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2023中考历史试卷汇编05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01期)(解析版)
2023中考历史试卷汇编05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01期)(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6
2
/16
剩余1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05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考点目录考点26北宋的政治考点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考点28金与南宋的对峙考点29宋代经济的发展考点30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考点31元朝的统治考点3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考点3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考点26北宋的政治1.(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C.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D.印刷术取得重大突破【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武举开科28榜取士的人数不及一帮文举取士的人数,主要是因为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A项正确;科举制促使社会阶层流动加强,但材料强调重文轻武政策,排除B项;北宋时,与辽、西夏并立,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其目的在于( )A.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B.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C.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D.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答案】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根据材料“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可知,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目的在于克服五代以来的武将专权的弊端,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教育文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年重庆市B卷)以下是某历史老师整理的北宋的统治措施。这些措施( )①派遣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地方官②科举及第后即予授官,且升迁比其他出身者便捷③宋太祖亲自主持殿试,并成为制度④武将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B.克服了中央和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C.提高了宋朝军队在战场上的应对能力D.杜绝了地方和军队贪污腐化现象的发生【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吸取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重用文臣,限制武将的权利,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排除A项;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员互相推卸责任,导致办事效率下降,排除B项;武将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降低了宋朝军队在战场上的应对能力,排除C项;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办事效率下降,不可能杜绝地方和军队贪污腐化现象的发生,排除D项。故选A项。考点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暂无考点28金与南山的对峙暂无考点29宋代经济的发展1.(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北宋时,政府宣布取消对夜市的禁令,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的限制,东京城内十字大街有所谓的“鬼市”,娱乐场所营业通宵不绝。这反映出宋代( )A.城市布局更新B.城市商业繁荣C.科技文化先进D.中外贸易发达【答案】B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根据材料“政府宣布取消对夜市的禁令,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的限制,东京城内十字大街有所谓的‘鬼市’,娱乐场所营业通宵不绝。”可知,反映了宋朝政策促进了商贸的迅速发展,城市商业繁荣,B项正确;材料阐述的是商业活动,不是城市布局,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宋朝的科技,排除C项;中外贸易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南宋《中兴礼书》记载:绍兴十三年,宋高宗举行郊祭,所用的一批陶瓷器交由“平江府烧变”。但“平江官窑”具体位置长期悬而未决,直至2023年3月,经专家论证,苏州元和塘古窑址群为其所在地,从而解开了这一难题。该考古发现( )A.可证明相关文献记载基本可信B.表明宋高宗对北方故土的怀念C.确证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D.说明苏州是南宋制瓷业的中心【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平江官窑具体位置长期悬而未决,直至2023年3月,经专家论证,苏州元和塘古窑址群为其所在地,从而解开了这一难题”可知,考古终于确定了平江官窑具体位置,这说明文献记载大体可信,也就是说,该考古发现可证明相关文献记载基本可信,A项正确;宋高宗举行郊祭不能体现宋高宗对北方故土的怀念,排除B项;平江府烧制瓷器不能体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C项;“平江府烧变”,说明它的位置重要,但不能体现苏州是南宋制瓷业的中心,排除D项。故选A项。3.(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考古表明,南宋船坞不仅是建造和修理船舶的场所,很可能还是朝廷设立的专为皇室运送货物的码头。”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这种“建造和修理船舶的场所”,建造于(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宋时期的手工业发达,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B项正确;唐朝时期的手工业的确很发达,但考古还没有发现“建造和修理船舶的场所”,排除A项;最早的“建造和修理船舶的场所”发现于北宋时期,南宋和元朝都在北宋之后,不符合“最早”这一描述,排除CD两项。故选B项。4.(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综合下列信息可说明,宋代( ) “苏湖熟,天下足”——宋代民间谚语 A.海外贸易兴盛B.民族政权分立C.制瓷技术高超D.南方经济繁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信息“两宋时期南北财政收入比较"分析可知,南方收入明显高于北方,依据材料信息“苏湖熟,天下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代成为丰饶的粮仓,南方粮食产量占据重要地位,依据材料“浙江哥窑冰裂纹瓷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南方经济繁荣,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海外贸易”,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政权分立”,排除B项;C项概括不全面,排除C项。故选D项。5.(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的是当时江浙一带粮食产量很高。这反映了宋代( )A.人民勤劳B.手工业兴盛C.商业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南方粮食产量高,这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D项正确;材料强调江浙地区粮食产量高,未直接体现“人民勤劳”,排除A项;材料表述的农业,没有涉及手工业,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商业,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全球通史》谈到:“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文中“商业革命”指( )A.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B.工商业市镇兴起C.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D.手工业工场涌现【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可知,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出现了流通领域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C项正确;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丰富了民众生活,与“商业革命”无关,排除A项;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兴起,排除B项;明中叶以后,在江南出现了手工工场,排除D项。故选C项。7.(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其历史影响是( )A.推动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兴修B.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C.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商帮形成D.从国外引进的作物普遍种植【答案】B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B项正确;都江堰修建于战国时期,排除A项;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商帮形成于明朝,排除C项;北方人口的大批南迁,与从国外引进的作物普遍种植,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8.(2023年陕西省B卷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南宋)由于北方沦陷,对外交往必须通过海道,四此泉州、广州、明州(宁波)迅速发展,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南宋对外贸易的繁盛超过了北宋,形成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据记载,当时与南宋通商的国家多达五十多个。——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修订版)》(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宋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答案】(2)特点:以海路为主;港口城市多且发展迅速;对外贸易范围广;交往国家数量多;对外贸易繁盛超过北宋。影响:促进了南宋经济发展;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详解】(2)特点:根据材料“对外交往必须通过海道”得出以海路为主;根据材料“此泉州、广州、明州(宁波)迅速发展,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得出港口城市多且发展迅速;根据材料“南家对外贸易的繁盛超过了北宋”得出对外贸易繁盛超过北宋。;根据材料“形成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得出对外贸易范围广;根据材料“当时与南宋通商的国家多达五十多个。”得出交往国家数量多;影响:结合所学,影响可从对经济、中外交流、科技发展、欧亚国家对发展着手,如促进了南宋经济发展;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考点30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2023年安徽省)下图为某朝代的都城平面示意图。该朝代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元大都城东、南、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元大都是中国古代最后一座按完善规划平地新建的都城,也是惟一的一座按街巷制创建的新都城。全城规划的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穿过皇城的棂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和厚载门,经万宁桥,直达中心阁。在这全城格局的核心地带筑有皇城,中轴在线安排着皇城中最主要宫殿。元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故都城平面示意图为元大都平面图,C项正确;唐朝时,长安城建筑分三大部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宫城位于全城北部中心,皇城在宫城之南,外郭城则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向东西南三面展开,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市和坊是分开的,元大都时,市和坊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排除A项;北宋的都城开封,共有外城、内城及皇城三重,皇城内宫阙大都依西京洛阳建制,都城布局为东西短、南北长的长方形,排除B项;明朝北京城有故宫、皇城、内城和外城,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有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31元朝的统治1.(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国古代某一王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该王朝创立了(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王朝疆域指的是元朝疆域,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地方设立行中书,在全国设立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根据题意,D项正确;西周时期,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推行分封制,排除A项;秦朝为加强中央统治,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排除B项;唐朝的政治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排除C项。故选D项。2.(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下图所示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可知,图片中有“辽阳行省”“甘肃行省”等内容,这说明图片反映的是元朝开创的行省制度,D项正确;从图片中的“元朝疆域”可知,图片反映的朝代是元朝,而分封制是西周出现的制度,秦朝建立后已经进一步废除,被郡县制取代,三省六部制出现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均与元朝无关,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3.(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表明( )A.元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B.人口流动促进民族进一步交融C.元朝统一后民族关系和谐融洽D.国家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答案】B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形成一个新的民族”等内容可知,元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这得益于元朝统一后的人口流动,B项正确;元朝实行人分四等的四等人制,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AC两项表述不恰当,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AC两项;元朝时期的确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设立宣政院统辖西藏等,但材料未提及这些,排除D项。故选B项。4.(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学者李治安评价道:“它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他评价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节度使D.行省制【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它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和所学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D项正确;分封制下,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排除A项;郡县制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排除B项;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而且不仅控制一镇,还出现一人兼领数镇的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5.(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下面图示中空白处应是( )A.科举制B.八股取士制C.军机处D.行省制度【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元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D项正确;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排除A项;明朝的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排除B项;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年重庆市A卷)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有学者认为,元代有不少蒙古语和西域语言的音译词被吸收到汉语汉文中。如车站的“站”就是蒙古语jam(驿传)的译音,“站”字汉语本义是“立着”“停下”,而元代汉蒙语并用合成“驿站”一词,遂发展为如今车站的“站”义。这说明( )A.儒家思想受到冲击B.交通发展强化了统治C.元代重视文化建设D.民族交融丰富了文化【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蒙古语和汉语相互融合形成“驿站”一词,发展为如今车站的“站”义,这是民族交融的表现,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化融合,B项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元代重视文化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7.(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据陈元靓《事林广记》记载,某朝“万里车书新一统”,开创了中央王朝与蒙古、中亚、西藏等地区关系的新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材料描述的王朝是( )A.唐朝B.北宋C.元朝D.清朝【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且将西藏正式纳入中央管辖,开创了中央王朝与蒙古、中亚、西藏等地区关系的新局面,符合题意,C项正确;唐朝是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北宋只是完成了中原和南方的统一,不是大一统王朝,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两项;清朝是继元朝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不符合“历史上第一个”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8.(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节选)中国古代史上历代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辽、夏、金、元在边疆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元朝不仅版图辽阔,对边疆的控制也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对东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以上均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元朝“因地制宜”的边疆管理措施。【答案】(1)措施:在东南地区设置湖巡检司;在云南设置行省;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根据材料“对东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因地制宜”的边疆管理措施有:在东南地区设置湖巡检司,加强了对台湾地区的管理;在云南设置了行省;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9.(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和前代比较,元代政治制度中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变化:(1)中央机构发展为省、台、院三足鼎立;(2)中央设置宣政院等机构处理民族和宗教事务;等等。元朝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多民族家的一次尝试,大都为后代所承袭。——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在中央设置的政治管理机构。【答案】(1)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以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设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详解】(1)政治管理机构:根据材料一“中央机构发展为省、台、院三足鼎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以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根据材料一“中央设置宣政院等机构处理民族和宗教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考点3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为了研究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小张同学正在收集“瓦子”“蹴鞠”“勾栏”“杂剧”等相关的学习资料。据此可推知,“某一时期”应该是( )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瓦子”指的是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指的是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蹴鞠”是勾栏中的表演之一;“杂剧”是元代盛行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所以瓦子”“蹴鞠”“勾栏”“杂剧”等相关的学习资料反映的是宋元时期,C项正确;“瓦子”“蹴鞠”“勾栏”“杂剧”等相关的学习资料与两汉时期、隋唐时期、明清时期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2.(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创作《眉州远景楼记》,其中说:“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由此可知宋代眉州(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重文尊法民风淳朴B.耕读传家人丁兴旺C.社会和谐经济发达D.人民富裕生活优雅【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分析材料的意思,我家乡眉州的风俗,有三种是接近古风的。那里的士大夫看重学习经术并重视氏族亲戚,那里的民众尊重官吏且敬畏法律,那里的农夫合作耕种以互相帮助。这些都是三代、汉、唐时的朴厚遗风,其他各郡都比不上,说明宋代眉州重文尊法民风淳朴,A项正确;材料的内容与人丁兴旺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眉州的民风,与经济无关,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人民富裕,排除D项。故选A项。3.(2023年云南省)北宋时,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街道两旁商店、货摊林立,客商往来不绝,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买卖甚至通宵达旦。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 )A.科学技术领先B.城市商业繁荣C.民族关系发展D.对外交流频繁【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北宋时,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街道两旁商店、货摊林立,客商往来不绝,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买卖甚至通宵达旦”可知,北宋时期城市繁荣,商业出现夜市,商业买卖往来不断,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反映城市商业繁荣,没有体现科学技术情况,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反映城市商业繁荣,没有体现民族关系情况,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反映城市商业繁荣,材料中没有体现对外交流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4.(2023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我们能够在《资治通鉴》一书里查阅到的历史是( )A.黄帝到春秋时期的历史B.夏朝到西周的历史C.战国到五代的历史D.元朝到清朝的历史【答案】C【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C项正确;AB项都位于战国之前,D项位于五代之后,因此,ABD项内容都不能在《资治通鉴》一书里查阅,排除ABD项。故选C项。考点3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从图1和图2,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始于宋朝时期B.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从元朝开始C.火药武器的威力呈现出增强的趋势D.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已经传入了欧洲【答案】C【详解】根据图示可知,图一是宋代的火箭,图二是元代的火铳,从图一到图二,火器威力更强了,C项正确;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始于唐朝末年,排除A项;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国的火器,并不能得出火药和火器已经传入了欧洲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2.(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时,小组成员寻找到一些相关的素材。下列寻找的素材与史实相符合的一项是( )A.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无为而治”,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B.张仲景是西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被称为“医圣”C.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D.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黄帝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寻找的素材与史实相符合,C项正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排除A项;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排除B项;《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南宋后期,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下列发明与材料有关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答案】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根据题干“南宋后期,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结合所学可知,与突火枪有关发明是火药,D项正确;造纸术、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排除AB项;指南针用于辨别方向,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4.(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元朝时,一位意大利人曾在扬州担任官职3年。后来,他回忆起扬州时说:“城甚广大,所属二十四城,皆良城也。”他是( )A.忽必烈B.马可·波罗C.高朗亭D.盛白沙【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元朝”“意大利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他深受元世祖信任,曾在扬州担任过官职。因此,他是马可·波罗,B项正确;忽必烈是元世祖,高朗亭是清代徽调演员,盛白沙是我国海军先驱,均与题干“意大利人”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5.(2023年天津市)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研读史料,回答问题。史料一宋《萍洲可谈》史料二南宋持罗盘陶俑史料三泉州出土宋代海船(残存船底)朱彧(yù)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①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①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据考古研究,此船的长度应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超过200吨,不仅体量大,而且还使用水密隔舱技术。从船舱出土物来看,数量最多的是香料和胡椒等,都是我国从南洋诸国进口的大宗货物。(1)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碑史料和数字化史料等类型。据此判断,史料一、史料二分别属于什么史料类型?这两则史料共同反映的科技发明是什么?(2)结合所学,指出史料一、史料二所示发明是通过哪一地区的商人传到欧洲的?它的外传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3)依据史料三海船的考古介绍,概括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据史籍记载,北宋元祐二年,朝廷在泉州设立市舶司。市舶司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答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类型:史料一是文字史料,史料二是实物史料。科技发明:指南针(罗盘)(2)商人:阿拉伯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世界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答出一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且言之成理亦可)(3)情况:造船技术水平高;海外贸易发展。(其它符合题意且言之成理亦可)主要职能:管理海外贸易【详解】(1)类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字资料是记载,描写,评论历史的文字,书籍,卷宗。实物史料指各类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虽然多为片断性的,但它却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所以史料一宋《萍洲可谈》属于文字史料,史料二南宋持罗盘陶俑是实物史料。科技发明:根据材料一“朱彧(yù)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朱彧(yù)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和史料二“南宋持罗盘陶俑”可知,这两则史料共同反映的科技文明是指南针。(2)商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中外海上贸易十分频繁,其中,经常来华的阿拉伯地区的商人习惯乘坐高大安全的中国船只,后来便顺便学习了指南针技术,之后便将该技术进一步传播到了西方。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的外传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世界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答出一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且言之成理亦可)(3)情况:根据史料三“据考古研究,此船的长度应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超过200吨,不仅体量大,而且还使用水密隔舱技术。从船舱出土物来看,数量最多的是香料和胡椒等,都是我国从南洋诸国进口的大宗货物”可知,这反应了这一时期造船技术水平高超,海外贸易繁荣。主要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舶司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海外贸易,维护上海港航运安全,确保船只停靠并建立完善航行管理体系,管理和监督航运业。6.(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古代中国有众多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发明创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材料二: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三: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配置水密隔舱和罗盘的宋代海船 宋代火器(模型)材料四: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均摘自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1)根据材料一指出“蔡侯纸”的优点。(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项技术?发明人“他”是谁?(3)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宋代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4)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答案】(1)优点:用料广泛或质量高(或材料中“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任一点都可。)(2)活字印刷术;毕昇(3)①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或抑武崇文)政策。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③结束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社会相对安定。④宋代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兴盛、商业贸易繁荣)。⑤民族政权的并立(军事战争的需要)。(4)欧洲走向近代(开辟新航路或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英国经过内战确立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可知,这体现的优点是,用料广泛,质量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可知,这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是毕昇。(3)根据所学可知,宋代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因为,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它结束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社会相对安定,宋代经济的发展,民族政权的并立,这些均促进了科技的发展。(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可知,它使欧洲走向近代,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达标测试卷1
2022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达标测试卷2
2022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达标测试卷2(部编版)
2022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达标测试卷1(部编版)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6课时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课件
山东省济南市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同步训练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精选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
山东省17市202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05 数量和位置变化
2023中考历史试卷汇编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01期)(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3-08-07 22:18:01
页数:16
价格:¥20
大小:1.77 MB
文章作者:xmxhq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