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道德法治
>
部编版(2016)
>
九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
单元综合与测试
>
人教版 九年级道法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
人教版 九年级道法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0
2
/10
剩余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道法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中,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入选。至此,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已达53项,继续领跑全国。河南这三大考古新发现()①能全方位证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表明只有河南才能够承担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③印证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核心区域④有利于河南人民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陕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打造文旅融合的陕西特色,各地采取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列选项体现这一举措的是()①用实景舞剧《长恨歌》再现历史场景,带游客梦回大唐②利用现代科技让历史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火起来”③开发穿汉服、奏鼓乐、演皮影等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④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延安精神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2010年,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以雷锋留下的存折为基础开展续存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源源不断的捐款从四面八方汇聚。捐款的爱心人士有部队官兵、企业员工、在校学生,也有退休老人,还有曾经的受捐助者……“雷锋存折”续存活动启示我们要()①诚实守信②勤劳勇敢③扶危济困④奉献社会A.①②B.①④10 C.②③D.③④4.2023年,兰州市开展了“千人千校红色老兵进校园”活动。1000余名优秀退役军人进入中小学担任“红色辅导员”,成为校园红色文化“播火人”,给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迹。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①缅怀革命先烈,汲取精神力量②弘扬革命文化,体味革命艰辛③崇拜英雄模范,牢记历史仇恨④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下列名言警句体现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应一致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谐B.“仁者爱人”—友善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敬业D.“言必信,行必果”—公正6.武术、榫卯、龙舞……打开一些海外社交媒体网站,在中国文化专题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视频热度居高不下。评论区里各国网友用不同语言表达对中国非遗的热爱:“中国有太多令人惊叹的文化瑰宝。”“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这些文化瑰宝通过海外社交媒体传播()①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②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③助推中国非遗走向世界,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④能够全面吸收外来文化,促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历史不会忘记,是7万群众10年艰辛的付出,修成了红旗渠;是几代林场人,将塞罕坝从荒漠变成了森林;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让世界惊叹中国一天一个模样……这印证了()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②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凝聚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③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精神支撑④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和团结精神的人民10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8.下表“时政微点评”与“时政材料”对应正确的有()序号时政材料时政微点评②湖北大冶市的大港、京山市的京山河、咸宁市的淦河,荆州市的长湖入选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建设绿色湖北②湖北天门警方重拳出击,查获假冒电子烟制作团伙,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打造平安家园③2023年5月10日,潜江五七龙虾城焕然一新,潜江龙虾菜品创新再谱新篇,营销创新渐入佳境创新改变生活④2023年5月14日,湖北仙桃又一次上演组团救人,好人善举托起仙桃城市精神弘扬敬业精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城镇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减少731万人。这些数据体现了我国()A.人口基数变小,可以取消计划生育政策B.人口压力减小,人口问题彻底解决C.人口增速趋缓,出现了负增长D.城镇人口增多,城乡发展实现平衡10.《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指出,到2025年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下列有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①高耗能产业进一步扩容增产行动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③低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10 ④全产业链稳产增产政府补贴行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在长江下游某市花木鱼虫市场,有市民购买包括巴西龟在内的一些外来物种用于放生。该市拟出台规定规范放生行为,对此出现了争议。下列选项中,能作为支持者论据的是()反对者:“放生”是爱心行为,不应被规范。支持者:“放生”有潜在危险,应该被规范。①放生行为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②放生行为可以增加长江物种多样性③规范放生行为有利于维护长江的生态安全④规范放生行为限制了个人行使放生权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2022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珍爱湿地守护未来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体现了中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下列选项与致辞相符合的是()①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②推进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③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④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利因素已经消除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__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6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材料一已有300010 多年历史的汉字,是表意文字的典型代表。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大都可以用汉字来表述。如“国”,甲骨文,左边是一个方框,象征一片土地,右边是戈,表示以兵戈来保卫这片土地。到金文,在表示“国土”的“口”外边加了“国界”,仍表达以“戈”卫“国”的意思。到了小篆时期,在“或”之外又加了一个方框,表示国界、疆域。(见下图)(1)材料一中的内容展示出中华民族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因素?(4分)材料二:中华经典诗文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情怀、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中国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用诗文表达对人生道德境界的追求。(2)材料二中的诗文所表达的共同的人生道德境界是什么?(3分)(3)结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跨越时间的长河感悟中华文化,你能得出什么认识?(一点即可,2分)14.低碳引领,向“绿”而行。(18分)环保节能、绿色低碳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共识。这一理念是否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行为习惯中?在“全国低碳日”来临之际,某校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项目化作业:对当地群众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进行调研。假如你被确定为第一小组组长,请你带领同伴共同完成下列任务:【阶段一聚焦主题,收集素材】小组同学在调研前,首先登录网站查询到相关信息(节选):信息一在“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某县开展了节能宣传与践行活动。10 信息二该县的砂石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本地经营商不能科学开采,造成砂石塌方。(1)小组进行了如下讨论,请你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①请你总结分析该县开展节能宣传与践行活动的目的。(3分)②“窥一斑而知全豹。”依据信息二,概括归纳我国资源方面的短板。(3分)【阶段二合作探究,寻找突破】具体实施开始了!调查走访、实地考察、交流探讨……大家很快进入各自的角色。下列是第一阶段调研的部分结果,小组同学对此展开探究。调查报告一:1.每个小区门口都放置了分类垃圾桶。2.有部分居民不能对垃圾实行分类处理。3.环卫工人把各类垃圾都倒入一个垃圾车内。(2)根据调查报告一,探究以下问题:①你认为当地的垃圾分类理念是否深入人心?请说明理由。(4分)②小组决定在调研报告中写上助推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建议。请你提供两条建议。(4分)调查报告二:1.不少小区放置了净水机,方便居民喝上健康水。2.净水机的排水管直接接到社区的污水管道中。10 学生小丽经过走访相关工作人员得知,这个净水机净化效果特别好,净化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假如居民接一桶净化水,就会有一桶水量的水因过滤而排到下水道。第一小组把调查信息向社区居委会反映后,大家都觉得水资源浪费严重,于是开始想办法节水。(3)小组同学决定开展“头脑风暴”,针对报告中的问题,为社区节水提供两个金点子。请你参与其中。(4分)15.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让我们回顾本届亚运,共享体育盛事。(9分)材料一本届亚运会场馆建设始终坚持“能改不建”原则,56个竞赛场馆中有44个是改建或者临建,仅有12个是新建场馆;取消实体烟花燃放环节,运用三维动画、增强现实技术(AR)等,把灿烂的烟花展示在电视观众和现场观众面前;由数字火炬手组成的“数字人”与现场最后一棒火炬手,点燃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并首次实现碳废再生、零碳甲醇点燃亚运圣火;文艺表演将浙江的文化符号西湖和江南水乡的风情生动呈现在舞台上,处处可见国画、青瓷、茶艺和扇艺等具有中国特色、江南韵味的文化元素……(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本届亚运会是如何体现“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的。(4分)材料二我国以一流的场馆设施、出色的组织服务,成功兑现了举办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亚运盛会的庄严承诺。中国体育代表团也获得201枚金牌、383枚奖牌,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第11次蝉联亚运会金牌榜榜首。“无论是竞赛水准还是办赛水平,杭州亚运会无疑是史上最好的亚运会之一。”亚奥理事会代理总干事给杭州亚运会点了一个大大的赞。(2)本届亚运会赢得国内国际社会赞誉,取得圆满成功。究其原因,甲同学说:坚持党的领导。乙同学说:改革开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丙同学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丁同学说:……丁同学可能给出怎样的理由?请补充两个可能。(2分)10 材料三为了杭州亚运会的胜利召开,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进行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造;志愿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亚运会顺利召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杭州市民以最大的热情和执着迎接着属于自己的亚运盛会……(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三的主题,并说一说志愿者身上折射出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分)10 答案答案速查123456789101112DBDBBCCACCAC1.D点拨:河南这三大考古新发现印证了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核心区域,有利于河南人民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故③④正确;①中“全方位”说法绝对,故①错误;②中“只有……才”的说法绝对,故②错误。故选D。2.B点拨:用实景舞剧《长恨歌》再现历史场景,带游客梦回大唐,利用现代科技让历史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开发穿汉服、奏鼓乐、演皮影等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都体现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故①②③符合题意;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延安精神,是传承革命文化的体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4.B点拨:题干中,开展“千人千校红色老兵进校园”活动有利于缅怀革命先烈,汲取精神力量;弘扬革命文化,体味革命艰辛;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①②④正确。我们要弘扬英烈精神,要努力奋斗,不能过于崇拜英雄人物,也不能牢记历史仇恨,③错误。故选B。5.B点拨:“仁者爱人”体现了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B项说法正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是爱国,故A项说法错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的是要换位思考、尊重他人,故C项说法错误;“言必信,行必果”体现的是诚信,故D项说法错误。故选B。9.C点拨:题干中指出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说明我国人口增速趋缓,出现了负增长,C项说法正确;计划生育政策可以不断完善,但不能取消;A项错误;B项中“彻底”的表述太绝对,错误;城乡发展并没有实现平衡,D项错误。故选C。10.C点拨:分析题文,为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我们要实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低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②③正确;应该逐渐淘汰高耗能产业,①错误;全产业链稳产增产政府补贴行动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10 11.A点拨:题干中的支持者认为“放生”有潜在危险,应该被规范,因为放生行为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规范放生行为有利于维护长江的生态安全,故①③正确;放生行为会破坏生态平衡,从而破坏长江物种多样性,故②错误;规范放生行为保护了个人行使放生权利,故④错误。故选A。13.(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安全意识(守卫国土或者保家卫国的观念)等。(一点2分,两点4分)(2)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3分)(3)示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示例二:爱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代代相传。(任意一点2分)14.(1)①旨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全县绿色低碳发展。(3分)②我国总体上资源紧缺,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3分)(2)①没有。(1分)因为还有部分居民不能对垃圾实行分类处理,没有树立垃圾分类处理的理念。(3分)②社团可以入户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在电梯里张贴垃圾分类宣传的广告。(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共4分)(3)①在社区再挖一个蓄水池,把净水机过滤的水进行储存,可以作为居民洗车用水。②可以用蓄水池把净水机过滤的水进行储存,连通居民家里的卫生间,作为卫生间用水。(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共4分)15.(1)①“取消实体烟花燃放、零碳甲醇点燃圣火”体现了绿色理念。(1分)②“三维动画、AR技术、数字人”体现了智能理念。(1分)③“改建、临建场馆”体现了节俭理念。(1分)④“文艺表演及处处可见的中华文化元素”体现了文明理念。(1分)(2)①坚持创新、绿色、开放等发展理念。②坚持共建共享理念,加强团结协作。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体育强国等。(言之有理即可,每点1分,任意两点得2分)(3)全民参与亚运会。(1分)爱国、友善。(2分)10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人教版 九年级道法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道德法治
发布时间:2024-08-25 13:50:02
页数:10
价格:¥3
大小:95.5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