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春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六单元 第15课【基础巩固】1.1964年发布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的第一要义是历史的(  )A.真实性B.完整性C.科学性D.艺术性【答案】A【解析】《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故A项正确。2.近年来,中国召开了一些关于遗产保护的国际研讨会,如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等,通过了《无锡建议》等一系列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文件。据此可以看出,中国(  )A.文化遗产居于世界的前列B.加大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C.积极与国际遗产保护接轨D.加强了立法保护文化遗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近年来,中国召开一系列关于遗产保护的国际研讨会,反映了中国积极与国际遗产保护接轨,探寻新的文化遗产保护途径,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不能得出“文化遗产居于世界的前列”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加大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排除B项;中国召开一些关于遗产保护的国际研讨会与加强立法保护文化遗产无关,排除D项。3.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突出的普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因此,我们对于世界遗产应(  )A.全力开发推向市场B.严格保护封闭保存C.充分利用适度保护D.充分保护适度利用【答案】D【解析】《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对于世界遗产要适度开发,充分保护,故D项正确;全力开发推向市场显然不符合适度开发原则,故A项错误;世界遗产也不能封闭保存,这样就失去了文化的价值,故B项错误;对世界遗产,应该适度利用,故C项错误。4.《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其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鼓励各国提交遗产目录B.有效保护人类共同财富C.推动各国出台保护措施D.监督各国遗产保护情况【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体现了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视,有利于保护人类共同财富,故B项正确。5.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属于《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中的(  )A.建筑群B.古迹C.遗址D.文物【答案】D【解析】根据《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的含义,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都属于文物,故选D项。6.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不可能……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A.可不具备真实性、完整性B.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C.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答案】C【解析】材料“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故C项正确。7.世界文化遗产受到的威胁是多种多样的。希腊的某古迹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修复,由于使用黏合剂等材料不恰当,古迹遭到了破坏。这提示我们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  )A.避免自然灾害侵蚀B.加强科学研究C.减少人为开发因素D.强化保护意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由于使用黏合剂等材料不恰当,古迹遭到了破坏”可知,文化遗产修复要注意加强科学研究,故B项正确。8.2022年11月7日,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主办的“数字传承,链接未来”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主题活动拉开帷幕。此次活动分别展现了几代人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与传承的故事,一系列数字化成果也于当天发布。该活动旨在(  )A.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推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的融合C.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D.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数字传承,链接未来’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主题活动”可知,通过数字化成果来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遗产和数字化的融合,故B项正确。【能力提升】9.法国将国家及公共机构所有的历史古迹低价对外开放;对个人所拥有的历史古迹,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对外开放;设立免费参观日、文化遗产日,规定25岁以下的公民以及教师可免费参观文化遗产。这些做法(  )A.体现了国家福利制度的优势B.开发利用了历史文化遗产C.开创国家创办博物馆的先河D.提升了全体公民文化素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国通过各种政策向公众开放历史古迹,体现了法国充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故B项正确。10.2023年3月,法国宣布被火灾烧毁的巴黎圣母院预计2024年12月重新向游客开放。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法国历史上多次重大事件。材料说明世界遗产保护(  )A.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B.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C.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D.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法国历史上多次重大事件,而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果的重要标志,这说明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故B项正确;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排除A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排除C项;庆祝民族节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排除D项。11.在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制订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行政区有12省、2区、4市,仍有部分省级行政区没有制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的法规。这表明(  )A.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的基本国策B.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严重受制于经济发展C.要积极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立法D.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形同虚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仍有部分省级行政区没有制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的法规,这说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立法还需要完善,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形同虚设”与事实不符,排除D项。 12.截至2017年1月,已经有193个国家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67个国家的897处文化遗产、218处自然遗产、39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共1154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据截至2022年11月中旬)。这体现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A.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B.彰显鲜明的人文价值C.得到了政府有效保护D.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已经有193个国家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67个国家的897处文化遗产、218处自然遗产、39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共1154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知,众多国家都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且类型多样,这说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故选A项。13.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  )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B.英德两国世代友好C.罗马帝国的扩张D.罗马外贸的兴盛【答案】C【解析】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位于英国境内,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位于德国境内,材料所述的文化遗产见证了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征服,故C项正确。14.下图是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葡萄牙贝伦塔,在新航路开辟时期,它是航海家们的起点。对这一建筑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它可用于研究文艺复兴的历史B.它是葡萄牙的骄傲,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C.它不受《世界遗产公约》的保护D.它具有真实性,但不一定具备完整性【答案】B【解析】葡萄牙贝伦塔反映了葡萄牙为新航路开辟作出的贡献,所以它是葡萄牙的骄傲,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故B项正确;葡萄牙贝伦塔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故A项错误;葡萄牙贝伦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然受到《世界遗产公约》的保护,故C项错误;葡萄牙贝伦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证明它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故D项错误。15.对于要不要发掘秦始皇陵,社会各界已争论几十年。主张发掘者认为,发掘不仅可 以“证实文献”,还可以“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反对者认为,“技术上的瓶颈常常会使文物的开掘成为破坏”。1997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完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历史文献需要考古证实其真实性B.考古发现应以经济效益为主C.文物发掘应以保护为前提D.只有技术上成熟才能对文物开掘【答案】C【解析】考古发现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还要保护好文物,故C项正确,B项错误;除了考古证实之外,历史文献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证实其真实性,故A项错误;文物是否发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D项错误。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增加了线性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三种遗产项目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如下表所示,我国有多项遗产入选。这(  )遗产种类中国入选的典型代表线性遗产丝绸之路、大运河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等世界记忆清代科举大金榜、《本草纲目》、南京大屠杀档案、甲骨文等A.体现了中国文化领先世界B.展现了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坚定性C.体现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D.维护了文化遗产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入选的文化遗产种类较多,且都具有中国自己的民族特色,所以这些文化遗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从2004年“首演开始,99场演出场场爆满,反响非常好”。“让年轻人一生之中至少看一次昆曲,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这是白先勇将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的原因。“《牡丹亭》连接传统与现代,让大众欣赏传统戏剧,这是正统、正派、正宗的演出。”白先勇说,“我们不是迎合大众,而是做出美的东西来教育大众。”材料二 “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阐述白先勇的做法属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昆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故宫这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有何差异。【答案】(1)理由:白先勇强调按正统、正派、正宗的原则进行演出,以青春版的包装吸引现代广大群众,通过非正规教育及改革创新来传承昆曲,这种做法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的精神和要求,是拯救和保护昆曲的一种有益探索。(2)差异:对昆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的同时,还需要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对故宫这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作任何的改动,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3-06 12:00:02 页数:6
价格:¥2 大小:166.3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