浓)―→Cu2++Y+SO则这五种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A.X>Y>Z>W>Q  B.X>Z>Y>Q>W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X>Y>W>Z>QD.W>X>Z>Q>Y【答案】C【解析】①X―→W+O2中,X中氧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则氮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氮元素化合价X>W;③Y+SO2―→Z+SO3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则Y中氮元素化合价Y>Z;②Z+Y+NaOH―→H2O+W为归中反应,则氮元素化合价W处于Z和Y中间,结合反应③可知,氮元素化合价Y>W>Z;④Q+Y―→Z+H2O为归中反应,Z处于Q和Y之间,根据③知,Y>Z,所以Z>Q;⑤X+Cu+H2SO4(浓)―→Cu2++Y+SO,铜元素化合价升高,则X化合价降低生成Y,所以氮元素化合价,X>Y;所以这五种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X>Y>W>Z>Q。易混易错剖析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3)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5)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答案】 (1)× (2)× (3)× (4)× (5)√【细剖精析】(1)不对,有单质参加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化合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肯定是化合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非正即负,而参加反应的单质化合价为0价,所以反应后不升即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分析的原理是一样的。(2)不对,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3)不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4)不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5)对,元素在化合物中不是正价就是负价,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的化合价既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所以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2.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吗?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细剖精析】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也不一定被氧化,如:Cl-―→Cl2,氯元素被氧化,Cu2+―→Cu,铜元素被还原。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性越强,相应单质越活泼(  )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金属原子失电子数越多,金属的还原性越强(  )【答案】 (1)√ (2)× (3)× (4)×【细剖精析】(1)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发生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如:H2和O2发生反应需要点燃或光照。(2)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lO-具有强氧化性。(3)氮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但是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为N2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氮三键比较稳定,不易被破坏。(4)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与失电子能力的强弱有关,如Na的还原性比Al强。4.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具有强氧化性?试举例说明。【细剖精析】不一定,如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在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事实上HClO的氧化性比HClO4强,HClO有强氧化性;再如浓硫酸和Na2SO4溶液中,硫元素均为+6价,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Na2SO4溶液无氧化性。5.①在2KI+O3+H2O===I2+2KOH+O2中,O2是氧化产物还是还原产物?【细剖精析】①都不是,因为与O3相比,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变,均为0价。6.往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哪种离子先被氧化?若改为FeI2呢?【细剖精析】由于还原性:I->Fe2+>Br-,所以往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首先被氧化的是I-。7.氧化产物一定具有氧化性吗?为什么?同氧化剂相比,哪个强?【细剖精析】氧化产物一定具有氧化性,因氧化产物是还原剂失电子后的产物,它具有得电子的性质,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8.举例说明只作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H2S、HI只能作还原剂吗?【细剖精析】只作氧化剂的如F2,只作还原剂的如活泼金属。H2S和HI中的S元素、I元素处于最低价态,一般情况下作还原剂,但它们的水溶液与活泼金属反应时,H+具有氧化性,可作氧化剂。核心知识梳理一、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1.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 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 的性质(或能力)。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 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 无关。例如: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的还原性强。3.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 ,如Fe3+、H2SO4、KMnO4等;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 ,如金属单质、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 ,如Fe2+、S、Cl2等。4.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1.依据反应原理——氧化还原方程式判断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如:MnO2+4HCl(浓)MnCl2+Cl2↑+2H2O氧化性:MnO2>Cl22.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 ,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如是否加热、有无催化剂及反应温度高低和反应物浓度大小等。例如:F2+H22HFCl2+H22HCl氧化性:F2>Cl2→3.依据产物中元素价态的高低来判断①相同条件下,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例如:→②相同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例如:→4.依据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5.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②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H2SO4>稀H2SO4,浓HNO3>稀HNO3,还原性:浓HCl>稀HCl。③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性越强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如:酸性条件:2MnO+6H++5SO===2Mn2++5SO+3H2O中性条件:2MnO+H2O+3SO===2MnO2+3SO+2OH-碱性条件:2MnO+2OH-+SO===2MnO+SO+H2O+其氧化性为KMnO4(酸性)>KMnO4(中性)>KMnO4(碱性)6.根据原电池电极反应判断还原性:Zn>Fe三、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X2(X指卤素Cl、Br)、O2、O3等;②高价态的离子,如H+、Cu2+、Fe3+、Hg2+、Ag+等;③高价态的物质,如H2SO4(浓)、HClO4、HNO3、PbO2、MnO2、KClO3、KMnO4等;④含O的物质,如H2O2、Na2O2等。如:2.常见还原剂①活泼的金属单质,如Na、Mg、Al、Fe、Cu等;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等;③低价态离子,如S2-、I-、Fe2+、Br-等;④含较低价态元素的物质,如CO、NH3、H2S、HI、SO2、H2SO3、Na2SO3、NO等。如: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规律:高价氧化,低价还原,中间价态两边转如: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氧化产物还原产物Fe2+Fe3+FeSOSOSH2O2O2H2O四、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方法1.代数和法: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可以借助化合价口诀来记忆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钡、镁、钙、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记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正价最高莫过八,负价最低四为限。正负变价要分清,莫忘单质都为零。2.特殊复杂物质中的元素化合价判断①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确定元素的化合价例:CuH:非金属性H>Cu显正价―→显负价3.常考复杂物质化合价的汇总2O K2eO4 Li2H LiH2 AlH Na22O3  O 342易错通关对点练一、氧化还原反应及基本概念判断1.关于反应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CaH2中H元素被还原C.H2O中H元素被还原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C【解析】反应CaH2+2H2O=Ca(OH)2+2H2↑属于归中反应,CaH2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被氧化转化为氢气,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被还原为氢气,据此分析解答。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H2O做氧化剂,H元素被还原,A错误;B.CaH2中H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B错误;C.H2O中H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C正确;D.反应没有单质参加,不属于置换反应,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有①物质失去的电子数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②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外一种元素被还原③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一定被还原     ④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⑤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                 ⑥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C【解析】①物质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失去的电子数的多少无关,而与其失去电子的难易有关,物质越容易失去电子,则其还原性就越强,①错误;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与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可能是同一元素,如在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都是Cl元素,其它元素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故认为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外一种元素被还原的说法不合理,②错误;③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不一定就是被还原,如I-与Cl2反应变为I2,I-被氧化,③错误;④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可能作氧化剂,也可能作还原剂,如S+O2SO2,在该反应中反应物都是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中S为还原剂,O2为氧化剂,④错误;⑤金属单质在反应中一定是失去电子变为正化合价的相应化合物,故金属单质只作还原剂,⑤正确;⑥阳离子和阴离子可能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可以失去电子变为Fe3+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表现还原性,也可以得到电子变为Fe单质,表现氧化性;阴离子可以失去电子变为,表现还原性,也可以得到电子变为S,表现氧化性,⑥错误;可见:上述说法中只有⑤正确,其余5种说法都是错误的,故合理选项是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B.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得到电子的物质C.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D.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为电子的转移,故A错误;B.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故B错误;C.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故C正确;D.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反应是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C。二、依据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4.M、N、P、E四种金属,已知:①;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则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D.【答案】A【解析】①,M是还原剂、N是还原产物,所以M的还原性大于N;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说明M是正极,则还原性P大于M;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说明N是负极,N的还原性大于E,则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故选A。5.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I2+H2O=2HI+H2SO42FeCl3+2HI=2FeCl2+2HCl+I2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HI>FeCl2>H2SO3>NOB.FeCl2>HI>H2SO3>NOC.NO>FeCl2>H2SO3>HID.H2SO3>HI>FeCl2>NO【答案】D【解析】在反应H2SO3+I2+H2O=2HI+H2SO4中,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SO3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是还原剂,HI是还原产物,还原性:H2SO3>HI;在反应2FeCl3+2HI=2FeCl2+2HCl+I2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I是还原剂,FeCl2是还原产物,则还原性:HI>FeCl2;在反应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Cl2是还原剂,NO是还原产物,还原性:FeCl2>NO。所以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HI>FeCl2>NO,故选D;答案选D。6.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①2H2S+O2=2S↓+2H2O ②4NaI+O2+2H2O=4NaOH+2I2 ③Na2S+I2=2NaI+S↓A.O2>I2>SB.O2>S>I2C.I2>O2>SD.S>I2>O2【答案】A【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根据反应2H2S+O2=2S↓+2H2O可知氧化性是O2>S;根据反应4NaI+O2+2H2O=4NaOH+2I2可知氧化性是O2>I2;根据反应Na2S+I2=2NaI+S↓可知氧化性是I2>S;综上所述氧化性是O2>I2>S;故选A。三、依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7.已知I-、Fe2+、SO2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H2O2<Fe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2Fe3++SO2+2H2O=2Fe2+++4H+B.H2O2+H2SO4=SO2↑+O2↑+2H2OC.I2+SO2+2H2O=H2SO4+2HID.2Fe3++2I-=2Fe2++I2【答案】B【解析】A.还原性:Fe2+<SO2,根据强弱规律,2Fe3++SO2+2H2O=2Fe2+++4H+能发生,故不选A;       B.还原性:H2O2<SO2,根据强弱规律,H2O2+H2SO4=SO2↑+O2↑+2H2O不能发生,故选B;C.还原性:I-<SO2,根据强弱规律,I2+SO2+2H2O=H2SO4+2HI能发生,故不选C;D.还原性:Fe2+<I-,根据强弱规律,2Fe3++2I-=2Fe2++I2能发生,故不选D;选B。8.已知、、、、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C.D.【答案】B【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性强弱的顺序是>>>>I2,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只能前面的粒子还原后面的,否则反应不能发生,A.因为氧化性Cl2>Br2,所以反应能发生,故A正确;B.因为氧化性Cl2>FeCl3>I2,过量氯气能将亚铁离子和碘离子都被氧化,所以3Cl2+2FeI2═2FeCl3+2I2能发生,故B错误;C.氧化性>,反应能发生,故C正确;D.氧化性>I2,反应能发生,故D正确;故选:B。四、外界条件影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9.完成下列各空:(1)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FeCl3溶液 ⑤Cl2和NaOH溶液 ⑥Fe和HNO3溶液 ⑦Fe和H2SO4溶液 ⑧Na和O2a由于温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b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c氧化还原反应不受浓度、温度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答案】(1)⑤⑥⑦⑧    ①③⑥⑦    ②④    加热    加适量NaOH溶液    通入足量的CO2【解析】(1)①Cu与浓HNO3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与稀HNO3反应生成一氧化氮;②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③Zn与稀H2SO4反应生成氢气,与浓H2SO4反应生成二氧化硫;④Fe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⑤Cl2和冷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氯酸钠和水;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⑥Fe在冷的浓HNO3中钝化,在热的浓HNO3中生成硝酸铁、二氧化氮和水,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⑦Fe在冷的浓H2SO4中钝化,在热的冷的H2SO4中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⑧Na和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1)①Cu与浓HNO3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与稀HNO3反应生成一氧化氮;②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③Zn与稀H2SO4反应生成氢气,与浓H2SO4反应生成二氧化硫;④Fe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⑤Cl2和冷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氯酸钠和水;⑥Fe在冷的浓HNO3中钝化,在热的浓HNO3中生成硝酸铁、二氧化氮和水,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⑦Fe在冷的浓H2SO4中钝化,在热的冷的H2SO4中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⑧Na和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a、由于温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⑤⑥⑦⑧,故答案为⑤⑥⑦⑧;b、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③⑥⑦,故答案为①③⑥⑦;c、氧化还原反应不受浓度、温度影响的是②④,故答案为②④;10.高锰酸钾分别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如下:MnO+5e-+8H+===Mn2++4H2OMnO+3e-+2H2O===MnO2↓+4OH-MnO+e-===MnO(溶液呈绿色)(1)从上述三个半反应中可以看出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的产物受溶液的_______影响。(2)将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3)将PbO2投入酸性MnSO4溶液中搅拌,溶液变为紫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氧化性:PbO2>KMnO4b.还原性:PbO2>KMnO4c.MnSO4溶液可以用盐酸酸化【答案】  (1)  酸碱性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2MnO+5SO2+2H2O===2Mn2++5SO+4H+  (2) (3) a【解析】(1)根据反应式知,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不同环境中反应后的离子颜色不同,,所以溶液的颜色受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高锰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2价锰离子,所以高锰酸根离子有强氧化性,2MnO+5SO2+2H2O===2Mn2++5SO+4H+;(3)在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将PbO2投入酸性MnSO4溶液中搅拌,溶液变为紫红色,PbO2将二价锰离子氧化生成高锰酸根离子,所以PbO2作氧化剂,高锰酸根离子是氧化产物,PbO2的氧化性大于高锰酸根离子,故a正确;b错误;氧化性:PbO2>KMnO4>Cl2,PbO2也能将Cl―氧化成Cl2,故c错误。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及应用11.2022年我国空间站的建设举世瞩目,神舟十四号太空出差三人组在轨飞行多日。飞船的天线用钛镍记忆合金制造,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反应①: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反应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Ti+2MgCl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Cl2是氧化剂,C、FeTiO3是还原剂B.反应①中每生成标准状况下6.72LCO气体,转移0.7NA个电子C.反应②中Mg被氧化,TiCl4被还原D.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答案】D【解析】A.FeTiO3中Fe显+2价,O显-2价,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Ti的价态为+4价,根据反应①,Cl2中Cl的化合价降低,Cl2为氧化剂,C的价态升高,C作还原剂,铁元素的价态升高,FeTiO3作还原剂,其余元素的化合价没发生变化,故A说法正确;B.根据A选项分析,生成6molCO,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4mol,即每生成标准状况下6.72LCO气体,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7mol,故B说法正确;C.反应②中Mg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Mg为还原剂,TiCl4中Ti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0价,TiCl4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为氧化剂,故C说法正确;D.根据上述分析,反应①中Ti的价态没有发生变化,反应②中Ti的价态发生变化,故D说法错误;答案为D。1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Ⅱ中每生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4NAB.该生产条件下,物质的溶解度:C.可用溶液作为反应Ⅰ中尾气吸收剂,且反应后溶液能在上述流程中循环利用D.用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同时可产生胶体吸附杂质净化水【答案】A【解析】A.反应Ⅰ中铁元素从0价升高到+3价,反应II中,铁元素从+3价升高到+6价,反应II中每生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故A错误;B.根据Na2FeO4与饱和KOH溶液反应生成K2FeO4和NaOH,说明物质的溶解性:Na2FeO4>K2FeO4,故B正确;C.反应I中尾气是氯气,因此可用FeCl2溶液作为反应I中尾气吸收剂,生成FeCl3,且反应后溶液可以进入到反应II中循环利用,故C正确;D.K2FeO4中+6价铁具有强氧化性,用于饮用水杀菌消毒,得到的还原产物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杂质达到净化水,故D正确;故答案为A。易错通关能力练1.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对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B.氧化性:MnO>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微粒个数之比为5∶2D.若有2个Mn2+参加反应,则转移10个电子【答案】B【解析】已知锰离子是反应物,反应后生成高锰酸根离子,则锰离子失电子作还原剂,含有碘元素的离子在反应中作氧化剂,碘元素应该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是反应物,是生成物,根据元素守恒知,水是反应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数值相等以及原子守恒知识,可以得出该反应方程式为:2Mn2++5+3H2O=2MnO+5+6H+。A.中的碘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A正确;B.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MnO,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强弱顺序是:>MnO,故B错误;C.根据方程式可知:氧化剂碘酸根离子和还原剂锰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故C正确;D.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有2个Mn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7-2)=10个,故D正确;故答案选B。2.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BCD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验证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验证锌与硫酸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证明氧化性:推断Cl、C、Si的非金属性强弱A.AB.BC.CD.D【答案】B【解析】A.验证Fe3+和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要控制变量,氯化铁和硫酸铜除了阳离子不同,阴离子也不同,不能验证Fe3+和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A错误;B.图示装置中指针偏转,即可说明有电子转移,从而验证锌与硫酸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B正确;C.氯气、溴均能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不能证明Br2、I2氧化性的强弱,C错误;D.盐酸有挥发性,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HCl,HCl也能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无法证明碳和硅的非金属性,且盐酸不是氯的最高价含氧酸,D错误;答案选B。3.已知:①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②Cl2+2FeCl2=2FeCl3,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性:>Cl2>Fe3+B.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8C.反应②中FeCl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当反应②中生成标况下2.24LCl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答案】B【解析】A.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的强。根据①可知氧化性:>Cl2;根据②可知氧化性:Cl2>Fe3+,因此微粒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Fe3+,A正确;B.在反应①中氧化剂是KMnO4,还原剂是HCl,每有2molKMnO4反应,会消耗16molHCl,其中10molHCl作还原剂,因此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5,B错误;C.在反应②中Cl2将FeCl2氧化为FeCl3,Cl2被还原为FeCl3,故FeCl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正确;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反应②中每生成1molCl2,反应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当反应②中生成标况下2.24LCl2时,反应产生的Cl2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4.在室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②③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氧化性强弱顺序为B.是的还原产物,是的氧化产物C.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D.要将含有、和混合溶液中的转化为,而不氧化和,应加入【答案】D【解析】①中,Z元素的化合价升高,X元素的化合价降低;②中,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B元素的化合价降低;③中,Z元素的化合价降低,B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上述3个反应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还原性强弱顺序为。A.由分析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A正确;B.由分析可知,是的还原产物,是的氧化产物,B正确;C.根据氧化性强弱顺序可知,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C正确;D.要将含有、和混合溶液中的转化为,而不氧化和,应加入,若加入,将氧化,D错误;答案选D。5.下列结论错误的是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微粒半径:K+>Al3+>S2->C1-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1>H2S>PH3>SiH4③离子的还原性:S2->C1->Br->I-④氧化性:C12>S>Se>Te⑤酸性:H2SO4>H3PO4>H2SiO3⑥非金属性:O>N>P>Si⑦金属性:Be<Mg<Ca<K。A.只有①B.①③C.②④⑤⑥⑦D.①③⑤【答案】B【解析】①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微粒半径应该是S2->Cl->K+>Al3+,①错误;②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Cl>S>P>Si,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1>H2S>PH3>SiH4,②正确;③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还原性应该是S2->I->Br->Cl-,③错误;④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Cl>S>Se>Te,则氧化性Cl2>S>Se>Te,④正确;⑤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P>Si,则酸性,H2SO4>H3PO4>H2SiO3,⑤正确;⑥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⑥正确;⑦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⑦正确;综上所述①③错误;答案选B。6.M、N、P、E四种金属,已知:①;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则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D.【答案】A【解析】①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M是还原剂、N是还原产物,所以M的还原性大于N;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说明M是正极,则还原性P大于M;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说明N是负极,N的还原性大于E,则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故选A。7.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I2+H2O=2HI+H2SO42FeCl3+2HI=2FeCl2+2HCl+I2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HI>FeCl2>H2SO3>NOB.FeCl2>HI>H2SO3>NOC.NO>FeCl2>H2SO3>HID.H2SO3>HI>FeCl2>NO【答案】D【解析】在反应H2SO3+I2+H2O=2HI+H2SO4中,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SO3是还原剂,HI是还原产物,还原性:H2SO3>HI;在反应2FeCl3+2HI=2FeCl2+2HCl+I2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I是还原剂,FeCl2是还原产物,则还原性:HI>FeCl2;在反应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Cl2是还原剂,NO是还原产物,还原性:FeCl2>NO。所以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HI>FeCl2>NO,故选D;答案选D。8.和的混合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在图示转化关系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氢、氯、铜B.过程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转化过程中参加循环反应的离子只有、【答案】A【解析】A.根据图中信息,在图示转化关系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氢、氯、铜,故A正确;B.过程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C.根据反应III得到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根据反应I得到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故C错误;D.转化过程中参加循环反应的离子有、、,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适量新制的氯水比较Cl2、I2的氧化性强弱B将Na、K分别投入水中比较二者金属性的强弱C将亚硫酸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比较S、C的非金属性强弱D过量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MgCl2、AlCl3溶液中比较Mg、Al的失电子能力强弱A.AB.BC.CD.D【答案】C【解析】A.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适量新制的氯水,发生反应:Cl2+2KI=2KCl+I2,I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因此可证明氧化性:Cl2>I2,A正确;B.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相应单质的活动性就越强,越容易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2,故将Na、K分别投入水中,K反应比Na更剧烈,可比较二者金属性的强弱,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H2SO3不是S元素最高价含氧酸,因此不能根据将亚硫酸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反应产生CO2气体,由酸性:H2SO3>H2CO3,来比较S、C的非金属性强弱,C错误;D.过量的NaOH溶液滴入MgCl2溶液中,反应产生Mg(OH)2沉淀,而滴入AlCl3溶液中,首先反应产生Al(OH)3沉淀,然后会被过量NaOH溶解变为可溶性NaAlO2,证明Mg(OH)2显碱性,而Al(OH)3显两性,从而证明Mg比Al容易失电子,D正确;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合理选项是C。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08-04 14:54:01 页数:23
价格:¥3 大小:1.09 M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