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1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阔绰⋅(chuò)        差⋅使(chā)      根深蒂⋅固(dì)B.悲怆⋅(chuàng)     不逊⋅(shùn)    毛骨悚⋅然(sŏng)C.狭隘⋅(ài)            猝⋅然(cù)        挑拨离间⋅(jiān)D.妖娆⋅(ráo)          厄⋅运(è)          头晕目眩⋅(xu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技俩  倔强  惊慌失措B.委屈  急燥  来势汹汹C.懊悔  仰慕  鞠躬尽瘁D.烦恼  真谛  迫不急待3.结合语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们胸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B.市委市政府强调: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必须严格保证质量,决不能搞豆腐渣工程。(施工中偷工减料,导致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C.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天分高,智力强)D.益阳市政府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坚持阳光操作,仅55天就完成了本项工程的征迁工作,(这里指公开的,在群众监督下进行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B.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C.新形势下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创造、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能力试卷第15页,总16页 D.两三百人,上千只眼睛,盯着落水者,居然没人下河救人5.将下列句子连成一段话,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①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②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③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④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A.③④②①B.①②③④C.②④③①D.③②④①6.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露珠虽小,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花儿虽少,却可以传达春天的气息;________;________。7.按要求填空(1)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3)________,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晏殊《浣溪沙》)(5)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6)而现在,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7)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8.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本报讯:2012年5月8日放学时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校门前,一辆大客车突然启动,径直向前面的几个学生冲去。危急关头,29试卷第15页,总16页 岁的张丽莉老师冲上去将学生推开,学生获救了,张老师却被卷入车底,造成双腿截肢,至今仍在医院接受治疗。连日来,张丽莉的事迹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她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1)请为上面的消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现在,张老师仍在医院接受治疗,你代表张老师所教班级的同学去看望她,见到她后你该说些什么?(3)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时代;有人说,是一个冷漠自私的时代,假如你是辩论的一方,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有事例,有阐述。9.名著阅读“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它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________》中的一篇。二、阅读(40分))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试卷第15页,总16页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1)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是/欲界之仙都B.蝉/则千转不穷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水/皆缥碧(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3)【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②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③从流飘荡,任意东西。④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_______________”即可看出。11.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苍蝇•蜻蜓•萤火虫的启迪试卷第15页,总16页             ①六足四翅的昆虫家族,在地球上已经繁衍了三亿五千万年。昆虫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对昆虫奥秘的探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昆虫的复眼,构造精巧,由几十、几百乃至二三万只小眼紧密排列组成。人眼要用0.05秒才能看清物体的轮廓,复眼只要0.01秒钟就可以了。因为复眼有很好的运动知觉,能够看清楚快速运动的物体,是一个很好的速度计。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研制出测量飞机相对地面飞行速度的“飞机对地速度计”。        ③苍蝇的一只复眼约有三千只小眼,是一种蜂窝型结构。人们仿照它研制出一种新型照相机“蝇眼”,一次能拍摄1329张照片,分辨率每厘米达4000线。        ④昆虫是首先获得飞翔能力的生物,大约在三亿年前就升入高空,比爬行类、鸟类要早五千万年。蜻蜓翅膀的提升力,按体重比例计算,比目前最好的飞机还大三倍。科学家采用塑料制成“昆虫飞机”,安上发动机就能飞上天。这种用无线电操纵的“昆虫飞机”可以用于航空摄影、探测气象、山区运输等。        ⑤苍蝇一类双翅目昆虫,后翅的痕迹器官--楫翅,飞行时每秒钟振动330次,是天然的导航器官。科学家依据楫翅的导航原理,制成“振动陀螺仪”,其体积是传统陀螺仪的五分之一。还研制成“振弦角速率陀螺”等新型导航仪器,用于高度飞行的火箭、飞机,自动平衡各种程度的倾斜,稳定飞行。        ⑥小小萤火虫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效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而普通的电灯的效率只有6%左右。荧光发出的热,只有一摄氏度的四十万分之一,这是自然界的一个伟大奇迹。随着对萤火虫发光的深入研究,制成了应用于矿井的闪光灯和水下照明灯,以后还将用来探知外星是否有生物的存在,以及癌症的早期诊断。        (选自《时文精选》(第五辑)作者:杨书培)(1)选文要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找一句话回答。(2)第自然段中加点的“这一原理”指代什么?试卷第15页,总16页 (3)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1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磨难        赵燮    ①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        ②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古时的斯巴达青年,迫于风俗的压力,每年都要在神坛上承受笞刑,以增强忍受磨难的耐力,这同时具有主动和被动的两种因素。        ③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        ④过多的磨难,对于一个英雄来说,或许是件幸事,诚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信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无论如何是一种不幸,中国的近代史已把这一点昭示的清清楚楚。古人言:多难兴邦。这只是一种狭义上的真理,而不是广义上的真理。英国作家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地名--香格里拉。后人多把香格里拉喻为世外桃源。        ⑤遗憾的是,人们命运中的香格里拉总成虚幻,而生命中坦塔罗斯式的磨难却是百分之百的真实。        ⑥就人生而言,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因此,若想做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则是磨难少一些更好;若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则不妨多经历些磨难。        ⑦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试卷第15页,总16页         ⑧磨难能使人优秀。如果既想成为优秀,又想远避磨难,这样的事情几乎是极少可能发生的。        (选自《议论文选读》)(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结合全文,理解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3)文章第③自然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4)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经受磨难而获得成功。请为上文补充一个这样的实例。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香椿        张晓风    ①香椿芽刚冒上来的时候,是暗红色,仿佛可以看见一股地液喷上来,把每片嫩叶都充了血。        ②每次回屏东娘家,我总要摘一大抱香椿芽回来,孩子们都不在家,老爸老妈坐对四棵前后院的香椿,当然是来不及吃的。        ③记忆里妈妈不种什么树,七个孩子已经够排成一列树栽子了,她总是说“都发了人了,就发不了树啦!”可是现在,大家都走了,爸妈倒是弄了前前后后满庭的花,满庭的树。        ④我踮起脚来,摘那最高的尖芽。        ⑤为什么,椿树是传统文学里被看作一种象征父亲的树。对我而言,椿树是父亲,椿树也是母亲,而我是站在树下摘树芽的小孩。那样坦然的摘着,那样心安理得的摘,仿佛做一棵香椿树就该给出这些嫩芽似的。        ⑥不知年复一年我摘取,年复一年,那棵树给予。试卷第15页,总16页         ⑦我的手指已习惯于接触那柔软潮湿的初生叶子的感觉,那种攀摘令人惊讶浩叹,那不胜柔弱的嫩芽上竟仍把得出大地的脉动,所有的树都是大地单向而流的血管,而香椿芽,是大地最细致的微血管。        ⑧我把主干拉弯,那树忍着,我把支干扯低,那树忍着,我把树芽采下,那树默无一语。我撇下树回头走了,那树的伤痕上也自己努力结了疤,并且再长新芽,以供我下次攀摘。        ⑨我把树芽带回台北,放在冰箱里,不时取出几枝,切碎,和蛋,炒得喷香的放在餐桌上,我的丈夫和孩子争着嚷着炒得太少了。        ⑩我把香椿挟进嘴里,急急地品味那奇异的芳烈的气味,世界仿佛一刹时凝止下来,浮士德的魔鬼给予的种种尘世欢乐之后仍然迟迟说不出口的那句话,我觉得我是能说的。        ⑪“太完美了,让时间在这一瞬间停止吧!”        ⑫不纯是为了那树芽的美味,而是为了那背后种种因缘,岛上最南端的小城,城里的老宅,老宅的故园,园中的树,象征父亲也象征母亲的树。        ⑬万物于人原来蚵以如此亲和的。吃,原来也可以像宗教一般庄严肃穆的。        (选自《意林》,未来出版社2010版)(1)作者描写景物语言细致,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香椿芽刚冒上来的时候,是暗红色,仿佛可以看见一股地液喷⋅上来,把每片嫩叶都充了血。(2)第⑤自然段作者写到“对我而言,椿树是父亲,椿树也是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第⑧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结合全文主旨,联系自己的切身体验,谈谈你阅读本文的感受或启示。试卷第15页,总16页 三、作文(50分))14.阅读艾青《盼望》中的一节,按要求作文。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时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请以“启航”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充实,感情健康真实;②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校名。试卷第15页,总1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D2.C3.C4.B5.C6.风儿虽轻,却可以抚慰疲惫的身心7.枯藤老树昏鸦高处不胜寒足蒸暑土气似曾相识燕归来大漠孤烟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8.(1)本题考查学生新闻标题的提炼,注意通读新闻内容,按照记叙的要素提炼,人物是张丽莉,事件是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所以可以提炼为:最美女教师或无私大爱谱写生命赞歌.(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注意要有称呼,首先肯定老师做法,然后表示安慰,最后祝福老师.(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感悟和看法,注意要求观点明确,有事例,有阐述.答案:(1)示例一:最美女教师  示例二:无私大爱谱写生命赞歌试卷第15页,总16页 (2)示例:张老师,您真勇敢,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喜欢您,您安心养病,我们会好好学习的.祝您早日康复,回到我们身边来!(3)示例一:我认为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时代.南京公交司机车内猝死,死前打开警示灯将车停靠路边,这说明我们的身边好人多,有社会良知与爱心的人多.示例二:我认为这是一个冷漠自私的时代.广州两岁的小悦悦在遭受两辆车的无情碾压之后,路过的人竟无一人援手相救.这反映出我们的社会道德意识薄弱,人们的爱心缺失.9.五猖会,朝花夕拾二、阅读(40分)10.CB(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①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②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③(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向东或向西漂流。④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涛就像飞奔的马。(5)山水自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1.(1)本题考查对说明文主要内容的筛选能力.解答时,在把握文章说明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即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采用的是总分的逻辑顺序,第①段为总说,总体介绍了昆虫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②~⑥段则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说明.因此其主要观点包含在第①段中,也就是“昆虫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对昆虫奥秘的探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关键字词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第②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加点字所在句子的大意是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研制出了“飞机对地速度计”试卷第15页,总16页 .因此可以得出,原理的内容应该在上文有所体现,而且应该包含了“速度”这一关键词,因此,结合原文来看,“复眼有很好的运动知觉,能够看清楚快速运动的物体,是一个很好的速度计”即为“这一原理”.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列数字,作比较12.(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本文额中心论点需要概括,那么首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弄清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议论,然后再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进而概括即可.根据文章题目“磨难”,再结合全文,特别是首尾段,可以判断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磨难能使人优秀”,据此解答,意思对即可.(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容颜”与“磨难”成反比意思是磨难多了,容颜就会更加苍老;“魅力”与“磨难”成正比,意思是,磨难多了,魅力也就大了.据此即可解答.(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这段文字将“主动迎接磨难的人”与“被动承受磨难的人”进行比较,是对比论证,“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是比喻句,所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然后利用论证方法的作用答题模式进行解答.(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补写论据,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学生平时积累相应的资料,然后选择合适的故事,用“人+事”的格式进行表达,合情合理即可得满分.答案:(1)磨难能使人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大意相同即可)(2)示例:磨难越多,人的容颜越憔悴衰老,但磨难能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性情,从而使人走向成功.(大意相同即可)试卷第15页,总16页 (3)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示例一:对比论证:将“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和“被动承受磨难的人”的内心感受和性情变化对比,证明对待磨难的态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示例二:比喻论证:“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形象生动的论述了主动接受磨难的意义,磨难能使人光芒四射,锐意进取.或是“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形象生动的论述了被动接受磨难的结果,磨难使人畏首畏尾,失去个性.(4)示例一:史学家司马迁遭受宫刑,狱中完成史书巨著《史记》;示例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13.(1)本题考查对关键字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关键字的含义,再与句子结合起来理解.“喷”意为散着射出.用“喷”这个动词来描写香椿芽生长速度极快,与“冒”相对应,突出香椿芽的生机勃勃.表达出作者对香椿的喜爱之情.并且使文章语言生动有文采.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主旨和文章内容分析.香椿生长在庭院里,任凭人们摘取它的嫩芽,年复一年地生长、给予、愈合、再生长.如同父母哺育自己的儿女.它无私奉献,默默忍受,不求回报的精神与父母一模一样,因此作者才会这么说.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对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试卷第15页,总16页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把椿树拟人化,不论“我”怎么对待它,它都在忍耐,表达出作者对香椿品质的赞扬;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突出椿树的忍辱负重、无私奉献的精神.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拓展与运用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主旨和自身经历,给出对本文的感受.文章实际上是借“香椿”写父母对子女默默承受、无私奉献的爱,启示可围绕着对父母之爱的赞美与感恩展开.注意联系文本内容,具体地把香椿的精神与父母的品质作比较,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以及对这种精神的赞美.答案:(1)一个“喷”字,有动感,与前面的“冒”字相照应,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生长速度极快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嫩香椿芽的喜爱之情.(2)香椿只是给予、从不索取的精神与父母默默奉献、勇于担当的品格是相同的,所以作者说“椿树是父亲,椿树也是母亲”.(3)①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二选一)②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椿树忍辱负重、无私奉献的品质.(或排比的修辞手法,使作者的感情表达更强烈.)(4)示例一:香椿的嫩芽被掐了又长,长了又掐,父母如同香椿一样,默默忍受,无私奉献,可怜天下父母心!父爱,母爱是世界上最纯洁、最崇高、最伟大的爱.试卷第15页,总16页 示例二:父母为子女的成长默默担当,无私奉献,他们对子女的不断索取无怨无悔,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示例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博大无私的,而我们很多时候太不珍惜这种爱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把父母对儿女的奉献看做是应尽的义务,是理所当然的,思想上不上进,学习不努力,辜负了父母的一片好心.三、作文(50分)14.【例文】启航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不知不觉,我们已步人了青春的殿堂.在十五岁的花季里,我搭载着开往未来的“青春号”,扬帆启航了.记得刚进初三那会儿,沉重的学习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下课期间,只听见同学“沙沙”的写字声,死气沉沉.老师说,我们习惯了题海战术,到了初 三,应该培养思维能力.于是上课时我们不再拘泥于老师的讲课,而是勇于提问,敢于质疑;下课时,我们不再抱着资料书不放,而是大家一起讨论.我们在这个季节,学会了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搭载着“学习号”扬帆启航!我们都是被家里宠坏的小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吃惯了家里香甜可口的饭菜,如何能忍受食堂的大锅饭?我们十指不沾淘米水,更别谈自己洗衣服了.于是刚开始住宿生活的时候,只听见一片哀叹声,好不可怜!不过习惯成自然,如今的我们,可以在食堂吃得香甜,也能边洗衣边哼着流行歌,好不悠哉快活!我们在这个季节,学会了独立生活,学会了不依赖父母,学会了凡事靠自己.我们搭载着“能力号”,扬帆启航!试卷第15页,总16页 以前虽然学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却依旧会把不爱吃的东西扔给父母,抑或同学.而现在,我们知道了即使碗中的饭菜再难吃,也要咽下去,因为那是 父母的心血,饱含着父母浓浓的爱.那时也学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却仍然舍不得把自己买零食的钱借给同学去看医生.而现在,我们懂得了即使会耽误自己 的时间也要送同学到医务室,因为我们是同学,我们之间有解不开的牵绊,忘不了的同学情.我们在这个季节,学会了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放下了一己私利,懂得了助人为乐.我们搭载着“品德号”,扬帆启航!十五岁的我们,朝气蓬勃,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如同天边的朝阳,充满活力.听!大海上传来的一声巨响,是我们开启人生旅程、航向美好未来的号角!试卷第15页,总16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10-11 20:42:02 页数:16
价格:¥17 大小:35.25 KB
文章作者: 真水无香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