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2024年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年秋)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2024·宝鸡一模]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飞机舷窗下的西安城B.曲江南湖夜景倒影C.汽车的后视镜成像D.街道地面上的光斑2.[2024·邯郸期末]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被摔碎成如图所示的三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都是凸透镜B.①③对光具有会聚作用C.②③对光具有发散作用D.只有①对光具有会聚作用3.[2024·永州期末]一般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限,要想看清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的镜头是凹透镜9 B.目镜的镜头是凸透镜C.靠近被观测物体的透镜叫目镜D.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物镜4.[2024·北京东城区一模]如图所示的是小东使用放大镜欣赏邮票时的情境。下列光路图能反映其成像原理的是(  )(第4题)ABCD5.当光从密度小的盐水中逐渐斜射入密度大的盐水中时,传播路径发生改变,如图所示。地球表面不同海拔高度的空气密度不同,海拔高度越大,空气密度越小,因此太阳光斜射向地面的过程中会发生弯曲。下列光路图中能描述该现象的是(  )(第5题)ABCD6.将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能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装有水的烧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第6题)A.7cmB.14cmC.20cmD.32cm9 7.[2024·贺州一模]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甲和乙B.甲和丁C.丙和乙D.丙和丁8.如图所示,在烧杯正中心上方固定一手电筒光源,光向下投射到空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图中虚线所示),圆形光斑的面积为S。往烧杯中缓慢注水,烧杯内液面高度H与圆形光斑面积S的变化情况(  )(第8题)A.H变大,S变大B.H变小,S变小C.H变大,S变小D.H变小,S不变9.[2023·日照]某兴趣小组开展“创新服务生活,科技改变未来”的科技创新活动,模拟制作一款“智能”行驶玩具车。该玩具车利用车载传感器(摄像头、雷达)采集生成道路特征数据,完成“自动”驾驶。作为传感器之一的摄像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B.遇到障碍物时,要想生成更大的像,镜头应该向前伸C.摄像头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D.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10.[2024·宝鸡月考]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第10题)A.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9 B.当u=7c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D.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5cm以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0分)二、填空与作图题(共7小题,计27分)11.医院、门诊专用的消毒灯主要是利用    进行消毒工作的。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主要通过    (前两空均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形式把温暖带给地球。红外线在真空中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紫外线在真空中的速度。12.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    形成的像。如图所示,站在A点的人看到太阳恰好在地平线上,他所看到的太阳的实际位置应是图中    (选填“甲”或“乙”)处。(第12题)13.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    (选填“1”“2”或“3”),分界面为    (选填“①”或“②”),分界面的    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变    。(第13题)14.为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小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将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未画出)。然后移去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9 (第14题)(1)只将蜡烛缓缓向凸透镜靠近,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的缺陷表现为看不清    (选填“近”或“远”)处的物体。(2)只将光屏缓缓向凸透镜靠近,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由此可知,该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近视眼镜对光有    (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15.[2024·咸阳期末]显微镜镜筒的两端由一组凸透镜组成,它的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填光学仪器名称),使物体成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虚像;如图所示,幻灯机是利用    透镜工作的,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选填“正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第15题)16.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的实像,落在目镜    (选填“一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增加    光线。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物体离我们越近,视角越    ,看物体越清楚。(第16题)9 17.(1)[2024·山西模拟]如图甲所示是人类拍到猩猩使用工具捕猎的情景。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请在图乙中画出猩猩眼睛在B处看到河里鱼的光路图,其中A、C分别是鱼和鱼的像所在位置。[第17题(1)]         [第17题(2)](2)在图中画出射向透镜的入射光线与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18.[2024·三门峡期末]物理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虚实大小    30实缩小1520实等大2015实放大30【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测焦距:将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    ,此时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从而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2)按图乙安装好器材,点燃蜡烛,调整    、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3)设计实验表格并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请在表格中横线处补全缺少的项目。将蜡烛放到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性质,测出此时的物距和像距;把蜡烛逐渐向凸透镜靠近,重复以上操作。把实验测出的数据和像的性质填入表中。【分析与论证】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规律:9 ①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距,此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②凸透镜成实像时,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应使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变    (选填“大”或“小”),再调节光屏位置。【拓展】与蜡烛相比,用“F”形LED发光体有哪些优点?请你写出一条:    。19.[2024·上海普陀区期末]小普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模拟图2中照相机成像的情况。图1实验装置中使用的是一水凸透镜,利用注射器注水的方法可以连续改变水凸透镜的厚度D,从而改变凸透镜的焦距f。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所用发光体“字符”的高度H为3cm,水凸透镜的焦距f1>f2>f3。序号水凸透镜的焦距物距u/cm像距v/cm像高h/cm物屏距离l/cm1f135.014.01.249.0230.015.01.545.03f234.610.40.945.0424.012.01.536.05f342.07.00.549.0618.09.01.527.0(1)图2中的感光元件相当于图1中的    。(2)根据序号1和2(或3和4、5和6)的数据,分析比较焦距f、物距u、像距v以及像高h的变化情况,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当凸透镜的焦距不变时,物距越大,像高越    (选填“大”或“小”),像距与物距之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高与物体高度之比。9 (3)根据序号1和5(或2和3)中焦距f、物距u、像距v及物屏距离l的数据可知:保持物屏距离l(物体到光屏的距离)不变,通过注射器调节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移动水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u变大、像距v    ,光屏上的像高h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图3所示是图2中照相机的镜头。拍照片时,转动“变焦环”相当于用注射器调节水凸透镜的焦距,可在24~70mm之间连续改变镜头的焦距;转动“对焦环”使镜头向外伸或向内缩,相当于在光具座上移动水凸透镜的位置调节物距和像距的大小。根据序号2、4和6的数据,若要使人在物屏距离l不同的情况下所成的像一样大,需要对照相机进行的相应操作是:    。9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B 4.C 5.A 6.B 7.D 8.C 9.B 10.D二、填空与作图题11.紫外线;红外线;等于 12.折射;乙13.2;②;上;大 14.(1)远 (2)前;发散15.放大镜;放大;凸;倒着16.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入射;大17.(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三、实验与探究题18.【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最小、最亮的光斑 (2)烛焰 (3)正倒【分析与论证】①小于;投影仪 ②大【拓展】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像与物的左右颠倒情况(或成像更清晰、更稳定,合理即可)19.(1)光屏 (2)小;等于 (3)变小;变小(4)当人靠近照相机,即物距减小时,应转动“变焦环”将镜头的焦距调小,同时转动“对焦环”将镜头向内缩减小像距;人远离时,应转动“变焦环”将镜头的焦距调大,同时转动“对焦环”将镜头向外伸增大像距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4-08-31 23:40:01 页数:9
价格:¥3 大小:817.36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