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模拟考试
>
2024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中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测试卷(一)
2024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中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测试卷(一)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
2
/9
剩余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4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中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测试卷(试题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23年,“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按照“文明之钥”“摄生之道”“灵兰秘典”“器药撷英”“传承创新”分为5个单元。在该展览中有一部重要著作,它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这部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2.课堂上老师复习中国古代历史展示了以下一张知识图表。该表体现了( )复习单元主要内容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A.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传播B.中华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3.1946年7月-1948年12月,渤海区(涉及现山东省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淄博市、济南市、德州市、河北省沧州市和天津市南部部分县区)共出动支前民工1296685人(次),运送到前线的军粮1.35亿公斤。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 )A.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背景B.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C.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策略D.三大战役胜利的影响4.下图反映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其中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开通的突出作用是( ) A.保障了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建设B.带动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C.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D.加速了长江南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9/9 5.79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写信给教皇利奥三世:“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这反映了当时( )A.教会权力高居王权之上B.基督教会内部发生了分裂C.封君要为封臣提供保护D.王权和教权互相扶持利用6.《阿拉伯文学史》: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 ) A.经济发达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C.国家重视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7.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中写道:“它是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掌握着各国商品运输中的很大一部分。”“它”是( )A.西班牙B.英国C.荷兰D.法国8.法国1791年宪法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并置于正文之前。宣言宣告法律面前所有公民平等,但宪法却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这一做法( )A.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B.维护了《人权宣言》的权威C.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D.反映了1791年宪法的局限9.所谓的西方“大航海”以来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西方侵略和非西方反侵略的历史。材料中的“反侵略的历史”包括( )A.亚历山大东征B.美国内战C.印度民族大起义D.诺曼底登陆10.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为科学与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诞生了若干杰出的科学家和艺术大师。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A.贝多芬——《英雄交响曲》B.达尔文——《物种起源》C.巴尔扎克——《战争与和平》D.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1.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面对这种经济状况,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下列内容与这种状况无关的是( )A.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B.苏联形成斯大林模式C.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D.德日建立法西斯统治12.下图漫画所示为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的关系,该漫画直接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B.斗争与团结C.分裂与统一D.扩张与遏制13.据《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载,苏联解体前,她的人民喜欢的羽绒服、牛仔裤、旅游鞋之类的物品,要靠中苏两国大大小小的“倒爷”们才能得到,甚至连孩子们喜欢的泡泡糖和自动铅笔也没有一家工厂能够提供。材料旨在说明苏联解体前( )A.人民生活必需品匮乏B.西方和平演变策略愈演愈烈C.“倒爷”在苏联很受欢迎D.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其解体原因之一9/9 14.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斡旋下,伊朗沙特两国代表在北京发表“中伊沙三方联合声明”,断交7年的伊朗沙特达成和解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并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这表明( )A.亚洲已实现政治一体化B.中国在多极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增强15.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发表著作《寂静的春天》。她在书中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道路”。作者呼吁大家所要重视的问题是A.化学武器危害B.生态系统恶化C.地区沙漠化D.臭氧层破坏二、判断改错(8分)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1861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3)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4)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其前身是国际联盟。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33年的工厂法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的童工,并把9~13岁的儿童劳动时间限制为8小时,每天在劳动时间内拿出2小时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马克思认为,这个工厂法的颁布,是英国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第一次吝啬的让步。1844年工厂法补充规定,童工必须交上学证明。1846年的工厂法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工厂教育是强制性的,并为劳动条件之一,8~13岁的童工每周必须在学校学习6个半天或3个整天,否则雇主不得使用儿童劳动。——摘编自周德昌主编《简明教育辞典》材料二 ——摘编自陈孝彬主编《外国教育管理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颁布童工教育法规的背景及作用。(2)据材料二,概括18~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的特点。(3)综上所述,说明工业革命与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的关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00年到19149/9 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领域—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式也表现得很明确,同时发端于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在当时也遥遥领先于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弱、政治危机、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在1500年到1914年迅速崛起的原因,并举一例说明“欧洲霸权的削弱”的具体表现。材料二 (2)以上两组历史人物推动建立的国际新秩序有什么共同之处?四、活动与探究(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中外思想解放运动(部分)事件概况A.____为冲破教会的思想束缚,宣扬人文主义,14世纪中叶意大利开始该思想解放运动,它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B.启蒙运动C.____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它的诞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引人类改造世界的行动,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D.新文化运动(1)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C两个事件的名称。(2)结合所学知识,从B、D中任选一个事件,写出其概况。(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观念解放的认识。9/9 参考答案与解析1.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它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A项正确;《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与题干信息“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不符,排除B项;《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与题干信息“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不符,排除C项;《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与题干信息“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C【详解】通过阅读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中华文明史上,秦汉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元朝的统一、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等,体现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C项正确;A项只是第一单元的内容,不是四个单元的主旨,排除A项;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与民族交往无关,排除B项;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B【详解】据题干“1946年7月-1948年12月,渤海区(涉及现山东省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淄博市、济南市、德州市、河北省沧州市和天津市南部部分县区)共出动支前民工1296685人(次),运送到前线的军粮1.35亿公斤。”可知,解放战争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反映的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B项正确;1946年7月时,蒋介石已发动内战,排除A项;题干重在强调人民的支持,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策略无关,排除C项;1948年三大战役刚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4.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C项正确;川藏、新藏、青藏公路的开通,与“保障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带动沿了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B项;一五计划时期,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故“加速了长江南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开通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D【详解】根据材料“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可知,材料意在强调王权和教权互相扶持利用,D项正确;题干体现不出教会与王权地位的高低,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基督教会内部发生了分裂,排除B项;国王和教皇之间不是封君和封臣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6.B【详解】根据材料“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可以得出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从欧亚非三洲求学,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发达,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重视,排除C项;游历欧亚非三洲并不是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7.C9/9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荷兰是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掌握着各国商品运输中的很大一部分,C项正确;16世纪,西班牙曾经有无敌舰队,西班牙凭借这支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排除A项;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排除B项;17世纪下半叶,后崛起的法国也加入了殖民争霸的行列,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法属殖民地,排除D项。故选C项。8.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人权宣言》宣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宪法却对人进行了等级划分,宪法与《人权宣言》对公民的态度相悖,这反映了1791年宪法的局限,D项正确;《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对《人权宣言》权威的维护,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C【详解】据题干“就是一部西方侵略和非西方反侵略的历史”可知,“反侵略的历史”指的是非西方国家反抗西方国家侵略的历史,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映的是亚洲的印度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C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属于西方侵略的历史,排除A项;美国内战与侵略无关,排除B项;诺曼底登陆是西方国家之间的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10.C【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与和平》是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巴尔扎克是法国小说之父,代表作有《人间喜剧》等,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达尔文所著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1.B【详解】依据题干所给信息“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可知,这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1933年,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德日两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建立法西斯统治。意大利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对外走向了扩张的道路,入侵埃塞俄比亚。1928—1937年,苏联成功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国防力量大大加强;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没有波及苏联。所以,苏联形成斯大林模式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无关,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和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B。12.D【详解】根据第一幅漫画,可见箭头均从苏联出去,代表着冷战期间,苏联所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张;根据第二幅漫画,带着美国国旗帽的人将箭头均指向了苏联,体现了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故D项正确;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是对峙状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故A项错误;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关系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没有团结,故B项错误;美苏两国之间反映的时代主题没有分裂与统一,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13.A9/9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羽绒服、牛仔裤、旅游鞋、连孩子们喜欢的泡泡糖和自动铅笔也没有一家工厂能够提供”可知,这体现出,生活必需品缺乏,轻工业落后,A项正确;羽绒服等体现的生活用品,体现的不是西方和平演变、戈尔巴乔夫改革,排除BD二项;材料是用倒爷来说明生活用品缺乏,而不是说“倒爷”在苏联很受欢迎,排除C项。故选A项。14.D【详解】根据材料“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斡旋下,伊朗沙特两国代表在北京发表‘中伊沙三方联合声明’,断交7年的伊朗沙特达成和解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并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可知,反映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增强,D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推断出亚洲已实现政治一体化,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证明中国在多极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世界多极化格局还在形成中,排除C项。故选D项。15.B【详解】根据材料“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可知,作者呼吁大家要重视生态系统恶化的问题,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化学武器,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沙漠化和臭氧层遭受破坏,故排除CD项。故选B。16.(1)错误;将“彼得一世”改正为“亚历山大二世”。(2)错误;将“九一八事变”改正为“七七(卢沟桥)事变”。(3)正确(4)错误;将“国际联盟”改正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错误,将“彼得一世”改正为“亚历山大二世”。(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因此错误,将“九一八事变”改正为“七七(卢沟桥)事变”。(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因此是正确的。(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因此错误,将“国际联盟”改正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7.(1)背景:工业革命兴起,英国确立了工厂制度:厂主雇佣和剥削大量童工,使得童工无暇学习知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加剧。(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作用: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提高童工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发展时间漫长;受工业革命推动;国家干预;法律支持;初等教育与宗教分离;初等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初等教育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培养人才。(富之有理的其他答案也可)9/9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1833年的工厂法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的童工”,结合所学知识,1833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兴起,开启了工厂大生产,确立了工厂制度;而“每天在劳动时间内拿出2小时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反映出厂主雇佣和剥削大量童工,使得童工无暇学习知识,所以才要进行此项规定;“这个工厂法的颁布,是英国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第一次吝啬的让步”体现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加剧。作用:根据材料“这个工厂法的颁布,是英国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第一次吝啬的让步”,这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而童工接受教育,可以提高童工的知识文化水平;而童工知识水平的提高又可以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2)特点:根据时间轴可以得出,英国的初等教育不断完善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体现出18~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的特点是发展时间漫长;根据时间轴可以得出,英国的初等教育不断完善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体现出18~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的特点是发展时间漫长;根据时间轴“英国通过第一个工厂法,标志着国家正式干预教育”体现出18~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的特点是受工业革命推动;国家干预;根据时间轴“实行普通教学,与宗教分离”体现出18~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的特点是初等教育与宗教分离;根据时间轴“规定家长送子女上初等学校是一种义务”体现出18~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的特点是初等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义务教育。(3)关系: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开始出台一系列法律,国家干预教育,这体现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会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科学发展,也就会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培养人才。18.(1)原因:欧洲开辟了新航路,对外进行殖民掠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为欧洲的崛起提供思想基础;欧洲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近代自然科学发端于欧洲,为欧洲的崛起奠定了科学基础;两次工业革命为欧洲霸权地位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等等。具体表现:欧洲的工业在一战、二战中遭到破坏,而美国的工业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共产主义运动兴起,东欧国家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2)共同之处:都是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缔结条约形成;都是在战胜国主导下形成的;在大国的主导下牺牲弱国的利益建立的国际秩序。【详解】(1)原因:据材料“1500年到1914年这一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领域—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式也表现得很明确,同时发端于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在当时也遥遥领先于世界……”并结合所学可知,可以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近代自然科学、两次工业革命等角度进行分析,欧洲在1500年到1914年迅速崛起的原因有新航路的开辟,对外进行殖民掠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为欧洲的崛起提供思想基础;欧洲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近代自然科学发端于欧洲,为欧洲的崛起奠定了科学基础;两次工业革命为欧洲霸权地位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等等。具体表现:据所学可从一战、二战、美国的工业、共产主义运动、东欧国家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等方面回答。所以,“欧洲霸权的削弱”的具体表现为欧洲的工业在一战、二战中遭到破坏,而美国的工业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共产主义运动兴起,东欧国家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2)共同之处:据所学可知,可以从国际会议、战胜国、大国的主导下等角度进行分析,无论是凡尔赛体系,还是雅尔塔体系,都是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缔结条约形成;都是在战胜国主导下形成的;在大国的主导下牺牲弱国的利益建立的国际秩序。19.(1)事件:A:文艺复兴运动。C:马克思主义诞生。(2)事件概况:“B启蒙运动”:18世纪开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进步的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因此,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9/9 “D.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认识:思想观念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观念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又进一步推动思想观念解放。【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A“为冲破教会的思想束缚,宣扬人文主义,14世纪中叶意大利开始该思想解放运动,它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他们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可知A是文艺复兴运动。根据材料C“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它的诞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引人类改造世界的行动,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可知C是马克思主义诞生。(2)事件概况:根据题干信息“B启蒙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启蒙运动的主张以及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18世纪开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进步的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因此,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根据题干信息“D.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以及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我们认识到,思想观念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观念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又进一步推动思想观念解放。9/9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4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中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
2024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中九年级英语中考模拟测试卷
2024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中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测试卷
2024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中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测试卷
2024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考模拟测试卷
2024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考模拟测试卷(一)
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初中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测试卷
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初中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测试卷(一)
2024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初中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测试卷(一)
2024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中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测试卷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模拟考试
发布时间:2024-04-14 17:40:02
页数:9
价格:¥3
大小:1014.07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