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24年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24年秋)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面是小史同学制作的示意图,适合作为这幅图的标题的是()A.假维新中的真改革B.君主立宪的迷梦C.内忧外患的清政府D.农民阶级的反抗2.恩格斯在评论列强某次对中国的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把各国条约比较一下,就必须承认:这次战争不是对英、法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依据是()A.俄国参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俄国参与签订了《天津条约》C.俄国获得了巨额赔款D.俄国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3.《辛丑条约》要求中国将统管一切涉外事务和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等事务的总理衙门改为专管外交的外务部。这一要求得到了李鸿章、奕助等人的积极响应,奕助甚至说,即使对方不提出,中国也应自己调整。奕助等人的反应表明()A.中国近代化始于机构调整B.开明官员初具近代外交意识C.列强直接管理中国的内政D.维新派丧权辱国迎合侵略者4.邮票是铭记历史的特殊方式之一。下面邮票上正与法军战斗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将。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后,他临危受命,率部与法军展开激烈战斗,取得镇南关大捷。这位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9 B.刘铭传C.冯子材D.邓世昌5.阅读下列表格,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直接原因是()1894年前1900年外国工厂80家933家在华投资总额2800万元5.2亿元进口总值1.4亿多海关两2.1亿多海关两A.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B.允许外国商船在通商口岸自由航行C.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路权的狂潮6.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摒弃了以“朝代”代“国家”的陋习,第一次出现以“中华”为国号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这种“国家模式”是()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君民共治D.民主共和制7.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有()①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了实际的约束效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A.瓜分狂潮B.革命起义C.帝制复辟D.军阀混战9.“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是五四宣传单的内容之一。后人据此并结合五四运动的斗争史实将其归纳为“五四精神”,那么,其“精神”的实质是()9 A.誓死力争的爱国精神B.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C.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D.知难而进的无畏精神10.“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上的这种转变,直接促成了()A.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B.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C.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D.北伐战争的发动11.下图是复习课上老师用幻灯片呈现的内容,由此判断本节课复习的主题是()A.民族危机的加剧B.近代化的探索C.中华民国的建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2.从义和团运动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中可以得出的相同教训是()A.盲目排外只能招致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B.要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革命活动C.单靠一个阶级的力量不能取得革命胜利D.帝国主义和清政府是最大的敌人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9 (1)图A,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从此,中国完全陷入社会的深渊。图B,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事件),这次运动的中心后来由北京转移到了(地点)。(4分)材料二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还处于被动反击、事件应对、行动自发、目标茫然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参与,还有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及农民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他们相互呼应,使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彻底性的历史烙印。——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2)根据材料二,概括与五四运动前的斗争相比,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有何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外交的认识。(2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摘编自《复兴之路》上册材料二9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所致也。……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摘编自1895年《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给丁汝昌的劝降书》材料三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忠顺不贰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紫禁城中的朝廷之上。——摘编自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战争?(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英国人能使“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2分)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是什么?(1分)(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材料二中“清国之败”的标志是哪一场战役?(1分)指出伊东佑亨认为哪一弊端造成了“清国之败”。(1分)并用史实说明中国人是如何尝试改变这一弊端的。(2分)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这个条约”的名字。(1分)指出“这个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的孝子贤孙”的条款内容。(2分)“这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1分)(3)某班的同学们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1分)回顾中国近代列强侵华史,你有什么认识?(2分)9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从1861年开始到1895年,清朝统治集团一部分当权人物领导的洋务运动,在军事、工商企业、交通运输和文化教育等许多领域,向西方国家学习。这场历时35年的洋务运动,以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分为前、后两期。洋务运动虽然成效有限,但也在客观上助成了一些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图A企业体现出洋务运动的目标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经济因素”具体指的是什么?(1分)材料二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款,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为革命起义作出的贡献。(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历史意义。(2分)图B文件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哪一政治制度?(1分)9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之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没有扫除,他们把斗争的锋芒,无畏地指向孔子学说的核心——纲常等级制度。——摘编自马尚斌、胡玉海《中国近代史教程》(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的观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鲁迅是如何实践这一观点的。(2分)指出新文化运动与图C事件之间的联系。(1分)(4)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结合上述内容,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2分)9 答案答案速查123456789101112CDBCCDADABBC2.D点拨:根据题干可知,恩格斯的评价表明这次战争俄国受益最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以后,共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项正确。3.B点拨:从题干材料可知,总理衙门原为统管一切涉外事务和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等事务的机构,其职能范围大,所管事务繁杂。后来,列强要求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专管外交事务,而李鸿章、奕助等开明官员积极响应这一要求,这说明他们已经初具近代外交意识,B项正确。10.B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取得的反帝斗争的胜利证明了人民力量的伟大,使当时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从过去依靠上层军官、政客等转向关注人民的力量,开始向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当时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这种认识,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B项正确。13.(1)《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五四运动上海(每空1分,共4分)(2)变化:由被动、自发的状态到积极主动参与;由未形成整体合力到相互呼应配合等。(一点1分,共2分)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3)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进入20世纪,随着中国人民的不断觉醒,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中国外交逐渐走向自强;一切外交活动的出发点都是维护国家利益,外交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14.(1)战争:鸦片战争。(1分)原因: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2分)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2)①战役:威海卫战役。(1分)弊端:中国墨守成规、不寻求改变。9 (1分)说明:1898年,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开始变法,进行了一系列制度上的变法改革。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2分)②条约:《辛丑条约》。(1分)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2分)最大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①②任答一个即可,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3)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1分)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15.(1)目标:自强。(1分)特点:由部分当权人物领导;涉及的领域众多;注重引进和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具有阶段性特征;成效有限。(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新的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1分)(2)贡献:积极筹备军费;争取国际社会的外交支持。(一点1分,共2分)历史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度。(1分)(3)观点: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1分)实践: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2分)联系:新文化运动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1分)(4)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相连,立志报效祖国;增强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奉献社会;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8-25 13:44:04 页数:9
价格:¥3 大小:687.0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