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济南的冬天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2.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的感情。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皆有美景,其中冬景别有一番风味。同学们,北国的寒冬朔风怒号,江南的冬天温柔可人,那么地处中原的济南呢?它的冬天又有怎样别致的特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领略中原冬天的风光吧。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宽敞”“贮蓄”“澄清”等重点字词。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及运用的群众语言,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背景链接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老舍1930年7月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多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称山东为他的“第二故乡”。本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此文虽是节选,但能独立成篇。2.目标任务二:初步感知——聆听冬之韵律◎聆听朗读音频,思考:作者是如何概括赞誉冬天的济南的?济南真得算个宝地。6 ◎济南的冬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温晴。◎文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文中选取了山和水来描写济南的冬天。3.目标任务三:深入感知——体味冬之温晴济南天气的“温晴”,来源于生活的“温情”资料一:济南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气温一般在零下几度,其实算不上温暖。资料二:老舍与胡絜青婚后在济南安家,长女舒济在济南出生。他在《吊济南》中写道:每一角落,似乎都存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作者是如何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点的?作者是通过三组对比突出的:北平(大风)与济南(无风声),伦敦(无日光)与济南(响晴),热带(日光毒辣)与济南(温晴)。◎作者围绕这个特点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请你找出来并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总的特点角度代表性的景物画面温晴绘山景阳光朗照下的山小山摇篮图①_______________雪霁晴峦图城外的远山②_______________描水色河水和水藻③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薄雪覆盖下的山②山村卧雪图③空灵水晶图◎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目标任务四: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冬天一往情深,这种热爱,充溢在字里行间。所以我们在朗读课文时不仅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和停连的把握,还要用心体味、揣摩作者的情感。◎标注重音停连。根据你的理解,标注第3段的重音和停连。小山ˇ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ˇ这一圈小山ˇ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6 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ˇ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ˇ准保暖和。”ˇ真的,济南的人们ˇ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ˇ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ˇ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感受景物特点。作者是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的可爱的?结合具体内容说说。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用一“睡”一“醒”,一连串的拟人手法,烘托济南冬天舒适温暖的环境。“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将济南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还将小山写得如同慈母般温和、体贴,写出了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②从人们的感受写。“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写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其心理活动,侧面写出了小山的可爱。◎分析写景顺序。自由朗读第4段,思考:第4段运用了怎样的顺序来写雪后山景?这样写有什么妙处?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将山的色、态细腻地表现了出来。◎体会抒情方式。找出文中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并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1)直接抒情——①济南真得算个宝地。②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③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④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⑤那些小山太秀气!(2)间接抒情——①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②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③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④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6 ⑤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特点直接抒情的语句往往有表达作者情感的形容词,如“宝”“理想”“可爱”“妙”“秀气”;有表示强调的副词,如“真”“特别”“最”;有语气词“呀”;还有表示强烈感情的问号、叹号,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赞美之情。间接抒情,主要在景物描写中传达情感。如①②两句写济南冬天的特点,其实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感受,隐隐传达出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③句写人们面上含笑,仿佛让读者看到作者幸福的笑容;⑤句让人好像听见作者“我爱济南”的由衷赞美。老舍先生描山景、绘水色,不仅写出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晴的特点,更是把济南的冬天的这种温晴渗透进每一个字眼儿,一处景就渗出一缕情。难怪他眼中冬天的济南是慈善的、秀气的、富有生机的。第2课时1.目标任务一:品析修辞运用之美◎比较下面四组句子。读一读,说说各组中甲句与乙句哪一句更有情味,两句有什么不同。第一组:【甲】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乙】一个老城,有山有水,这是个理想的境界。第二组:【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第三组:【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儿粉色。第四组:【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乙】天儿很晴,水藻很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1)第一组甲句比乙句更有情味。“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老6 城的山水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舒适、温馨的意境。(2)第二组甲句比乙句更有情味。“把济南放在……”“低声地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小山对济南的温柔呵护,把小山写得特别有人情味;“小摇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济南受到的婴儿般的呵护。(3)第三组甲句比乙句更有情味。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写出了薄雪娇美的情态,突出了小山的秀丽;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4)第四组甲句比乙句更有情味。“不忍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善解人意、楚楚可爱;而“绿的精神”“照个影儿”的表达显得特别新鲜、活泼,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2.目标任务二:品析遣词造句之美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了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也非常讲究,值得玩味。◎“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没有风声”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成了“没有风”,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卧”字和文章哪个地方相呼应?①“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体现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相协调,有一字传神之效。②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3.目标任务三:品析谋篇布局之美◎文章开头结尾是怎样呼应的?结尾段“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澄澈而又温润的,秀丽明净的,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文章在写景状物的层次顺序方面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写景状物要层次分明。本文第1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强调济南是个宝地;第2段到第5段写山,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第6段写水,写水的不结冰、澄清,并把整个济南的亮丽色彩都写进去;最后一段结束全文。各段之间有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水呢……”,使各层次之间衔接紧密。4.目标任务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6 ◎想一想,本文作者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语言优美,其在写法上与《春》有什么相同之处?①都抓住了景物特征,合理安排写作顺序;②都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③都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景物;④都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明丽。结束语:通过学习本文,我们知道,只有在生活中认真观察事物,写作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事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神”;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我们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和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三、作业布置1.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2.课外阅读老舍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其他几节:《济南的马车》《济南的大葱》《济南的秋天》等,读后,写一写感想或评论。本次教学过程比较注重朗读。在“读”中,学生既领略了济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领略了老舍作品的语言之美。当然,通过“读”感知课文,只是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要进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质疑和释疑了。本次教学设计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些问题,如“济南的冬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作者是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的可爱的?”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9-14 17:25:02 页数:6
价格:¥1 大小:141.2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