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中考历史试卷汇编16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01期)(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16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考点目录考点67工业化的起步考点6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考点69三大改造考点70艰辛探索考点71建设成就考点67工业化的起步1.(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下图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它表明(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C.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排除B项;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D项。故选C项。2.(2023年山西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统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该数据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   )A.农、轻、重工业协调发展B.各行业均取得显著的增长C.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D.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答案】D【详解】据题干《“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可知,重工业的占比达到51%,这说明“一五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D项正确;图片反映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显然与图表信息不符,排除A项;各行业均取得显著的增长与图片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情况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反映不出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排除C项。故选D项。3.(2023年河北省)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图名称应为(   )A.中国农民与地主阶级占有土地数量统计图B.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统计图C.中国农业生产总值与工业生产总值统计图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中国外资企业产值与内资企业产值统计图【答案】C【详解】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实行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黑色柱体代表的是工业,白色柱体代表农业,工业和农业持续增长,在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工业大幅增长超过农业,C项正确;1950年到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地主阶级被消灭,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而题中图片显示农民与地主阶级土地占有持续上升,这与题中图片内容不符,排除A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以1956年之前不会存在社会主义,排除B项;中国引进外资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D项。故选C项。4.(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能反映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的语句是(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事众庆新生”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C.“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D.“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答案】B【详解】据所学可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的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B项正确;“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事众庆新生”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排除A项;“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反映的是南方谈话,排除D项。故选B项。5.(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为了实现“最高利益”,新中国当时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B.进行三大改造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召开中共“八大”【答案】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53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可知,该时期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A项正确;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2年下半年,三大改造在政治上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经济上促进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B项;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我们国家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跨越,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排除C项;中共“八大”于1956年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排除D项。故选A项。6.(2023年重庆市A卷)下图反映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其中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开通的突出作用是(   )A.保障了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建设B.带动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C.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D.加速了长江南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C项正确;川藏、新藏、青藏公路的开通,与“保障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带动沿了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B项;一五计划时期,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故“加速了长江南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开通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7.(2023年安徽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棉布的销售量在1950年是5647万匹,到1956年达到了17700万匹,同时食糖早在1955年就比经济恢复时期增加了163%。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   )A.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C.贯彻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D.实现了文教卫生现代化【答案】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根据材料“国家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棉布的销售量在1950年是5647万匹,到1956年达到了17700万匹,同时食糖早在1955年就比经济恢复时期增加了163%。”可知,经济、文教卫生、棉布、食糖这些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这些比例的增加,说明一五计划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项正确;材料不仅设计经济方面还有文教卫生等其他方面,排除B项;一五计划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排除C项;文教卫生现代化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8.(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装配出了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之后,新中国汽车制造业取得巨大成就(见下表)。这主要得益于(   )年份汽车总数解放牌汽车(整车)吉斯150型汽车(仿苏)195561611956165412254291957790462271A.第一个五年计划B.改革开放C.“三步走”战略D.西部大开发【答案】A【详解】观察表格可知,到1957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且自行设计制造的能力迅速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任务大都超额完成。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因此,题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第一个五年计划,A项正确;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底,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均与题干“1956—1957年”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9.(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嘉峪关市/临夏州节选)现代化是每个国家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各国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三  1951年国家着手编制“一五计划”,中央成立领导小组主持“一五”计划编制工作。1952年赴苏联征求意见、商谈苏援方案,得到斯大林和苏联人民的大力支持。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年年递增4.8%。——摘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积,分析“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原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3)原因: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苏联的援助支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详解】(3)原因:根据材料“中央成立领导小组主持‘一五’计划编制工作”可知,“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材料“1952年赴苏联征求意见、商谈苏援方案,得到斯大林和苏联人民的大力支持”可知,“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原因是苏联的援助支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考点6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B【详解】根据“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B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在1949年召开,排除A项;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召开,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召开,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年天津市)如图描绘了某宪法草案公布后人们在田间地头热议的画面。随后出台的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宪法草案公布了(版画)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D【详解】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D项正确;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排除A项;《中华民国约法》,又名“袁记约法”,是指民国三年五月一日由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公布的一个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临时宪法”。此约法在民国五年袁世凯创立“中华帝国”时被废弃,后一直未再恢复,排除B项;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排除C项。故选D项。3.(2023年河北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  根据的一个方面,是《共同纲领》的规定。三年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各界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为了发扬民主,对政权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拨朝也有好处。——摘自毛泽东《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几点说明》(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计算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这一过程经历了几年时间?(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上述过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确立的有利因素。(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目的。【答案】(1)5年(2)祖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巩固了新中国政权。(3)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保障经济建设;为巩固国家政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1)时间: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是从1949年开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是在1954年,可以得出,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这一过程经历了5年。(2)有利因素:根据材料二中“三年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并结合所学知识,1950-1953年我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新生的人民政权得以巩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可以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确立的有利因素是祖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巩固了新中国政权。(3)主要目的:根据材料二中“为了发扬民主”、“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拨朝也有好处。”可以得出,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保障经济建设;为巩固国家政权。4.(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节选)制定和实施宪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2)根据材料二,从政治和经济角度简析1954年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答案】(2)政治:我国的1954年宪法在政治上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人民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经济:我国的1954年宪法在经济上规定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政治:根据材料二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内容可知,我国的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和权力归属,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权力。这些内容从政治角度说明我国的1954年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经济:根据材料二中的第三条内容可知,我国的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经济建设上的任务,即集中国家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内容从经济角度说明我国的1954年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考点69三大改造1.(2023年陕西省B卷)下图是1955年创作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该作品反映了(   )A.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B.农业合作化的现实成果C.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D.《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图片“1955年创作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我国对农业的改造是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展示了农业合作化的现实成果,B项正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排除A项;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C项;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年陕西省A卷)如图是1955年创作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该作品反映了(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D.农业合作化的现实成果【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到1956年,我国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到1957年,我国进行了一五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拖拉机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果之一,它的代耕,推进了农业合作化的进行,这体现出,农业合作化的现实成果,D项正确;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排除B项;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这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任务,排除C项。故选D项。3.(2023年云南省)在三大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建立【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D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背景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大包干,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4.(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数据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共八大的召开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八字方针”的提出【答案】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根据图表可知,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提高,私有制的比重降低,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使得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1949年,排除A项;中共八大的召开阐明了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排除B项;“八字方针”的提出是1961年,排除D项。故选C项。5.(2023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排除A项;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B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最能反映材料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B.土地改革C.农业合作化运动D.三大改造【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和所学可知,我国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D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有性质,排除A项;土地改革是变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农业合作化运动只体现了材料的部分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7.(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节选)思想理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根据颜晓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整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第一次(或第二次)“伟大飞跃”实现的标志及其理由。【答案】(3)标志:三大改造完成;理由: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详解】(3)标志:据材料三“第二次: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公的伟大飞跃。”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由: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考点70艰辛探索1.(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答案】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是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两个阶段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的,所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A项正确;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形成与发展的,排除B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考点71建设成就1.(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下表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1956-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从表中可以看出(    )时间(年)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030.71071.41312.31447.51470.11232.31162.21248.31469.91734A.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B.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C.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D.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答案】A【详解】据题干“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1956-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可知,1956年-1960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1950年-1962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下降;1962-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这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A项正确;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排除C项;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曲折变化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凭“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仅用三年时间拿下大油田。他的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坚持真理、英勇斗争B.严谨治学、求真务实C.献身科研、默默坚守D.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铁人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体现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D项正确;材料反映铁人精神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坚持真理、英勇斗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王进喜是石油工人,不从事科研,也与治学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2023年天津市)在油田大会战时,王进喜率领钻井队“人拉肩扛”“盆端桶提”:遇到险情时,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保家卫国B.艰苦创业C.助人为乐D.科技创新【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在油田大会战时,王进喜率领钻井队‘人拉肩扛’‘盆端桶提’,遇到险情时,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可知,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创业,B项正确;保家卫国与抗美援朝有关,排除A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助人为乐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科技创新,排除D项。故选B项。4.(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2023年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0周年,60年来,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中国人。雷锋精神的核心是(   )A.实事求是B.忧国忧民C.无私奉献D.执政为民【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雷锋精神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由此可知C项无私奉献符合题意,C项正确;实事求是即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地认知和解决问题,忧国忧民是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与雷锋精神的内涵不一致,排除AB项;执政为民体现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不是执政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5.(2023年江西省节选)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劳动成就梦想】材料四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人民的幸福生活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前进道路上,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都要发扬光大劳动精神。——摘自人民网(4)请结合中国现代史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说明“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答案】(4)示例一: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他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示例二:王进喜是一名石油工人,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以顽强的意志,用人拉肩膀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送钻机用水。当井喷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详解】(4)本题属于论述题,学生要通过已有知识选取一位中国现代史一位历史人物,用近代历史人物事迹来证明“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的观点。选择雷锋:可以使用的雷锋的具体事迹有,雷锋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雷锋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选择王进喜:可以使用的王进喜的具体事迹有,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以顽强的意志,用人拉肩膀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送钻机用水。当井喷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8-02 00:14:10 页数:15
价格:¥20 大小:2.34 MB
文章作者:xmxhq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