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高二历史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5题,满分为100分。2.本卷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3.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祭坛、积石冢。红山文化同中原仰韶文化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全面反映了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内涵。下列关于红山文化表述正确的是A.当地居民已掌握了制陶、养蚕缫丝和种植水稻的技术B.发掘出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还出土了精美的玉器C.距今8000多年前的牛河梁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D.出土的猪纹陶钵为研究新石器时期的畜牧业提供实证2.“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分晋后的三国分别是下图中的A.①②③B.③⑥⑦C.③④⑤D.⑦⑧⑨3.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此,秦始皇在全国推行A.分封制B.郡县制C.内外服制D.刺史制 4.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士族)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如果没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样一个外部条件,都不会有江左百年门阀政治局面。”下列对该学者的观点解读正确的是A.士族制度在东晋时期形成B.历史合力推动门阀政治存续C.司马睿继承了曹魏的皇统D.民族矛盾指东晋与鲜卑对峙5.文化的相遇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佛教传入中国后完成本土化的时期是A.东汉B.南北朝C.唐朝D.北宋6.右图是绘于盛唐的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北壁壁画“收获图”。图中表现了当地农民耕地、播种、收割、运载等农业生产情节。据此可知当时A.中原农耕技术已经在边疆地区传播B.敦煌人率先发明与使用曲辕犁C.唐太宗设立河西四郡加快边疆开发D.边疆内地农业生产已经一体化7.宋人的笔记记载了宋神宗对辽和西夏的评价:“二虏(契丹、西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农耕),有行国(游牧),古之夷狄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矣。上比汉唐,最为强盛。”由此可知辽、西夏A.全面模仿实行北宋所有制度B.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城市国家C.已经统一中国实现了大一统D.保持民族特色并兼容汉文化8.西瓜“种出西域”,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本草纲目》记载:“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则南北皆有,而南方者味稍不及,亦甜瓜之类也。”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作者认为是回纥人最早种植了西瓜B.西瓜传入时的路径与胡椒大体一致C.明朝时期对西瓜的认识仅限于药用D.西瓜经西南丝绸之路自南向北普及9.1312年元仁宗决定恢复科举制,废止唐代以来实行了六百余年的诗赋取士之法,而定为以经义取士,且经义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评卷标准。这一规定又为明清两朝沿用,其影响尤为深远。据此可知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后A.由此生机勃勃B.推动思想解放C.日益失去活力D.促成儒学独尊10.“康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余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该时期A.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B.废除丞相,设立军机处C.对外开放海外贸易非常繁荣D.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11.孙宝瑄在二十世纪初将西方的金德孟(英语绅士的音译)和中国名士相对比,认为“涉世酬应,以神气爽适,衣履整洁,须发修理,齿爪雅净”是中国名士的必备品质。下列课题中不能用这一史料进行研究的是A.公共卫生理念的倡导B.近代民众生活的变迁C.西学东渐与文化传播D.社会保障与福利国家 12.北京见证了当代中国交通的立体化发展。下列交通发展的重大史实发生在北京的是A.中国国内第一条地铁完工B.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C.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下水D.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建成通车13.右表是某学生探究历史主题活动时整理的框架表。据此判断该学生研究的主题可能是◇阿拉伯人翻译并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典籍◇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拜占庭《民法大全》继承了古罗马的法学成就A.欧洲文化的思想源泉B.中古世界的文化交流C.世界法制文明的发展D.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14.博洛尼亚大学创立于1088年,被誉为“世界大学之母”。哥白尼曾就读于博洛尼亚大学,并在此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据此可知,学校教育的作用有①文化传承②服务公众③培养人才④保存古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5.1712年英国诗人彼得·莫妥描述了古希腊众神之间的一场关于茶和酒的辩论:“朱庇特说,不要震动,不朽的众神们,听好,茶必定会战胜葡萄酒犹如和平必将战胜战争,不是让葡萄酒激化人类的矛盾,而是共同饮茶,那是众神的甘露。”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茶叶在古典时代的古希腊已广泛传播B.茶和葡萄酒是当时神灵饮用的奢侈品C.诗文蕴含“和为贵”的中华文化内涵D.中国茶取代葡萄酒成为人类普遍饮料16.1788年英国库克船长在悉尼登陆时,居住在澳洲的土著有30万人,500个左右的部落。到了19世纪中叶,澳洲土著只剩下5万多人,后来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来到澳洲。这一变化导致A.大量黑人被贩卖为奴隶B.清廷积极鼓动华工出国C.白人成为当地主要居民D.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17.法国戴高乐总统在其《希望回忆录》中写道:“要在那些地方移交我们的权力,卷起我们旗帜,合上这部伟大的历史,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精神上的考验”。属于“那些地方”的殖民地最有可能是A.印度B.巴西C.阿尔及利亚D.埃及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8.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下列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唐本草》19.下表中历史名词的叙述,合理的是A缪斯宫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B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洋务运动中,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C民族自决原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原则指导了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抗争的胜利D《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20.下图为1999年—2006年世界难民人口数据统计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全球战争使难民数量持续上升B.“世界难民日”设立后难民数量持续下降C.联合国难民署的政策成效显著D.难民问题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21.原陕甘宁边区主席林伯渠于1959年9月将受命保存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银印(见右图)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他说“革命的印把子,是永远不能丢掉的”。下列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A.说明中国民间收藏家重视收藏文物B.受赠博物馆现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C.见证先辈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D.展现中华儿女革命文化的血脉绵延22.“色目人”的定义历史上有不同说法。宋人《南部新书》:“大中(唐宣宗年号)以来,礼部放榜,岁取二三人姓氏稀辟者,谓之色目人。”《元典章》记载:山东宣慰司询问中书省“未审何等为色目人”,中书省回复“除汉儿、高丽、蛮子人外,俱系色目人”。后又有济宁路询问“女真人张不花是否是色目人”,中书省答复“合与汉儿一体刺字”。对上述内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是佐证元朝施政随意的第一手史料B.不同史料导致了历史真相趋向多元多样C.历史事实应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D.同一历史概念在不同时期内涵可能不同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3题18分,第24题17分,第25题16分,共51分)23.征收赋税是古代中国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诏曰:“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其制,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唐时犹沿之。”——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二(唐初)赋役之法:每丁岁人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唐中后期)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旧唐书·食货志上》材料三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半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明史·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均田制的内容。结合所学,写出北魏与之配套的赋税制度。(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种赋税制度征税标准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唐朝中后期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6分)(3)指出材料三中赋税折银征收的原因。结合所学,概述唐朝到明朝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6分)24.传承与交流,是文明发展不变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中人贵于物。《荀子·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在天地万物之中,人是一个具有感性、能够创造、能够进行自我发展的万物之灵,人有突出的价值。《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即人的生命价值比动物重要。其后的儒家学者都坚持这个观点并将其充分发挥与引申。——韩星《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材料二在智者学派的推动下,哲学从主要研究客观自然界转到研究人和社会。这时候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哲学思想是属于个人的脑力劳动,哲学家个人的品格、爱好和学识,甚至他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所能发挥的自由作用就可以大得多,对以后哲学的发展也可以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亚里士多德由于惯于归纳和概括历史和经验事实,善于分析和推理,对于以后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汪子嵩《<希腊哲学史>前言》材料三以洋务运动为契机,西方的凸版印刷术、平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术也陆续传入国内。中国出版业由此在晚清时期实现了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生产的跨越……在“出版救国”思想影响下,章太炎、谭嗣同、蔡元培等对洋务派的译书阅读甚多,期望甚大;康有为曾经购买译书“以赠友人及自读者,达三千余册”;王韬评价国际法著作的翻译出版“采取广富而断制详明”。此外,洋务派翻译出版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书价较为便宜,在客观上有助于扩大译书发行量,有利于更广泛地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和技术知识。——万安伦《洋务派翻译出版活动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简述战国时期这一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具体表现。(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希腊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结合所学,指出古希腊哲学家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并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欧洲文化的影响。(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一例洋务派设立的翻译出版机构,并概括“出版救国”活动的历史意义。(7分)25.近代以来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战争、革命、启蒙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独立后,拉美各国希望建立民主的宪政政府。除了▲之外,这些国家都属于共和政体。在宪法体制下,国家保证了公民的权利,确保政权过渡都是在自由选举的情况下发生的。……尽管君主们已经遭到了驱逐,许多拉美国家发现自己的政府仍然被军事独裁者(Caudillos)和他们的亲信和支持者所统治。——【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严匡正译材料二文化交锋的三个“钟声”独立的钟声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潘恩的《常识》敲响了自由钟声,在北美大陆回荡,涌现了不可阻挡的独立潮流。独立后的美国文化呈现颇具特色的多元性。革命的钟声赫尔岑1830年考上莫斯科大学,在大学里加入了一个政治小组,他自称是“十二月党人”的儿子。1857年他主编的《钟声》杂志出版,公开批判专制,称赞自由民主,多国纷纷翻译出版。启蒙的钟声现代画家沈嘉蔚的油画《宽容》(又名《兼容并包》),后改名《北大钟声》,画面中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反思西洋学术之输入,从“以西方为师”到“以俄为师”,共同敲响“中国思想启蒙”之钟声。——整理自赫尔岑《往事与随想》、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等(1)指出材料一中“▲”所代表的国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独立后拉丁美洲国家政治文化的特征。(6分)(2)充分阅读材料二,自选一个角度,运用近现代相关史实,围绕“战争与文化交锋”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10分)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BBCADBCA题号11121314151617///答案DABBCCC///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题号1819202122答案BDDAD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3题18分,第24题17分,第25题16分,共51分)23.(18分)(1)内容:十五岁以上男子授露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死后归还国家;男子授桑田二十亩,死后无需归还。(4分)制度:租调制。(2分)(2)变化:从以人丁为主到后来以土地、财产为主。(2分)原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4分)(3)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美洲白银大量流入,白银流通量增加。(2分)趋势:征税标准逐渐转向土地和财产;由实物地租转向货币地租;税收名目逐渐简化。(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24.(17分)(1)内涵:人贵于物、突出人的价值。(2分)简述:孟子提出“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3分,只写民本思想给1分)(2)主题:自然、社会问题。(2分)方式:理性。(1分)影响:对西方哲学与欧洲科学知识系统形成产生重要影响。(2分)(3)举例: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2分)意义:推动出版技术的现代化;推动近代西方工程技术知识、科学理论广泛传播;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开拓了知识分子眼界,推动了社会变革(具体写推动维新运动和传播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亦各给1分)。(5分)25.(16分)(1)国家:巴西。(2分)特征:追求民主宪政(民主法治),考迪罗独裁权力形成(军事独裁统治)。(4分)(2)历史小短文建议:①题目(2分):无题目0分;有题目,无价值判断1分;有价值判断2分;②结构(1分):表述结构含标题、论证和有升华的总结三部分(或总分结构),首或尾没有升华性的总结则结构分为0分;③史料(4分):史料恰当且时间内容等要素准确4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16 12:00:02 页数:7
价格:¥2 大小:583.9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