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历年真题
>
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二、经典诗文积累(25分))1.依据原文填空。(选做6个题,多做不加分)(1)老骥伏枥,________。(曹操《龟虽寿》)(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崔颢《黄鹤楼》)(4)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刘禹锡《秋词》)(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6)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7)其必曰:“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8)陈涉太息曰:“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9)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根据提示默写。(选作2个题,多做不加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一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这里。(2)《记承天寺夜游》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雨后春草初生视觉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4)4月30日晚,绚丽的礼花照亮夜空,升腾的彩泉荡起人们无限的期望﹣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大幕。作为中国人,最想用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我们的友好情谊。3.默写课文。[(1)(2)题必做;(3)(4)题选做其一,选做题要求写题目和作者。](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林尽水源”至“并怡然自乐。”(2)朱自清《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至“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整首诗。(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整首诗。三、阅读理解(62分))4.阅读《孤独之旅》(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孤独之旅 ①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②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③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杜小康只能与父亲说说话。奇怪的是,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除了必要的对话,试卷第11页,总11页 他们几乎不知道再说些什么话,而且,原先看来是必要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过眼神或者干脆连眼神都不必给予,双方就能明白一切。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④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 ⑤“我要回家……” ⑥杜雍和不再乱发脾气。他觉得自己将这么小小年纪的一个孩子,拉进他这样一个计划里,未免有点残酷了。他觉得对不住儿子。但他现在除了用大手去抚慰儿子的头,也别无他法。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⑦后来,父子俩心里都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⑧鸭子在这里长得飞快。很快就有了成年鸭子的样子。当它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居然已经是一大片了。 ⑨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⑩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⑪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⑫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⑬到暴风雨将歇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⑭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 ⑮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⑯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⑰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⑱杜小康感觉到他到他已经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⑲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试卷第11页,总11页 ⑳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㉑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㉒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㉓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杜小康。当时杜小康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不知是因为太困了,还是因为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 ㉔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㉕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㉖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节选自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1)本文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2)第⑩段画横线部分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第⑳段写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羽绒气味,“他哭了起来”,而第㉒段写他“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这是为什么呢?(4)按要求品读、赏析下面句子。1)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如果把加点部分改成“爸,鸭小蛋了。”与原文比较效果有什么不同?)2)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________(划线部分很耐人寻味,你是怎么理解的?)(5)仔细观察文中插图,结合选文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写杜小康把第一颗鸭蛋交给父亲后坐在船上的心理活动。(6)杜小康的“孤独之旅”给你什么启示?5.阅读《动物的忧伤》,完成下列各题。试卷第11页,总11页 动物的忧伤 谢尔盖耶夫 ①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②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怏怏不乐地往回走。 ③对高等动物来说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更原始的生物情形如何呢?它们是否也有某种类似的感觉呢?直接去问蝴蝶看来是得不到答案的,惟一的办法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对不同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譬如,把它们与同类分开,不让它们接触,看它们的表现如何,观察它们是怎样忍受孤独和寂寞的。 ④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 ⑤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有许多动物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譬如猴子也喜欢把我们人当成它们的兄弟。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却也能生活得很好。 ⑥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了。我们人是无法和它们在一起的。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谈很就会生活得很快活。 ⑦有许多鱼也喜欢群居。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 ⑧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哪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 ⑨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 (选自《科学家谈新知识》)(1)这篇说明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试卷第11页,总11页 (2)如果把文章开头一段“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改为:“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第②段画线部分是为了说明什么?(4)⑤﹣⑧段都依次说了那些动物的寂寞情形?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说明?(5)第⑥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由文中的信息得知蚂蚁和猴子哪种动物更难以承受孤寂?为什么?6.阅读你《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完成下列各题。 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 ①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 ②如果你已经陷入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 ③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 ④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⑤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⑥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xīn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樊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 ⑦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忧人,在绝境中概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⑧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⑨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选文有改动)(1)第⑦段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2)根据第⑥段的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卧xīn尝胆________笔耕不辍________试卷第11页,总11页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5)从文中得知,成功者和失败者在逆境或顺境中各有怎样不同的表现?(6)下面一段文字放在哪两个自然段之间最合适?为什么?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7)仿照第⑥段画线处的句式特点,再写一个内容相关、结构相似的句子。7.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页)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②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⑦,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传》)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老父:指老人。③吊:哀悼,吊唁。④垢(gòu):通“诟”,辱骂。⑤患处之:祸患就会降临到他那里。⑥意益下:指为人更谦恭。⑦心益小:思想越谨慎小心。(1)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粗衣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吾孰与徐公美试卷第11页,总11页 C.朝服衣冠有一老父衣粗衣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吾妻之美我(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A.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使…听到)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D.敬受命,愿闻余教(其余的)(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②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4)甲、乙两段所谈的都是“进言纳谏”之事,其中“邹忌”和“老父”的劝说方式有什么不同?二者的成功劝说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四、写作(60分))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结合阅读理解(一)中杜小康的“孤独之旅”给你的启示,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许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学校名,不得抄袭,要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抒发真情实感。试卷第11页,总11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二、经典诗文积累(25分)1.志在千里何人不起故园情烟波江上使人愁我言秋日胜春朝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蝉则千转不穷先天下之忧而忧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地利不如人和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句中“豁”和“髫”比较难写,需要认真书写。“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句中“嘹”容易写成“瞭”,需要重点记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诗中“弊”和“衰”比较难写,需要认真书写。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试卷第11页,总11页 词中“裘”和“鬓”比较难写,需要认真书写。三、阅读理解(62分)4.少年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经受孤独的考验和一场暴风雨的磨难,他成长了,坚强了,成功了。环境描写描写暴风雨来势之猛烈,烘托了杜小康和父亲抢救鸭群之艰难。小康闻到一股鸭羽绒气味,“他哭了起来”,是因为他们父子俩终于战胜了暴风雨,终于保住了苦心经营起来的鸭群,还有鸭对他的亲近,这些都使他感动;而经历孤独和暴风雨的磨砺后,“他长大了”“坚强起来了”,所以当再次想起母亲和伙伴们时,他没有哭。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示例:他感到有生以来无比的幸福。这一群鸭就是他最亲密的伙伴。他也想家,想把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告诉给母亲,告诉给油麻地的小朋友们,但是他怎么能撇下这一群鸭呢?示例:杜小康在经受精神孤独和自然暴风雨后长大了、坚强了。每个人的生活都难免有挫折,我们面对挫折或身处逆境时要选择坚强,只有勇敢地战胜困难,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或孤独与否是相对的,人必须经受锻炼,生活本身构成了人生的内容,在生活中人是多变的,变化中你最怕的东西,也许会成为你的最爱,生命在逆境中才会闪光。5.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原文用问句开头,提起人们注意,引发读者思考,又引起下文•,改为陈述句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动物也有感情。猴子、小鸟、鱼、昆虫。是按照从高级动物到低级动物对寂寞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忧伤程度逐渐加重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举例子。举戴菊鸟和长尾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就会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很快就死去。以此说明对低级动物来说寂寞就更难以忍受了。蚂蚁更难以承受孤寂。相对蚂蚁,猴子是更高级的动物,它们可以尝试把其他种类的动物(比如人)作为自己的伙伴。6.忧,尤,概,慨薪,chuò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摘录句子,说明理由.能自圆其说即可。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而失败者怨天尤人,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放在第(6)和第(7)段之间。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是绝境中获得成功的实例,句式表达和文中划线句子一致得,共计。7.A,B,C,D,CA,B,C,D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试卷第11页,总11页 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句中重点词有:“期年”,满一年;“虽”,即使。句意为: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②句中重点词有:“去”,离开。句意为:身份显贵以后就对别人傲慢的人,老百姓就会离开他。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甲文中邹忌从自己的日常生活谈起,然后以此作比,谈到国家大事,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乙文中“老父”直言不讳,从反面讲道理,向孙叔敖进言。第二问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答题首先表明自己观点,然后陈述自己的理由,要言之成理。邹忌用暗示、类比的方式委婉规劝,易被人接受;老父以吊唁这种极端的方式规劝,有极强的警示性、寓意性,但不容易被人接受,若不遇贤者,恐有祸患。启示:一是被劝者要从善如流,虚心、诚心接受他人的规劝;二是劝人者要敢于进言,天下人管天下事;三是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答案:(1)C。(2)使…听到;偏爱;间或,偶然;其余的。(3)①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②身份显贵以后就对别人傲慢的人,老百姓就会离开他。(4)邹忌用暗示、类比的方式委婉规劝,易被人接受;老父以吊唁这种极端的方式规劝,有极强的警示性、寓意性,但不容易被人接受,若不遇贤者,恐有祸患。启示:一是被劝者要从善如流,虚心、诚心接受他人的规劝;二是劝人者要敢于进言,天下人管天下事;三是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四、写作(60分)8.【例文一】花季不再来花开花落,亦结束了花的一生…﹣﹣题记徘徊在跑道边,迟疑着该做什么,无意中发现,夕阳黯淡,缓缓坠入城市楼宇之间,猛然想起业已入冬。冬日的太阳总是早早下落,不禁让人感到些许悲凉…忽而转身伫立望去,汗水似乎在红色的跑道中闪烁着,诉说着一路的辛酸﹣﹣这一路,我刚走过﹣﹣这一路,我走了3年…回首往事,在这里,历经悲欢离合,思想也因种种酸甜苦辣的事情而改变,直至今天,慢慢走向成熟…还记得当初,彼此互不相识,安静地坐在各自座位上,心中有多少胆怯,却又分明含有不尽的期待和喜悦…当彼此熟悉后,就愈变得亲密,甚至形影不离…但集体的生活总会产生彼此间的摩擦,当摩擦渐渐增大,彼此误会加深,久之,从朋友转变为敌人…还记得2月17号,那天的空气特别沉重,似乎要把整个世界完全扼杀,又如同最初时的安静﹣﹣只是,少了分喜悦,多了分舍不得…曾经不止一次在磨砺后感悟该如何看事待人;后来,也得知不少同学也都说过:经一事,长一智。其实,这种反思未必有用,但是却也应该是都需要的,至少,它可以自我安慰,从而有信心接受下一次的挑战…3年来,接受了种种考验、经历了重重困难。深知,在成长中,必有不尽的磨难,我试卷第11页,总11页 们只有敢于直面挫折,勇于挑战,才是生活的强者,才会愈加成熟…止住回想,看看这条一路走来的成长辛酸路,尔后回过头,才发现,原来,距终点处已近,气氛突然变得沉重,神情黯然失色…是,到达终点以后,我们不再幼稚,而将步入另一行列﹣﹣成熟…这一路我已走过,路途的终点又是另一路的起点,停在此处,只因心中的无奈和不舍…此刻,耳际传来歌词“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可是,地球仍在转动,时间仍在消逝,一切都不会因心中的“不想”而改变…看,他们都在奔跑,步伐铿锵有力,坚定地迈向终点…我们,又岂能悄然停在路边,不向终点冲刺?耳际又响起另一坚定的声音﹣﹣我们必须成长,必须成熟,向终点冲刺…花开花落,结束了花的一生,却又暗示着果实成熟…【例文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每天都被温暖的阳光抚爱着。万物生长靠太阳,每天,太阳都关怀着大地上的一切,关爱着我们。所以,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了阳光。上个寒假,我和伙伴们乘公共汽车去玩。上车后,只见车上坐满人,我俩只好站着。不一会儿,一个急刹车,我俩都差点摔倒了。胡佳欣可能是抓得不牢,头还在侧边的拉杆上还碰了个包。看他那要哭的样子,我赶紧安慰她。这时,一个叔叔拉着一位阿姨从我们邻近的座位上站了起来,亲切地说:“你们两个小男孩在这儿来坐吧!不然一会儿又会摔倒的。”我俩不好意思。便说:“叔叔,还是你们坐吧!我们没事的。”“来坐吧!我们马上就下车了。”于是,我们谢过叔叔和阿姨,便坐下了。此时,灿烂的阳光透过车窗洒进车厢,让人感到暖洋洋的。车到了一个站,给我们让座的叔叔和阿姨朝我俩笑了笑,下车去了。我赶紧向他们挥手告别。这时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脸上布满了许多皱纹的老爷爷。他望望车内,见没有空座位,便准备靠扶手站着。我想“我们摔一下到无所谓,、但老爷爷摔一下可不行!”于是刚站起来给老爷爷让座,只见一位大哥哥站了起来,走上前去,扶着老爷爷走向了自己的座位。只听老爷爷不住地说:“谢谢你,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孩子。”大哥哥说:“大伯,您坐。不用谢。这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不一会儿,车到了。我和伙伴们下车了。沐浴着冬日的阳光,看着人们的张张笑脸,我俩怀着愉快的心情融入和谐而快乐的人流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人感到温暖,爱心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让人感到充满了力量和希望。我们的生活中时刻都充满了爱,正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阳光。试卷第11页,总11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4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7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8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2009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0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历年真题
发布时间:2023-10-11 11:05:02
页数:11
价格:¥17
大小:88.82 KB
文章作者: 真水无香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