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学习重点】化学方程式包含的信息,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学习难点】化学方程式“量”的含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⑶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小组讨论】请学生阅读教材P96,认识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意义例子(2H2+O22H2O)读法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反应物是氢气、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微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2H2+O22H2O2:1:2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质量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2H2+O22H2O(2×2):32:(2×18)即:4:32:36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3.化学方程式所提供的信息(1)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2)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3)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4)反应前后质量守恒;(5)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等等。知识点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化学式依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例】在化学反应:CH4+2O2CO2+2X中,X的化学式为( B )A.H2O2B.H2C.H2OD.CO
【归纳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化学式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反应物生成物(1)列出原子种类、数目C11H40O2×2=42(2)利用“守恒法”,找出相差的原子种类、数目H、O原子相差缺少:4个H原子,2个O原子(3)写出化学式:原子个数÷化学计量数=化学式右下角数字得出X为H2O三、我的收获四、当堂检测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可用“2Mg+O22MgO”来表示.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②反应速率③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④反应的微观过程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 C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2.请根据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分析下图所示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B )A.B.C.D.
3.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B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4.火箭推进器中盛有N2H4和H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2O2===R+4H2O,其中R的化学式为( D )A.NO2B.N2O4C.NH3D.N25.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2KOH+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X的化学式为H2O2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6.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7.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8.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3900反应后质量/g3.23待测3.2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