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一)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3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学校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题号123456789答案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1.史学家蒋廷黻(fú)认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列不能印证“相当的成绩”的有( )A.创建北洋舰队B.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C.创办轮船招商局D.创办京师大学堂2.“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李鸿章B.孙中山C.康有为D.毛泽东3.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 )A.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B.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C.1912年3月13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D.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宣布解职4.“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成立南京国民政府C.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实现了全国统一5.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
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北伐战争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材料强调了国民革命时期()A.革命斗争的坚决性吧B.国共合作的紧密性C.民众参与的广泛性D.革命任务的彻底性6.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中央红军长征路线,正确的一组是()A.江西瑞金—过草地—翻雪山—贵州遵义—陕北吴起镇B.江西瑞金—贵州遵义—过草地—翻雪山—陕北吴起镇C.江西瑞金—贵州遵义—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D.江西瑞金—雪翻山—贵州遵义—过草地—陕北吴起镇7.1931年9月19日,中国驻国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提出申诉,同时照会美英等国政府,请国际组织主持公道,希望国际各国深切关注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侵略行动。这一“行动”()A.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B.标志着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C.使国共两党实现了初步合作D.使国共两党走向了第二次全面合作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十年内战基本停止C.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D.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9.有学者认为,徐州会战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阻滞了日军向中国腹地的进攻。日军绝没有料到仅徐州会战就打了几个月的时间,这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和与德军会师的狂妄计划。这表明()A.徐州会战打乱了日军的侵略部署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徐州会战是中国战场的反攻之战D.正面战场的积极抗战促使日本停止进攻10.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B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C淞沪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D百团大战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A.AB.BC.CD.D11.1938年,朱德在某战役后向参战指战员训话时说:“这是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你们敢打必胜的信心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打破了所谓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卢沟桥保卫战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台儿庄战役12.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准确预见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抗日战争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指出了每个阶段的战争形式,为抗战胜利找到了行动的策略。”关于这部著作的背景,叙述正确的有()①北平、天津、上海、南京陷落②百团大战取得胜利③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④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3.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①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④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日作战,其中,地道斗争为人们耳熟能详,但地道本身是一种相对被动的防御设施,地道斗争必须和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村落战等结合才能顺利进行。这段话意在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时期()A.坚持维护国共合作B.紧紧依靠人民群众C.善于赢得国际援助D.始终坚守正面战场15.抗战胜利后,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好时机,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
这些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就不顾舆论谴责,大肆进攻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其爆发的标志是()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B.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6.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B.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7.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18.下列关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表述错误的是()A.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B.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C.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8题10分,第19、20题各13分,共36分。19.材料一: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势力。材料二: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福州而雄踞祖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到达新的高峰。材料三:……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材料一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黄埔军校”建立于何地?根据材料分析,它的创建有何重要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请你分析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北侧举行军事演习。11时左右,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炮击卢沟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材料二: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入侵。材料三:如右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2)根据材料二,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是如何应对的?(3)材料三中日本的新闻报纸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了悼念在此事件中死难的国民,我国从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公祭日,请你谈谈这一举措有何现实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最想向世界人民表达的愿望是什么?2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也是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八年级某班同学对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分组进行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活动一 近代列强的侵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据此,第一小组同学用下面的年代尺整理出了相关内容。
(1)学习西方军事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中国近代化探索呈现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特点,请写出年代尺中未标注的政治领域近代化探索的另一重大事件时间及名称。(2分)(2)请用年代尺中标注的史实来说明“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分)(3)近代化的终极目的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近代化探索不仅涉及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民主化,还涉及其他方面,请举出一例来说明。(2分)活动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第二小组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进行探究:(4)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阶段,中国革命遭遇了三次大的挫折,秋收起义受挫后,中
国共产党是如何扭转局势的?(2分)(5)请根据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史实,指出从图一到图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对象有何变化。(2分)活动三 探究小结(6)通过以上对中国近代史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认识?(不得照抄题目,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题号123456789答案DBCCCCABA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CCCABCDBD二、非选择题:19.(1)湖南、湖北。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2)广州。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3)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骨干;北伐军官兵英勇善战;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模范作用;广大工人农民和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国际援助等。
20.(1)七七事变。1937年。(2)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3)南京大屠杀。可以时刻警醒我们铭记历史,牢记耻辱,警惕和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4)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意思相近即可)21.(1)1911年;辛亥革命。(2)《马关条约》签订后,推动了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开展。(3)教育近代化: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或军事近代化:创办北洋、南洋、福建、广东等近代化海军;或社会生活近代化:剪辫、易服、改称呼等)。(写出一条即可)(4)毛泽东带领军队向农村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5)图一的斗争对象是日本侵略者,图二的斗争对象是国民党反动派。(6)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或中国革命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符合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