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中考历史试卷汇编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01期)(原卷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点目录考点50新文化运动考点51五四运动考点52中国共产党诞生考点50新文化运动1.(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过去我们的书面语采用文言文,比较难懂。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对上述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2.(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正当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时,中国一些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认真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变化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新青年》杂志出版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3.(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下图是1915年某刊物创刊号的目录(节选)。该刊物(   )A.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B.号召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C.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D.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4.(2023年安徽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921年3月8日,陈独秀撰文说“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所以中国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到别的问题”。这可佐证新文化运动(   )A.提倡科学主义B.推崇诗礼教化C.维护法律权威D.关注男女平等5.(2023年云南省)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发端,一批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B.扶清灭洋C.民主与科学D.实业救国6.(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下图是复习课上教师幻灯片呈现的内容,由此判断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A.民族危机的加剧B.近代化的探索C.中华民国的建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7.(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节选)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3)根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反对的是什么?考点51五四运动1.(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和平建国,反对内战”2.(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嘉峪关市/临夏州)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   )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C.推动了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D.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3.(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中“它”指(   )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诞生C.抗日战争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  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中国”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1908年出版的小说《新纪元》描绘了1999年的中国,称“这个少年新中国,并不是从前老大帝国可比”。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提出,少年的责任“不在保持老大中华之苟延残喘,而在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摘编自朱俊瑞、吴秋华《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中国形象的重构》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相关史事,指出20世纪初“中华民族更生再造”的表现。考点52中国共产党诞生1.(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维新变法的失败B.中华民国的成立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2023年河北省)下表是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著作的汇总表(部分)。他撰写这些著作的主要目的是(   )著作名称发表时间及报刊名称《法俄革命之比较观》7月《言治》季刊第3册《俄国革命与文学家》7月《言治》季刊第3册《庶民的胜利》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A.揭露清朝黑暗统治B.阐述实业救国思想C.介绍俄国十月革命D.记述五四运动史实3.(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B.戊戌变法C.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4.(2023年天津市)制作时间轴是中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根据下列时间轴所探究的主题推断,问号处对应的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5.(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议。中共二大(   )A.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C.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D.号召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8-02 00:14:06 页数:5
价格:¥20 大小:624.38 KB
文章作者:xmxhq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