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3/23

4/23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2、了解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目标 在旧中国,很多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称前面都加了一个“洋”字。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新课导入洋布洋胰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款。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也获得了这项权利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知识讲解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知识讲解 张謇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知识拓展 遭到日本侵华战火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知识讲解二:社会生活的变化读课本P122-123,结合上图,思考两图的区别有哪些? 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筑,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式马路的修建,传统街道的改造,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变变变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变自由平等 崇洋逐新变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也在大都市风行一时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然而,即使在1941年,仍旧可以三四小时内从外滩中段跑到一点也没有改变的农村地区。乡村相距不到十英里;水稻田和村庄,可以从市区的任何一座高楼大厦上瞧得清清楚楚。这是世界上最为轮廓鲜明、最富于戏剧性的边界之一。传统的中国绵恒不断,差不多伸展到外国租界的边缘为止。在乡村,人们看不到上海影响的任何迹象。——美罗兹∙墨菲著《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 中国近代主要民族工业结合“中国近代主要民族工业图,归纳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虽有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 变不平衡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东南各省西北各省大中城市广大乡镇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变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知识拓展钱塘江大桥时间:20世纪30年代目的:连接浙赣铁路与沪杭铁路,打通南北铁路干线主要建造者:茅以升意义:是当时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 京张铁路背景:1905年,清政府决定自主修筑京张铁路主要建造者:詹天佑意义:中国用自己的技术力量,由中国筹款,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建造目标: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 课堂小结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萧条: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交通通信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特点 随堂训练1.甲午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人是()A.张之洞B.张謇C.荣宗敬D.范旭东B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①北洋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工业的扶植力度②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③帝国主义国家无暇顾及,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④民族企业家找到了快速发展的途径⑤民族工业通过军火生意积累了发展的资本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D.③④⑤C 3.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通讯变化带来的影响()A.促进了商品的流通B.便于百姓之间的沟通C.利于信息的传达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D 4.下列有关社会习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B.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C.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D.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已经消失了D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9-04 01:20:02 页数:23
价格:¥3 大小:1.99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