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初中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测试卷(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初中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测试卷(满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a:40  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A.水银  AgB.干冰  H2OC.火碱  NaOHD.氨水  NH32.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其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洗涤剂去油污B.活性炭净水C.铁粉作食品脱氧剂D.干冰人工降雨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B.稀释浓硫酸C.取用碳酸钠D.测定溶液的pH12/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 4.镓元素有“电子工业的脊梁”的称号,我国镓生产量占全球的93%,右图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1B.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C.符号“Ga”仅表示元素D.一个镓原子的质量是69.72g5.消防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干粉灭火器扑灭贵重档案失火事故B.面粉加工车间要严禁烟火C.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方便调温D.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烟冒出B.向氢氧化铜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木棍放入浓硫酸中,木棍变黑D.将溶有二氧化碳的石蕊试液加热煮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7.柠檬酸(化学式为C6H8O7,酸性强于碳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日化等行业。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柠檬酸分子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7个氧元素组成B.柠檬酸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14C.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72克D.柠檬酸属于氧化物8.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A.“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金刚石硬度大B.“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真金不怕火炼”—黄金熔点高D.“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合金的硬度比组成金属硬度大9.某汽车民气净化转化器如图所示其内部设计为蜂窝状陶瓷结构,表面附着的催化剂催化CO、NOX等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其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1的微观示意图见图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2/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 A.峰窝状陶瓷结构能增大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B.反应I中分子个数会减少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反应I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11或11:7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则含氢元素的化合物都是酸B.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D.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1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搅拌或加热的方法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B.将甲溶液由t3℃降温至t1℃,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甲相似D.将t3℃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丙=甲>乙12.下列实验数据可用如图表示的是12/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Y轴表示剩余固体的质量B.高温灼烧氧化铜和炭粉的混合物:Y轴表示剩余固体的质量C.向生铁中慢慢加入足量的稀硫酸:Y轴表示剩余固体的质量D.向一定量Mg(OH)2中加入足量稀盐酸:Y轴表示剩余固体的质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世界的1/4.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水质由高至低依次分为Ⅰ至Ⅴ类,图1是2023年上半年我国不同类别地表水所占比例。污水处理再利用是我们保护水资源的途径之一、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到吸附剂、絮凝剂等净水剂。聚合硫酸铁是一种优良的絮凝剂,它可以使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微生物沉淀分离出来,使水质得到改善。为研究聚合硫酸铁净水效果的影响因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黏土配成浊液,加入聚合硫酸铁溶液,测定不同聚合硫酸铁溶液用量情况下水样的浊度值(浊度值越小,净水效果越好),结果如图2。依据文章内容问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2023年上半年我国地表水占比最高的类别是类。(2)聚合硫酸铁是一种优良的絮凝剂,常用的絮凝剂还有,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3)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可用除异味和色素。(4)由图2得出净水效果与聚合硫酸铁溶液用量间的关系是。14.硫酸铵也叫硫铵,是一种重要的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生长旺盛,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还可用作染料染色助剂、生物药物制剂等。生产硫酸铵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2/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 (1)进入合成塔的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该过程中主要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不同。(2)Ca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该生产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15.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活塞b,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当观察到烧杯中(填实验现象)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2)要使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需进行的操作是,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然后关闭活塞b,轻轻振荡集气瓶。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c,可观察到,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小红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利用如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只需将NaOH溶液换成即可。16.酸是初中化学重要的一类物质,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酸的性质”为主题开展如下项目式学习,请你一同参与。【项目一】酸的物理性质(1)浓盐酸和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浓度均会(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某同学将稀盐酸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结果浓度反而变大了,可能的原因是。【项目二】酸与金属反应12/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 向4个250mL的烧瓶内分别注入25mL稀盐酸,分别剪取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镁、铝、锌、铜四种金属条,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并与电脑连接(如图1),采集数据得到如图2所示的压强变化曲线。(3)曲线A对应的金属是(填化学式):写出曲线B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得知曲线D是铝的反应曲线,请解释刚开始压强变化较小,后期却变化非常大的原因是。【项目三】酸与碱反应(5)兴趣小组为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是否发生反应,用小烧杯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出溶液pH为13.8,滴加2滴稀硫酸后,再测溶液的pH变为13.1,同学们认为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你是否同意此观点?,理由是。(6)小组同学想从生成物的角度验证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发生。【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和乙醇,硫酸钠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小组同学根据上述资料设计了验证方案:。17.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10克,加入100克7.3%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48克(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小军认为,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按如下方案计算:根据“100克7.3%的盐酸溶液”,得出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再求得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求出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小明认为此方案不正确。你认为他的理由是。(2)计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2/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 参考答案1.C【详解】A、水银为汞,化学式为Hg,该选项不正确;B、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该选项不正确;C、火碱为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化学式为NaOH,该选项正确;D、氨水为混合物,不是氨气的俗名,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2.C【详解】A、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铁粉作食品脱氧剂,铁粉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产生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3.C【详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地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扩散,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酸液飞溅,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取用液体药品时,试剂瓶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倾倒液体时试管口与瓶口紧挨,将液体药品缓缓倒入试管,图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到pH值,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4.A【详解】A.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1,故选项说法正确;B.镓是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故选项说法错误;C.符号“”可以表示镓元素、一个镓原子及镓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12/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 D.一个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其单位为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5.B【详解】A、贵重档案失火,通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会损坏档案,故错误;B、面粉厂有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故正确;C、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时,燃气燃烧时,由于浴室比较封闭,氧气缺乏时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容易使人中毒,故错误;D、电器着火不可立即用水扑灭,以防触电,故错误。故选B。6.C【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挥发出的氯化氢又极易溶于水,则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该选项描述不正确;B、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该选项描述不正确;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将木棍放入浓硫酸中,木棍会变黑,该选项描述正确;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但由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则溶液又由红色变为紫色,该选项描述不正确。故选C。7.B【详解】A、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只能说一个柠檬酸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柠檬酸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8):(16×7)=1:14,该选项说法正确;C、由于不确定柠檬酸的质量,则无法确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柠檬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8.C【详解】A、金刚石的硬度较大,可作钻头钻瓷器,选项正确;B、分子在不断运动,蔷薇花开放后,具有花香味的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孔处使人闻到香味,选项正确;C、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黄金的金属活动性较弱,在高温的条件下也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选项错误;12/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 D、铜锡熔化后融合呈青铜,合金的硬度比组成金属硬度大,选项正确,故选C。9.D【详解】A、蜂窝状陶瓷结构能增大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反应进行,不符合题意;B、反应I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反应后,分子个数会减少,不符合题意;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符合题意;D、反应I中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4×2):(44×2)=7:22,符合题意。故选D。10.C【详解】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但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酸,例如氢氧化钠中含有氢元素,是碱,不是酸,故A推理错误;B、酸雨的pH<7,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是pH<5.6的雨水,故B推理错误;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C推理正确;D、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故D推理错误;故选:C。11.B【详解】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加热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但是搅拌方法不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故A错误;B、将甲溶液由t3℃降温至t1℃,未说明溶液是否饱和,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B正确;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变化的趋势与丙相似,故C错误;D、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丙的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析出;降温时,甲的溶解度减少的数值大于乙,即甲析出的固体质量大于乙,所以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故D错误。故选B。12.D12/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 【详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少,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为零,选项错误;B、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炭粉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为零,选项错误;C、生铁是铁碳合金,其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碳不与稀硫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为零,选项错误;D、向一定量Mg(OH)2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固体的质量减少,最终固体完全消失,选项正确;故选D。13.(1)Ⅱ(2)明矾(3)煮沸活性炭(4)净水效果随着聚合硫酸铁含量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小,0.3mL达到最佳(合理即可)【详解】(1)由图1可知,2023年上半年我国地表水占比最高的类别是Ⅱ类;(2)聚合硫酸铁是一种优良的絮凝剂,常用的絮凝剂还有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3)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4)由图2可知,随着聚合硫酸铁含量的增加,浊度值先减小后增大,即净水效果随着聚合硫酸铁含量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小,0.3mL达到最佳。14.(1)沸点(2)+6(3)CaCO3CaO+CO2↑(4)二氧化碳【详解】(1)进入合成塔的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该过程中主要利用了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2)CaSO4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12/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 (3)碳酸钙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所以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4)该生产工艺流程中,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所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15.(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关闭a,打开b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进入集气瓶2NaOH+CO2=Na2CO3+H2O(3)水【详解】(1)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碳后,多余的二氧化碳进入烧杯,与其中的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要使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需进行的操作是关闭a,打开b,氢氧化钠溶液进入集气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c,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进入集气瓶,故填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进入集气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NaOH+CO2=Na2CO3+H2O。(3)二氧化碳溶于水,也可能出现上述现象,可做对比实验,将NaOH溶液换成水,吸入的氢氧化钙的体积比氢氧化钠溶液少即可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16.(1)变小(2)稀盐酸中的水蒸发速度比氯化氢气体蒸发的速度快(3)Cu(4)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其先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氧化铝反应完后,铝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因此产生气体的速率变快(答到先是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后是铝与稀盐酸反应即可得分)(5)不同意因为酸中的水也能稀释氢氧化钠溶液导致溶液pH减小(6)将稀硫酸滴加到含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硫酸钠,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详解】(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均会变小,故填:变小;(2)浓盐酸中溶质氯化氢和溶剂水都会挥发,溶液浓度变大,溶质相对溶剂含量增大,可能是放置稀盐酸过程中的水蒸发速度快,氯化氢气体蒸发的速度慢,故填:稀盐酸中的水蒸发速度比氯化氢气体蒸发的速度快;12/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 (3)曲线A压强不变,推测曲线A对应金属不与稀盐酸反应,是金属活动性比氢弱的铜,故填:Cu;曲线B压强上升最快,推测曲线B对应金属是金属活动性最强的金属镁,所以曲线B对应的反应方程式是,故填:;(4)金属铝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会在开始时阻止铝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氧化铝反应后金属铝活动性较强且反应放热,能较快与稀盐酸反应,故填: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其先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氧化铝反应完后,铝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因此产生气体的速率变快;(5)稀硫酸中有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也会使pH值变小,所以单纯从pH减小到13.1,不能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故填:不同意;因为酸中的水也能稀释氢氧化钠溶液导致溶液pH减小;(6)要验证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生成物硫酸钠,结合资料信息,可以通过乙醇使硫酸钠溶解度减小析出,观察到有沉淀时产生,故填:将稀硫酸滴加到含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硫酸钠,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点睛】设计方案要有操作、现象和对应的结论。17.(1)100克盐酸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不能根据“100克7.3%的盐酸溶液”进行计算(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克+100克-106.48克=3.52克。设10克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解得:x=8g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答: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详解】(1)100克盐酸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不能根据“100克7.3%的盐酸溶液”进行计算,故小明认为此方案不正确。(2)见答案。12/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4-04-14 08:20:01 页数:12
价格:¥3 大小:1.04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