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中考化学试卷汇编06溶液(第01期)(全国通用)(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06溶液考点1溶液及组成1.(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食堂里的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可乐B.西瓜汁C.冰水D.绿豆汤【答案】A【详解】A、可乐是碳酸等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B、西瓜汁中含有不溶性的果肉等,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C、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D、绿豆汤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稀硫酸B.生理盐水C.蔗糖溶液D.碘的酒精溶液【答案】D【详解】A、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硫酸,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氯化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蔗糖溶液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溶质是蔗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碘的酒精溶液,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3.(2023年云南省中考)下列溶液中,溶质不是固体的是A.食盐溶液B.硝酸钾溶液C.酒精溶液D.蔗糖溶液【答案】C【详解】A、食盐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是固体,故A错误;B、硝酸钾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是固体,故B错误;C、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是液体,故C正确;D、蔗糖溶液的溶质是蔗糖,是固体,故D错误。故选C。4.(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答案】D【详解】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中子带有电荷,但不是离子,此选项错误;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水不是溶液,此选项错误;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钠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属于无机物,此选项错误;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此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2乳化溶解时的能量变化5.(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老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自制简易冰袋”的探究活动,下列用来制作冰袋最佳的固体物质是A.氢氧化钠B.硝酸铵C.生石灰D.氯化钠【答案】B【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不能用来制作冰袋,故A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可用来制作冰袋,故B符合题意;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放出热量,不能用来制作冰袋,故C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所以不能用来制作冰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预期目的或效果的是A.证明CO2能与水反应B.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证明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D.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答案】C【详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软塑料瓶中由于气体减少而变瘪,但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该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B、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以上,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而不是需要与氧气接触,该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C、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装置温度升高,则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高右底,该设计能达到预期目的;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该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锰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没有证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该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故选C。7.(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小组学习群中的交流记录,其中错误的是A.小云: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B.小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小丽: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小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答案】C【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故A正确;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为温度和溶质都不确定,故B正确;C、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C错误;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故D正确。故选C。考点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8.(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的实验中,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漏斗B.玻璃棒C.50mL量筒D.烧杯【答案】A【详解】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碳酸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碳酸钠和量取水,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碳酸钠中溶剂的质量为,即所需水的体积约为49mL,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50mL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故不需要用到漏斗,故选A。9.(2023年重庆市中考)某小组用NaCl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棒的作用只有引流B.水倒入时洒出烧杯外,质量分数变大C.实验中会用到蒸发皿D.实验中选用25mL规格的量筒【答案】B【详解】A、溶解氯化钠时需要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快溶解,故A错误;B、水倒入时洒出烧杯外,溶剂的质量减少,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变大,故B正确;C、蒸发实验中会用到蒸发皿,该实验不用蒸发,故C错误;D、所用NaCl固体质量为:=3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47g,需要水的体积为47mL,故选择50mL量筒,故D错误。故选B。10.(2023年安徽省中考)为制作叶脉书签,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NaOH溶液,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取用NaOHB.称量NaOHC.量取所需的水D.读取水的体积【答案】C【详解】A、取用NaOH时,要用药匙,瓶塞应该倒放,防止污染试剂,图示操作错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示操作错误;C、倾倒液体时,量筒要倾斜,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图示操作正确;D、量取水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的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图中为仰视读数,图示操作错误;故选C。11.(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在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同学抽到的化学考题是“配制50g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流液”,他的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A.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3g氯化钠固体和47mL水B.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C.量取水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将称得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答案】B【详解】A、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水:,水的密度是1g/mL则是47mL,正确。B、称量固体时,是先调节好砝码的质量,再加药品,发现指针向左偏,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错误。C、量取水读数时,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D、溶解操作在烧杯中进行,则将称得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正确。故选:B。12.(2023年云南省中考)学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溶液的配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②中的砝码和药品放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B.若③中烧杯内壁有水珠,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C.若④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D.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C【详解】A、若②中的砝码和药品放反,会使得称量药品的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选项A错误;B、若③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会使得水的量偏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选项B错误;C、若④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得量取水的量偏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故选项C正确;D、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故选项D错误;故选:C。考点4物质溶解性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3.(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B.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答案】B【详解】A、碘微溶水,易溶于汽油,碘的汽油溶液呈紫红色,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紫红色,说明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故选项A正确;B、通过实验分析可知,该实验不能得出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的结论,故选项B错误;C、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水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汽油由无色变为紫红色,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故选项C正确;D、碘在水溶液中呈黄色,在汽油中呈紫红色,所以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故选项D正确;故选:B。14.(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溶液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纯净物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答案】A【详解】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此选项正确;B.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此选项错误;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此选项错误;D.溶液的浓稀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多少,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是否能溶解某种溶质,所以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此选项错误。故选A。15.(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C.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答案】C【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错误;B、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溶质的种类,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错误;C、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正确;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例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后,没有溶质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C。16.(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向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入少量生石灰(忽略水挥发和CO2影响),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第一个图: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随着生石灰质量增大,溶液的质量变小,图像错误;第二个图: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的温度会先升高,反应结束后恢复至室温,图像错误;第三个图: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碱性减弱,溶液pH减小;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部分固体溶解,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至反应前,碱性增强,溶液pH增大至最初pH,图像错误;第四个图:生石灰中含氧元素,则随着生石灰质量增大,烧杯中氧元素质量增大,图像错误;由以上分析知,错误图像有4个。故选D。17.(2023年陕西省中考)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下图所承,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A.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B.试管内有固体析出C.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答案】C【详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则试管内溶液总质量减小,说法正确;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说法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下降,为降低温度后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说法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下降,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降低,溶液密度减小,所以根据浮力公式F=ρgV排,溶液密度减小,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说法正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C。18.(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工业上氢氧化钙制取步骤为:煅烧石灰石得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溶液质量不变B.1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40℃,溶液变浑浊C.2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D.5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至20℃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答案】B【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溶剂水参与反应损失一部分、造成溶质也会析出,故最终溶液质量减少,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1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40℃,氢氧化钙溶解度下降、溶质析出,溶液变浑浊,符合题意;C、20℃氢氧化钙溶解度为0.165g,即100g水最多可溶解0.165g氢氧化钙,故此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5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至20℃时,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5溶解度曲线19.(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阴影部分的任意点表明甲、乙两种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P点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D.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答案】B【详解】A、图中阴影部分中的点在甲曲线的上部,是甲的饱和溶液,在乙曲线的下部,是乙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相交于P点,因此P点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解度相等,P点表示两溶液的饱和状态,则P点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则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只能溶解50g甲,形成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甲、乙的溶解度都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都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则升温至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20.(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B.将室温下KNO3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液仍饱和C.KNO3和NaCl均属于难溶物质D.除去KNO3中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答案】D【详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室温下KNO3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故B错误;C、KNO3和NaCl在20℃时的溶解度均大于10g,均属于易溶物质,故C错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提纯硝酸钾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D。21.(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晾晒海水制盐在我国有若悠久的历史,利用该工艺可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利用了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C.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0%D.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除去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杂质【答案】A【详解】A、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故A说法正确;B、由图可知,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B说法错误;C、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7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70g氯化镁,达到该温度下的饱和状态,故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C说法错误;D、由图可知,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除去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杂质,故D说法错误;故选A。22.(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比的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的大C.时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时仍是饱和溶液D.时,在100g水中加入,形成不饱和溶液【答案】B【详解】A、由于没有确定温度,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的溶解度曲线较陡,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时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时变成不饱和溶液,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时,NaCl溶解度小于4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时,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NaCl质量小于40g,在100g水中加入,形成饱和溶液,错误。故选B。23.(2023年安徽省中考)煤化工废水中含有NaCl、、,这三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与相比,NaCl更适合通过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得到B.℃时,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C.℃时,NaCl和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40℃时,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硝酸钠、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与硝酸钠相比,氯化钠更适合通过蒸发结晶得到,不符合题意;B、a1℃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0g,该温度下,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a2℃时,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则该温度下,氯化钠和硫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符合题意;D、40℃时,Na2SO4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升温后,硫酸钠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还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C。24.(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X、Y、Z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B.t2℃时,将20gX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C.t3℃时,将100g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可析出20g晶体D.t1℃时,分别将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Y>Z>X【答案】D【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X>Y>Z,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说法错误;B、t2℃时,X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将20gX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得到65g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t3℃时,X的溶解度为50g,则100gX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溶剂的质量为100g-33.3g=66.7g,而t2℃时,X的溶解度为30g,则析出晶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t1℃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X和Y的溶解度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仍然是Y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X,而Z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大于X,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Z>X,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5.(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以下问题:(1)t2℃时,将4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_____。(2)t2℃时,Q点代表_____(填字母,下同)物质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3)在(0-t2)℃间,_____两种物质不能配成相同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4)t1℃时,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同时降低相同温度后,A、B、C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答案】(1)3:5(2)A(3)AB/AC(4)B=C>A【详解】(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60g,将4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50g水中只能溶解30gA,则所得溶液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3:5;(2)t2℃时,Q点在B、C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上方,在A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t2℃时,Q点代表A物质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3)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能配成相同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在(0-t2)℃间,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C两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在(0-t2)℃间,AB或AC两种物质不能配成相同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4)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C两物质的溶解度,则A中溶质质量大于B、C,又因为溶液质量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则A中溶剂质量小于B、C,升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所以t1℃时,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同时降低相同温度后,A、B、C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B=C>A。26.(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g;(2)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3)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______的方法(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提纯甲。【答案】(1)20(2)降低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3)降温结晶【详解】(1)由图可知,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故填:20;(2)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故填: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3)由图可知,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少,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提纯甲,故填:降温结晶。27.(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如图1为某兴趣小组用硝酸钾进行的系列实验,图2为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1)B中溶液为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C中固体_____(填“增加”或“减少”)。(3)D中_____(填“有”或“无”)固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E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答案】(1)饱和(2)增加(3)无(4)25%【详解】(1)由图1可知,B中有硝酸钾固体剩余,故B中溶液为饱和溶液;或由溶解度图可知,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3.9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故50g水中最多溶解<50g,所以B中溶液有硝酸钾固体剩余,所以B中溶液为饱和溶液;(2)由溶解度图可知,40℃降温至20℃,硝酸钾的溶解度降低,会析出固体,所以C中的固体增加;(3)由溶解度图可知,20℃降温至60℃,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故50g水中最多溶解>50g,所以D中固体全部溶解,即D中无固体;(4)E温度为40℃,溶剂水的质量为50g+100g=150g,溶质质量为50g,则溶质质量分数为。28.(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碘酒用于消毒杀菌,其溶剂是_____(填化学式)。(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甲中混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②t2℃时,将3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③t2℃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A.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得到的都是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丙>乙>甲【答案】(1)C2H5OH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降温结晶2:7B【详解】(1)碘酒中的溶剂为酒精,化学式为C2H5OH。(2)①由图可知,甲、乙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则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②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的质量为,则将3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20g:(20g+50g)=2:7。③A、由于不知道三种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则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多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甲、乙溶解度减小,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饱和,乙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又由于t1℃乙的溶解度>t1℃甲的溶解度>t2℃丙的溶解度,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该选项说法正确;C、结合前面分析可知,降温后丙为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降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由于t2℃时溶解度关系:甲>乙>丙,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关系:丙>乙>甲,又由于溶液质量不一定相等,则无法比较溶剂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29.(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常见的氯化钙产品有无水和,除不具有吸水性外,其他均具有吸水性,可作除湿剂。(1)不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10306080溶解度/g59.564.7100137147①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②低温下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2)针对某氯化钙除湿剂,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步骤一:取适量氯化钙除湿剂于烧杯中,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触摸烧杯壁,感觉热,静置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室温。步骤二:取少许步骤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步骤三:取少许步骤一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饱和溶液,有白色沉淀和大量无色气体产生。①由步骤一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②写出步骤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③根据步骤三,可用饱和溶液鉴别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的理由是_____。(3)为测定某氯化钙除湿剂(含和少量)中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加热过程中既不熔化也不分解。  ①T℃后,继续升温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47)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②有同学认为用上述方法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理由是_____。【答案】(1)50%(2)氯化钙除湿剂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与溶液反应时无气体产生(3)除湿剂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详解】(1)①由上表可知,时,的溶解度为100g,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②不具有吸水性,所以低温下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为。(2)①由步骤一中,取适量氯化钙除湿剂于烧杯中,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触摸烧杯壁,感觉热,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氯化钙除湿剂溶于水时放出热量,导致温度升高。②写出步骤二中,滴加AgNO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为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根据步骤三,可知氯化钙和饱和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大量无色气体,而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只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可用饱和溶液鉴别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的理由是溶液与溶液反应时无气体产生。(3)①T℃后,继续升温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则易分解完全,固体减小的质量为水的质量=(m-n)g,则的质量为,则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②除湿剂具有吸水性,可能会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导致测定结果偏高。30.(2023年天津市中考)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A.白糖B.花生油C.面粉(2)下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①时,将40g硝酸钾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②P点表示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氯化钠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③将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试剂瓶、烧杯、_____、量筒、胶头滴管。(4)20℃时,向4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68g水,若得到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再加入_____g氯化钠固体。(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1)A(2)饱和等于减小(3)玻璃棒(4)28【详解】(1)A.白糖溶于水后能形成均一、稳定的白糖溶液,故A正确;B.花生油放入水中,会以小液滴形式分散于水中,形成乳浊液,故B错误;C.面粉加入水中,会以细小固体颗粒形式分散于水中,形成乳浊液,故C错误。故选:A。(2)①由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可知,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40g,所以时,将40g硝酸钾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饱和溶液,故填:饱和。②P点是时,硝酸钾溶解度曲线与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所以P点表示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等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故填:等于。③由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将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填:减小。(3)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试剂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用于搅拌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故填:玻璃棒。(4)设至少需要再加入质量为x氯化钠固体,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有:,解得:x=28g。故填:28。31.(2023年重庆市中考B卷)神奇的“风暴瓶”能“预报天气,冷暖先知”。制作“风暴瓶”用到以下物质:樟脑、酒精、KNO3、NH4Cl、水等。(1)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现了明显的浑浊,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填“强于”或“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把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降温也出现了晶体。除上述方法外,______也能使樟脑从溶液中结晶。(2)下图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t3℃时将等质量的KNO3、NH4C1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KNO3______NH4Cl(填“>”“<”或“=”)。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已知X是KNO3或NH4Cl中的一种,小敏同学对该物质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X是______,②和③中的溶液分别达到饱和状态还需加入X的质量更大的是______(填“②”或“③”)。【答案】(1)弱于蒸发酒精(2)<(3)硝酸钾③【详解】(1)樟脑在酒精中达到饱和,滴入到水中,出现浑浊,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还可以蒸发酒精,也能使樟脑从溶液中结晶;(2)t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铵,则所含水的质量:硝酸钾小于氯化铵;降温到t2℃,两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仍得到饱和溶液,且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因为硝酸钾溶液中水的质量少,所以硝酸钾溶液中所含硝酸钾的质量小;(3)根据图示,图③烧杯中含有100g水、55gX,根据溶解度曲线,t3℃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则100g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铵的质量为50g,故X应为硝酸钾;②: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2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0g硝酸钾,则要达到饱和还需要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60g-50g=10g;③:t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则要达到饱和还需要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80g-50g=30g;故还需加入X的质量更大的是③。考点6气体的溶解度32.(2023年云南省中考)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B.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D.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答案】B【详解】A、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则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不符合题意。B、夏季下雨之前,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是因为夏季气温升高,原本水中溶有的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减少,符合题意。C、空气中含有氧气,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不符合题意。D、增大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溶解量,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增大了水和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池的含氧量,不符合题意。故选:B。33.(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能达到目的是序号实验或操作目的实验方法或操作A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观察是否有红色物质生成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操作依次为称量、过滤、溶解和蒸发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过滤D增加鱼池中的氧气含量打开鱼池水泵,将水喷向空中A.AB.BC.CD.D【答案】D【详解】A、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两者发生反应,但不能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选项错误;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操作依次为称量(称量粗盐质量)、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选项错误;C、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过滤除去沉淀,但引入新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D、氧气不易溶于水,打开鱼池水泵,将水喷向空中,可增加鱼池中的氧气含量,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7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4.(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某化学检验员在分析醋酸()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时,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醋酸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是A.75%B.25%C.18.5%D.9.8%【答案】B【详解】设:醋酸的水溶液中水的质量为x,醋酸的质量为y。则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醋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由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有:,解得,x=3y,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选B。35.(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用废铜屑(假设不含其他金属杂质)制取胆矾(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实验流程如下:    (1)图中“A溶液”呈______(填“酸”或“碱”)性,用来洗涤废铜屑表面的油污。(2)图中“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3)在固体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通入氧气并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完全溶解,得到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若要制取25g胆矾,至少需要废铜屑______g。(5)某温度下,25g胆矾可完全溶于75g水中,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答案】(1)碱(2)过滤(3)2Cu+O2+2H2SO42CuSO4+2H2O(4)6.4(5)16%【详解】(1)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所以洗涤废铜屑表面油污的A溶液呈碱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操作1”将固液进行分离,为过滤操作。(3)结合题意和质量守恒定律知,该反应为铜、氧气和稀硫酸受热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4)25g胆矾中铜的质量为,废铜屑中铜转化到胆矾中,故至少需要废铜屑6.4g。(5)25g胆矾可完全溶于75g水中,溶质硫酸铜的质量为,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要把100g上述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14%的硫酸。请计算:(1)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00g×98%=98g。(2)如果稀释为14%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600g,如果稀释为5%的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1860g,所以要把100g上述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14%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600g~1860g。【详解】(1)见答案(2)见答案考点8结晶37.(2023年福建省中考)为研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学习小组查得资料:某钢铁厂处理高盐废水(含氯化钠、硫酸钠及微量的其他盐)的流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1)废水中的硫酸钠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的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当温度高于________________℃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3)40℃时,将50g硫酸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列出计算式即可)。(4)降温至0℃的“冷冻结晶”过程,析出的两种物质中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5)结合溶解度曲线解释,“蒸发结晶2”主要得到氯化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40(3)(4)Na2SO4或硫酸钠(5)0℃时,硫酸钠溶解度明显小于氯化钠,经“冷冻结晶”后的母液2中,硫酸钠含量低,氯化钠含量高【解析】(1)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2)由图知,当温度高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呈下降趋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3)40℃时,硫酸钠溶解度为48.4g,则将50g硫酸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最多溶解48.4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由图知,低于40℃时,硫酸钠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很快,氯化钠溶解度变化不明显,故降温至0℃的“冷冻结晶”过程,析出的两种物质中较多的是硫酸钠。(5)0℃时,硫酸钠溶解度明显小于氯化钠,经“冷冻结晶”后的母液2中,硫酸钠含量低,氯化钠含量高,故“蒸发结晶2”主要得到氯化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08-07 20:57:01 页数:25
价格:¥20 大小:1.67 MB
文章作者:xmxhq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