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数学
>
沪科版(2024)
>
八年级上册
>
第14章 全等三角形
>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4章 全等三角形 单元测试卷(沪科版 2024年秋)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4章 全等三角形 单元测试卷(沪科版 2024年秋)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4年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题序12345678910答案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图形一定为全等形的是( )A.两个三角尺B.两枚硬币C.两张A4纸D.两片枫树叶2.已知△ABC和△DEF全等,且∠A=∠D,AC对应DE.若AC=6,BC=5.5,AB=5,则DF的长为( )A.5.5B.5C.6D.无法确定3.如图,△ABC与△ADC的AC边重合,AB=AD.添加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A.CB=CDB.∠BAC=∠DACC.∠B=∠D=90°D.∠ACB=∠ACD(第3题) (第4题) (第5题)4.如图,小明在一次智能大赛中,分别画了三个三角形,不料都被墨迹污染了,能画出和原来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是( )A.只有(1)B.(1)和(2)可以C.(1)和(3)可以D.(1)(2)(3)都可以5.如图,在△ABC中,BC=6,AC=8,△DEF≌△ABC,且FE和AC在同一直线上,若FC=3,则AE=( )A.9B.11C.12D.146.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确定的三角形的是( )A.AB=4,BC=8,AC=3B.AB=4,∠B=30°,AC=3C.AB=4,∠B=30°,∠C=45°D.AB=4,∠C=90°12 (第7题)7.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24,将△ABC沿BC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使B′和C重合,连接AC′,交A′C于D,则△C′DC的面积为( )A.4B.6C.8D.128.在如图所示的3×3网格中,△ABC是格点三角形(即顶点恰好是网格线的交点),则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不含△ABC)的个数是( )A.3B.4C.5D.6(第8题) (第10题)(第11题)9.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若AB=9,AC=5,则△ABC的中线AD长的取值范围是( )A.5<AD<9B.4<AD<9C.2<AD<14D.2<AD<710.如图,在Rt△ABC中,AB=AC,∠BAC=90°,D,E是边BC上的两点,且∠EAD=45°.AF⊥AD,CF⊥BC,连接EF,有下列结论:①△ABD≌△ACF;②DE=FE;③若S△ADE=10,S△CEF=4,则S△ABC=24;④BD+CE=DE.其中错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请你再写出一个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已知△ABC≌△EDF,点F,A,D在同一条直线上,AD是∠BAC的平分线,∠EDA=20°,∠F=60°,则∠DAC的度数是________.12 (第12题) (第13题)(第14题)13.如图,在由边长均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C,D均落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BAC+∠ACD的度数为________.14.如图,AB=AC,CD和BE相交于点O,连接BC.(1)要使△ABE≌△ACD,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添加一个条件即可);(2)在(1)的条件下,图中全等的三角形(不包括△ABE和△ACD)还有______对.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5.如图,已知点D为BC的中点,∠EDC=∠FDB,∠B=∠C.求证:△BDE≌△CDF.(第15题)1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应填空.如图,已知AB⊥AC,AD⊥AE,AB=AC,AD=AE.求证:DB⊥EC.证明:如图,设BD和CE交于点F.∵AB⊥AC,AD⊥AE,∴________=________=90°,∴∠BAC+______=∠DAE+______,∠ABC+∠ACB=90°.∴∠CAE=∠BAD.在△ADB和△AEC中,∵12 ∴△ADB≌△AEC(________),(第16题)∴∠ACE=∠ABD.∴∠CBD+∠BCE=∠ABC+∠ABD+∠BCE=∠ABC+________+∠BCE=∠ABC+________=90°,∴________=90°,∴DB⊥EC.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7.如图,点A,D,B,E在同一条直线上,CB与DF交于点O,已知AD=EB,BC=DF,∠OBD=∠ODB.(第17题)(1)求证:△ABC≌△EDF;(2)若∠A=40°,∠F=80°,求∠BOD的度数.18.如图,已知OC平分∠AOB,P,Q是OC上不同的两点,PE⊥OA,PF⊥OB,垂足分别为E,F,连接EQ,FQ.求证:12 (第18题)(1)△OPE≌△OPF;(2)EQ=FQ.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19.如图①,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AB=CD,作EC⊥AD于点C,FB⊥AD于点B,且AE=DF,连接AF,ED.(1)求证:AF∥DE且AF=DE.(2)若将△BFD沿AD方向平移得到图②,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请说明理由.(第19题)2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E,F分别是BC,DC上的点,连接AE,AF,EF,且∠EAF=45°,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BE=2,EF=5,求CF12 的长.(第20题)六、(本题满分12分)21.如图,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过点A作AC⊥AB于点A,且AC=AB,点C在第一象限内. (第21题)(1)求点A,B,C的坐标;(2)在第一象限内有一点P(3,t),使S△PAB=S△ABC,求t的值.七、(本题满分12分)12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第22题)【任务】如图①,测量车祸现场A,B两点之间的距离.车祸现场因保护需要,测量不能进入场内.【工具】如图②,一把皮尺(测量长度略小于AB长的两倍)和一个量角器,皮尺的功能是直接测量任意可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这两点间的距离不大于皮尺的测量长度);量角器的功能是测量180°以内的角.除纸、笔和上述工具外,再无任何工具可借用.小明利用皮尺测量,求出了车祸现场A,B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及求解过程如下:①【测量过程】如图③,在车祸场地外选点C,测量AC=2a米,取AC中点O,测量OB=b米,并将皮尺延长至D,使OD=OB=b米,测量CD=c米.②【求解过程】由测量知,OA=OC=a米,OB=OD=b米.又∵∠AOB=∠COD,∴△OAB≌△OCD,∴AB=CD=c米.答: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c米.(1)小明此做法用到的几何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仅利用皮尺,通过4次测量,求得A,B两点之间的距离.请你同时利用皮尺和量角器,通过测量长度(用字母a,b,c,…表示)和角度(用字母α,β,…表示),并利用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求出车祸现场A,B两点之间的距离,并写出你的测量及求解过程.12 八、(本题满分14分)23.如图①所示的一个三角尺,∠ACB=90°,AC=BC,过点C的直线l不经过三角形内部,过点A,B分别作AD⊥l,BE⊥l,垂足分别为D,E.(1)请你写出图①中一对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2)请证明你所写结论.(3)尝试探究:若AD=a,BE=b.①图①中四边形ADEB的面积为_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②图②中过点C的直线l经过三角形内部,其他不变,则四边形ADBE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4)拓展应用:如图③,A(-2,0),C(0,4),则B点坐标为________;点P(不与点B重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若△ABC与△ACP全等,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3题)12 答案一、1.C 2.B 3.D 4.B 5.B 6.C 7.D 8.B9.D 方法点睛:延长AD至点E,使得AD=DE,连接EC,运用倍长中线法求解即可.10.D二、11.三角形房架(答案不唯一) 12.50° 13.90° 14.(1)AD=AE(答案不唯一) (2)2三、15.证明:∵D为BC的中点,∴BD=CD.∵∠EDC=∠FDB,∴∠EDC-∠EDF=∠FDB-∠EDF,∴∠FDC=∠EDB.又∵∠B=∠C,∴△BDE≌△CDF.16.∠BAC;∠DAE;∠BAE;∠BAE;SAS;∠ACE;∠ACB;∠BFC四、17.(1)证明:∵AD=EB,∴AD+DB=EB+DB,即AB=ED.在△ABC和△EDF中,∵∴△ABC≌△EDF(SAS).(2)解:∵△ABC≌△EDF,∴∠C=∠F=80°,∴∠ABC=180°-∠A-∠C=180°-40°-80°=60°,∵∠OBD=∠ODB,∴∠ODB=∠OBD=60°,∴∠BOD=180°-∠ODB-∠OBD=60°.18.证明:(1)∵OC平分∠AOB,PE⊥OA,PF⊥OB,∴∠AOC=∠BOC,∠PEO=∠PFO=90°.在△OPE和△OPF中,∵∴△OPE≌△OPF(AAS).(2)∵△OPE≌△OPF,∴OE=OF.在△OEQ和△OFQ中,∵∴△OEQ≌△OFQ(SAS),∴EQ=FQ.五、19.(1)证明:∵AB=CD,∴AB+BC=CD+BC,12 即AC=BD.∵EC⊥AD,FB⊥AD,∴∠ACE=∠DCE=∠DBF=∠ABF=90°.又∵AE=DF,∴Rt△ACE≌Rt△DBF(HL).∴CE=BF,又∵∠DCE=∠ABF,CD=BA,∴△DCE≌△ABF(SAS),∴AF=DE,∠CDE=∠BAF,∴AF∥DE.(2)解:成立.理由如下:∵AB=CD,∴AB-BC=CD-BC,即AC=BD.∵EC⊥AD,FB⊥AD,∴∠ACE=∠DCE=∠DBF=∠ABF=90°.又∵AE=DF,∴Rt△ACE≌Rt△DBF(HL).∴CE=BF,又∵∠DCE=∠ABF,CD=BA,∴△DCE≌△ABF(SAS),∴AF=DE,∠CDE=∠BAF,∴AF∥DE.20.解:如图,将△ABE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ADG的位置,使AB与AD重合,则AG=AE,∠DAG=∠BAE,DG=BE.(第20题)∵∠EAF=45°,∴∠DAF+∠BAE=45°,∴∠GAF=∠DAG+∠DAF=∠BAE+∠DAF=45°,∴∠EAF=∠GAF.由题意易得G,D,F三点共线.在△AGF和△AEF中,∵∴△AGF≌△AEF(SAS).∴EF=GF.∵GF=DG+DF=BE+DF,∴BE+DF=EF.∵EF=5,BE=2,∴DF=3.∵CD=6,∴CF=3.六、21.解:(1)把x=0代入y=-2x+4中,得y=4,∴B(0,4).把y=0代入y=-2x+4中,得x=2,∴A(2,0).过点C作CD⊥x轴于点D,则∠ADC=90°.12 ∵∠BAC=90°,∴∠DAC+∠BAO=∠ABO+∠BAO=90°,∴∠ABO=∠DAC.在△ABO与△CAD中,∵∴△ABO≌△CAD(AAS),∴CD=OA=2,AD=OB=4,∴OD=6,∴C(6,2).(2)在第一象限内有一点P(3,t),使S△PAB=S△ABC,连接CP,则CP∥AB.设直线CP的函数表达式为y=-2x+b,代入C的坐标得,2=-2×6+b,解得b=14.∴直线CP的函数表达式为y=-2x+14.把点P(3,t)的坐标代入得,t=-2×3+14=8,∴t的值为8.七、22.解:(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如图,测量过程:在场外选择点C,用皮尺从点A起到点C,再到点B拉直摆放.①测量BC=b米;②测量∠ACB=α,然后将量角器沿AC翻折,(第22题)将皮尺CB绕点C旋转至D;③使∠ACD=α(∠ACD需要测量,CD由CB旋转所得,不需要测量);④最后测量AD=c米,此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求解过程:在△ACB与△ACD中,∵∴△ACB≌△ACD(SAS),∴AB=AD=c米.八、23.(1)△ADC≌△CEB(2)证明:∵∠ACB=90°,AD⊥DE,∴∠ACD+∠BCE=90°,∠ACD+∠CAD=90°,∴∠CAD=∠BCE.在△ADC和△CEB中,∵∴△ADC≌△CEB(AAS).12 (3)①(a+b)2 ②(a2-b2)(4)(-4,6);(-6,2)或(4,2)或(2,-2)12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4章 全等三角形 单元测试卷(沪科版 2024年秋)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4-08-23 10:08:05
页数:12
价格:¥3
大小:274.5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