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三、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 24年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三、四单元单元测试卷(24年秋)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面是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历史人物是(  )一、立志与求索(二)萌生反清之志……(五)上书李鸿章二、行其所志(一)檀香山兴中会……十二、“有志竟成”(三)筹建临时政府的僵局……A.洪秀全B.曾国藩C.孙中山D.袁世凯2.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进步书籍纷纷涌现(见图)。这些知识分子宣传的主流思想应当是(  )A.马克思主义的思想B.维新变法的思想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D.反封建礼教思想3.李华同学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图中问号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二次革命D.护国战争4.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拯救中国、拯救民众。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A.民国十二年B.民国十三年C.民国十四年D.民国十五年12 5.1915年末,袁世凯决定在第二年登基。蔡锷与梁启超宣誓讨袁,一个用枪,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云南、贵州相继宣布独立。袁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均婉拒就任征讨护国军的统帅。材料表明(  )A.复辟帝制不得人心B.军阀割据争抢地盘C.维新人士领导讨袁D.二次革命武装反袁6.孙中山在领导革命时,曾经的合作伙伴有会党、日本扩张主义者、美国传教士、中国留学生、华侨商人、共产国际代理人以及军阀等。这表明孙中山(  )A.缺乏坚定的革命意志B.逐渐倾向于社会主义C.完全沦为列强的工具D.对中国社会认识不足7.下面的表格信息可以用来研究(  )A.护国战争的形势B.军阀割据混战的后果C.袁世凯复辟帝制D.军阀割据混战的原因农户1914—1918年减少1500多万户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000多万亩陆军1914—1919年增加92万多人军费1916—1918年增加5000多万元8.下面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某一章的目录,据此判断这一章探讨的主要内容是(  )一、观念形态的革命…………………………350二、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论战…………………358三、科学和民主………………………………363四、各色各样的“主义”………………………370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9.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而且国内出现至少400种白话报,一些影响较大的期刊如《东方杂志》《小说月报》也逐渐白话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时期(  )A.文学革命取得显著成效B.白话报成为唯一传播媒介C.传统文学此时已被废止D.学校是新文化运动主阵地10.一份风靡一时的刊物,一句轰动一时的口号,两者都表明(  )12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急需推翻B.先进中国人不懈探寻救国之路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刺激D.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社会进步11.傅斯年在关于五四运动的反思中写道:“从前人们都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材料说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运动D.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12.某校同学围绕“近代史上的家乡”开展了研学活动,他们了解到五四运动时期,太原大、中学校学生数千人举行集会,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小组同学搜集的以下材料描述了山西学生运动的(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山西发生了几次学生运动……不仅声援了北京及全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还为山西地方党组织的建立,进行了思想启蒙和舆论准备。A.背景B.经过C.结果D.意义13.据下表内容可知,当时上海(  )时间情况1917年11月上海媒体首发“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闻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迁至上海1920年11月上海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了报纸、杂志、书籍等共300多种A.工人运动高涨B.革命党力量涣散C.社会局势动荡D.马克思主义兴起12 14.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要派党员到工会去工作。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以领导工人运动为工作重心B.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明确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D.认识到农民阶级同盟军地位15.李华同学运用结构示意图梳理了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重大史事。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B.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C.救亡图存道路的新探索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15分,共45分)16.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历史巨变·辛亥革命”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一 【释读图片——分析革命背景】(2分)(1)一组同学收集到下面两幅图,用于了解革命前中国面临的困境。请你和他们一起解读图片,说明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图一 戊戌六君子被处死任务二 【聚焦热点——探究革命历程】(3分)(2)二组同学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检索到下表中的信息,并确立了下面的研究主题。请你参与一个研究主题,选择和其对应的材料,并说明选择材料的理由。12 ①照片②油画③文献④音乐⑤专著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工程第8营攻占楚望台军械库。《开创共和——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先行者之歌》收录辛亥革命时期的歌曲200首。内容包括宣传妇女自由解放、反对旧俗陋习、提倡文明新风尚;开通民智、破除迷信、提倡科学、兴办实业等。《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研究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包括“民主政治体制的开创”“社会风俗变革与城市现代化”等。研究主题主题1:辛亥革命的真实场景主题2: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主题3:辛亥革命的影响  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 【阅读传记——制作人物名片】(5分)(3)三组同学阅读了孙中山的人物传记后,准备为其制作人物名片。请你仿照示例,和他们一起完成名片制作。12 人物:李大钊身份: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主要事迹: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开始研究社会主义思潮。1918年,他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李大钊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人物:______________身份:______________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充满艰辛,但艰辛中孕育着新的希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摘编自《中国历史》(1)写出材料一中与“引进外国器物”和“谋求制度的变革”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并简述二者的相似之处。(4分)材料二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蔡元培先生写挽联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及其“未竟之功”。(4分)材料三12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北京学界全体宣言》(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提出的救国主张,并简述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之间的联系。(2分)18.报刊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梁启超在为《时务报》撰写的政论中,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维新,言论新颖,在爱国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撰稿,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因此《时务报》颇受读者欢迎,“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摘编自《梁启超〈时务报〉》材料二 《民报》的每一期都刊有《本社简章》,宣布“本杂志的主义”共六条,其中关于国内的有三条:一、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体;三、土地国有。——摘编自黄顺力《〈民报〉宣传与辛亥革命》材料三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其间刊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按各文类别归类列表(部分)如下:类别1920年9月前(篇)1920年9月后(篇)思想(启蒙)652文学3910新诗140101小说3415科学社会主义179俄国研究441国民革命01312 世界革命020(1)材料一中,《时务报》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分析《时务报》颇受欢迎的原因。(3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指出“本杂志的主义”所体现的思想,并简述《民报》创办的背景。(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杂志在宣传主题上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3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报刊对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1分)19.自1840年以来,我国的仁人志士坚持不懈,顽强不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李老师以“民族复兴”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任务一 【释读名言——体会伟人抉择】(3分)(1)阅读下列近代先行者的名言,请你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12 ——孙中山·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陈独秀·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任务二 【构建导图——感受艰难探索】(4分)(2)请你完成下图中①②③处内容的填写,并归纳中国近代化的特点。任务三 【研读材料——见证民族觉醒】(4分)(3)下面的材料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任务四 【设计方案——传承民族精神】(4分)(4)下面是以“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一条游学线路,请你简述其设计理由。广州虎门海滩→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12 答案一、1.C 2.C 3.B 4.C 5.A 6.D 7.B 8.C 9.A10.B 点拨:新文化运动是由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发动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两者都是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体现,B正确。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没有提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主张,排除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背景,排除C;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社会进步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排除D。11.D 12.D 13.D 14.A 15.C二、16.(1)图一:维新道路行不通。(1分)图二: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2)【示例1】主题:辛亥革命的真实场景。(1分)对应材料:①。(1分)理由:照片是了解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这一真实场景的重要史料。(1分)【示例2】主题: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1分)对应材料:②③。(1分)理由:油画和文献作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即成立中华民国,颁布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1分)【示例3】主题:辛亥革命的影响。(1分)对应材料:④⑤。(1分)理由:音乐和专著从社会思潮演变、社会习俗现代化、近代政治体制变革等角度说明辛亥革命的影响。(1分)(3)人物:孙中山(1分)身份: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分)主要事迹: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被誉为中华民国的“国父”。(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得1分,共3分)17.(1)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相似之处:都是面临危机时进行的变革;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创办了新式学堂;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12 (2)历史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未竟之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3)主张:民主科学(或人权与科学)。(1分)联系: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1分)18.(1)观点:变法维新。(1分)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被唤醒,渴望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时务报》言论新颖,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时务报》的发展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2)思想:三民主义(或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1分)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迅速传播;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进行早期的革命斗争;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3)变化:由宣传新文学、思想启蒙为主,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革命为主。(2分)主要原因: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4)介绍外来文化;宣传新思想;思想启蒙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19.(1)孙中山:三民主义;(1分)陈独秀:民主科学;(1分)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等)。(1分)(2)①:学先进技术;(1分)②:戊戌变法;(1分)③:学思想文化。(1分)特点:从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1分)(3)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分)“外争主权”12 ,把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国家,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内除国贼”,把矛头直接指向北洋政府,要求严惩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体现了反对封建主义的要求;“全国工商各界”“开国民大会”,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的运动。(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4)广州虎门海滩,林则徐在这里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1911年在这里爆发了武昌起义,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1分)嘉兴南湖的红船(复制品)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分)这条线路能体现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复兴的伟大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1分)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8-25 13:44:07 页数:12
价格:¥3 大小:785.5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