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历史
>
2023中考历史试卷汇编0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01期)(解析版)
2023中考历史试卷汇编0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01期)(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4
2
/14
剩余1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0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点目录考点34明朝的统治考点35明朝的对外关系考点36明朝的灭亡考点3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考点38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39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考点40明清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艺术考点34明朝的统治1.(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此观点重在说明八股取士的( )A.原因B.形式C.目的D.危害【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可知,顾炎武认为八股取士的危害比秦朝的“焚书坑儒”还要严重,重在说明八股取士的危害,D项正确;综上所述,材料主旨重在说明八股取士的危害,不是明八股取士的原因、形式、目的,所以排除ABC项。故选D项。2.(2023年天津市)中国古代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答案】C【详解】据所学可知,明朝朱元璋时期,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C项正确;唐朝、宋朝在明朝之前,没有废除丞相制度,排除AB项;清朝在明朝之后,不存在丞相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明朝时,松江是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有“衣被天下”之称;苏州是著名的丝织印染中心,蜚声中外;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这说明当时( )A.手工业产品商品化开始出现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不断加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农村自然经济受到猛烈冲击D.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充分发展【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松江是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苏州是著名的丝织印染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表明这一时期区域生产的专业化不断加强,B项正确;手工业生产的商品化特征开始于春秋末期,这也与货币经济形态的开始活跃相同步,与题干内容中明朝时期不符,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农村自然经济受到猛烈冲击,与题干内容中明朝时期不符,排除C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充分发展,与我国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2023年山西省)下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代《南都繁盛图》(局部),画面上南市街到北市街一带人流如织,店铺林立,出现了大约109个店铺招幌,幌子上写着“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这反映了明代( )A.商品经济繁荣B.南京水陆交通便利C.经济重心南移D.商业活动诚信为本【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画面上南市街到北市街一带人流如织,店铺林立,出现了大约109个店铺招幌,幌子上写着“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可知,反映的是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南京的水陆交通的状况,排除B项;经济重心在北宋已经完成南移,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业活动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5.(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 政治体制及礼法制度的建设和改造,极大提升了明代国家对社会的治理功能。虽然发生种种“矫枉过正”,并且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却在总体上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需要。——摘编自方志远《明前期国家治理中的民生关怀》(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明时期政治制度建设的积极作用。【答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④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详解】(2)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政治体制及礼法制度的建设和改造,极大提升了明代国家对社会的治理功能。……,却在总体上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需要”可知,在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加强了统治,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可从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来谈政治制度建设的积极作用。如,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民族融合加强,从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外关系: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考点35明朝的对外关系1.(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郑和下西洋既没有殖民开拓,也未能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它毫无疑问并不同于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并非近代的先声或是资本主义的序曲。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有利于中外友好往来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D.推动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答案】A【详解】据题干“郑和下西洋既没有殖民开拓,也未能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它毫无疑问并不同于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并非近代的先声或是资本主义的序曲。”和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对外交流,没有殖民掠夺和扩张,A项正确;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项;文艺复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排除CD项。故选A项。7.(2023年云南省)“明初以如此巨大规模的船队,历时近30年,遍访‘西洋’30余国……船队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材料评价的是( )A.张骞通西域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玄奘西行【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明初”“西洋”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评价的是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远航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C项正确;张骞通西域发生在西汉时期,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发生在唐朝,均与“明初”时间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4.(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位平定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左权【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明朝,发生了抗倭战争,戚继光领导了这场战争,他与他的戚家军立下了杰出贡献,B项正确;岳飞抗金,郑成功抗荷收复台湾,左权抗日,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5.(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联系。下列几组历史事件,主要体现因果联系的是( )A.八王之乱——北魏孝文帝改革B.玄奘西行——鉴真东渡C.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D.倭寇扰边——戚继光抗倭【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明朝中后期倭寇扰边,16世纪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平定浙东地区倭患,D项正确;八王之乱发生于西晋,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因果联系,排除A项;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都属于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典型事例,没有因果联系,排除B项;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下西洋分别是西汉和明朝对外交流的典型事例,没有因果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见图(1)上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要史事?其主要目的是什么?它开创了哪条交通线?【答案】(1)史实:郑和下西洋;目的:宣扬国威;交通线: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史事:根据材料一图片中的信息“郑和航海路线”、“刘家港”可知,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在七次航行中,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一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二是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交通线: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考点36明朝的灭亡暂无考点3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对联蕴含历史信息。下图对联称赞了一位打败占据台湾38年西方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开台圣王”指( ) 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答案】B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据题干“下图对联称赞了一位打败占据台湾38年西方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和所学知识可知,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郑成功被台湾同胞尊称为“开台圣王”,B项正确;戚继光抗击倭寇,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均与材料“开台圣王”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2.(2023年天津市)秦朝修筑驰道、汉朝发行五铢钱、元朝设立宣政院、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客观上的共同意义在于( )A.维护国家统一B.削弱地方权力C.抵御外来入侵D.加强君主专制【答案】A【详解】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维护国家统一;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维护国家统一;元朝建立后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维护国家统一;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统一,A项正确;题干和削弱地方权力无关,排除B项;只有郑成功收复台湾抵抗外来侵略入侵,排除C项;题干和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嘉峪关市/临夏州)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的地方政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清朝的这些措施( )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B.异致了国家官僚机构的臃肿C.规范了地方行政体制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答案】D【详解】据题干““台湾府、谈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西藏的地方政务、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开发了边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D项正确;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的地方政务,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不能体现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设置台湾府是设置地方行政机构,这种机构是必须的,不能体现国家官僚机构臃肿,排除B项;签订《尼布楚条约》是确定边界范围,是对主权的确认,不能体现是规范地方行政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4.(2023年云南省)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图是雍正皇帝颁发给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的金印,印文由满、蒙古、藏、汉四种文字组成,现藏于西藏拉萨罗布林卡。该文物可以见证(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C.明朝注重巩固东南海防D.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答案】D【详解】根据“雍正皇帝颁发给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的金印,印文由满、蒙古、藏、汉四种文字组成”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接见,被正式赐于‘达赖喇嘛’封号”,确立了历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必须经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D项正确;雍正是清朝时期的皇帝,排除A项;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与“雍正”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朝时期对西藏的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5.(2023年重庆市B卷)下图是《清朝疆域图(1820年)》。据图可知( )清朝疆域图(1820年)A.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B.清朝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突出C.台湾、西藏、新疆等是中国领土D.我国开始受到来自英、美的威胁【答案】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根据“《清朝疆域图(1820年)》”可以看到台湾岛、喇萨、和伊犁等地,结合所学可知,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布政使司。在西藏确立了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达赖驻扎拉萨,同时也是西藏办事大臣驻地,还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因此说明台湾、西藏、新疆等是中国领土,C项正确;地图上的地理位置看不出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密度等情况,排除AB项;英国1840年打开中国大门,地图上1820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认识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B.清朝前期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来管理西藏事务C.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D.元明清时期经略边疆的举措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答案】D【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历史解释是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评判,其中元时期宣政院等,明时期羁縻卫所等,清时期设置驻藏大臣等经略边疆的举措,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D项正确;A项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均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清朝前期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来管理西藏事务均属于历史史实,与历史解析无关,排除B项;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均属于历史史实,与历史解析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课堂上老师复习中国古代历史展示了以下一张知识图表。该表体现了( )复习单元主要内容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A.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传播B.中华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答案】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通过阅读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中华文明史上,秦汉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元朝的统一、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等,体现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C项正确;A项只是第一单元的内容,不是四个单元的主旨,排除A项;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与民族交往无关,排除B项;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8.(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节选)中国古代史上历代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 清朝前期,统治者经略边疆,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作为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愈益紧密。清朝皇帝曾得意地宣称:“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以上均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2)据材料二,简述清朝前期经略边疆对国家版图的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答案】(2)意义: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3)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详解】(2)根据材料二“清朝前期,统治者经略边疆,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作为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愈益紧密。”可知,清朝前期经略边疆对国家版图的意义是:国家领土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近代中国领土的版图。(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考点38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明清时期,商人、工匠、市井游民、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戏曲主人公,如《雷峰塔》中精通商道、向往世俗婚姻的白娘子。这一现象源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B.女性地位提高C.作者个人喜好D.君主专制衰落【答案】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成为明清小说和戏曲的主人公,是因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带来了社会娱乐活动日益丰富,A项正确;女性地位提高没有反映“商人、工匠、市井游民”等内容,排除B项;作者个人喜好不是“商人、工匠、市井游民、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戏曲主人公”的最主要原因,排除C项;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不是衰落,排除D项。故选A项。2.(2023年陕西省B卷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材料一图A和图B中共同的对外贸易港口是_________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4世纪初,中国四大发明中的_________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___________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中国许多重大发明都是由他们传入欧洲的。(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广州交子火药阿拉伯(3)因素: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国家政策的支持;科技的发展;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改进。【详解】(1)填空:根据材料“图A唐朝前期对外贸易港口分布图”“图B清朝前期对外贸易港口分布图”可知,同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广州。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商品贸易发达,在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14世纪初,中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许多重大发明都是由他们传入欧洲的。因此顺序是广州;交子;火药;阿拉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因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推动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需从经济、国力、统一、社会秩序、政策、科技发展水平等着手,如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国家政策的支持;科技的发展;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改进。考点39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有学者认为:“这种政策使中国陷入了深渊,错失了利用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机遇;这种政策的实行,导致了中国一度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航海业日益落后于西方,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与资本的原始积累。”材料中的“这种政策”是( )A.重农抑商B.闭关锁国C.朝贡贸易D.殖民掠夺【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这种政策使中国陷入了深渊,错失了利用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机遇;这种政策的实行,导致了中国一度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航海业日益落后于西方,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与资本的原始积累”,结合所学可知,这种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害怕外国势力的进入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使中国错失了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经验等的机遇,使中国落后了,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具体表现,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朝贡贸易是指宋代以后中国政府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的贸易,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殖民掠夺就是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强国掠夺弱国,大国压迫小国的方式,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40明清时期科技、建筑与文学1.(2023年江西省)日本学者薮内清指出:“在一部书中讨论了中国技术的几乎所有部门,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可与其相比。不但它在中国是唯一无二的,就是在17世纪以前也没有任何可与之相比的欧洲著作。”材料评述的是(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在一部书中讨论了中国技术的几乎所有部门,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可与其相比。不但它在中国是唯一无二的,就是在17世纪以前也没有任何可与之相比的欧洲著作。”结合所学可知,《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中医典籍,排除B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业科技巨著,排除D项。故选C项。2.(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B.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C.《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真实可靠D.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A项正确;赤壁之战的历史上确实存在的,排除B项;《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对历史人物及事件进行了艺术加工,有一定的虚构成分,排除C项;《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所以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清朝时期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文学名著《红楼梦》创作面世并广泛传播:戏曲艺术推陈出新,国粹京剧逐渐形成并流传四方。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背景是( )A.推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强化B.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的繁荣C.设立军机处与君主专制的强化D.颁布禁海令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许多大的城市出现,市民阶层队伍在扩大,市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和渴望,使文学家、艺术家积极进行创作,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B项正确;“推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强化”使艺术创作受到一定的限制,排除A项;“设立军机处与君主专制的强化”是政治方面的措施影响,与文学艺术创作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关系不密切,排除C项;“颁布禁海令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是对外政策,与文学艺术创作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关系不密切,排除D项。故选B项。4.(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的一部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该小说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这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答案】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据题干“其中的一部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和所学知识可知,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盛衰为背景,揭露封建社会后期的罪恶与矛盾,进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中外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项正确;明代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排除A项;明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排除B项;明代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反映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斩妖除魔的神话故事,排除C项。故选D项。5.(2023年江西省)下图空白方框处应填( )小说《红楼梦》的内容和创作特点戏剧昆曲的发展演变京剧的形成、发展和影响A.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B.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C.清朝的文学艺术D.清朝的科学技术【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经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清中期以后,昆曲逐渐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所上演的剧目多为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工具。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戈,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说明昆曲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逐渐走向衰落。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红楼梦》属于文学、昆曲京剧属于艺术。故三者共同体现了清朝的文学艺术,故空白方框处应填清朝的文学艺术,C项正确;题干主要说明清朝的文学艺术,未阐释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排除A项;题干主要说明清朝的文学艺术,未体现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的重要内容,排除B项;题干主要说明清朝的文学艺术,未涉及清朝的科学技术,排除D项。故选C项。6.(2023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运用历史地图,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知识的时空概念。请根据下列工程示意图写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北两端和明长城起止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答案】涿郡洛阳余杭嘉峪关鸭绿江边【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北两端”“明长城起止点”,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在位时开凿开通了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故①涿郡②洛阳③余杭④嘉峪关⑤鸭绿江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中考历史试卷汇编0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01期)(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8-02 00:14:03
页数:14
价格:¥20
大小:1.53 MB
文章作者:xmxhq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