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肃省张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全市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第一次全市联考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材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随朝代更迭不断变化。如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朝推行州郡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下设路、府、州、县。由此可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趋势是()A.中枢决策机制日臻完善B.行政效率持续降低C.地方官员职权逐渐扩大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3.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对中央诸司和地方府州发出政令,指挥其具体执行。安史之乱后,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这体现了()A.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B.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D.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4.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发文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国王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于是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并授意政府将其逮捕。这说明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专制制度已恢复C.内阁应对国王负责D.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5.在古代雅典,公民大会选举的官员必须定期向公民大会述职,不合格的官员会被公民大会撤销职务,甚至处以罚款、监禁等严厉的惩罚;执政官需要从公民大会获得10次信任投票才能完成他一年的任期,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控告其不法行为。这表明,古代雅典()A.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B.公民大会具有监督的职能C.公民政治与经济地位平等D.立法权与行政权互相制衡6.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显著的特征是赋予参议院广泛的权力,利用立法权束缚行政权。第33条规定“临时大总统有任命文武官员的权力,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同意”。上述条文()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确立B.灵活运用了民主自由原则C.体现了民主进程的曲折性D.通过权力制约以维护共和7.《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这一规定()A.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批判了国民党消极抗战的政策C.推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D.改变了国统区固有的政治体制 8.末代皇帝溥仪曾经回忆:“(1960年)我把一张选票投进了红色的票箱中,从那一瞬间,我开始觉得我是一个富有的人,我和六亿五千万同胞一起,成了自己国家的主人。”这可以印证()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完善9.“它避免了多党的无序倾轧,也摆脱了一党的专制独裁。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富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是指()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0.北宋王安石变法与秦国商鞅变法有诸多相同点,但两者存在巨大差异,其中最本质的差异在于是否()A.推动社会转型B.对普通民众有利C.得到统治者支持D.能够富国强兵11.宋仁宗嘉祐二年,贡举各科录取899人,进士有388人,其中有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苏辙和曾巩,理学大家张载、程颢,还包括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人物吕惠卿、章惇等人。这说明科举制()A.有利于人才选拔B.扩大了统治基础C.推动了思想发展D.促进了文学进步12.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汉代通过上计制监察官员B、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C.明朝的考核有考满和考课D.清朝地方监察机构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13.唐朝初年,李素立因犯颜直谏,依法办事,遂擢授侍御史;孙伏伽也因“既怀谅直,宜处宪司”,由旧隋小吏而晋升为新唐治书侍御史。贞观年间,权万纪以“悻直廉约”,自潮州刺史擢为治书侍御史。这些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监察官员选任注重品格B.唐朝监察制度创新C.中央官制趋于成熟完善D.君臣矛盾较为尖锐14.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文官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C.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15.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学文学外语历史地理课时54519361111课程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课时20884310A.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B.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C.西学课程占据主导地位D.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16.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B.国家权力全面深入了基层社会C.理学逐渐成为了官方哲学D.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17.三国魏初曾大量沿用秦汉旧律,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魏晋法制改革的特点是()A.律令条文逐渐儒家化B.基本承袭旧有法律体系C.法律规定注重专业化D.法律实施凸显严刑峻法18.“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材料体现的是西方法律制度的()A.程序公正原则B.无罪推定原则C.民主权利原则D.资产阶级原则19.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结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时间结构1954年序言总纲第二章国家机构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1982年序言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D.社会主义法制逐渐完善20.汉朝设有大鸿胪,“掌诸侯及四方归义蛮夷”;唐朝,除礼部、鸿胪寺外,设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元朝设有帝师、宣政院等机构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明朝的礼部、提督四夷馆、五军都督府等分掌边疆民族的相关事务;清朝,设置理藩院专理蒙古等民族事务。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统治者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B.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的鲜明特点C.政治制度的发展缺乏有效传承D.边疆治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21.明初,政府在西北边境一些地方设茶马司,以茶叶换藏马;在东北边境设互市市场,以布匹、粮食换蒙古族毛皮、牛马、木材。明末,女真族兴起,明政府在开原、抚顺设互市市场,交换女真族人参、马匹、东珠、貂皮。这表明明朝()A.民族交融的形式多样B.政府重视同少数民族发展贸易C.远距离长途贸易繁荣D.边境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停止22.新中国初期,中国对于国际体系的态度是某种“拒绝”或“观察”;新时期改成“加入”与“适应”;现在变成“争取更大发言权、承担更多义务”,由体系外的“反对者”到体系内的“参与人”再到体系中的“较强者”。与上述观点相对应的外交成就是()A.参加万隆会议-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推动《巴黎协定》生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入二十国集团-中非合作论坛成立C.“一边倒”-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共建“一带一路”D.“另起炉灶”-进行“复关”谈判-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3.北宋仁宗时期,转运使薛田、张若谷奏请皇帝获准,在四川地区发行“交子”。南宋时,发行了与“交子”性质相近的“会子”。元代,政府发行全国统一使用的纸币“中统钞”“至元钞”。这表明宋元时期()A.纸币基本代替了金属货币B.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C.统一的国内市场开始形成D.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24.19世纪金本位制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商品的出口,使英国保持大量贸易顺差;英国通过英格兰银行管理着世界金融体系,迫使各国经济遵守“货币体系规则”。该材料说明()A.英镑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B.光荣革命推动了英镑霸权地位的确立C.白银失去了在货币体系中的流通功能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得以最终确立25.明代赋役改革最主要的特征是“一概征银”。这是中国徭役制度由力役向货币替代转变的一次重大变革,使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从人身依赖关系向物的依赖关系转化。这一转化有利于当时()A.农民彻底摆脱对土地的束缚B.劳动力市场和商人群体的形成C.君主专制制度逐渐走向崩溃D.土地经营权与所有权彻底分离26.古代某朝开始按职业定户籍,将户籍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该朝代为()A.汉代B.元代C.明代D.清代27.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A.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B.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C.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D.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8.在哥伦布抵达美洲前,新大陆既无野生小麦,也无人工栽培小麦。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小麦逐步传入美洲并被迅速推广,成为人们的主食,小麦产业随之兴盛。这说明新航路开辟()A.丰富了美洲的食物种类B.促使美洲的农作物大量外传C.解决了美洲的温饱问题D.使美洲与欧洲往来更加频繁29.西晋陈寿《三国志》“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傅玄序之曰……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据此可知翻车()A.西晋时期马钧的发明B.是当时主要生产工具C.易操作省时省力高效D.预防水患问题而设计30.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31.对比研究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宋朝的中央政府是“三权分立”的,行政、军政、财政分别由中书、枢密院、三司管理。中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宰相府,但同传统宰相府相比,宋朝的中书不管军政,也不管财政。枢密院的级别比中书略低,三司更低,……枢密院负责军队的调度等,三司主要负责财政,管理国库。——摘编自越冬梅《北宋精致的分权制衡》材料二:美国所实行的三权分立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当“三权”中的一个权力部门专权,导致权力失衡时,其他部门便可以依据宪法授予的权力给予限制和纠正,使权力恢复平衡,进入正轨。——摘编自岳西宽《略述美国三权分立体制形成的过程》(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权目的和内容的角度指出中国宋代分权与美国分权的不同之处。(4分)材料三: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四:——伯利克里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世纪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雅典民主制与近代西方民主制在形式上有何不同?(2分)概括近代西方民主制度有哪两种类型?(2分)并说明近代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4分)材料五:1853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提出《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提出了改革的原则性建议,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拔优秀文官等内容。1855年,内阁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决定成立三人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选事宜。1870年,内阁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制度的枢密院令,一切文官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方能录用。至此,英国文官制度最终形成,也标志着西方第一个公务员法规的诞生。——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材料六: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摘编自俞悦《从英美文官制度看中国“公务员”热》(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五、六,指出与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相比,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独特性。(8分)32.在法制化建设的道路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公元前536年,郑国名臣子产主持铸刑书,将本来由贵族掌握的法律公之于众,让平民在行事上拥有了主动权。子产因此接到了晋国贤臣叔向一封措辞严厉的来信,信中写道:“平民知道了有法可依,就不会畏惧身价比他们高的人,就会弃礼,从法而争。……郑国大概要败亡在你的手里了。”随着平民力量的上升,国家政权对平民的依仗,使法律制度变革势在必行。二十年后,叔向的祖国晋国也铸了刑鼎,公布了成文法。——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材料二《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三法国1804年颁布了《民法典》,又叫《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肯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否定封建特权,规定每个公民具有同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它确认了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农民占有贵族和教会土地财产的合法性,保证不受封建势力的侵犯;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规定商品的流通,工人的雇佣等,都必须通过契约,买卖、交换,一切均可以自由经营……这部法典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一一摘编处百度词条和维基百科(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叔向与子产辩论的实质。根据材料说明叔向反对刊布法律的理由及二十年后叔向的祖国晋国也铸了刑鼎公布了成文法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拿破仑法典》的基本原则。并简要比较中国《唐律》与《拿破仑法典》的本质上的差异。(8分) 2022-2023学年第一次全市联考高二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ADBDBDAADAABAC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ABDBBDBABBCACA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31.(20分)(1)目的:宋代分权为了维护君主专制,而美国分权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2分)内容:宋代分权是行政权、军权、财权三权分立,美国分权则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2分)(2)不同: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2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一种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2分)原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国情)、社会发展道路和原有历史传统的不同。(4分)(3)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渐进改革,日益完善;趋于法制化,专业化。(任答2点给4分)独特性:政治立场明确;坚持党管干部;不搞“两官分途”;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任答2点给4分)32.(20分)(1)实质: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2分) 理由:刑法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义礼仪。(2分)原因:平民力量的上升,国家政权对平民的依杖(2分)(2)特点:体系完备;礼法结合(重视儒家伦理道德);中华法系形成:影响深远。(任写三点得6分)(3)《法国民法典》体现的民法原则有:自由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自由原则(或者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等。(任写两点得2分)本质差异:中国《唐律》是农耕文明的产物,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法国民法典》是世界近代化进程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法律。(6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2-11 22:30:03 页数:9
价格:¥2 大小:55.6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