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治与法治 必修三 知识点总结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目录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主要政治力量第二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二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一框坚持党的领导第二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第二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一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三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1)基本国情: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2.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2)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①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②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1.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2)我国革命和建设历程:时间任务1949—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1953年12月党中央得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了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2.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1)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3)意义: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3.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1)地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2)意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党的性质和宗旨。(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3)要求: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2.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2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1)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原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3)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1)原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3.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3.1 坚持党的领导1.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2.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要求: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2)具体体现: 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的领导。同时,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3)原因: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3.2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含义区别科学执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怎样执政——遵循规律民主执政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为谁执政——为人民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靠什么执政——法律联系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4.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1.我国的国体。(1)我国的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2)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2.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民主的含义: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2)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上。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民主的真实性从政治保证上看,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看,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切实体现和有效维护人民民主的制度,制定了从多方面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从实现方式上看,我国不仅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的组织等方面实行民主选举,还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最管用的民主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3)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要求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将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行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逐步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4.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1)民主的原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2)专政的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国家的职能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颠覆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坚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坚定维护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定维护国家的尊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和地位: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②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③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拓展升华】 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种职权职权内容备注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区分四个权力的关键是看其内容。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任免权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2.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1)人大代表的产生①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产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③任期: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2)人大代表的职责①义务: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②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地位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体表现: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特点及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与政党制度形式,在当今世界独具特色。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1)性质: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2)作用: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3)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4)要求: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集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民族特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2)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区域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3)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1)民族关系: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民族平等原则:①含义:各民族一律平等,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②原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民族团结原则:①含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②原因: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①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②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地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原因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要求一方面,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1)含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2)村民自治:性质: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内容: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3)居民自治:性质: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任务: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内容: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居民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意义: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1)民主选举: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照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2)民主协商: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3)民主决策: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4)民主管理: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进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5)民主监督: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6)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加以推进。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3-09-11 13:10:02 页数:9
价格:¥8 大小:35.73 KB
文章作者:180****8757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