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附答案(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学校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武力相逼,调停为诱,一纸定夺,强割强占等手段,步步蚕食、割占我国大好河山(  )A.100多万平方千米B.120多万平方千米C.150多万平方千米D.180多万平方千米2.下列关于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美英联军D.八国联军4.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A.棉纺织品B.机器C.鸦片D.枪炮图15.图1是1843年前后我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剧变的直接原因是A.闭关锁国政策的延续B.纺织工业的发展C.协定关税的影响D.自然经济的解体6.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第8页共8页 均沾”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7.“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有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废除科举制C.创办福州船政局D.颁布剪辫法令8.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清政府收到的这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B.已感到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10.有人把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联合1300多名举人所进行的行动称作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A.黄海海战B.百日维新C.公车上书D.洋务运动11.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纸是天津的《国闻报》和上海的(  )A.《湘学报》B.《直报》C.《知新报》D.《时务报》12.如图这张知识卡片所记录的史实,最有可能发生在(  )第8页共8页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A.1851年B.1864年C.1899年D.1900年13.他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这个“他”是(  )A.章炳麟B.孙中山C.谭嗣同D.陈天华14.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最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  )A.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走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C.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5.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不再支持B.二次革命的影响C.复辟活动不得人心D.北洋军阀的分裂16.“一世怪杰的袁世凯,以符合民意而再起者,卒以伪造民意而亡。”“伪造民意”是指袁世凯A.就任民国大总统B.实行独裁,复辟帝制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D.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17.“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新青年》B.《文学改良刍议》C.《狂人日记》D.《劳动界》18.五四运动时期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主要体现了A.科学精神B.自由精神C.民主精神D.爱国精第8页共8页 神19.郑板桥认为写章要做到“删繁就简”“标新立异”,李大钊认为写文章要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能反映他“铁肩担道义”的是A.首倡使用白话文B.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C.大力兴办企业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20.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C.是偶然的也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D.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21题19分,22题22分,23题19分,共60分)21.请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观察图片,请为①②③分别填写最恰当的内容。(2)根据图片,联系所学,请为此知识结构归纳最合适的主题并谈谈有何启示。(3)近代中国屡战屡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联系所学,请从历史发展趋势角度回答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第8页共8页 2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学习;制夷:抵抗外国侵略者)“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③》(1)结合材料一回答,中国近代史上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2分)请列举出两位主张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2分)材料二1894年孙中山上述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主张,但没有得到答复。孙中山认识到,清政府已腐朽不堪,用和平手段,不可能挽救统治危机。孙中山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依然走上民主革命道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③》(2)1894年孙中山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后,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什么?(2分)后来他领导的哪一场运动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2分)他领导这一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材料三“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第8页共8页 ——陈独秀(3)你认为陈独秀的这些言论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场运动之中?(2分)在这场运动中陈独秀所说的“西洋的新法子”是指什么?(2分)(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这场运动有什么不足之处?(2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2分)(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2分)你认为中国近代化这一系列探索活动的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23.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赔款2100万元;……;英商进出品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加天津为通商口岸;割九龙司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赔偿英法抚恤金各50万两和20万两白银。材料三: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割中国的……给日本。材料四: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材料一第8页共8页 出自中国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它与哪场战争有关?它的内容除了材料中的条款,还有哪些内容?(2)材料二中的不平等条约名字叫什么?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3)材料三中规定把中国的哪里割让给日本?这次签约前的战争名字是什么?(4)涉及材料四的条约名字和战争名称是什么?(5)根据材料中四大条约的内容你能说出它们分别对中国的重要影响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1.C2D3.B4.C5.C6.C7.A8.D9.B10.C11.D12.D13.B14.A15.C16.B17.A18.D19.D20.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21题19分,22题22分,23题19分,共60分)21.(19分)【小题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虎门销烟。【小题2】侵略与抗争;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学习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等。【小题3】封建专制制度的没落或封建制度腐朽等。22.(22分)(1)洋务运动;(2分)康有为、梁启超(2分)(2)兴中会;(2分)辛亥革命;(2分)三民主义(2分)(3)新文化运动;(2分)民主、科学。(2分)(4)不足: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对中国文化绝对否定,对西洋文化绝对肯定。意思相近即可)(2分)看待:对东西方文化要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学习等。)(2分)(5)特点:由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2分)目的: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2分)第8页共8页 23.(19分)【小题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小题2】《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小题3】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甲午中日战争。【小题4】《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小题5】《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8页共8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7-31 16:58:05 页数:8
价格:¥5 大小:72.94 KB
文章作者:135****156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