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江苏专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三十一课课时1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件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江苏专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三十一课课时1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件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86
2
/86
3
/86
4
/86
剩余8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三十一课 1.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2.列举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物权的主要类型,懂得维护物权的途径。3.简述合同的含义和价值,理解合同的主要内容和违约责任,了解合同订立的程序,熟悉解决合同纠纷的途径。4.理解侵权责任的内容,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课标要求 思维导图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民事权利与义务民事权利保护人身权主体:依法享有①__________、承担民事义务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②_____内容:③_________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④_______的权利依法保护姓名权、⑤_____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财产权所有权保护:民法典规定了⑥保护原则分类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⑦_____不动产所有产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他物权是所有权之外的物权,分为⑧________和⑨_________知识产权著作权: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⑩的权利专利权:就特定的________依法在规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商标权:权利人针对特定____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有利于维护民事权利对象民事主体最基础肖像物权平等交付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获取权益发明创造商标 订立履行合同民事权利与义务意义:利用合同参与交易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市场交易者的自由意志过程要约(第一阶段):希望与他人_________的意思表示承诺(第二阶段):受要约人_________的意思表示履行: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____实现各自权利义务的行为变更: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当事人________,可以变更合同违约责任:继续履行、适用定金罚则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免除:遇到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或_________时,可免除全部或部分责任明确侵权责任方式:停止侵害,________,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_______,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单独(合并)适用构成要件:损害合法权益与主观过错存在_________分类: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要求权利界限设定: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_____意义:保护权利人的________、维护社会秩序订立合同同意要约约定协商一致不可抗力排除妨碍赔偿损失因果联系过错推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界限合法权益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时1 内容索引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核心考点一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课时精练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1.民法内涵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1)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 (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要素含义具体内容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物、行为、智力成果、商业标记、人身利益等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和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归纳提升 3.民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道德滋养法治: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3)法治体现道德理念: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4.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习俗”的简称。公共秩序是指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社会秩序,善良习俗是指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习俗。公序良俗原则是对自愿原则的限制。虽然民法允许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不受限制的,当事人自愿实施的行为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所有关系。纠正: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并不是所有关系。2.老王向银行贷款人民币10万元,该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民币10万元。纠正:老王向银行贷款人民币10万元,这一民事法律关系属于债权关系,客体为还债行为,即老王在约定的时间内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行为。易错矫正 3.15周岁的李同学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法律认可其民事活动。纠正:自然人自出生起就具有法定的民事权利能力,但15周岁的李同学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其自身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如果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就需要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具备法律效力。4.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德治。纠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有主次之分。 典例1(2022·北京高考)某绘画比赛主办方赛前承诺奖励一等奖获得者1万元。7周岁的小学生甲获得一等奖。一公司看上了甲的获奖作品,提出要以2万元买下,作为公司的商标图案。甲的父母知道后,明确表示不同意出售。就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获奖作品享有著作权B.甲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获奖作品享有商标权C.在主办方支付奖金前,甲对1万元奖金享有所有权D.甲的父母有权拒绝该公司以2万元的价格购买获奖作品的要约考向一 民事法律关系考向探究强化关键能力√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材料中,甲7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不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A错误。商标是经营者用来将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与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相区别的标志。材料中,甲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获奖作品享有著作权,而不是享有商标权,B错误。在主办方支付奖金前,甲对1万元奖金没有所有权,C错误。 误认为自然人自出生时起就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与年龄等因素无关。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则因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易错提醒 变式1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下列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对应正确的是①所有权关系的客体——物②债权关系的客体——人身利益③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④人身关系的客体——行为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据此可知,①③对应正确,②④对应错误。 混淆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可以是物、行为,也可以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或者人身利益,这是区分各种法律关系的关键。易错提醒 典例2民法典共有1200多个条文,在开篇就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原则”。民法典确立绿色原则,意味着①为民事主体的相关民事活动规定了普遍性的限制②民事主体应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③民事主体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民事法律关系④一定弥合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形成的各种利益冲突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考向二 民法的基本原则√ 自愿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之一,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③错误。④夸大了该原则的作用,排除。 有关民法基本原则试题的解答方法点拨熟知民法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原则审读材料提取信息仔细审读材料,对材料涉及的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进行精准把握 方法点拨材料信息对应原则将提取的材料信息与相关民法基本原则进行对应结合原则判断分析判断材料中的民事活动是否符合民法基本原则,会产生何种影响 变式2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以乙方的身份签订一些格式合同,如购买手机、购买保险、外出旅游等,其中可能有“最终解释权归甲方”的条款。如果合同内容加重乙方义务,则“最终解释权归甲方”违背了民法典确立的A.公平原则B.诚信原则C.自愿原则D.公序良俗原则√合同内容加重乙方义务,则最终解释权归甲方,违背了民法典确立的公平原则,没有合理确定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A正确。 混淆公平原则和平等原则。平等原则强调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公平原则强调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易错提醒返回 核心考点二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1.人身权的重要性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2.人身权的类别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 (1)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地位内容常见侵权行为生命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身体权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侵害自然人身体组织的完整性。侵害假肢、义眼、心脏起搏器等,也认定为侵害身体权健康权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侵害自然人身体各组织及整体功能的正常使用 (2)姓名权、肖像权姓名权内涵:姓名权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肖像权内涵: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利用他人肖像制作“表情包”或者用手机任意抓拍人像上传网络,侵犯了肖像权。 (3)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①内涵: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②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隐私权①内涵: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②保护: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 民法典中的“英烈条款”: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可享有姓名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权利。纠正:姓名权、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权利,而不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享有的权利。2.与他人同名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纠正:姓名权侵害主要表现在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等情形,若与他人同名纯属巧合,则没有侵犯他人姓名权。易错矫正 3.甲乙之间有矛盾,甲公开丑化乙的照片。因甲不以营利为目的,故甲并未侵犯乙的肖像权。纠正: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构成侵犯肖像权的要件。无论是以营利为目的还是以非营利为目的使用某人肖像,都必须经肖像权人同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4.甲谎称并散布乙的俏容是整出来的,使乙的声誉受损,甲侵犯了乙的隐私权。纠正:甲谎称并散布乙的俏容是整出来的,故甲所散布的就不是真实的信息,未侵犯乙的隐私权,而是通过诽谤方式对乙实施了名誉侵权。 典例1张某因病住院,医生手术时误将一肾脏摘除。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医院赔偿治疗费用和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法院审理期间,张某因术后感染医治无效死亡。关于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医院侵犯了张某的身体权和生命权②张某作为自然人去世后,医院可以不必赔偿治疗费③医院并未对张某构成精神损害,不必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④张某的配偶、父母和子女有权另行起诉,请求医院赔偿自己的精神损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向探究强化关键能力考向一 生命健康权√ 医院手术误将张某一肾脏摘除,且张某因术后感染医治无效死亡,故张某死亡与医院手术失误构成因果关系,医院相继侵犯了张某的身体权与生命权,①表述正确。张某已经去世,其作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终止,但其亲属享有医疗赔偿请求权,②表述错误,④正确。精神损害抚慰金是针对受害人死亡导致亲属精神伤害而采取的补偿措施,③表述错误。 “三步法”解答关于维护人身权利的试题第一步——判断某民事主体的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或者某权利人的人身权是否受到了侵害。第二步——判断该民事主体侵犯了他人的哪些人身权,或者某权利人的哪些人身权受到了侵害。第三步——判断实施侵权行为的民事主体应该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方法点拨 变式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为我们一生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民法典把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置于人格权编前列,是基于①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②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最根本的财产权利③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④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①不符合题意,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这不是“民法典把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置于人格权编前列”的原因;②说法错误,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最根本的人身权利,而不是财产权利。 典例2某校高一学生肖某,嫌父母给自己取的名字太土气了,所以想给自己换个名字,他认为姓名权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因此可以随意更改姓名。对此,下列关于姓名权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姓名体现了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因而不能随意更改姓名②一般来说个人的姓名是由父母决定的,因而不能随意更改姓名③姓名权的保护对象包括所有自然人的正式姓名、笔名、网名等④姓名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不享有姓名权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考向二 姓名肖像权√ 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②说法错误。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网名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而不是所有自然人的笔名、网名,③说法错误。 误认为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就能随意使用或者改变自己的姓名。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且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易错提醒 变式2某运动员走红后,有关于其姓名的商标被多家企业恶意抢注,某时尚杂志也未经允许擅自将其照片当作封面和海报进行销售。热心网友对此进行跟帖评论,下列评论正确的是①恶意抢注商标的企业涉嫌侵犯该运动员的姓名权②该杂志擅自使用该运动员的照片侵犯了其肖像权③该运动员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其隐私权、名誉权④该杂志行为扩大了该运动员知名度,谈不上侵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③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侵犯该运动员的隐私权、名誉权;④说法错误,该杂志行为虽扩大了该运动员知名度,但擅自使用其照片仍侵犯了其肖像权。 典例3(2022·辽宁高考)小曹在打印硕士毕业论文时遗落U盘,其同班同学小孙发现后,将U盘中小曹的搞怪视频上传到校内网论坛,引发学生围观,评论不乏挖苦调侃,导致小曹抑郁。学校知道后立即删除帖子并对小孙进行批评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小孙侵害了小曹的隐私权,但未侵害其身体权②小孙父母应对小孙侵权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③责任承担可以采取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方式④若小曹向法院提起诉讼,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向三 名誉隐私权√ 题干中小孙侵害了小曹的隐私权,责任承担可以采取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方式,①③正确。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小孙为成年人,应自己依法承担责任,②错误。民事诉讼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因此,小曹负有举证责任,该案例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④错误。故本题选A。 人身权的判断方法方法点拨 方法点拨 变式3被告人罗某平为博取关注,使用网络账号发布帖文,侮辱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引发公众强烈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2022年5月5日,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罗某平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依法公开宣判,判处被告人罗某平有期徒刑七个月并承担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下列对此案说法正确的是①罗某平侵犯了英烈的名誉权和荣誉权②本案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侵权行为③罗某平应承担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责任④罗某平侵犯了英烈最基础的权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本案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英烈的荣誉和名誉的人身利益,②排除。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罗某平并没有侵犯英烈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④排除。 误认为名誉权和荣誉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易错提醒返回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将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有过错的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明确侵权责任目的在于制裁侵权行为,维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指向的对象③旨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间的利益④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345678910课时精练11121314√ 明确侵权责任旨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制裁侵权行为,①错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②错误。12345678910课时精练11121314 2.在北京上大学的李某,某天到某快递公司给在老家上高三的表弟张某寄高考复习资料,转交相关物品后,李某填写了快递单,付清了快递费。运输过程中,邮件丢失,李某诉诸法律。在这起民事法律关系中A.对李某来讲,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自己,客体是快递公司B.对张某来讲,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自己,客体是快递物品C.李某和快递公司是这起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人,张某是权利人D.李某和快递公司都是这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是快递物品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本题中,李某和快递公司互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两者都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D符合题意,应选。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3.17周岁的孤儿洪某以打工为生,结束一天工作后,夜晚去一座尚未竣工的桥上散步,试图从大桥中间的缝隙横跨过去时,不慎摔落。事故造成洪某左腿粉碎性骨折,共花费医疗费10万余元。洪某起诉承担大桥建设的A公司赔偿其各项损失共计20万余元。据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洪某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该对后果承担责任②洪某作为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该承担次要的责任③A公司若已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洪某不应承担赔偿责任④A公司若未尽到安全管理义务,应对洪某承担全部赔偿责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17周岁的孤儿洪某属于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该对后果承担责任,②错误;A公司若未尽到安全管理义务,应对事故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洪某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更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A公司不应承担全部责任,④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4.姜某在某市城郊结合处有一处房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一座工厂就要建在附近,而且工厂的噪声将会非常大。此时,姜某得知李某想买一处周边环境安静的房屋。姜某将自己的这处房屋卖给了李某。姜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的A.自愿原则B.公平原则C.平等原则D.诚信原则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姜某把将来噪声会非常大的房屋卖给想得到一处周边环境安静的房屋的李某,违背了民法中的诚信原则,D符合题意。 5.某农化有限公司等六名被告违反法律规定,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等危险废物排进河流,导致水体污染,造成环境损害严重。某环保联合会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要求六名被告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人民法院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判决六名被告支付相应的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和鉴定评估费用,并责令其制定恢复环境的具体工作方案。本案判决体现的民法基本原则有A.绿色原则与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B.平等原则与自愿原则C.诚信原则与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D.绿色原则与诚信原则√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某农化有限公司等六名被告违反法律规定,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等危险废物排进河流,导致水体污染,造成环境损害严重,其行为违反绿色原则,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所以,人民法院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判决六名被告支付相应的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和鉴定评估费用,并责令其制定恢复环境的具体工作方案,该判决体现了绿色原则与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故A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6.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①目的是通过民事法律制度优先保护私人财产关系和诚信企业,促进社会稳定②是因为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社会秩序不需要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习俗的规范③是基于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④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民法典保护平等主体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而不是优先保护私人财产关系和诚信企业,①错误。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②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7.“好意同乘”是指驾驶员基于善意互助或友情帮助而允许他人无偿搭乘的行为。民法典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民法典的上述规定①对善意施惠者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提供司法救助,有利于社会和谐②有助于在司法裁判中客观地划分责任,合理确定各方当事人利益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④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明确机动车使用人应承担的违约责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司法救助是指司法机关对于当事人因经济确有困难,向政法委申报给予经济救助的制度。材料是关于“好意同乘”问题的法律规定,未涉及司法救助,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侵权责任,不是违约责任,④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8.教师王某与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素不相识,刘某在王某完全不知情和未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将王某的身份信息用于其公司注册登记。王某名字被列在公司监事之列,这给王某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这说明①该公司未经许可使用王某名字,侵犯了王某的姓名权②该公司擅自使用王某的身份信息,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③该公司给王某造成不利影响,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④该公司擅自使用王某的身份信息,侵犯了王某的名誉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①正确,该公司在王某完全不知情和未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将王某的身份信息用于该公司注册登记,王某名字被列在公司监事之列,说明侵犯了王某的姓名权;②错误,该公司擅自使用王某的身份信息和名字,不是侵犯王某的肖像权;③正确,公民享有姓名权,该公司给王某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④错误,该公司擅自使用王某的身份信息,没有对王某名誉构成侵权。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9.小杨的爸爸发现,在某电影院北墙上有一幅很大的广告,其中的小男孩很像自己5岁的儿子。他想起前段时间请照相馆给儿子拍过5周岁照片,就找到那家照相馆。经证实,果然是小杨的照片,广告公司是从照相馆借走照片的。本案中①肖像权属于小杨②照相馆侵犯了小杨的著作权③广告公司侵犯了小杨的人身权④小杨的爸爸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广告公司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该照片的著作权属于照相馆,故排除②。小杨的肖像权受到侵害,原告应该是小杨自己,但小杨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诉讼能力,应当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小杨的爸爸可以以监护人的身份代小杨提起民事诉讼,故④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10.“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智能技术,在法律框架内、道德约束下正确运用可利国利民,若为金钱所摆布,又可成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幕后帮凶。为了让公众不再为自己的“脸面”泄露担忧,2022年3月8日,“人脸识别第一案”被写入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这说明①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都是违法的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获取、储存、处理他人的个人信息④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但材料体现的是隐私权,而不是肖像权,②不符合题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③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11.2022年8月,王某网购一物品后将包装盒随手置于门口,李某在王某不知情的情况下拿走了该包装盒并窃取了包装盒上王某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后在网上出售,对王某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关于本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李某侵犯了王某的姓名权②李某侵犯了王某的隐私权③李某应停止侵害、赔偿损失④李某应当支付一定的违约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姓名权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因此,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材料没有涉及姓名权,①排除。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一方违约时,根据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李某与王某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④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12.(2021·浙江1月选考)某小区业主吴亮与该小区宠物店老板赵勇因服务问题发生几次争执后,多次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布信息指责赵勇,使用“欺骗客户”“装疯卖傻”“人格分裂”等言辞,并用赵勇的照片作配图。这对赵勇及宠物店经营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贬损了赵勇的荣誉②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侵犯了赵勇的名誉权③吴亮捏造、虚构事实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赵勇的隐私权④赵勇有权要求吴亮在小区范围内消除给其带来的不良影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贬损了赵勇的名誉而不是荣誉,故①错误。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吴亮捏造、虚构事实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赵勇的名誉权而不是隐私权,故③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好意同乘是指非营运机动车的驾驶人基于亲情或友情在上下班、出游途中无偿搭载自己的亲朋好友、邻居同事的情形,老百姓称之为“搭便车”。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典型案例]张女士和杜女士是熟人和朋友关系,两家的孩子同在一所幼儿园上学,张女士在家专职照顾孩子,而杜女士和丈夫都在上班,经常无法按时接送孩子,所以,杜女士经常让张女士接孩子时,顺便接上自家孩子佳佳(化名)。2022年某一天,佳佳家长要回单位上班,便把佳佳留给了张女士。当天傍晚张女士送佳佳回家时发生意外,佳佳从电动车后座上掉下来,造成皮肤挫伤,共支出医疗费7757.04元。事后,张女士去看望时留下2000元。事情发生后,杜女士将张女士告上法庭,要求赔偿佳佳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张女士帮佳佳父母照顾佳佳,双方未约定报酬,形成无偿帮工关系。接孩子回家时,张女士作为帮工人将佳佳安放在固定安全座椅上,而将自己的孩子放在存在安全隐患的脚踏板上,已经尽到了相应的义务。佳佳父母也认可本次伤害属意外,无证据证实系张女士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所为。故佳佳父母作为佳佳的监护人要求张女士对本次事故的发生承担相应的责任,人民法院不予支持。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民法典相关规定及人民法院判决的意义。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答案(1)好意同乘,是一种具有利他性质的行为,对于维持人际关系和谐,促进形成互助友爱的社会风气,减少交通拥堵,倡导绿色出行都具有积极意义。(2)民法典的规定及人民法院判决体现了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对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随着互联网产业模式的进一步创新,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然人人格要素被虚拟化呈现的应用日益增多。被告某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一款智能手机记账软件,在该软件中,用户可以自行创设或添加“AI陪伴者”,设定“AI陪伴者”的名称、头像、与用户的关系、相互称谓等,并通过系统功能设置“AI陪伴者”与用户的互动内容。原告何某系著名公众人物,在原告未同意的情况下,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 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该软件中出现了以原告姓名、肖像为标识的“AI陪伴者”,同时被告通过算法应用,将该角色开放给众多用户,允许用户上传大量原告的“表情包”,制作图文互动内容从而实现该“AI陪伴者”的功能。为此原告将被告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根据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假设你是法官将如何判决此案并说明其法律依据。 答案(1)作为法官我将判决被告停止侵害,向原告赔礼道歉、赔偿损失。(2)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和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3)本案中,被告未经同意使用原告的姓名、肖像,设定涉及原告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的系统功能,构成对原告姓名权、肖像权、人格尊严的侵害。1234567891011121314课时精练返回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1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件(部编选择性必修2)
2023版新高考政治一轮总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1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2023届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课时规范练36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附解析)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江苏专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三十二课课时1在和睦家庭中成长课件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江苏专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三十二课课时2珍惜婚姻关系课件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江苏专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三十三课课时1做个明白的劳动者课件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江苏专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三十三课课时2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课件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江苏专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三十四课课时1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课件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江苏专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三十四课课时2诉讼实现公平正义课件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江苏专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三十一课课时3订约履约诚信为本课件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3-09-15 18:55:01
页数:86
价格:¥2
大小:4.7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